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12.3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人与环境课件苏教版必修3.pptx
《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12.3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人与环境课件苏教版必修3.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12.3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人与环境课件苏教版必修3.pptx(5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3讲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人与环境,-2-,自主梳理,核心突破,考向感悟,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1.信息种类,物理过程,化学物质,光,热,外激素,蜜蜂跳舞,无机环境,-3-,自主梳理,核心突破,考向感悟,生命活动,回声定位,繁衍,种间关系,生态系统的稳定,-4-,自主梳理,核心突破,考向感悟,3.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提高 或畜产品的产量。 举例:若能利用模拟的动物信息吸引大量的 ,就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2)对有害动物 。 举例:利用昆虫的 干扰害虫的交尾,减少害虫的 。,农产品,传粉昆虫,进行控制,性外激素,繁殖数量,-5-,自主梳理,核心突破,考向感悟,(1)害虫
2、与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 (2)信息可来源于无机环境或生物,传递方向一定是双向的。( )(3)鸟类鸣叫属于行为信息。( )(4)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 )(5)生态系统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 ),提示: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提示:鸟类鸣叫属于物理信息。,提示:信息既可以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也可以从高营养级向低营养级传递。,-6-,自主梳理,核心突破,考向感悟,1.信息传递 (1)信息传递的模型(如图)(2)种类: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 (3)来源:可来自无机环境,也可来自生物。,-7-,自主梳理,核心突破,考向感悟,(
3、4)范围(5)方向:单向或双向;既可以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也可以从高营养级向低营养级传递。,-8-,自主梳理,核心突破,考向感悟,2.生态系统的功能比较,-9-,自主梳理,核心突破,考向感悟,特别提醒判断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种类的方法 (1)从信息传播的途径判断。如涉及声音、颜色、温度等物理因素,可判断为物理信息;涉及的信息载体为化学物质,可判断为化学信息;涉及特殊行为,可判断为行为信息。 (2)从文字表述的着重点判断。孔雀开屏如果是通过行为传递给对方,则属于行为信息;如果通过羽毛的颜色等传递给对方,则属于物理信息。,-10-,自主梳理,核心突破,考向感悟,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及其应
4、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动物的特殊行为可在同种或异种生物之间传递信息 B.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一样都是单向的 C.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D.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以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考向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答案,解析,-11-,自主梳理,核心突破,考向感悟,2.雌蚕蛾能释放一种性引诱剂,可以把3 km以外的雄蚕蛾吸引过来。虽然每只雌蚕蛾所释放的性引诱剂的数量不足0.01 mg,但雄蚕蛾仍能对其作出反应。有趣的是雄蚕蛾对密封在玻璃瓶中的雌蚕蛾虽然看得见,却无动于衷。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使雄蚕蛾作出反应的性引诱剂属于化学信
5、息 B.体现了信息的传递有益于种群的繁衍 C.说明生态系统中的信息都是由生物产生的 D.说明性引诱剂具有高效性,答案,解析,-12-,自主梳理,核心突破,考向感悟,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任何生命形式,如果没有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就无法适应环境 B.信息传递应用在农业生产中,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也可以控制有害动物 C.信息传递只能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D.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答案,解析,-13-,自主梳理,核心突破,考向感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生态系统稳态的概念 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
6、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称为生态系统的稳态,又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 (1)生态系统的稳态是生态系统的 和 协调发展的重要标志。 (2)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 调节。 (3)生态系统稳态的相对性。 任何一个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都是有_的。当一个生态系统受到大规模干扰或外界压力超过生态系统_能力的限度时,生态系统的稳态可能遭到严重 ,甚至引发系统崩溃。,结构 功能,负反馈,一定限度,自我调节,破坏,-14-,自主梳理,核心突破,考向感悟,3.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措施 (1)为了确保生态系统的稳态,就要努力避免对生态系统的 。 (2)对于具有重要经济价
7、值的人工生态系统,必须确保一定的_与 投入,以维持人工生态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协调发展。,过度干扰,物质,能量,-15-,自主梳理,核心突破,考向感悟,4.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 (1)探究目的:探究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条件。 (2)小生态缸的设计要求及分析。,封闭的,齐全,光合作用,-16-,自主梳理,核心突破,考向感悟,较强的散射光,-17-,自主梳理,核心突破,考向感悟,(1)城市生态系统不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低。( )(2)一个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很低,则恢复力稳定性就一定很高。( )(3)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
8、)(4)物种多样性较高的生态系统相对稳定。( ),提示:城市生态系统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由于生物种类较少,抵抗力稳定性低。,提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一般呈负相关,但对某些营养结构极为单一的生态系统而言,两者均较低。,提示: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提示:生态系统中的物种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越稳定。,-18-,自主梳理,核心突破,考向感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区别,特别提醒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如极地苔原,由于其物种组分单一、结构简单,它的抵抗力稳定性很低,在遭到过度放牧
9、、火灾等干扰后,由于温度等自然条件比较差,所以恢复的时间十分漫长,恢复力稳定性也比较低。,-19-,自主梳理,核心突破,考向感悟,考向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将水生植物和小鱼放入盛有水的玻璃缸中,密闭后置于光照、温度等适宜条件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植物为鱼的生存提供氧气 B.鱼可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CO2 C.能量流动可以从植物到鱼,也可以由鱼到植物 D.若该玻璃缸长期置于黑暗中,鱼和植物将会死亡,答案,解析,-20-,自主梳理,核心突破,考向感悟,2.两个不同的生态系统在同时受到同等强度的干扰(a)后,其结构和功能的曲线变化情况如图所示,由图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同等强
10、度的干扰下,乙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甲强 B.同等强度的干扰下,若乙生态系统干扰提前,则B点左移 C.若甲生态系统的干扰强度增大,则C点右移 D.乙生态系统B点后一定有新的物种产生,答案,解析,-21-,自主梳理,核心突破,考向感悟,3.(2017海南)回答下列与生态系统稳定性有关的问题。 (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 。 (2)在广袤的非洲草原上,食草动物如同“割草机”一样,通过迁徙在不同的草场上采食,这一现象年复一年地进行着,然而食草动物所处的草原生态系统却表现出了稳定性,这是由于该生态系统具有 。 (3)草蚱蜢青蛙蛇鹰是草原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在这条食物链中,次级消费者是 ,在生态系统
11、中消费者的作用有 (答出两点即可)。,-22-,自主梳理,核心突破,考向感悟,答案: (1)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2)自我调节的能力 (3)青蛙 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促进植物的传粉和种子传播(消费者是实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环节;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种群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解析: (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2)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使生态系统能维持相对稳定。(3)在草蚱蜢青蛙蛇鹰这条食物链中,青蛙为次级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消费者能起到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促进植物的传粉和种子传
12、播等作用。,-23-,自主梳理,核心突破,考向感悟,人与环境 一、人口增长和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人口增长 (1)人口自然增长发生的前提是一定时间、一定地域内人的出生率 死亡率。 (2)我国人口问题现状。 我国已经进入低生育水平的国家行列,但由于 大,每年净增人口仍在1 200万左右。 今后我国人口发展还会较长时期处于 的态势。,高于,人口基数,低增长率高增长量,-24-,自主梳理,核心突破,考向感悟,2.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人口数量激增、对各种资源的需求量不断扩大,使得人类对自然资源过度消耗,导致人口与 、 之间的关系 。 (2)在人口迅速增长和人均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双重压力下,
13、和 的问题尤为严重。 (3)人类的很多生产活动会生成大量的 。,资源 环境,严重失调,资源耗竭 环境污染,污染物,-25-,自主梳理,核心突破,考向感悟,二、生物多样性保护 1.保护生物多样性 (1)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 以及由这些生物与环境构成的 。,基因,生态系统,直接,间接,就地,迁地,-26-,自主梳理,核心突破,考向感悟,2.人类可持续发展 (1)含义:既能满足 的需求,又能保护环境,且不危及 生存发展的发展模式。 (2)实现措施 保护生物多样性。 保护环境与资源。 建立起人口、环境、科技和资源消费之间的协调与平衡。,当代人,后代,-27-,自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高考 生物 一轮 复习 123 生态系统 信息 传递 稳定性 环境 课件 苏教版 必修 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