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云南省玉溪市洛河民族中学八年级上期末考试数学卷(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云南省玉溪市洛河民族中学八年级上期末考试数学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云南省玉溪市洛河民族中学八年级上期末考试数学卷(带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云南省玉溪市洛河民族中学八年级上期末考试数学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面有 4个汽车标致图案,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选项 A中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选项 B中的图形是大众汽车的标志,它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选项 C 中的图形奔驰汽车的标志,它是轴对称图形,选项 D中的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所以选 B 考点: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 点评:本题考查中心对称图形,掌握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会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中心对称图形 如图,在直角梯形 ABCD中,动点
2、P从点 A开始沿 ABCD 的路径匀速前进到点 D为止,在这个过程中, APD的面积 S 随时间 t的变化关系用图象表示正确的是( )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直角梯形 ABCD中,高为 AB,动点 P从点 A开始沿ABCD 的路径匀速前进到点 D为止,在 A-B程中, APD的底边 AD不变,高为 AP,随着 P 点从 A 到 B 点运动, AP 在逐渐增大,到 B 点时 AP=AB, APD的面积 S 随时间 t的变化关系刚开始为 0,当 P 点在 B点时, APD的面积 S= ; P点在 B-C 间运动时, APD的底边 AD不变,高为 AB,所以 APD的面积 S不变,为 ;当 P 点
3、在 CD 点运动时, APD的底边 AD不变,高逐渐减小, APD的面积 S也逐渐变小,所以选择 B 考点:直角梯形,三角形 点评:本题考查直角梯形,三角形,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熟悉直角梯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本题难度不大 古希腊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把 1、 3、 6、 10 这样的数称为 “三 角形数 ”,而把 1、 4、 9、 16 这样的数称为 “正方形数 ”从图中可以发现,任何一个大于 1的 “正方形数 ”都可以看作两个相邻 “三角形数 ”之和下列等式中,符合这一规律的是( ) A 13 = 3+10 B 25 = 9+16 C 36 = 15+21 D 49 = 18+31 答
4、案: C 试题分析:古希腊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把 1、 3、 6、 10 这样的数称为 “三角形数 ”,即 1、 3、 6、 10、 15、 21、 28等数构成 “三角形数 ”,而根据题意任何一个大于 1的 “正方形数 ”都可以看作两个相邻 “三角形数 ”之和,而把 1、 4、 9、16 这样的数称为 “正方形数 ”,所以 25=10+15、 36=15+21,所以选 C 考点: “三角形数 ”、 “正方形数 ” 点评:本题考查 “三角形数 ”、 “正方形数 ”,本题属于创新题,解答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看图能力,归纳能力 如图,从边长为( a 4) cm的正方形纸片中剪去一个边长为 cm的正方
5、形 ,剩余部分沿虚线又剪拼成一个矩形(不重叠无缝隙),则矩形的面积为( ) .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从边长为( a 4) cm的正方形纸片中剪去一个边长为 cm的正方形,剩余部分图形的宽是 a+4-(a+1)=3;再把剩余部分沿虚线又剪拼成一个矩形(不重叠无缝隙),这矩形的长为 a+4+a+1=2a+5;所以矩形的面积 =考点:正方形、矩形 点评:本题考查正方形、矩形,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求考生熟悉正方形的性质,以及牢记矩形的面积公式 如图所示的计算程序中, y与 x之间的函数关系所对应的图象应为( ) 答案: D 试题分析:如图所示的计算程序中,输入 x,取相反数为 -x;
6、2 得 ,+4得,所以 y 与 x 之间的函数关系为 y= ,用两点法 画一次函数的图象,所选择的两点为( 0, 4)、( 2, 0),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这两点,用光滑的直线连接这两点所形成的图象为 D中的图象 考点:一次函数 点评:本题考查一次函数,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计算程序图列出一次函数的关系式,然后再画出一次函数的图象 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是 5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 ( ) A 20 B 70 C 20或 70 D 40或 140 答案: C 试题分析: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是 50,根据题意这等腰三角形可能是锐角三角形,也可能是钝角三角 形;当这等腰
7、三角形可能是锐角三角形,这等腰三角形的顶角 = ,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 =,当这等腰三角形可能是钝角三角形,这等腰三角形的顶角 =,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 = 考点:等腰三角形 点评: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运用其来解答本题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 5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选项 A中 ,所以 A错误;选项 B,所以 B错误;选项 C 中,所以 C 正确;选项 D中 ,所以D错误 考点:幂的运算 点评:本题考查幂的运算,熟悉幂的运算性质,利用幂的运算性质来进行计算,此类题难度都不大 在实数 , , , , , , , 7.10100
8、10001中,无理数有 (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无理数的概念,无限不循环小数,开方开不尽的数是无理数,在实数 , , , , , , , 7.1010010001中 , , 是无理数 考点:无理数 点评:本题考查无理数,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无理数的概念,会以此来判断一个数是否是无理数 填空题 如图,是在同一坐标系内作出的一次函数 y1、 y2的图象 l1、 l2,设 y1 k1xb1, y2 k2x b2,则方程组 的解是 _ _. 答案: 试题分析:如图,是在同一坐标系内作出的一次函数 y1、 y2的图象 l1、 l2, l1、 l2分别经过
9、( 4, 1)、( 1, 2);( 0, -3)、( -1, 0),设 y1 k1x b1, y2k2x b,则 , ,解得 , ,所以一次函数 y1、 y2的的关系式为 ;则方程组 的解是考点:一次函数 点评:本题考查一次函数,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求考生会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关系式,还有熟悉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跟所对应的方程组的解的关系 如图, B、 C 的平分线相交于 F,过点 F作 DE BC,交 AB于 D,交AC 于 E,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BDF、 CEF都是等腰三角形; DE BD CE; BD CE; ADE的周长为 AB AC. 答案: 试题分析: B、 C 的平分线相交于
10、 F,则 ;过点 F作 DE BC,交 AB于 D,交 AC 于 E,则,所以 ,所以BD=FD, EF=EC;因此 BDF、 CEF 都是等腰三角形,所以 正确;过点 F作 DE BC,交 AB于 D,交 AC 于 E, BD=FD, EF=EC,所以 DE=DF+FE= BD CE,因此 正确; ADE的周长 =AD+AE+DE= AD+AE+ BDCE=AD+BD+AE+CE=AB+AC,所以 ADE的周长为 AB AC 正确 考点:平分线,平行线 点评:本题考查平分线,平行线,考生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平分线,平行线的概念和性质,从而正确解答出本题 如图,在 ABC 中,边 AB的垂直平
11、分线分别交 BC、 AB于点 D、 E,AE=3cm, ADC 的周长为 9cm,则 ABC 的周长是 . 答案: cm 试题分析:在 ABC 中,边 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 BC、 AB于点 D、 E,AE=3cm, AE=BE, AD=BD; ADC 的周长为 9cm,即 AC+CD+AD=9,则 ABC 的周长 =AB+BC+AC=AE+BE+BD+CD+AC= AE+BE+AD+CD+AC=6+9=15cm 考点:垂直平分线 点评:本题考查垂直平分线,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垂直平分线的概念和性质,运用其来解答本题 分解因式 。 答案: 试题分析: 考点:分解因式 点评:本题考查因式分解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云南省 玉溪市 民族 中学 年级 期末考试 数学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