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 6109 T 292-2022 陕茶1号 第3部分:加工技术规程(绿茶).pdf
《DB 6109 T 292-2022 陕茶1号 第3部分:加工技术规程(绿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 6109 T 292-2022 陕茶1号 第3部分:加工技术规程(绿茶).pdf(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7.140.10 B 35 DB6109安康市地方标准 DB 6109/T2922022 陕茶 1 号 第 3 部分:加工技术规程(绿茶)2022-10-9 发布2022-10-27 实施安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6109/T2922022 I 目 次 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鲜叶.25 加工技术.26 质量要求.47 质量控制与检验.68 包装.79 运输与贮存.710 档案管理.7 DB6109/T2922022 II 前 言 本文件按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2、本文件由安康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管理。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康市汉水韵茶业有限公司、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安康市富硒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汉滨区茶产业协会、汉滨区蚕茶果技术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龚忠凯、周天山、王衍成、宋昌、都大俊、陈恒、王伟、唐志伟、吴新春、孙园园、田珩。本文件由安康市汉水韵茶业有限公司负责解释。本文件首次发布。联系信息如下:单位:安康市汉水韵茶业有限公司电话:09153203370地址: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大桥南路 1 号御公馆 8A 栋 1001 室邮编:725000 DB6109/T2922022 1
3、 陕茶 1 号 第 3 部分:加工技术规程(绿茶)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陕茶1号茶树品种的绿茶加工技术规程,包括鲜叶、加工技术、质量要求、质量控制与检验、包装、运输与贮存、档案管理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陕茶1号茶树品种的绿茶初制和精制加工。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480
4、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 GB 4806.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 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 500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GB/T 5009.57 茶叶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T 6543 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8302 茶 取样 GB/T 8310 茶 粗纤维测定 GB/T 8311 茶 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 GB/T 14456.1 绿茶 第 1 部分:基本要求 GB/T 14487 茶叶感官评审术语
5、 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GB/T 23776 茶叶感官评审方法 GB/T 30375 茶叶贮存 GH/T 1070 茶叶包装通则 GH/T 1077 茶叶加工技术规程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3 术语和定义 GB/T 14487界定的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仙毫 DB6109/T2922022 2 用陕茶1号芽头为原料,经过杀青、做形、干燥等工艺制成的微扁形绿茶产品。3.2 仙茗 用陕茶1号鲜叶为原料,经过杀青、揉捻、干燥等工艺制成的条形绿茶产品。3.3 翠峰 用陕茶1号鲜叶为原料,经过杀青、揉捻、干燥等工艺制成的条形绿茶产品
6、。3.4 毛尖 用陕茶1号鲜叶为原料,经过杀青、揉捻、干燥等工艺制成的卷曲形绿茶产品。4 鲜叶 4.1 鲜叶质量 符合GH/T 1077的要求。4.2 鲜叶要求 鲜叶不带茶蒂、鳞片、鱼叶、老叶,无劣变、无异味、无污染、无其它非茶类夹杂物。鲜叶等级应符合表1要求。表1 鲜叶登记 类别 级别 要 求 仙毫 特级 芽头 100%,匀、齐,新鲜无损伤 一级 芽头 100%、新鲜无损伤 仙茗 特级 一芽一叶初展,匀、齐,新鲜无损伤 一级 一芽一叶初展80%,一芽一叶展开20%翠峰 一级 一芽一叶初展60%,一芽一叶展开40%二级 一芽一叶初展40%,一芽一叶展开60%毛尖 特级 一芽一叶初展20%,一芽
7、一叶展开80%一级 一芽一叶展开60%,一芽二叶初展40%二级 一芽一叶展开20%,一芽二叶初展80%5 加工技术 5.1 鲜叶贮青 DB6109/T2922022 3 应符合GH/T 1077的要求。5.2 初制加工工艺 5.2.1 仙毫 仙毫初制加工工艺流程:摊青杀青摊晾回潮轻揉理条做形足干。摊青:在阴凉通风、干净卫生的摊青室内,摊放于摊青机或摊青平台或摊青架,厚度 25,摊青时间 610 h,适时翻动,摊青至芽头失去光泽、变软、青气消失;杀青:滚筒杀青机温度 260280或热风杀青机热风温度 300330,投叶量、杀青时间随机型不同适当调整,杀青至叶色转暗、芽头柔软、青草气消失、茶香显露
8、,含水量降至 58%左右;摊晾回潮:杀青叶冷却后,采用回潮机或薄摊于摊晾平台、竹匾、竹席等竹质器具上摊晾,摊晾至芽头柔软;轻揉:选用 30 型或 40 型揉捻机,投叶量为松装至桶满,无压轻揉 610 min,揉至芽头微卷;理条:温度 90100,投入适量揉捻叶进行理条,理至芽头匀直、略有刺手感;做形:温度 7080,加棒轻压,待芽形挺直微扁,取出压棒,继续理条至手握茶条有刺手感即可;足干:温度 7090,时长 6090 min,含水量 6%以下。5.2.2 仙茗 仙茗初制加工工艺流程:摊青杀青摊晾回潮揉捻初烘摊晾回潮复揉做形足干。摊青:在阴凉通风、干净卫生的摊青室内,摊放于摊青机或摊青平台或摊
9、青架,厚度 25,摊青时间 610 h,适时翻动,摊青至芽叶失去光泽、变软、青气消失;杀青:滚筒杀青机温度 260280或热风杀青机热风温度 320340,投叶量、杀青时间随机型不同适当调整,杀青至叶色转暗、芽叶柔软、青草气消失、茶香显露,含水量降至 58%60%;摊晾回潮:杀青叶冷却后,采用回潮机或薄摊于摊晾平台、竹匾、竹席等竹质器具上摊晾,摊晾至芽叶柔软;初揉:选用 40 型、50 型或 55 型揉捻机,投叶量以松装桶满为宜,轻揉 30 min,揉至芽叶成条;初烘:采用单层烘干机,温度 120130,薄摊快烘,烘至茶条无粘手感;摊晾回潮:初烘叶冷却后,采用回潮机或薄摊于摊晾平台、竹匾、竹席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 6109 292-2022 陕茶1号 第3部分:加工技术规程绿茶 292 2022 陕茶 部分 加工 技术规程 绿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