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pdf
《2012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pdf(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2012 年 浙江 省 湖州 市中考 化学 试卷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有 20小题,每小题 3分,共 60分。请选出各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 项,不选、错选、多选均不给分) 1( 2012湖州)正确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之一,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 B 加热液体 C 收集气体 来源 :学科网 ZXXK D 过滤 考点 : 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专题 :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 、根据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的
2、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过滤液体时,注意 “一贴、二低、三靠 ”的原则 解答: 解: 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拇指不能放在短柄 上(以防试管脱落),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将集气瓶装满水,倒置于水槽中,待气泡均匀的、连续的放 出时,将导管伸入集气瓶里,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 “一贴、二低、三靠 ”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 示操作错误 故选 C 点评:
3、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仪器的名称、用途、使用注意事项及常见化学实验操作的 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2( 2012湖州) “毒胶囊 ”成为社会焦点,铬严重超标,其中含有的铬酸钠( Na2Cr2O7)中 铬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3 B +4 C +5 D +6 考点 : 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专题 : 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铬酸钠( Na2Cr2O7)的化学式进行解 答本题 解答: 解:钠元素显 +1 价,氧元素显 2 价,设铬元素的化合价是 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 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1) 2+2x+( 2) 7=0,则 x=+6
4、故选 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能力 3( 2012湖州)下列说法符合图中漫画情景的是( ) A 此反应可能是复分解反应 B 若金属 1 是锌,金属 2 可能是银 C 此反应可能是 Cu+2AgCl 2Ag+CuCl2 D 比较铁和铜的活动性强弱可以用硫酸镁溶液 考点 : 反应类型的判定;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分析: 根据图象先说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再进行判断 解答: 解: A、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单质,所以不可能是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必须是 化合物,故 A 错; B、金属与盐反应时金属必须排在盐中金属的前面,锌排在银的前面,故 B 正确
5、; C、因为氯化银属于沉淀,所以铜与它不反应,金属与盐反应时,反应物中的盐必须 溶于水,故 C 错; D、铁和铜与硫酸镁都不反应,不能比较出铁和铜的活动性,故 D 错 故选 B 点评: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金属与盐反应的条件是:金属必须排在盐中金属的前面;反 应物中的盐必须溶于水;金属不能是钾、钙、钠 4( 2012湖州)下列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方法与相应科学原理不对应的是( ) 选 项 方法 科学原理 A 用酒精洗涤油 污 油污能溶解在酒精中 B 醋除去热水瓶 中的水垢 水垢能溶解在醋酸里 C 锅盖盖灭着火 的油锅 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能灭 火 D 铝制容器不能 盛酸性物质 酸性物质会破坏铝
6、的氧化 膜,进而腐蚀金属铝 A A B B C C D D 考点 : 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酸的化学性质;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专题 :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 A、根据常见的溶解原理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水垢的成分、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用酒精洗涤油污是利用酒精能溶解油污来达到目的,利用的是溶解原理,故 选项解释正确 B、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与酸反应,用醋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是利用了水垢 能溶解在醋酸里,故选项解释正确 C、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是利用了隔绝氧气的原理,故选项解释错误 D、铝具有抗腐蚀性
7、是因为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氧化铝、铝均能与酸反应, 故会破坏铝的氧化膜,进而腐蚀金属铝,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 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的溶解原理、灭火的原理、酸的化学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 题的关键 5( 2012湖州)如图是一种叫 “干水 ”的物质每个 “干水 ”粒子是外层包上沙质硅的小水滴, 它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比普通水高 3 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硅是氧化物 B “干水 ”是纯净物 C “干水 ”就是 “干冰 ” D “干水 ”的应用有利于缓解室温效应 考点 : 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专题 :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 A、根据氧化物特点:
8、只有两种元素,且必须有氧元素; B、根据干水的组成考虑; C、根据干水和干冰的组成考虑; D、根据干水的用途考虑 解答: 解: A、硅是由一种元素组成,不可能是氧化物,故 A 错; B、由每个 “干水 ”粒子是外层包上沙质硅的小水滴,可知干水由两种物质组成,属于 混合物,故 B 错; C、干水是混合物,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态,故 C 错; D、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干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比普通水高 3 倍,故 D 正确 故选 D 点评: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干水的组成,与干冰的不同,还需要知道氧化物的特点 6( 2012湖州)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下列实验中观察到的颜色正确
9、的是( ) A 铁锈放入稀盐酸 中溶液变黄色 B 酚酞试液滴入硫酸溶液中变红色 C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D 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絮状沉淀 考点 : 酸的化学性质;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碱的化学性质。 专题 : 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 A、依据铁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判断分析; B、依据酚酞在酸碱溶液中的颜色判断; C、依据硫在氧气中的燃烧现象判断是否正确; D、依据氢氧化铜的颜色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铁锈 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铁和水,氯化铁的溶液 呈黄色,故正确; B、酚酞在酸性溶液中不变色,所以酚酞试液滴
10、入硫酸溶液中不变色,故错误; C、硫在氧气中的燃烧会出现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不是淡蓝色火焰,故错误; D、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两者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铜的蓝色沉淀,不是红 褐色沉淀,故错误; 故选 A 点评: 此题是对物质反应时现象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物质间反应情况以及生成物的 颜色及状态,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二、简答题(本题 9个题 20个空格,每空格 2分,共 40分) 7( 2012湖州) t 时,两个装有 100 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带结晶水的甲、乙物质各 80 克,充分搅拌根据如图溶解度曲线判断,此时 乙 溶液是饱和溶液,甲溶 液的溶质 质量分数是 44.4% 考点 :
11、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专题 :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根据 t 时甲和乙两物质的溶解度考虑,溶解度是指该温度下 100g 溶剂达到饱和状 态所溶解的质量 解答: 解: t 时甲的溶解度是 110g,即 100g 水中最多溶解 110g 甲,乙的溶解度是 60g, 即 100g 水中最多溶解 60g 乙,两个装有 100 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带结晶水的 甲、乙物质各 80 克,所以乙物质达到了饱和,甲物质不饱和,甲物质的质量分数是: 100%=44.4% 故答案为:乙; 44.4% 点评: 要熟记饱和溶液的四要素:一定温度, 10
12、0g 溶剂,达到饱和状态,溶解的质量 8( 2012湖州)建立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 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 ( 1)图甲是水分子的电解模型图,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该模型图中缺少了 B A B C D ( 2)图乙是水中各元素质量分数模型,请在图丙中建立甲烷( CH4)中各元素质量分数模 型 考点 : 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专题 :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 1)依据质量守恒定律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量不变分析判断; ( 2)对比结合图乙的表示元素质量分数的方法,利用甲烷的化学式计算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浙江省 湖州市 中考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