【考研类试卷】农学硕士联考化学-14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农学硕士联考化学-14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农学硕士联考化学-14及答案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农学硕士联考化学-14 及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60.00)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分数:2.00)A.电势分析法包括直接电势法和电势滴定法;B.电势分析法的工作电池中,参比电极的电极电势不随溶液中待测离子的活(浓)度改变而改变;C.电势分析法的工作电池中,指示电极的电极电势随溶液中待测离子的活(浓)度改变而改变;D.电势分析法中,工作电池电动势与被测离子活(浓)度呈线性关系。2.已知 ,则_。 A B C D (分数:2.00)A.B.C.D.3.用 EDTA滴定 Pb 2+ 时,要求溶液的 pH大约为 5。用以调节溶液酸度
2、的缓冲溶液应选_。 AHAc-NaAc 缓冲溶液 ; B六亚甲基四胺及其盐酸盐缓冲溶液( (六亚甲基四胺)=8.85); CNH 3 -NH 4 Cl缓冲溶液 ; D一溴乙酸缓冲溶液( (分数:2.00)A.B.C.D.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 A.pH=6.56的溶液中,c(H +)=2.7510-7molL-1; B.用万分之一分析天平称量 0.2g左右的固体试样,结果最多可为三位有效数字; C.101kg等于 101000g; D.lg5.3105=5.72。(分数:2.00)A.B.C.D.5.将 c(Na 2 HPO 4 )=0.20molL -1 的磷酸氢二钠水溶液与 c(NaH
3、2 PO 4 )=0.40molL -1 的磷酸二氢钠水溶液等体积混合。已知 H 3 PO 4 的 (分数:2.00)A.12.05;B.7.21;C.6.91;D.1.85。6.在配位滴定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2.00)A.pH越高,EDTA 的酸效应系数越大,配合物越稳定;B.pH越低,EDTA 的酸效应系数越大,滴定突跃范围越小;C.酸效应曲线表示的是金属离子能够被准确滴定的最高 pH;D.配合物的绝对稳定常数越大,滴定突跃范围越大。7.用 c(NaOH)=0.10molL -1 的氢氧化钠滴定 c(H 3 A)=0.10molL -1 的三元弱酸溶液,有两个滴定终点的是_。
4、A B C D (分数:2.00)A.B.C.D.8.下列物质中熔点最高的是_。(分数:2.00)A.SiC;B.K2O;C.SiCl4;D.AgCl。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2.00)A.质量作用定律适用于任何化学反应;B.反应物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C.在标准状态下,摩尔熵变为正的放热反应正向自发进行;D.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加快,速率常数变大。10.根据下面的已知数据: 则 (分数:2.00)A.0.30V;B.0.14V;C.0.57V;D.0.21V。11.298.15K条件下,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_。 A B C D (分数:2.00)A.B.C.D.12.根据质子酸
5、碱理论,下列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均为两性的是_。 AHAc、H 2 O; B C D (分数:2.00)A.B.C.D.13.溶液中同时含有 Br - 和 I - ,若需氧化溶液中的 I - 而不氧化 Br - ,应选择的氧化剂是(已知 _。 A硫酸铁 B氯水 C高锰酸钾 D二氧化铅 (分数:2.00)A.B.C.D.14.下列各组物质,均为极性分子的是_。(分数:2.00)A.CO2、H2O;B.OF2、NH3;C.O3、H3BO3;D.CH3CH2OCH2CH3、SiCl4。15.反应 2A(g)+B(g)=C(g)的速率方程为 v=kc(A)c(B),在恒温条件下,若使密闭反应容器体积增
6、大 1倍,则反应速率变为原来的_。(分数:2.00)A.1/4倍;B.1/6倍;C.1/8倍;D.8倍。16.下列反应可用于制备化合物 的反应是_。 A B C D (分数:2.00)A.B.C.D.17.异丁醇的分子结构式是_。 ACH 3 CH 2 CH 2 CH 2 CH; B C D (分数:2.00)A.B.C.D.18.下列叙述中,对于按 S N 2历程进行的反应正确的是_。(分数:2.00)A.增加亲核试剂的浓度,反应速率无明显变化;B.两步反应,第一步是决定反应速率的一步;C.产物发生构型翻转;D.产物发生外消旋化。19.下列化合物中,具有旋光性的是_。(分数:2.00)A.C
7、H3CH2CHBrCH3;B.CH3CH2CHBrCH2CH3;C.(CH3)2CHCHBrCH(CH3)2;D.CH3CH2CBr2CH3。20.下列化合物中,不能发生 Diels-Alder反应(双烯合成)的是_。 A B C D (分数:2.00)A.B.C.D.21.实验室中常用 Br 2 的 CCl 4 溶液鉴定烯键,其反应历程是_。(分数:2.00)A.亲电加成反应;B.自由基加成反应;C.协同反应;D.亲电取代反应。22.下列化合物在稀碱中水解,主要以 S N 1历程反应的是_。 ACH 3 CH 2 CH 2 CH 2 Br; B C D (分数:2.00)A.B.C.D.23
8、.下列化合物中,属于内消旋体的是_。 A B C D (分数:2.00)A.B.C.D.24.化合物 (分数:2.00)A.3-羟基-4-羧基苯甲醛;B.4-甲酰基-2-羟基苯甲酸;C.2-羧基-5-甲酰基苯酚;D.3-甲酰基-6-羧基苯苯酚。25.-麦芽糖中两个葡萄糖单元_。(分数:2.00)A.以 -1,4-苷键结合;B.以 -1,4-苷键结合;C.以 -1,6-苷键结合;D.以 -1,1-苷键结合。26.下列化合物中熔点最高的是_。(分数:2.00)A.乙酰胺;B.乙酸;C.乙醛;D.甘氨酸。27.下列化合物在水中溶解度最大的是_。 AHOCH 2 CH 2 CH 2 OH; B (分数
9、:2.00)A.B.C.D.28.苹果酸失水时生成的产物是_。(分数:2.00)A.丁烯二酸;B.乌头酸;C.琥珀酸;D.酒石酸。29.分子中乙酰基对苯环的电子效应包括_。 (分数:2.00)A.+C和+I;B.-C和-I;C.+C和-I;D.-C和+I。30.下列化合物受热生成内酐的是_。(分数:2.00)A.己二酸;B.丙二酸;C.乙二酸;D.戊二酸。二、填空题(总题数:20,分数:35.00)31.BF 3 分子的几何构型是 1,PF 3 分子的几何构型是 2,其原因是 B原子为 3 杂化,而 P原子是 4 杂化。 (分数:4.00)32.配合物CoCl 2 (en) 2 Cl的名称是
10、1,中心原子和配体分别是 2,中心原子配位数为 3,配体数为 4。 (分数:4.00)33.NH 3 的氧化反应为放热反应,按下式进行:4NH 3 (g)+5O 2 (g)=4NO(g)+6H 2 O(l)。此反应 r S m 10;降低反应温度后,此反应的 r G m 变 2。 (分数:2.00)34.用 KMnO 4 滴定 H 2 C 2 O 4 溶液,第一滴 KMnO 4 滴入后紫色退去很慢,而随着滴定的进行,反应越来越快,这是因为 1。用 KMnO 4 法间接测定钙或直接滴定 Fe 2+ 时,若滴定反应中用 HCl调节酸度,测定结果会偏 2,这主要是由于 3。 (分数:3.00)35.
11、Ag + ,Sr 2+ ,Ba 2+ 混合液中,各离子浓度均为 0.01molL -1 。向其中逐滴加入 K 2 CrO 4 溶液,最先生成 1 沉淀,最后生成 2 沉淀。 (分数:2.00)36.化合物 (分数:1.00)37.下列化合物与硝酸银的醇溶液反应活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1。 A B C (分数:1.00)38.化合物 (分数:1.00)39.写出(2R,3E)-3-甲基-2-羟基-3-戊烯酸的 Fischer投影式 1。 (分数:1.00)40.1,1,2-三甲基环丙烷与溴化氢反应的产物结构式是 1。 (分数:1.00)41.2R,3S酒石酸的 Fischer投影式是 1。 (分数
12、:1.00)42.双烯体 1 和亲双烯体 2 发生 Diels-Alder反应,产物是 (分数:2.00)43. (分数:3.00)44.下列反应属于亲核取代反应的是 1。 a苯环上的溴代反应,b苯环侧链上的溴代反应,c苯甲醇与氢溴酸的取代反应,d溴甲基苯的水解反应。 (分数:1.00)45. (分数:1.00)46. (分数:1.00)47.化合物 (分数:1.00)48. (分数:1.00)49. (分数:2.00)50.-D-吡喃葡萄糖的 1位碳原子的绝对构型是 1 型。 (分数:2.00)三、计算、分析与合成题(总题数:7,分数:55.00)51.简答题。 (1)古生物化石的主要成分为
13、 Ca 3 (PO 4 ) 2 ,一般混杂于灰岩中(主要成分为 CaCO 3 )。为了显示该古生物遗体化石的形态,一般选用 HAc而不用 HCl除去其表面的灰岩,请分析其原因。已知 。 磷酸: ; 碳酸: (分数:7.00)_52.测定蛋白质样品中的 N含量时,称取样品 0.2503g,用浓硫酸和催化剂消解,使样品中的 N全部转化为 (分数:8.00)_53.HgO的分解反应是 2HgO(s)=2Hg(l)+O 2 (g),已知 298.15K时 -90.8kJmol -1 , , =76.1JK -1 mol -1 , 。 (1)计算反应的 ,并判断此时反应的自发性; (2)计算反应的 (分
14、数:8.00)_54.含有 c(NH 3 )=0.10molL -1 的氨和 c(NH 4 Cl)=0.10molL -1 的氯化铵以及 的四氨合镉()混合溶液中,是否有 Cd(OH) 2 沉淀产生? (分数:8.00)_55.用简便并能产生明显现象的化学方法鉴别下列两组化合物(用流程图表示鉴别过程)。 (1)环己烯、环己基甲醇、环己酮和环己烷; (2)苯乙酮、苯甲醛、氯苄、苯酚。 (分数:8.00)_56.化合物 A的分子式为 C 8 H 9 Cl。A 与 KCN的醇溶液反应后,水解得 B(C 9 H 10 O 2 ),B 与 NH 3 作用后得到一铵盐,加热得 C,C 与溴的 NaOH溶液
15、作用得 D(C 8 H 11 N),D 与 HNO 2 作用放出氮气且得到 E(C 8 H 10 O),E 也可由 A与 KOH的水溶液作用得到,E 在高锰酸钾酸性条件下氧化得 F(C 8 H 6 O 4 ),F 加热脱水得内酸酐 G(C 8 H 4 O 3 ),请写出 A,B,C,D,E,F,G 的结构式和相关反应方程式。 (分数:8.00)_57.按要求制备下列物质(写出每一步的反应方程式和主要反应条件)。 (1)由 3-硝基苯胺制备 3-氯苯甲酸; (2)用乙酸乙酯和不超过 3个碳原子的有机化合物作为原料,利用乙酰乙酸乙酯合成法合成 (分数:8.00)_农学硕士联考化学-14 答案解析(
16、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60.00)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分数:2.00)A.电势分析法包括直接电势法和电势滴定法;B.电势分析法的工作电池中,参比电极的电极电势不随溶液中待测离子的活(浓)度改变而改变;C.电势分析法的工作电池中,指示电极的电极电势随溶液中待测离子的活(浓)度改变而改变;D.电势分析法中,工作电池电动势与被测离子活(浓)度呈线性关系。 解析:解析 工作电池电动势与被测离子活(浓)度的对数呈线性关系。2.已知 ,则_。 A B C D (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由于硫化物沉淀的生成,降低了还原态物质
17、硫离子的浓度,使得 (S/S 2- )升高,且硫离子浓度越低,电极电势越高。3.用 EDTA滴定 Pb 2+ 时,要求溶液的 pH大约为 5。用以调节溶液酸度的缓冲溶液应选_。 AHAc-NaAc 缓冲溶液 ; B六亚甲基四胺及其盐酸盐缓冲溶液( (六亚甲基四胺)=8.85); CNH 3 -NH 4 Cl缓冲溶液 ; D一溴乙酸缓冲溶液( (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应选择酸的 的缓冲对。答案 C、D 均不符合条件,不正确。虽然答案 A、B 均可配得所需 pH的缓冲溶液,但 Ac - 可与 Pb 2+ 抖形成稳定的配合物,使得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 A.pH=6.56
18、的溶液中,c(H +)=2.7510-7molL-1; B.用万分之一分析天平称量 0.2g左右的固体试样,结果最多可为三位有效数字; C.101kg等于 101000g; D.lg5.3105=5.72。(分数:2.00)A.B.C.D. 解析:5.将 c(Na 2 HPO 4 )=0.20molL -1 的磷酸氢二钠水溶液与 c(NaH 2 PO 4 )=0.40molL -1 的磷酸二氢钠水溶液等体积混合。已知 H 3 PO 4 的 (分数:2.00)A.12.05;B.7.21;C.6.91; D.1.85。解析:解析 二者混合后形成酸碱缓冲系统: 答案 C正确。答案 A、D 分别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农学 硕士 联考 化学 14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