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北京市中考考前模拟试卷与答案物理练习(三).doc
《2010年北京市中考考前模拟试卷与答案物理练习(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北京市中考考前模拟试卷与答案物理练习(三).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0年北京市中考考前模拟试卷与答案物理练习(三) 选择题 给你两根长度相同但横截面积不同的镍铬合金线、一个电源、一只电流表、 一只滑动变阻器、一个开关、若干根导线,现需要研究的课题有:( 1)导体的电阻跟它的横截面积的关系;( 2)导体的电阻跟它的长度的关系;( 3)导体的电阻跟它的材料关系。由上述实验器材,可以完成的研究课题是 A只有( 1) B( 2) C( 1) 和( 2) D( 1)、( 2)和( 3) 答案: C 图中,能量转化形式完全相同的是 A 和 B 和 C 和 D 和 答案: D “神舟五号 ”载人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是我国科技史上的重大里程碑。下列是关于航天员扬利伟 的
2、“神舟五号 ”机舱内的生活描述,其中符合事实的是 A他不能喝水,因为在失重状态下肾脏无法形成尿液 B他不能说话,因为在失重状态下声带无法振动发声 C他一直漂浮在机舱内,因为在太空他的质量很小 D他可以写字记录,因为在太空中摩擦力还是存在的 答案: D 如图甲所示是水流形成图,我们对电流的成因(如图乙所示)的认识是通过分析图甲中水流的成因来了解的,这种方法在物理学中称为 图 5 A比较法 B类比法 C等效法 D控制变量法 答案: B 站在岸上的人看到平静的水面下有一静止的物体,如图,如他想用一束强光照亮物体,则应瞄准 A看到的物体 B看到的物体的下方 C看到的物体的上方 D看到的物体的前方 答案
3、: A 图中,重为 5N 的木块 A,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绳子的拉力为3N,若绳子突然断了,木块 A在没有露出水面之前,所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A 5N,竖直向下 B 3N,竖直向上 C 2N,竖直向上 D 8N,竖直向下 答案: B 如图所示为乒乓球在水平地面上弹跳时产生的轨迹的一部分,该图表明 ( ) A在图中乒乓球的弹跳方向为自右向左 B乒乓球弹跳时机械能守恒 C乒乓球某次弹起过程中,弹起瞬间的动能大于此过程最高点时的重力势能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答案: C 实验题 在 “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固态物质做实验,且甲、乙都是长方体形状。
4、实验时,他们用刻度尺和天平分别测出它们的体积和质量,记录数据如表一、表二所示。 (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 2与 3(或 4、 5与 6)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 (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_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是不相同的。 ( 3)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初步结论是: ( a)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 _。 ( b)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 _。 ( 4)为了进一步研究,他们又通过加热方式使甲、乙物质都变为液态,再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它们的体积
5、和质量,记录数据如表三、表四所示。 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三(或表二和表四)的数据及实 验现象,可初步得出:_。 答案:( 1)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 2) 1与 4(或 2与 5、或 3与 6)。 ( 3)( a)同种物质,它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确定值; ( b)不同种物质,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相同的。 ( 4)处于不同物态的同种物质,它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相同的。 说明:每格 1分。 小明同学做 “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 ”实验,器材齐全、完好,电源电压为 1.5伏的整数倍(即电源由几节干电池串联组成),小灯标有 “2.2 V”字样,滑动变阻器标有 “5 1A”字样。
6、小明正确连接电路且操作规范。当滑片在变阻器某一端点的电表示数如图 16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_安,电源电压为 _伏。当小灯正常发光时变阻器的滑片恰好位于中点处(即该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为 2.5欧),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_伏,电流表的示数为 _安,小灯的额定功率为_瓦。 答案: .28; 3; 2.2; 0.32; 0.704。 说明:每格 1分。 小明同学 做 “用电流表测电流 ”实验的电路如图所示,请用笔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使灯 L1和 L2并联连接,电流表测量通过灯 L1电流。(用 2B铅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作图)为研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他还应继续测量通过 _和 _的电流,然
7、后归纳得出结论。 答案:(略);灯 L2( 1分);干路中( 1分)。 说明:电路连接正确 2分。 在 “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 ”的实验中,实验前应先观察并记下凸透镜的_。实验时,当固定好凸透镜的位置并调整物距,使它大于透镜的二倍焦距后,要移动 _找像。当发现所成的像比较小时,为了获得较大的像,在不改变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的操作是:_。 答案:焦距;光屏;将发光体(烛焰)向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同时将光屏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 说明:每格 1分。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当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处于静止或 _状态时,这两个力有怎样的关系。实验时,需要记下 _的示数。 若实验时作
8、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方向相同,则物体_处于平衡状态(选填 “可能 ”或 “不可能 ”)。 答案: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不可能。 填空题 在探究 “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这一问题时,年级 “物理兴趣小组 ”的同学做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你从中选出一些图,针对某一个因素进行探究,并通过分析弹簧秤的示数,说明你的探究结果。探究因素 , 选用的图是 (填图中序号),探究的结果是 。答案:略 如图所示远山同学在做 “平面镜成像特点 ”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 A和 B一前一后竖直放在一把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蜡烛 A,用眼睛进行观察,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 B,使它
9、与 A在玻璃板内的像重合,蜡烛 B好像被点燃了,在此实验中:( 1)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和像的 关系;(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 关系;( 3)若移去蜡烛 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填 “能 ”或 “不能 ”)接收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 答案:( 1) 离镜面距离 ( 2) 大小 ( 3) 不能 虚 观察网拍击球的照片,如图所示,可得到的信 息(写出两条): 例: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 1) _, ( 2) _。 答案: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身高 1.5m、体重为 500N 的小明,站立在路灯下的某处,若每只鞋的触地面积为 10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 北京市 中考 考前 模拟 试卷 答案 物理 练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