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 T 2113-2023 幸福河湖评价导则.pdf
《DB35 T 2113-2023 幸福河湖评价导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5 T 2113-2023 幸福河湖评价导则.pdf(2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13.020.30 CCS P 55 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 21132023 幸福河湖评价导则 Evaluation guidelines for happiness of river and lake2023-06-19 发布2023-09-19 实施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35/T 21132023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总体原则.2 5 评价程序.2 6 评价方法.2 附录 A(规范性)幸福河湖评价指标体系与权重.5 附录 B(资料性)评价指标监测和数据来源.6 附录 C(规范性)评价指标内容与
2、赋分方法.7 附录 D(资料性)公众幸福满意度问卷调查表.19 参考文献.22 DB35/T 21132023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福建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福建省水利厅、福建省幸福河湖促进会、莆田市水利局、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河湖健康研究中心)、福建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河海大学、福建省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福建省水利管理中心、福建省水资源与河务管理中心、莆田市河务管理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谢光球
3、、苏玉萍、林国富、詹冯达、夏继红、李巍、邱远波、黄德元、李宝银、王晓昇、蔡开国、陈吉明、蒋本基(中国台湾)、陈凤斌、Barathan Balaji-Prasath(印度)、杨满根、程强、吕静、雷泳南、林艳锋。DB35/T 21132023 1 幸福河湖评价导则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幸福河湖评价的总体原则、评价程序和评价方法。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流域面积2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湖幸福评价;流域面积在200平方公里以下的河湖参照本文件进行评价。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4、,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0201 防洪标准 SL 252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 SL 395 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 SL/T 7932020 河湖健康评估技术导则 DB35/T 20962022 河湖健康评价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幸福河湖 happy river and lake 在维持流域内河湖生态系统自身健康和功能永续的基础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多元化的需求,支撑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让流域内人民具有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安全感、获得感与满意度的河湖生态系统,是“安全、健康、生态、美丽、和谐”的
5、集中体现。3.2 河湖岸带 shore zone of river and lake 河湖滨水侧的带状区域,宽度一般为河湖管理范围或蓝线(保护控制线)的范围。3.3 水文化 water culture 人类创造的与水有关的科学、人文等方面的精神和物质财产,包括水利风景区、博物馆、教育基地、主题公园、水工建筑物、景观设施及治水故事、诗词歌赋等物质或非物质载体的现状与历史传承。3.4 幸福指数 happiness index 综合反映河湖保持自身的健康状态,并满足人民群众多元需求或提供服务能力与水平的评价。DB35/T 21132023 2 4 总体原则 科学性原则 4.1 评价指标设置应体现普适
6、性与区域的差异性,指标能表征河湖与人之间的关系,评价指标体系符合福建省的省情、水情与河湖管理实际。可操作性原则 4.2 评价应充分利用已有的权威数据、资料及成果,所需的数据应容易获取并且可监测,并与河湖监管与社会监督相衔接。实用性原则 4.3 评价结果能客观反映河湖的幸福状况,满足社会需求,服务河湖长制工作,为各级河湖长及相关主管部门履行河湖管理保护职责提供参考。5 评价程序 第三方机构根据本文件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采集数据,计算河湖的幸福指数。5.1 必要时组织水利、环保、生态等跨学科的专家开展现场复核,内容包括:听取市或县(区)河长5.2 办的汇报;审阅有关文件资料、统计报表、台账资料、原
7、始记录等;实地勘查、居民走访及座谈交流等。由第三方机构发布幸福河湖评价结果和等级,给出幸福河湖创建的相关意见。5.3 幸福河湖评价设置一票否决项,当年度评价的河湖如果出现洪涝灾害、水污染突发事故导致严重5.4 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取消其参与幸福河湖评价的资格。6 评价方法 评价指标体系和权重 6.1 6.1.1 幸福河湖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安全河湖、健康河湖、生态河湖、美丽河湖、和谐河湖”5 个一级指标,10 个二级指标和若干个三级指标。公众幸福河湖满意度,由安全河湖满意度、健康河湖满意度、生态河湖满意度、美丽河湖满意度和和谐河湖满意度 5 个部分组成。评价指标体系和权重按照附录 A。6.1
8、.2 流域面积 200 平方公里以下的幸福河湖评价,必选指标至少应包括“防洪达标率、生态流量满足程度、水质优劣程度、水体透明清澈度、城乡居民生活福祉水平、公众满意度”指标。评价指标数据采集方法 6.2 6.2.1 评价指标采集的数据,包括基础数据和专题调查数据。基础数据以县(区)及以上行业主管部门认可的公报、统计年鉴数据为主,采集一个年度的数据,若数据不足 12 个月,应有半年及以上的相应数据作为评价依据。专题调查数据,包括:应用遥感和无人机航拍技术采集河岸带、亲水平台等数据;组织专家团队采集鱼类种类、浮游植物密度等数据;通过线上和线下问卷调查,采集公众满意度调查数据。6.2.2 评价指标监测
9、和数据来源见附录 B。6.2.3 评价指标内容与赋分方法按照附录 C。6.2.4 公众满意度问卷调查表见附录 D。DB35/T 21132023 3 河湖幸福指数计算方法 6.3 6.3.1 按流域河流评价 按照流域河流评价,河湖幸福指数按照公式(1)、公式(2)、公式(3)计算。51ifiiWFRHI(1)式中:RHI河湖幸福指数;Fi 第i个一级指标得分;Wif 第i个一级指标权重。21jsijijiWSF(2)式中:Fi 第i个一级指标得分;Sij 第i个一级指标中第j个二级指标得分;Wijs 第i个一级指标中第j个二级指标权重。k1ktijkijkijWTS(3)式中:Sij 第i个一
10、级指标中第j个二级指标得分;Tijk 第i个一级指标中第j个二级指标的第k个三级指标得分;Wijkt 第i个一级指标中第j个二级指标的第k个三级指标权重。6.3.2 按区域河段评价 按区域河段评价,河湖幸福指数通过各河段所占整条河流长度的比值作为权重加权计算。各河段权重按照公式(4)计算,区域河段幸福指数按照公式(5)计算。N1kkkkLLW (4)式中:Wk 第k段河段河长占整条河流河长的比例;N 河流划分的河段数;Lk 河道第k段的河段长度,单位为米(m)。n1kkk HIWRHI(5)式中:RHI区域N个河段幸福指数;Wk 第k段河段河长占整条河流河长的比例;4 DB35/T 21132
11、023 HIk 第k段的河段的幸福指数。6.3.3 河湖幸福指数分级 河湖幸福指数范围为0100分,河湖幸福指数大于等于85.0分的,为五星级幸福河湖;河湖幸福指数大于等于80.0分小于85.0分的,为四星级幸福河湖;河湖幸福指数大于等于75.0分小于80.0分的,为三星级幸福河湖;河湖幸福指数大于等于70.0分小于75.0分的,为二星级幸福河湖;河湖幸福指数小于70.0分的,不评定河湖幸福等级。河湖幸福指数按四舍五入保留一位小数,分级标准见表1。表1 河湖幸福指数分级表 河湖幸福指数(分)河湖幸福等级 85.0RHI100 五星 80.0RHI85.0 四星 75.0RHI80.0 三星 7
12、0.0RHI75.0 二星 RHI70.0 不评定 DB35/T 21132023 5 A A 附录A (规范性)幸福河湖评价指标体系与权重 幸福河湖评价指标体系与权重见表A.1。表A.1 幸福河湖评价指标体系与权重 目标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河湖 幸福 指标 权重 指标 权重 河流 湖(库)安全 0.15 安全河湖指数 0.8 防洪达标率(0.4)防洪达标率(0.4)供水保证率(0.3)供水保证率(0.3)河流生态流量满足程度(0.3)水库下泄生态基流满足程度(0.3)安全河湖满意度 0.2 公众对安全河湖满意度(1.0)健康 0.25 健康河湖指数 0.8 水质优劣程度(0.7)
13、水质优劣程度(0.4)湖(库)营养状态(0.3)水体氧平衡能力(0.3)水体氧平衡能力(0.3)健康河湖满意度 0.2 公众对健康河湖满意度(1.0)生态 0.20 生态河湖指数 0.8 河流纵向连通性(0.4)湖(库)藻华风险(0.4)水土保持率(0.3)水土保持率(0.3)鱼类保有指数(0.3)鱼类保有指数(0.3)生态河湖满意度 0.2 公众对生态河湖满意度(1.0)美丽 0.15 美丽河湖指数 0.7 水体透明清澈度(0.4)水体透明清澈度(0.4)河流岸带保护状况(0.3)湖(库)岸带保护状况(0.3)城乡居民亲水指数(0.3)城乡居民亲水指数(0.3)美丽河湖满意度 0.3 公众对
14、美丽河湖满意度(1.0)和谐 0.25 和谐河湖指数 0.7 水资源支撑绿色发展能力(0.3)水资源支撑绿色发展能力(0.3)城乡居民生活福祉水平(0.3)城乡居民生活福祉水平(0.3)水文化传承和传播能力(0.2)水文化传承和传播能力(0.2)河湖长制管理工作成效(0.2)河湖长制管理工作成效(0.2)和谐河湖满意度 0.3 公众对和谐河湖满意度(1.0)DB35/T 21132023 6 B B 附录B (资料性)评价指标监测和数据来源 评价指标监测和数据来源见表B.1。表B.1 评价指标监测和数据来源 编号 指标 调查范围/断面 获取频次/评价周期 数据来源 1 防洪达标率 整条河流或整
15、个湖(库)1 次/自然年 水资源公报和专题调查 2 供水保证率 河流/水库所属流域 365 天/自然年 水资源公报和专题调查 3 河流生态流量满足程度 河流监测断面 365 天/自然日 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 4 水库下泄生态基流满足程度 湖(库)监测断面 365 天/自然日 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 5 水质优劣程度 国家、省级和小流域监测断面 6-12 个月/自然年 福建省生态环境厅 6 水体氧平衡能力 国家、省级和小流域监测断面 6-12 个月/自然年 福建省生态环境厅 7 湖(库)营养状态 国家、省级监测断面 6-12 个月/自然年 福建省住房和城
16、乡建设厅 8 河流纵向连通性 河流所属流域 1 次/自然年 遥感结合无人机调查和专题调查 9 水土保持率 河流/水库所属流域 1 次/自然年 遥感结合无人机调查和专题调查 10 湖(库)藻华风险 整个湖(库)1 次/自然年 现场监测调查和专家咨询 11 鱼类保有指数 整条河流或整个湖(库)1 次/自然年 现场监测调查和专家咨询 12 水体透明清澈度 国家、省级和小流域监测断面 6-12 个月/自然年 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 13 河湖(库)岸带保护状况 整条河流或整个湖(库)1 次/自然年 遥感结合无人机专题调查 14 城乡居民亲水指数 河流/水库所属流域 1 次/自然年
17、地方名录结合专题调查 15 水资源支撑绿色发展能力 河流/水库所属流域 1 次/自然年 统计年鉴结合专题调查 16 城乡居民生活福祉水平 河流/水库所属流域 1 次/自然年 统计年鉴结合专题调查 17 水文化传承和传播能力 河流/水库所属流域 1 次/自然年 专题调查 18 河湖长制管理工作成效 河流/水库所属流域 1 次/自然年 省、市河长制办公室提供 19 公众满意度 整条河流或整个湖(库)1 次/自然年 线上和线下问卷调查 DB35/T 21132023 7 C C 附录C (规范性)评价指标内容与赋分方法 C.1 安全河湖 C.1.1 防洪达标率 C.1.1.1 河流防洪达标率 河流防
18、洪达标率指防洪堤防达到相关规划防洪标准要求的长度与规划堤防总长度的比值,计算方法按公式(C.1),赋分标准见表C.1。100RDRDAFDRI (C.1)式中:FDRI河流防洪达标率,单位为百分比(%);RDA 河流达到防洪标准的堤防长度,单位为米(m);RD 河流规划堤防总长度,单位为米(m)。表C.1 河流防洪达标率指标赋分标准 指标 指标分级阈值及分值 防洪达标率(%)(95,100(90,95(85,90(80,85 0,80 赋分 100 80 60 40 20 C.1.1.2 水库防洪达标率 水库防洪达标率选用监控设施、大坝安全、防洪运行调度作为防洪评估指标,选用三类指标的最低赋分
19、作为水库防洪指标赋分,赋分标准见表C.2。表C.2 水库防洪达标率指标赋分标准 指标 指标说明 赋分 监控设施 监控设施是否完备(完备且运行正常100分,完备但运行不稳定80分,不完备60分,缺失0分)0100 大坝安全 安全评估结果是否符合要求(A级100分,B级60分,C级40分)40100 防洪运行调度 水库防洪标准及大坝抗洪能力满足GB 50201和SL 252的要求,洪水能够安全下泄 100 水库防洪标准及大坝抗洪能力不满足GB 50201和SL 252的要求,但满足近期非常运用洪水标准要求;或水库防洪标准及大坝抗洪能力满足GB 50201和SL 252的要求,但洪水不能安全下泄 5
20、0 水库防洪标准及大坝抗洪能力不满足近期非常运用洪水标准要求 0 DB35/T 21132023 8 C.1.2 供水保证率 C.1.2.1 供水保证率权重分配 供水保证率权重分配见表C.3。表C.3 供水保证率权重分配 供水保证率 权重 城镇供水保证率 0.5 农业灌溉供水保证率 0.5 C.1.2.2 城镇供水保证率 城镇供水保证率,是指有供水功能的河流或湖库(不含外调水)对所有供水工程的水量保证程度。城镇供水保证率等于一年内逐日平均水位或流量达到供水保证水位或流量的天数占年内总天数的比例。计算方法按公式(C.2),赋分标准见表C.4。100DDWSInO (C.2)式中:WSI城镇供水保
21、证率,单位为百分比(%);D0 一年内水位或流量达到供水保证水位或流量的天数,单位为天(d);Dn 一年的总天数,单位为天(d)。表C.4 城镇供水保证率指标赋分标准 指标 指标分级阈值及分值 城镇供水保证率WSI(%)95,100 90,95)85,90)80,85)75,80)0,75)赋分 100 90 80 60 40 0 C.1.2.3 农业灌溉供水保证率 农业灌溉供水保证率,指灌溉用水量(不含外调水)在一年内能够得到保障的概率。计算方法按公式(C.3),赋分标准见表C.5。100DDWSIml (C.3)式中:WSI农业灌溉供水保证率,单位为百分比(%);D1 一年内水位或流量达到
22、供水保证水位或流量的天数,单位为天(d);Dm 一年的总天数,单位为天(d)。DB35/T 21132023 9 表C.5 农业灌溉供水保证率指标赋分标准 指标 指标分级阈值及分值 农业灌溉供水保证率WSI(%)90,100 80,90)70,80)60,70)50,60)0,50)赋分 100 90 80 60 40 0 C.1.3 生态流量满足程度 C.1.3.1 河流生态流量满足程度 C.1.3.1.1 河流生态流量是指为维持河流生态系统的不同程度生态系统结构、功能而必须维持的流量过程。对于常年有流量的河流,采用生态基流满足程度进行表征,分别计算 4 月至 9 月及 10 月至翌年3 月
23、,最小日均流量占相应时段多年平均流量的百分比,赋分取二者最低值,赋分标准见表 C.6。C.1.3.1.2 针对季节性河流,可根据丰、平、枯水年分别计算满足生态流量的天数占各水期天数的百分比,按计算结果百分比数值赋分。当采样点数据采集条件不满足上述要求时,可以通过水库下泄生态基流满足程度表征。表C.6 河流生态流量满足程度指标赋分标准 指标 指标分级及赋分 最小日均流量占比(%)10月至 翌年3月 30,100 20,30)15,20)10,15)5,10)0,5)4月至9月 50,100 40,50)30,40)20,30)10,20)0,10)赋分 100 80 60 40 20 0 C.1
24、.3.2 水库下泄生态基流满足程度 水库下泄生态基流满足程度按DB35/T 20962022中的公式(C.2)计算,赋分标准见表C.7。表C.7 水库下泄生态基流满足程度指标赋分标准 指标 指标分级阈值及分值 水库下泄生态基流满足程度(%)95,100 85,95)75,85)65,75)60,65)0,60)赋分 100 80 60 40 20 0 DB35/T 21132023 10 C.2 健康河湖 C.2.1 水质优劣程度 C.2.1.1 水质优劣程度表征河湖水质状况。水质指标根据 SL 395 规定进行评估,按河湖优劣程度占比赋分,赋分应符合表 C.8 的规定。C.2.1.2 单一监
25、测断面有多次监测数据时,采用多次监测结果的平均值;有多个断面监测数据时,应以各监测断面的代表水域长度作为权重,计算各个断面监测结果各等级水质的占比;当样本符合多个水质优劣程度等级时,以最劣等级的赋分值作为最终赋分标准。表C.8 水质优劣状况指标赋分标准 水质优劣程度(%)赋分 类水质比例90,没有劣类 100 类水质比例90,劣类比例5 90 类水质比例75,劣类比例10 80 类水质比例75 劣类比例20 60 20劣类比例30 40 30劣类比例50 20 劣类比例50 0 C.2.2 水体营养状态 湖泊(水库)营养状况通过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分析评价,指数包含叶绿素a(chl-a)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5 2113-2023 幸福河湖评价导则 2113 2023 幸福 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