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福建省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七年级下期中考试数学卷(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福建省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七年级下期中考试数学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福建省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七年级下期中考试数学卷(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福建省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七年级下期中考试数学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性质依次分析各选项即可作出判断 . A、 ,本选项正确; B、 无法化简, C、 , D、 ,故错误 . 考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应用题,只需学生熟练掌握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性质,即可完成 . 如图所示,把一个长方形纸片沿 EF 折叠后,点 D、 C分别落在点 D、 C位置,若 EFB=65,则 AED等于( ) A. 65 B. 60 C. 55 D. 50 答案: D 试题分析:先根据长方形的
2、性质求得 DEF的度数,再根据折叠的性质、平角的定义求解即可 . 长方形 ABCD AD BC DEF= EFB=65 沿 EF 折叠后,点 D、 C分别落在点 D、 C位置 DEF= DEF=65 AED=180-65-65=50 故选 D. 考点:折叠的性质,长方形的性质,平角的定义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折叠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 . 下列语句不是命题 的是( ) A垂线段最短 B同位角相等 C过点 P作线段 AB的垂线 D不相等的角一定不是对顶角 答案: C 试题分析:命题的定义:判断某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题 . A垂线段最短, B同位角相等, D不相等的角一
3、定不是对顶角,均是命题,不符合题意; C过点 P作线段 AB的垂线,不是命题,本选项符合题意 . 考点:命题的定义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应用题,只需学生熟练掌握命题的定义,即可完成 . 判断下列图中 和 是对顶角的是( )答案: D 试题分析:对顶角的定义:两条直线相交后没有公共边的一对角叫做对顶角 . 根据对顶角的定义,符合条件的只有 D选项,故选 D. 考点:对顶角的定义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应用题,只需学生熟练掌握对顶角的定义,即可完成 . 在 这 6个数中,无理数共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答案: B 试题分析:无理数的三种形式: 开方开不尽的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4、 含有 的数 无理数有 、 共 2个,故选 B. 考点:无理数的定义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应用题,只需学生熟练掌握无理数的定义,即可完成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6的平方根是 4 B 25的算术平方根是 C 的立方根是 D 的平方根是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性质依次分析各选项即可作出判断 . A、 16 的平方根是 4 , B、 25 的算术平方根是 5, D、 没有平方根,故错误; C、 的立方根是 ,本选项正确 . 考点: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且它们互为相反数,其中正的平方根叫它的算术平方根;
5、负数没有平方根 . 点 P( -3, 2)在 (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答案: B 试题分析: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各个象限内的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第一象限( +,+);第二象限( -, +);第三象限( -, -);第四象限( +, -) . 点 P( -3, 2)在第二象限,故选 B. 考点:点的坐标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应用题,只需学生熟练掌握各个象限内的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即可完成 . 填空题 如图所示第 1个图案是由黑白两种颜色的正六边形地面砖组成,第 2个,第 3个图案可以看作是第 1个图案经过平移而得,那么第 3个图案中有白色六边形地面砖 _块,第 个图案中
6、有白色地面砖 _ 块(用含 的式子表示 ) 答案:, 试题分析:仔细分析所给图形的特征可得每一个图形中的白色六边形地面砖数均比上一个图形中的白色六边形地面砖数多 4个,根据这个规律求解即可 . 由题意得第 3个图案中有白色六边形地面砖 块, 第 个图案中有白色地面砖 . 考点:找规律 -图形的变化 点评:解答此类找规律的问题是仔细分析所给图形的特征得到规律,再把这个规律应用于解题 . 如图, ,且 , ,则 AEC= . 答案: o 试题分析:延长 AE交 CD于点 F,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得 CFE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求解即可 . 延长 AE交 CD于点 F , CFE= AEC=
7、 CFE+ C=70o. 考点: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点评: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是初中数学的重点,贯穿于整个初中数学的学习,是中考常见题,一般难度不大,需熟练掌握 . 若把 的小数部分记为 ,整数部分为 ,则 。 答案: 试题分析:根据 ,即可得到 的值,最后代入代数式求解即可 . . 考点:无理数的估算,代数式求值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 “夹逼法 ”是估算无理数的常用方法,也是主要方法 . 已知 的平方根是 , 的立方根是 ,则 。 答案: -240 试题分析:先根据平方根、立方根的性质得到关于 x、 y的方程组,解出 x、 y的值,从而求得结果 . 由题意得 ,解得
8、 ,则 . 考点:平方根,立方根,代数式求值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且它们互为相反数;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 . 已知点 P(2m-1, m)可能在某个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 P点坐标为 。 答案:( 1, 1)或( , 试题分析:由题意点 P(2m-1, m)可能在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或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再根据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或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即可得到关于 m的方程,从而求得结果 . 由题意得 或 ,解得 则 P点坐标为( 1, 1)或( , . 考点:点的坐标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相同,二、四象限的角平
9、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 已知点 (4, ),点 ( , -5),若直线 轴,则 值为 ; 答案: -5 试题分析:平行于 x轴的直线上的点的纵坐标相同,平行于 y轴的直线上的点的横坐标相同 . 点 (4, ),点 ( , -5),直线 轴 . 考点:平行于坐标轴的点的坐标的特征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应用题,只需学生熟练掌握平行于坐标轴的点的坐标的特征,即可完成 .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有点 A( 1, 0),点 A 第一次跳动至点 A1( -1,1),第二次跳动至点 A2( 2, 1),第三次跳动至点 A3( -2, 2),第四次向右跳动 5个单位至点 A4( 3, 2), ,
10、依此规律跳动下去,点 A第 100次跳动至点 A100的坐标是 _; 答案:( 51, 50) 试题分析:根据图形观察发现,第偶数次跳动至点的坐标,横坐标是次数的一半加上 1,纵坐标是次数的一半,然后写出即可 观察发现,第 2次跳动至点的坐标是( 2, 1), 第 4次跳动至点的坐标是( 3, 2), 第 6次跳动至点的坐标是( 4, 3), 第 8次跳动至点的坐标是( 5, 4), 第 2n次跳动至点的坐标是( n+1, n), 第 100次跳动至点的坐标是( 51, 50) 考点:找规律 -图形的变化 点评:解答此类找规律的问题是仔细分析所给图形的特征得到规律,再把这个规律应用于解题 .
11、已知: ,且 是两个连续整数,则 ; 答案: 试题分析:根据 ,即可得到 的值,从而求得结果 . . 考点:无理数的估算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 “夹逼法 ”是估算无理数的常用方法,也是主要方法 . 若 “士 ”所在位置的坐标为( -2, -2),相所在位置的坐标为( 1, -2),那么 “炮 ”所在位置的坐标为 。 答案:( -4, 1) 试题分析:先根据已知两点的坐标建立坐标系,然后即可确定其它点的坐标 由题意得 “炮 ”所在位置的坐标为( -4, 1) 考点:坐标确定位置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需要先确定原点的位置,再求未知点的位置,或者直接利用坐标系中的移动法则右加左减,上加下减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福建省 厦门大学 附属 科技 中学 年级 期中考试 数学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