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 T 489-2004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程.pdf
《DB63 T 489-2004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63 T 489-2004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程.pdf(5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 CS 备案号: 16185-2005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63 DB6 3 / 4 8 9 2 0 0 5 地质 灾害险 性评估 规程 2 0 0 4 - 1 2 - 0 7 发布 2 0 0 5 - 0 1 - 0 1 实施 青 海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发布发布发布发布 DB63/ 4892005 I 目 次 前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II 1 范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3 术语、定义和符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3.1 术语和定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4 总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5 工作程序 . . . . . . . . . . . . . . . . . . . .
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6 评估范围与级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7 技术要求 . . . . . . . . . .
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8 地质灾害调查与地质环境条件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9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 . . . . . . . .
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9.1 对象的价值,可 移动性 等 ) 的基础上,从致 灾体稳 定性和 致灾体 与承灾 对象遭 遇的概 率上分 析入 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10 成果提交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11 成果图件的基本内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工作程序框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 12 地质环境条件基本特征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 . . . . . . . . . . . . . . . 10 13 建设和规划项目工程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 1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 1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 16 地质灾害调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 DB63/ 4892005 I I 前 言 本标准中的附录 A-G为规范性附录,附录 H 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有青海省国土资源厅提出。 本标准由青海省国土资源厅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青 海省环境地质勘查局、 青海省水文地质考察院、 青 海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青 海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处。 本标准的起草人: 李 长辉、 吴国禄、 李 小林、 甘玉萍、 马 兴华、 刘世杰、 王 建斌、 赵永真、 昝明 寿 、 许伟林、严维德、刘
13、红星、李玉军 本标准自 2005年 1 月 1 日起实施。 DB63/ 4892005 1 地质灾害险性评 估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范围; 规 范性引用文件; 术 语、 定 义和符号; 总 则; 工 作程 序 ; 评估范围与级别; 技术要求; 地 质灾害调查与地质环境条件分析;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成果提交; 成 果图件的基本内容等技术规则。 本规程适用于在青海省地质灾害易发区内 进行各类建设工程 的地质灾害危险 性评估以及在青海省 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的地抽灾害危险性评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裂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面成为本标
14、准的条款。 凡 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 随后所有 的 改单 (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自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 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 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 394号) 青海省地质环境保护办法(青海省人民政府令第 37号)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 2001 35号)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国土资发 2004 69号) GB12328-90综合工程地质图图例及色标 3 术语、定义和符号 下列术语、定义和符号适用于本标准
15、3.1 术语和定义 3.1.1 地质灾害:是指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 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国务院令第 394号)。 3.1.2 地质灾害易发区:是指具有地质灾害形成地质地貌条件和在自然、人为等营力作用下,容易生 地质灾害的区域(青海省人民政府令第 37 号) 3.1.3 地质灾害危险区:是指地质灾害体活动征兆明显,且交可能造成较多的人员伤亡和严重经济损 失的地质灾害承灾区(青海省人民政府令第 37 号)。 3.1.4 地质灾害危害程度:是指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与生态环境破坏的程度。 3.1.5 崩塌:
16、是指陡峭斜坡上的岩体或者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发生崩落、滚动的过程 与现象。可能或者要发生崩塌的岩土块体称之为危岩。 3.1.6 滑坡 : 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 在 重力作用及其他因素影响下, 沿 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 弱 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过重与现象。 3.1.7 泥石流:是指山区沟谷或者山地面上,由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发形成的,含有大量泥沙和 石块的介于挟沙水流和滑坡之间的土、水气的混合流过程与现象。 3.1.8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体或者土体受自然作用或者在人为活动影响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 坑洞的过程与现象。 地面塌陷又分为岩溶塌陷、 采 空塌陷及方
17、以类聚, 物以群分溶塌陷、 黄土湿陷、 冻 土沉陷等。 DB63/ 4892005 2 3.1.9 地裂缝: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响下,地表岩土体开裂,在地面形成一定长度和宽度的裂缝 的过程与现象。 3.1.10 地面沉降:是指在一定的地表面积内所发生的地面水平 面降低的过程与现象。 3.1.11 塌岸:河流、湖泊、水库岸坡在水动力作用下的后退过程与现象。 3.1.12 规划用地:城镇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用地是。 3.1.13 建设工程用地:实施建设工程的用地。 3.1.14 矿山:开采矿产资源的生产活动所在地。 3.2 符号 3.2.1 灾种及潜在不稳定斜坡 B 崩塌 W 危岩 H
18、 滑坡 N-泥石流 X 地面塌陷 XR -岩溶塌陷 XY 盐溶塌陷 XC 采空塌陷 XS 黄土湿陷 XD 冻土沉陷 L 地裂缝 C 地面沉降 T 塌岸 Q 潜在不稳定(崩滑)斜坡 3.2.2 危险性、易发性、稳定性 3.2.2.1 危险性 1 危险性大 2 危险性中等 3 危险性小 3.2.2.2 易发性 a 高易发 b 中易发 c 低易发 d 不易发 3.2.2.3 稳定性 a 稳定性差 b 稳定性转较差 c 稳定性好 3.2.3 防治分级 1 重点防治点(段) 2-次重点防治点(段) 3 一般防治点(段) 3.2.4 防治措施 避 避让措施 生 生物措施 DB63/ 4892005 3 工
19、 工程措施 监 监测预警 4 总则 4.1 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必须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者在早请核准、备案前进行地质灾害 危险性评估 ; 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必须对规划区进行地质灾害 危险性评估(国务院令第 394号,国办发 2001 35 号)。 4.2 在已进行过地质险性一语道破估的城镇规划区范围内进行工程建设,建设工程处于已划定为危险 性大 - 中等的区段,还应按建设工程项目的重要性与工程特点进行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国土 资发 2004 69 号)。 4.3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必须对建设工程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该工程建设中、建成后引发
20、地质 灾害的可能性做出评价,提出具体的预防治理措施(国土资发 2004 69 号)。 4.4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灾种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含岩溶塌陷和矿山采穿 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和冻土沉陷等。 4.5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主工内容是:阐明工程建设区和规划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基本特证;分析论 证工程建设区和规划区各种地质灾害的危险必一,进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提出 防治地 质灾害措施与建议,并作出建设和地适宜性评价结论。 4.6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必须在充分收集利用已有的遥感影象、区域地质、矿产地质、水文地 质、 工程地质、 环 境地质和气象水文等资料基础上
21、, 进行地面调查, 必要时可适当进行物探、 坑槽探 与 取样测试。 4.7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成果,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专家审查、备案后,方可提交立项、用地审 批使用。 4.8 本标准规定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不替代建设工程和规划各价段的工程地质勘察或有关的评价工 作。 5 工作程序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程序应按 “ 工作程序框图 ” 进行(附录 A ) 6 评估范围与级别 6.1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范围, 不 能局阴于建设场地和规划用地面积内, 应 视建设和规划项目的特点 、 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种类予以确定。 6.2 若地质灾害危险性公限于用地面积内,应按用地范围进行评估。 6.3 崩
22、塌、滑坡的评估范围应以第一斜坡带为限;泥石流必须以完整的沟道流域面积为评估范围。 地面塌、地面沉降、地裂缝的评估范围应与初步推测的可能延展、影响范围一致。 6.4 建设工程和规划区位于强震区,工程场地内分布有可能产生明显位错或构造性地裂的全新世活动 断裂或者发震断裂, 评 估范围应将对建设工程安全有直接危害影响的活动断裂的一些特殊构造部位 ( 不 同方向活动断裂的交汇部位、 活 分理处断裂的拐弯段、 强烈活动部位、 端 点及断面上不平滑处等) 包 括 其中 6.5 重要的线路工程建设项目,评估范围应以相对线路两侧扩展 500-1000m为限。 6.6 区域性工程项目的评估范围,应根据区域地质环
23、境条件及工程类型确定。 6.7 地质灾害危险陛评估工作分级进行,根 据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与建设项目重要性划分为三级 ( 附 录 8)。 6.7.1 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为复杂、中等和简单三类 ( 附录 C)。 6.7.2 建设项目重要性分为重要、较重要和一般建设项目三类 ( 附录 D)。 DB63/ 4892005 4 6.8 在充分收集分析已有地质环境资料和现场踏勘的基础上,编制评估工作大纲,明确任务,确定 评估范围与评估级别, 设 计地质灾害调查内容及重点、 工作部署与工作量, 提 出质量、 安全监控措施 和 预期提交的成果与工作周期等。 7 技术要求 7.1 一级评估应有详实的地质灾
24、害调查资料和供论证利用的其他基础资料,进行充分论证。 7.1.1 必须对评估区内分布的各类地质灾害体的危险性和危害程度逐一进行现状评估。 7.1.2 对建设场地和规划区范围内, 7-程建设可能引发或者加剧的和本身可能遭受的各类地质灾害的 可能性和危害程度分别进行预测评估。 7.1.3 依据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结果,综合评估建设场地和规划区各区段主要地质灾害种类和危害程 度, 对 各区段的地质灾害危险陛程度等级和建设场地适宜性作出评估, 并 提出有效防治地质灾害的措 施 与建议。 7.2 二级评估应有详实的地质灾害调查资料和供分析利用的其他基础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7.2.1 必须对评估区内分布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63 489-2004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程 489 2004 地质灾害 危险性 评估 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