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浙江卷).pdf
《2006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浙江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6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浙江卷).pdf(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06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 语文试题 一、(18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jn)永的哲言,或要我恪(k)守的教诲,只是 在她去逝之后,她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B在亵(xi)渎一切、消费一切的氛(fn)围中,精典正在被调侃、嘲讽、戏说 所清解,人们心中只残留下少得可怜的一点美好回忆。 C这番话不免罗嗦,但是我们原在咬文嚼(ju)字,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咬 文嚼字,表面上像只是斟酌(zhu)文字的分量,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D在雨中,尽情敞开自己的心扉,让雨淋湿是多
2、么惬(qi)意啊!然而许多人在美 丽的雨天却成了匆匆过客,忘了咂(z)摸品味一下自然赋予的香茗。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掉首东顾,只见云雾弥漫,山峦隐现,绚烂的彩霞竟然已经渺无 ! 故乡的小溪永远在我的心中静静流淌,轻轻私语, 我精神的抚慰。 中韩围棋再度交锋,韩国队实力不可小觑,中国队的水平 高超,行家估计中国队 胜率较大。 A踪迹 给予 越发 B踪迹 给以 更加 C踪影 给予 更加 D踪影 给以 越发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句是 A马大嫂为人热情,工作兢兢业业,总是不胜其烦地为小区居民做好每一件事。 B我终于登上了魂牵梦萦的黄山,奇松异石、流云飞瀑宛然
3、在目,令人赞叹不已。 C正是这些变通的劳动者,凭借着理想与信念,胼手胝足,夙兴夜寐,创造了一个个 奇迹。 D他鲁莽草率,刚愎自用,走到哪里哪里就被他闹得一团糟,真可谓“人中吕布,马 中赤兔”。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科学工作者需要开阔的心胸,就是和自己学术观点不一样的同行也应坦诚相待,精 诚合作。 B健康休闲是一种以恢复身心健康状态、丰富生活、完善自我为目的的闲暇活动。 C曾记否,我与你认识的时候,还是个十来岁的少年,纯真无瑕,充满幻想。 D上海音乐厅精心打造“五一”晚会,奉献给观众的俨然是一桌名家荟萃、名曲云集 的文化大餐。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一项是 情
4、趣是感受来的,起于自我的,可经历而不可描给的;意象是观照得来的,起 于外物的,有形象可描绘的。 。 A情趣是基层的生活经验,意象则起于对基层经验的反省。情趣如自我容貌,意象则 为对镜自照。 B情趣是起于对基层经验的反省,意象则是基层的生活经验。情趣如自我容貌,意象 则为对镜自照。 C情趣是基层的生活经验,意象则起于对基层经验的反省。情趣如对镜自照,意象则 为自我容貌。 D情趣是起于对基层经验的反省,意象则是基层的生活经验。情趣如对镜自照,意象 则为自我容貌。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秦两汉历史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编年体的左传,有国别体的国 语战国策,有纪传体的史记和
5、汉书等。 B盛唐出现了两大诗歌流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以王维、谢灵运为代 表的山水田园诗派。其中王维的诗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C我国现当代诗坛群星璀璨,优秀诗歌众多,有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 雨巷、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和舒婷的致橡树等。 D俄国的契诃夫、法国的莫泊桑和美国的欧亨利被誉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他们 的代表作分别为装在套子里的人、羊脂球、警察与赞美诗等。 二、(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10 题。 尽管具有人类学意义的工作相当卖老有两个例子,古希腊历史学家罗多德,或北非 学者阿拉伯英布卡尔顿,在公元前 5 世纪和公元 14 世纪撰
6、写的对他人的描述但作 为独立研究领域的人类学是相对晚近的西方文明的产物。例如,在美国,学院或大学(在 罗彻斯特大学)普通人类学含学分的第一次课程直到 1879 年才开设。倘若人们一直关心他 们自己及其起源,以及其他人,那么为什么成体系的人类学学科这么长时间才问世呢? 这一问题的答案就像人类历史一样复杂。在某种程度上说,它与人类的技术局限有关。 在大部分历史中,人们一直受限于他们的地理范围。没有到世界遥远地方旅行的手段,对 远远不同于人们自己的文化和民族的观察是艰难的如果不是不可能的话 冒险。大 范围的旅行通常是少数人独享的特权;只有当适当的运输和通信方式得到发展,对其他民 族和文化的研究才盛行
7、。 这并不是说,人们一直没有注意到世界上与他们自己在看法和行为上不同的其他民族的 存在。例如,圣经旧约全书与新约全书充分提到各种各样的民族,其中有犹太 人、埃及人、赫梯人、巴比伦人、埃塞俄比亚人、罗马人,等等。这些民族之间的差异, 比之他们中任何人与澳大利亚、亚马孙森林、北极的北美原住民等的差异,就显得逊色 了。借助于向真正遥远地方旅行的手段,人们有可能第一镒遇到这类根本不同的民族。正 是与迄今未知民族的大量接触这开始于欧洲人试图把其贸易和政治统治扩大到世界各 地之时人们的注意力才集中于人类各种各样的差异。 使人类学缓慢成长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欧洲人只是逐渐认识到,在所有这些差异的掩 饰下,他
8、们可能与任何地方的人共享基本的“人性”。不与欧洲人共享基本文化价值的社 会被贴上“未开化的”或“野蛮的”标签。直到 18 世纪中叶,相当多的欧洲人才开始认为 这类人的行为与对他们自身的理解是完全相关的。这样一个时代到来了:人们越来越努力 根据自然法来解释事情,对以权威文本为根据的传统解释表示怀疑,对人类多样性 的兴趣 日渐浓厚。 7对插入语“如果不是不可能的话”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强调在不同时期对同一文化同一民族观察的艰难性。 B强调在不同时期对同一文化同一民族观察的可能性。 C强调在同时期对不同文化不同民族观察的艰难性。 D强调在同时期对不同文化不同民族观察的可能性。 8下面不属于导致
9、人类学缓慢成长的原因的一项是 A广阔的地理范围,造成交往的局限。 B落后的旅行手段,造成沟通的不便。 C显著的民族差异,导致理解的困难。 D迟缓的认识发展,导致研究的滞后。 9下面对“人类多样性”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及其在年龄、性别、性格等方面的不同。 B人类的不同起源和人们对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独特看法。 C民风习俗的差异和对“未开化的”或“野蛮的”民族的认同。 D不同的民族在文化价值观念上的差异及其独特的行为方式。 10根据全文内容,下面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具有课程意义的人类学工作出现效率,但含有学分的人类课程形成较晚。 B人们较早关注到与己不同的民族的存在,但关注人
10、类各种各样的差异却较晚。 C北极的北美原住民与赫梯人之间的差异比犹太人与埃及人之间的差异异要显著。 D长期以来欧洲人没有意识到“野蛮人”的行为与对他们自身的理解密切相关。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1-14 题。 蚊对 (明)方孝孺 天台生困暑,夜卧絺帷中,童子持翣飏于前,适甚就睡。久之,童子亦睡,投翣倚 床,其音如雷。生惊寤,以为风雨且至也。抱膝而坐,俄而耳旁闻有飞鸣声,如歌如诉, 如怨如慕,拂肱刺肉,扑股撍面。毛发尽竖,肌肉欲颤;两手交拍,掌湿如汗。引而嗅 之,赤血腥然也。大愕,不知所为。蹴童子,呼曰:“吾为物所苦,亟起索烛照 。”烛 至,絺帷尽张。蚊数千
11、,皆集帷旁,见烛乱散,如蚁如蝇,利嘴饫腹,充赤圆红。生骂童 子曰:“此非吾血者耶?尔不谨,蹇帷而放之入。且彼异类也,防之苟至,乌能为人 害 ?”童子拔蒿束之,置火于端,其烟勃郁,左麾右旋,绕床数匝,逐蚊出门,复于生 曰:“可以寝矣,蚊已去矣。” 生乃拂席将寝,呼天而叹曰:“天胡产此微物而毒人乎?” 童子闻之,哑而笑曰:“子何待己之太厚,而尤天之太固也!夫覆载之间,二气絪 緼,赋形受质,人物是分。大之为犀象,怪之为蛟龙,暴之为虎豹,驯之为麋鹿与庸狨, 羽毛而为禽为兽,裸身而为人为虫,莫不皆有所养。虽巨细修短之不同,然寓形于其中则 一也。自我而观之,则人贵而物贱,自天地而观之,果孰贵而孰贱耶?今人
12、乃自贵其贵, 号为长雄。水陆之物,有生之类,莫不高罗而卑网,山贡而海供,蛙黾莫逃其命,鸿雁莫 匿其踪,其食乎物者,可谓泰矣,而物独不可食于人耶?兹夕,蚊一举喙,即号天而诉 之;使物为人所食者,亦皆呼号告于天,则天之罚人,又当何如耶?且物之食于人,人之 食于物,异类也,犹可言也。而蚊且犹畏谨恐惧,白昼不敢露其形,瞰人之不见,乘人之 困怠,而后有求焉。今有同类者,啜栗而饮汤,同也;畜妻而育子,同也;衣冠仪貌,无 不同者。白昼俨然,乘其同类之间而陵之,吮其膏而盬其脑,使其饿踣于草野,流离于道 路,呼天之声相接也,而且无恤之者。今子一为蚊所,而寝辄不安;闻同类之相而若无 闻,岂君子先人后身之道耶 ?”
13、 天台生于是投枕于地,叩心太息,披衣出户,坐以终夕。 注 翣(sh):扇子 (本文有删节)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赋形受质 质:资质 B今人乃自贵其贵 贵:以为贵 C畜妻而育子,同也 畜:养 D乘其同类之间而陵之 欺凌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生惊寤,以为风雨且至也 邻之厚,君之薄也 B尔不谨,褰帷而放之人 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 C其食乎物者,可谓泰矣 其孰能讥之乎 D而物独不可食于人耶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13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台生困暑,夜卧(于)絺维中 B童子拔蒿束之,置火于(其)端 C其烟勃郁
14、,(烟)左麾右旋,绕床数匝 D蚊一举喙,(人)即号天而诉之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奏对、对策,原本用于臣子向君主陈述见解,提出建议。本文借用“对” 的形式,以小喻大,借物讽人,言在此而意在彼,耐人寻味。 B本文由生活小事入笔,从闻蚊、拍蚊写到照蚊、驱蚊,然后引发议论,逐步推进, 最后以天台生“叩心太息”、“坐以终夕”作结,照应开篇。 C本文描写细致生动,颇富情趣;议论鞭辟入里,启人深思;句式长短交错,整散结 合,加之韵脚的巧妙运用,读来淋漓酣畅,令人击节赞叹。 D本文借童子与天台生的对话,既揭露了同类相残的黑暗的社会现实,又批判了忽视 异类生存权利的错误认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06 年高 语文试卷 答案 浙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