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pdf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pdf(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试卷类型 A 200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化 学 本试卷共 10 页, 27 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20 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 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 2B 铅笔将试卷类型( 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 “条形码粘贴处 ”。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 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
2、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 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作答选做题时, 请先用 2B 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 再作答。 漏涂、 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P 31 S 32 Cl 35.5 K 39 Ca 40 Mn 55 Fe 56 Cu 63.5 Sr 88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9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7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
3、合题意) 1. 我国稀土资源丰富。下列有关稀土元素 144 62 Sm与 150 62 Sm的说法正确的是 A. 144 62 Sm与 150 62 Sm互为同位素 B. 144 62 Sm与 150 62 Sm的质量数相同 C. 144 62 Sm与 150 62 Sm是同一种核素 D. 144 62 Sm与 150 62 Sm的核外电子数和中子数均为 62 【答案】 A 【解析】 由稀土元素 144 150 62 62 mmSS、 可知,该元素是含有相同质子不同中子的同种元素;其中 144 62 mS 的质量数为 144,中子数为 82; 150 62 mS 的质量数为 150,中子数为
4、88;故 B、 D 项错; 根据核素的定义“含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可知 144 150 62 62 mmSS、 为两种核素,故 C 错。 【考点分析】考查同位素、核素的概念及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关系。属于原子结 构部分的。 2广东正在建设海洋强省。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的过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B. 往淡水中加入 NaCl 等配成人造海水,可用于海产品的长途运输 C. 赤潮主要是由工农业生产和生活废水引起沿海水域的富营养化而造成的 D. 海洋经济专属区的资源开发可获得 Fe、 Co、 K、 Au、 Mg、 B 等金属 【答案】 D 【解析】海水中含碘含
5、的是碘离子 (I ),要从海水中提取碘单质 (I 2 )必然会涉及到元素化合 价的升降所以一定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 A 正确;赤潮主要是由生活污水和工农业生产 的废水任意排放引起水中 N、 P 元素增高造成水域的水富营养化而造成的,故 C 正确; 由于岩石、大气、生物的相互作用, B 不是金属元素,故 D 不正确。 【考点分析】考查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3.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可用 25ml 碱式滴定管量取 20.00ml KmnO 4 溶液 B. 用 pH 试纸测定溶液的 pH 时,需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 C. 蒸馏时蒸馏烧瓶中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容积的 2/3,液体也不能蒸
6、干 D. 将金属钠在研体中研成粉末,使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更安全 【答案】 C 【解析】 A 项中的 KMnO 4 溶液有很强的氧化性,会腐蚀橡皮管,故不能用碱式滴定管来 装,应该用酸式滴定管来量取因此 A 错; B 项若先用蒸馏水润湿会造成溶液浓度的降低。 测出值不准确,故 B 错; D 金属钠性质比较活泼易于空气中氧气,水反应,故 D 错。 【考点分析】考查常见的实验基本操作。 4. 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A天然气和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B. 等物质的量的乙醇和乙酸完全燃烧时所需氧气的质量相等 C. 纤维素乙酸酯、油脂和蛋白质在一定条件都能水解 D. 葡萄糖和蔗糖都含有 C、 H、 O 三种元
7、素,但不是同系物 【答案】 B 【解析】天然气、煤道坑气和沼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故 A 正确;因为是等物质的量 的乙醇和乙酸再根据 乙醇和乙酸分子式可知 B 错;纤维素乙酸酯、油脂和蛋白质都能在一定 条件下水解, C 正确;葡萄糖属于单糖,分子式为 C 6 H 12 O 6 ,蔗糖属于糖类中的二糖,分子式 为 C 12 H 22 O 11 ,按照同系物的定义可知,故 D 正确。 【考点分析】考查生活中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同系物的概念。 5、下列说法都正确的是 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的性质有关 四川灾区重建使用了大量钢材,钢材是合金 “钡餐 ”中使用的硫酸钡是弱点解质 太阳能电池板中的
8、硅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位置 常用的自来水消毒剂有氯气和二氧化氮,两者都含有极性键 水陆两用公共汽车中,用于密封的橡胶材料是高分子化合物 A. B. C. D. 【答案】 B 【解析】根据胶体的性质正确;钢材是铁和碳的合金,正确;“钡餐”是硫酸钡,但 硫酸钡是强电解质,因为尽管硫酸钡是难溶物但溶于水的部分确实完全电离的 错;硅 元素位于周期表第三周期第 A 主族,是处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处, 正确;氯气是由非 极性键组成的单质,错;橡胶是高分子化合物,正确。 【考点分析】考查生活材料的组成、特性等。 6. 设 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 N A )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9、 1 mol 硫酸钾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 n A B. 乙烯和环丙烷( C 3 H 6 )组成的 28g 混合气体中含有 3n A 个氢原子 C. 标准状况下, 22.4L 氯气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n A D将 0.1mol 氯化铁溶于 1L 水中,所得溶液含有 0.1n A 3 Fe + 【答案】 C 【解析】 1molK 2 SO 4 中含有阴离子物质的量为 1mol,则所带电荷数为 2n A , A 错;乙烯 和环丙烷混合气可表示为 (CH 2 ) n ,因此氢原子数为: n A 28 .2 . 14 g n n =4 n A , B 错; Cl 2 +2NaOH=Na
10、Cl+NaClO+H 2 O, Cl 2 发生的歧化反应,标况下, 22.4L 氯气约 1mol,此反应转 移的电子数为 n A , C 正确; D 项要考虑铁离子的水解,故 D 错。 【考点分析】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 7. 难挥发性二硫化钽( TaS 2 )可采用如下装置提纯。将不纯的 TaS 2 粉末装入石英管一端, 抽真空后引入适量碘并封管,置于加热炉中。反应如下: TaS 2 ( s) +2I 2 (g) 1123 1023 K K TaI 4 (g)+S 2 (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不同温度区域, TaI 4 的量保持不变 B. 在提纯过程中, I 2 的量不断减少 C在
11、提纯过程中, I 2 的作用是将 TaS 2 从高温区转移到低温区 D.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与 TaI 4 和 S 2 的浓度乘积成反比 【答案】 C 【解析】根据反应条件可知当温度不同时反应进行的主要方向不同所以 A 错误。因为是在 同一密闭系统中有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I 2 的量不可能不断减少,而是充当一个 “搬运工 ”的角色, 将 TaS 2 从高温区转移到低温区, B 错误。根据平衡常数表达式可知 K 与 Tal 4 和 S 2 的浓度乘 积成正比, D 错误。 【考点分析】考查物质的提纯、平衡常数概念。 8. 广州将于 2010 年承办第 16 界亚运会。下列措施有利于节能减排、改善环境
12、质量的有 在大亚湾核电站已安全运行多年的基础上,广东将继续发展核电,以减少火力发电带 来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排放问题 积极推行 “限塑令 ”,加快研发利用二氧化碳合成的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 加速建设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促进珠三角城市一体化发展,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推广可利用太阳能、风能的城市照明系统 使用生物酶降解生活废水中的有机物,使用填埋法处理未经分类的生活垃圾 A. B. C. D. 【答案】 A 【解析】垃圾的处理不能进行填埋处理,而应进行分类处理,故错。 【考点分析】主要考察如何保护环境及采取哪些措施 。 9. 下列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氯水中: c(Cl
13、2 )=2c(ClO )+c(Cl )+C(HClO) B. 氯水中: c(Cl ) c( H + ) c(OH ) c(ClO ) C. 等体积等浓度的氢氧化钠与醋酸混合: c( Na + ) =c( 3 CH COO ) D. 23 Na CO 溶液中: c 2 3 3 ( a )c( )c( )c( )c( )NCOOHHCOH + + 【答案】 D 【解析】根据氯水中所含粒子的种类可知氯水中也含有氯气分子 A 设置了一个貌似物料 守恒的式子而忽视了氯气分子的存在,故 A 错;根据 Cl 2 +H 2 O HClO+H +Cl , HCl 完 全电离 而 HClO 部分电离,可知正确的顺
14、序 c(H + )c(Cl )c(ClO )c(OH ), B 错; C 项等物 资的量的强碱与弱酸混合生成强碱弱酸盐溶液显碱性 c(OH ) c( H + ), 再根据溶液中电荷守 恒可以判断 c( Na + ) c( 3 CH COO ; D 项比较简单 【考点分析】考查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要抓住三个守恒。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 9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36 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 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 2 分,但只要选错一个就得 0 分) 10出土的锡青铜(铜锡合金)文物常有 Cu 2 (OH) 3 Cl 覆盖在其表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5、A. 锡青铜的熔点比纯铜高 B在自然环境中,锡青铜中的锡对铜起保护作用 C锡青铜文物在潮湿环境中的腐蚀比干燥环境中快 D生成 Cu 2 (OH) 3 Cl 覆盖物是电化学腐蚀过程,但不是化学反应过程 【答案】 BC 【解析】锡青铜属于合金根据合金的特性,熔点比任何一种纯金属的低判断 A 错;由于 锡比铜活泼,故在发生电化学腐蚀时,锡失电子保护铜, B 正确;潮湿的环境将会加快金 属的腐蚀速率, C 正确;电化学腐蚀过程实质是有电子的转移,属于化学反应过程, D 错。 【考点分析】考查合金的性质及影响金属的腐蚀速率的因素。 11. 元素 X、 Y、 Z 原子序数之和为 36, X、 Y 在同一周
16、期, X 与 Z 2 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 结构。下列推测不正确 的是 A同周期元素中 X 的金属性最强 B原子半径 X Y,离子半径 X Z 2 C同族元素中 Z 的氢化物稳定性最高 D同周期元素中 Y 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最强 【答案】 B 【解析】根据 X、 Y 在同一周期, X 与 Z 2 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可推 Z 在 X、 Y 的 上一个周期,又因为 X、 Y、 Z 原子序数之和为 36,综合判断知 X 为 Na、 Z 为 O、 Y 为 Cl, B 项中的离子半径应为: Z 2 X 。 【考点分析】考查元素的推断和元素周期律。 12.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向盐酸中
17、滴加氨水: H + + OH - = H 2 O B. Fe(OH) 3 溶于氢碘酸: Fe(OH) 3 + 3H + = Fe 3+ + 3H 2 O C. 铜溶于稀硝酸: 3Cu + 8H + + 2NO 3 - = 3Cu 2+ + 2 NO + 4H 2 O D. 向 Na 2 S 2 O 3 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 S 2 O 3 2 2Cl 2 3H 2 O 2SO 3 2 4Cl 6H 【答案】 C 【解析】 A 项中的氨水应写成分子式, B 项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 C 项正确; 氯气具有 强氧化性将 S 2 O 3 2 氧化成 SO 4 2 , 正确的 离子方程式应为 S 2
18、O 3 2 4Cl 2 5H 2 O 2SO 4 2 8Cl 10H ,故 D 错。 【考点分析】考查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13. 警察常从案发现场的人体气味来获取有用线索,人体气味的成分中含有以下化合物:辛 酸;壬酸;环十二醇; 5, 9 一十一烷酸内酯;十八烷己醛;庚醛。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分子中碳原子数小于 10,、分子中碳原子数大于 10 B、是无机物,、是有机物 C、是酸性化合物,、不是酸性化合物 D、含氧元素,、不含氧元素 【答案】 AC 【解析】 A 项根据简单有机物命名可作出判断; B 项中辛酸、壬酸属于羧酸类当然也 属于有机物, 故 B 错; C 项根据名称可判断正确;
19、 D 项中属于醛类物质, 含有 CHO, 当然含有氧元素,故 D 错。 【考点分析】根据有机物的命名分析有机物的性质。 14、可用于电动汽车的铝 -空气燃料电池,通常以 NaCl 溶液或 NaOH 溶液为电解液,铝合金 为负极,空气电极为正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 NaCl 溶液或 NaOH 溶液为电解液时,正极反应都为: O 2 2H 2 O 4e 4OH B以 NaOH 溶液为电解液时,负极反应为: Al 3OH 3e - Al(OH) 3 C以 NaOH 溶液为电解液时,电池在工作过程中电解液的 pH 保持不变 D电池工作时,电子通过外电路从正极流向负极 【答案】 A 【解析】 电解质
20、溶液显碱性或中性, 该燃料电极的正极发生反应为: O 2 2H 2 O 4e 4OH , A 对;铝作负极,负极反应应该是铝失去电子变为铝离子,在氢氧化钠的溶液中铝离 子继续与过量的碱反应生成偏铝酸根,因此负极反应为: Al 4OH 3e AlO 2 + 2H 2 O, B 错; 该电池在碱性条件下消耗了碱,反应式为 4Al 3O 2 4OH = 4AlO 2 + 2H 2 O 溶液 PH 降 低, C 错;电池工作时,电子从负极出来经过外电路流到正极, D 错 . 【考点分析】考查燃料电池 。 15、取五等份 NO 2 ,分别加入温度不同、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2NO 2 (
21、g) N 2 O 4 (g), H 0 反应相同时间后,分别测定体系中 NO 2 的百分量( NO 2 %), 并作出其随反应温度( T)变化的关系图。下列示意图中,可能与实验结果相符的是 【答案】 BD 【解析】 在恒容状态下,在五个相同的容器中同时通入等量的 NO 2 ,反应相同时间。那么则 有两种可能,一是已达到平衡状态,二是还没有达到平衡状态,仍然在向正反应移动。若 5 个容器在反应相同时间下,均已达到平衡,因为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越高,平衡向逆反应 方向移动, NO 2 的百分含量随温度升高而升高,所以 B 正确。若 5 个容器中有未达到平衡状 态的,那么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会
22、出现温度高的 NO 2 转化得快,导致 NO 2 的百分含量 少的情况,在 D 图中转折点为平衡状态,转折点左则为未平衡状态,右则为平衡状态, D 正 确。 【考点分析】考查化学反应限度及平衡移动原理及其应用 16. 磷钨酸 H 3 PW 12 O 40 等杂多酸可代替浓硫酸用于乙酸乙酯的制备。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H 3 PW 12 O 40 在该酯化反应中其催化作用 B杂多酸盐 Na 2 HPW 12 O 40 与 Na 3 PW 12 O 40 都是强电解质 C H 3 PW 12 O 40 、 KH 2 PW 12 O 40 与 Na 3 PW 12 O 40 中都有相同的原子团
23、D硅钨酸 H 4 SiW 12 O 40 也是一种杂多酸,其中 W 的化合价为 +8 【答案】 D 【解析】根据题意,“ H 3 PW 12 O 40 等杂多酸可代替浓硫酸”可类推, H 3 PW 12 O 40 在酯化反应 中也起催化作用, A 正确;我们所学的钠盐都是强电解质可以大胆判断 B 正确; C 项可以进 行观察比较得出答案。硅钨酸 H 4 SiW 12 O 40 中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推出 W 的化合价为 +6, D 错。 【考点分析】根据已有的的知识结合题目信息进行类推比较。 17. 常温下,往 H 2 O 2 溶液中滴加少量 FeSO 4 溶液,可发生如下两个反应: 2Fe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09 普通高等学校 招生 全国 统一 考试 广东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