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高考理科综合及答案(全国3).pdf
《2006年高考理科综合及答案(全国3).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6年高考理科综合及答案(全国3).pdf(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06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 1 至 5 页,第卷 6 至 11 页。全卷共 30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第卷(共 21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26 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 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2、: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 H 1 C 12 N 14 O 1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3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人的神经系统中,有些神经细胞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合成与分泌激素。这些细胞位于 A.大脑皮层 B.垂体 C.下丘脑 D.脊髓 2.一般情况下,用抗原色疫机体,血清中抗体浓度会发生相应变化。如果第二次免疫与 第一次免疫所用的抗原相同且剂量相等,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血清中抗体浓度变化的是 3.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培养中的人效应 T 细胞能产生单克隆抗体 B. 培养中的人 B 细胞能够无限地增殖 C. 人的成熟红细胞经过培养能形成细胞株 D.
3、用胰蛋白酶处理肝组织可获得单个肝细胞 4.锄足蟾蝌蚪、雨蛙蝌蚪和蟾蜍蝌蚪均以浮游生物为食。在条件相同的四个池塘中,每 池放养等量的三种蝌蚪,各地蝌蚪总数相同。再分别在四个池塘中放入不同数量的捕 食者水螈。一段时间后,三种蝌蚪数量变化结果 如图。下列分析,错误 的是 A. 无水螈的池塘中,锄足蟾蝌蚪数量为 J 型增长 B. 一种蝌蚪之间为竞争关系 C. 水螈更喜捕食锄足蟾蝌蚪 D. 水螈改变了三种蝌蚪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5.采用基因 T 程技术将人凝血因子基因导入山羊受精卵,培育出了转基因羊。但是,人 凝血因子只存在于该转基因羊的浮汁中。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人体细胞中凝血因子基因编码区的
4、碱基对数目,等于凝血因子氨基酸数目的 3 倍 B. 可用显微注射技术将含有人凝血因子基因的重组 DNA 分子导入羊的受精卵 C. 在该转基因羊中,人凝血因子基因存在于乳腺细胞,而不存在于其他体细胞中 D. 人凝血因子基因开始转录后, DNA 连接酶以 DNA 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 mRNA 6.在常温常压下呈气态的化合物、降温使其固化得到的晶体属于 A.分子晶体 B.原子晶体 C.离子晶体 D.何种晶体无法判断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同一主族的元素,原子半径越大,其单质的熔点一定越高 B. 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容易失去电子 C. 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它的
5、沸点一定越高 D. 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其单质的沸点一定越高 8.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5 mol Al 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N A B.标准状况下, 11.2 L SO 3 所含的分子数为 0.5 N A C. 0.5 mol CH 4 所含的电子数为 N A D.46 g NO 2 和 N 2 O 4 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为 N A 9.把分别盛有熔融的氯化钾、氯化镁、氯化铝的三个电解槽串联,在一定条件下通电 一段时间后,析出钾、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2:3 B.3:2:1 C.6:3:1 D.6:3:2 10.浓度均为 0.1
6、mol L -1 的三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没有沉淀的一组溶液是 A.BaCl 2 NaOH NaHCO 3 B. Na 2 CO 3 MgCl 2 H 2 SO 4 C.AlCl 3 NH 3 H 2 O NaOH D.Ba(OH) 2 CaCl 2 Na 2 SO 4 11.在 0.1 mol L -1 CH 3 COOH 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 CH 3 COOH=CH 3 COO - +H + 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加入水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 加入少量 NaOH 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 加入少量 0.1 mol L -1 HCl 溶液,溶液中
7、c(H + ) D. 加入少量 CH 3 COONa 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2.茉莉醛具有浓郁的茉莉花香,其结构简式如下所示: 关于茉莉醛的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 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能被氢气还原 B. 能被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氧化 C. 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 D. 不能与氢溴酸发生加成反应 13. 由硫酸钾、硫酸铝和硫酸组成的混合溶液,其 Ph=1,c(Al 3+ )=0.4 mol L -1 , c(SO 2 4 )=0.8 mol L -1, , 则 c(K + )为 A. 0.15 mol L -1 B.0.2 mol L -1 C. 0.3 mol L -1 D.0
8、.4 mol L -1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 8 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4.某原子核 A Z X 吸收一个中子后,放出一个电子,分裂为两个 粒子 .由此可知 A.A=7,Z=3 B.A=7,Z=4 C.A=8,Z=3 D.A=8,Z=4 15.红光和紫光相比, A. 红光光子的能量较大;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较大 B.红光光子的能量较小;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较大 C.红光光子的能量较大;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较小 D.红光光子的能量较小;在同一种介
9、质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较小 16、我国将要发射一颗绕月运行的探月卫星“嫦娥 1 号” 。设该卫星的轨道是圆形的,且贴 近月球表面。已知月球的质量为地球质量的 1/80,月球的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 1/4,地球上 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 7.9km/s,则该探月卫星绕月运行的速率约为 A、0.4 km/s B、1.8 km/s C、11 km/s D、36 km/s 17、图中为一“滤速器”装置的示意图,a、b 为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一束具有各种不 同速率的电子沿水平方向经小孔 O进入 a、b 两板之间。为了选取具有某种特定速率的电子, 可在 a、b 间加上电压,并沿垂直于直面的方向加一匀强磁场使所选
10、电子仍能够沿水平直线 OO 运动,由 O 射出,不计重力作用。可能达到上述目的的办法是 A.使 a 板电势高于 b 板,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B.使 a 板电势低于 b 板,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C.使 a 板电势高于 b 板,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D.使 a 板电势低于 b 板,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气体的温度升高时,分子的热运动变得剧烈,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撞击器壁时对器壁的 作用力增大,从而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B.气体的体积变小时,单位体积的分子数增多,单位时间内打到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分子数增 多,从而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C.压缩一定量的气体,气体的内能一定增
11、加 D.分子 a 从远处趋近固定不动的分子 b,当 a 到达受 b 的作用力为零处时, a 的动能一定最 大 19.一砝码和一轻弹簧构成弹簧振子,图 1 所示的装置可用于研究该弹簧振子的受迫振动。 匀速转动把手时,曲杆给弹簧振子以驱动力,使振子做受迫振动。把手匀速转动的周期就 是驱动力的周期,改变把手匀速转动的速度就可以改变驱动力的周期。若保持把手不动, 给砝码一向下的初速度,砝码便做简谐运动,振动图线如图 2 所示 .当把手以某一速度匀 速转动,受迫振动达到稳定时,砝码的振动图线如图 3 所示 . 若用 T 0 表示弹簧振子的固有周期, T 表示驱动力的周期, Y 表示受迫振动达到稳定后砝
12、码振动的振幅,则 A.由图线可知 T 0 =4s B.由图线可知 T 0 =8s C.当 T 在 4s 附近时, Y 显著增大 ;当 T 比 4s 小得多或大得多时, Y 很小 D.当 T 在 8s 附近时, Y 显著增大 ;当 T 比 8s 小得多或大得多时, Y 很小 20.一位质量为 m 的运动员从下蹲状态向上起跳,经 t 时间,身体伸直并刚好离开地面, 速度为 v.在此过程中, A.地面对他的冲量为 mv+mgt,地面对他做的功为 2 1 mv 2 B. 地面对他的冲量为 mv+mgt,地面对他做的功为零 C. 地面对他的冲量为 mv, 地面对他做的功为 2 1 mv 2 D. 地面对
13、他的冲量为 mv-mgt,地面对他做的功为零 21.如图,在匀强磁场中固定放置一根串接一电阻 R 的直角形金属导轨 aob(在纸面内 ),磁场 方向垂直于纸面朝里,另有两根金属导轨 c、 d 分别平行于 oa、 ob 放置。保持导轨之间接触 良好,金属导轨的电阻不计。现经历以下四个过程: 以速度 v 移动 d,使它与 ob 的距离增大一倍 ;再以速率 v 移动 c,使它与 oa 的距离减小一 半;然后,再以速率 2v 移动 c,使它回到原处;最后以速率 2v 移动 d,使它也回到原处。 设上述四个过程中通过电阻 R 的电量的大小依次为 Q 1 、 Q 2 、 Q 3 和 Q 4 ,则 A.Q
14、1 =Q 2 =Q 3 =Q 4 B.Q 1 =Q 2 =2Q 3 =2Q 4 C.2Q 1 =2Q 2 =Q 3 =Q 4 D.Q 1 Q 2 =Q 3 Q 4 第卷 (共 10 题,共174 分) 注意事项: 第卷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或黑色墨水钢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22.(17 分) (1) 利用图中装置研究双缝干涉现象时,有下面几种说法: A.将屏移近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变窄 B.将滤光片由蓝色的换成红色的,干涉条纹间距变宽 C.将单缝向双缝移动一小段距离后,干涉条纹间距变宽 D.换一个两缝之间距离较大的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变窄 E.去掉滤光片后,干涉现象消失 其中正
15、确的是 。 (2) 现要测量某一电压表 V 的内阻。给定的器材有:待测电压表 V (量程 V,内阻约 4k) ; 电流表 mA (量程 1.2mA,内阻约 500);直流电源 E(电动势约 2.4V,内阻不计 ); 固定电阻个; R 1 =4 000,R =10 000,R 3 =15 000;电键 S 及导线若干。 要求测量时两电表指针偏转均超过其量程的一半。 i.试从个固定电阻中选用个,与其它器材一起组成测量电路,并在虚线框内画出测 量电路的原理图。 (要求电路中各器材用题中给定的符号标出。 ) ii.电路接通后,若电压表读数为 U,电流表读数为 I,则电压表内阻 R V = 。 23.(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06 年高 理科 综合 答案 全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