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 T 1892-2011 小蚕共育规程.pdf
《DB37 T 1892-2011 小蚕共育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7 T 1892-2011 小蚕共育规程.pdf(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07.080 B 47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 37/ T 18922011 小蚕共育规程 2011 - 06 - 01 发布 2011 - 07 - 01 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7/T 1892-2011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泰安丝绸集团有限公司、泰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岱岳分局、泰安市标准化研 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谢清忠、郭玉华、张光辉、王晓燕、侯俊香、王彦文、高春山、高兴甫、颜晶 晶。 DB37/T 1892-2011 1 小蚕共育规程 1 范围 本
2、标准规定了小蚕共育的基础条件、组织管理、饲育技术规程。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范围内的小蚕饲育技术管理。 2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 2.1 小蚕 蚕儿一般有4眠5龄,通常把第1龄到3龄蚕称为小蚕。 2.2 小蚕共育 若干蚕户所需养蚕量的蚕种集中到一起,根据小蚕生理特点和生长发育的需要,采用统一的技术处 理和管理,饲育至3龄或4龄初再分至各户饲养的一种科学的养蚕经营形式。 2.3 补催青 蚕种由催青室领到小蚕饲养室后,继续按照催青标准进行保护,直到孵化,这项技术处理称为补催 青。 2.4 收蚁 刚孵化的蚕儿称为蚁蚕。将孵化出来的蚁蚕收放到蚕匾等养蚕用具中给桑或人工饲料饲养的操作叫
3、收蚁。 2.5 疏毛期 收蚁后24h左右,蚁蚕身上成簇的刚毛随着蚁体成长逐渐分散,蚕体变白,这一时期称为疏毛期。 2.6 饷食 DB37/T 1892-2011 2 蚕儿眠起后第1次给桑或人工饲料称为饷食。 2.7 扩座 为适应蚕儿的生长发育,必须相应地扩大蚕座面积。扩大蚕座面积的操作称为扩座。 2.8 匀座 在原蚕座面积内调整蚕头稀密度,使蚕在蚕座内均匀分布,这项操作称为匀座。 2.9 除沙 蚕座上的残桑、蚕粪和糠草混合物称蚕沙,除去蚕沙的操作叫除沙。除沙分为起除、中除和眠除。 2.10 适熟叶 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上符合蚕儿消化吸收和营养要求,这种适合于不同龄期、成熟度适宜的桑叶, 称适熟
4、叶。 3 共育的基础条件 3.1 共育室的建立 凡桑园2hm 2 (30亩)以上的村,应建立小蚕专用共育室。不足2hm 2 的村,联村共育或请邻村代育,由 乡镇业务主管部门负责协调安排。 3.2 共育场地的选择 共育室应选择地势高燥、宽敞、水源充足、供电方便的地方,远离大蚕室和上蔟室100m以上,应与 果园、烟田、粪场、垃圾场、厂区(石灰窑厂、砖瓦厂、化工厂等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工厂)等污染源 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3.3 共育室的附属设施配套 共育室除专用饲育室外,应配备专用贮桑室、调桑室、值班室、更衣室,各室布局合理。院内设晒 场,建造专用消毒池,远离饲育场所建立蚕沙坑。 3.4 共育室主要
5、建筑设计要求 3.4.1 饲育室 面向南,南面设宽1.8m的走廊,室内设天花板(或塑料薄膜顶棚)、水泥地(或砖地)、对流窗、拔气 洞(地窗),暖气或地火龙暗火加温设施。100张蚕种需饲育室100m 2 120m 2 。房屋单间设计长、宽分别为 6.5m、4.5m,双间设计长、宽分别为6.5m、 9m,有效高度2.7m3m。 DB37/T 1892-2011 3 3.4.2 贮桑室 半地下室结构,高2.5m,其中地上1m,地下1.5m,水泥墙、水泥地面,地面上加铺一层砖不注缝, 塑料薄膜顶棚,四壁应加挂塑料薄膜帐,南、北墙壁各开50cm50cm 的对流窗。100张蚕种需贮桑室面 积25m 2 (
6、3龄起蚕给桑2次后分蚕),应不少于饲育室面积的1/4,并设立5m 2 的活叶贮桑池。 3.5 共育室的蚕具及配套工具 3.5.1 共育室的蚕具 张种备0.6m 2 0.7m 2 蚕匾4只及相应蚕架,长宽1.1m0.9m 塑料薄膜45张,小蚕网810只,配备 给桑架每作业小组23个。 3.5.2 共育室的配套工具 配套工具应专用、齐全,配备高压喷雾器或电动喷雾器、拖鞋、隔离衣、消毒盂等消毒防病卫生用 具,收蚁用具,给桑、调桑用具,采桑、贮桑用具、计量用具等。 3.6 小蚕专用桑园 每6.667hm 2 桑园建立0.667hm 2 1hm 2 小蚕专用桑园,选用早生优质桑品种,如新一之濑、育71-
7、1 等。 4 饲育技术规程 4.1 养蚕前消毒 4.1.1 消毒时间 应在养蚕前710d结束。 4.1.2 消毒要求 蚕室打扫彻底,蚕具清洗干净,药品搭配合理,药剂配制规范,消毒步骤科学,药液喷洒均匀,消 毒范围全面,消后管理严格。 4.1.3 消毒步骤 按“系列消毒法”分5步进行: a) 打扫蚕室,清洗蚕具。蚕室内各种蚕具搬到室外,彻底清扫蚕室、蚕具和周围环境,蚕沙、杂 草、垃圾全部清除,可燃者烧毁后与其它非可燃物远离蚕室深埋。蚕具和蚕室凡能用水冲洗的 地方用清水冲洗干净,不能用水冲洗的地方擦干净。蚕室泥土地面和周围地面泥土刮去 1cm 左右的表土,换上新土。用清水浸泡蚕具,刷除蚕沙等污染物
8、,洗净后置于干净处日光下晒干。 b) 粉刷墙壁,浸渍蚕具。用 20%新鲜石灰浆粉刷蚕室墙壁。 用 2%甲醛加 1%石灰浆对蚕具浸渍 30min 消毒,并置于干净处晒干。 c) 喷雾消毒。将浸渍消毒并晒干后的蚕具搬入蚕室,扎好蚕架,对蚕室、贮桑室、调桑室和蚕具 选用含有效氯 0.3%、含辅剂 0.04%的含氯石灰澄清液进行喷雾消毒,或用含有效氯 1%二氯异 氰尿酸(或二氯异氰尿酸钠)、2%石灰浆混合液喷雾消毒,用药量:稀释液 225ml/m 2 。同时, 选择傍晚或清晨对周围环境进行喷雾消毒。 DB37/T 1892-2011 4 d) 地面消毒。用 2%甲醛热药液(水温 6070)、2%石灰浆
9、的混合液浇浸蚕室、贮桑室、调 桑室地面,药液必须浸透表土 5cm 深,水泥地面用药液浇刷。 e) 熏烟消毒。将蚕具插入蚕架,零星蚕具经洗刷曝晒、液体消毒、蒸煮消毒后放于蚕架上,密闭 蚕室,用熏烟药剂进行熏烟消毒,具体方法按商品说明使用。 4.2 补催青 4.2.1 蚕种处理 共育室领回转青卵或点青点齐的点青卵,立即按不同的品种、批次称量、分区,装收蚁袋,置于补 催青架(黑暗箱)进行补催青。 4.2.2 补催青环境条件 蚕室内温度领种前一天达21,蚕种领回后每小时升0.51 ,达25.5,干湿差1.5,相对 湿度85%,保持绝对黑暗36h60h。黑暗保护过程中,注意通风换气。 4.3 收蚁 4.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7 1892-2011 小蚕共育规程 1892 2011 小蚕共育 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