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77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77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77及答案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 77 及答案解析(总分:5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提出“原罪论”,且提出禁欲主义思想的是(分数:2.00)A.奥古斯丁B.圣托马斯.阿奎那C.西塞罗D.昆体良3.古罗马共和时代的教育中,是希腊化的产物的学校是(分数:2.00)A.文法学校B.修辞学校C.初等教育D.私人教育4.下列关于古罗马帝国时期的学校的表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拉丁语取代了希腊语,成为文法学校的主要教学语言B.拉丁修辞学校
2、成为主要的高等教育机构C.医学、建筑学和法律教育得到了较大的发展D.雄辩术教育关注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5.中世纪早期的教会学校不包括(分数:2.00)A.修道院学校B.主教学校C.教区学校D.宫廷学校6.中世纪世俗教育和宗教教育的基础是(分数:2.00)A.七艺B.三艺C.四艺D.骑士七艺7.下列选项不属于教会学校的是(分数:2.00)A.修道院学校B.主教学校C.教区学校D.城市学校8.“骑士七艺”是成为骑士的核心训练内容,其学习的阶段是(分数:2.00)A.家庭教育阶段B.侍童阶段C.侍从阶段D.骑士仪式阶段9.中世纪大学在与教会、城市当局以及市民等的斗争中获得了许多特权。中世纪大学的特权
3、不包括(分数:2.00)A.居住权B.司法自治权C.颁发教学许可证的特权D.财务自治权10.中世纪大学已有学位制度。在中世纪大学产生初期,中世纪大学的学位制度不包括(分数:2.00)A.学士B.硕士C.博士D.教授11.城市学校是在城市为新兴市民阶层子弟开办的,由城市当局管理的、学习世俗知识的学校总称。下列学校不属于城市学校的是(分数:2.00)A.城市拉丁语学校B.写作和算学学校C.歌祷堂学校D.职业学校12.下列学校是拜占庭时期的大学的是(分数:2.00)A.君士坦丁堡大学B.波伦亚大学C.牛津大学D.巴黎大学13.下列选项中不是阿拉伯地区的伊斯兰政权建立后陆续出现的各类教育机构的是(分数
4、:2.00)A.昆它布B.学馆C.座堂学校D.图书馆14.古风时代的斯巴达教育与雅典教育都各具特点,相较而言,斯巴达教育(分数:2.00)A.重视公民教育B.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公民C.多样化的教育内容D.教育完全由城邦负责15.黑格尔认为“既是哲学教育,也是演说教育,教人治理一个民族,或者通过观念,以便使一件事情能够办得通。他们还有着最普遍的实践目的,就是给予政治家一种预备教育,以便在希腊从事一般的职业性政治活动。”黑格尔评价的对象是(分数:2.00)A.智者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16.智者教育内容的核心是(分数:2.00)A.雄辩术B.修辞学C.文法D.自然科学17.希腊化时期
5、得到明显发展的是(分数:2.00)A.小学教育B.中等教育C.高等教育D.私人教育18.修道院学校的教学方法不包括(分数:2.00)A.教义问答B.抄写C.背诵圣经D.辩论19.在中世纪,强调国民教育的是(分数:2.00)A.阿尔弗雷德大帝B.查理曼大帝C.本尼迪克D.奥古斯丁20.第一个表达文艺复兴教育思想的人是(分数:2.00)A.弗基里奥B.维多利诺C.彼特拉克D.格里诺二、辨析题(总题数:2,分数:4.00)21.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分数:2.00)_22.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第一本教育学专著。(分数:2.00)_三、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6.00)23.简述亚里士
6、多德的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分数:2.00)_24.简述昆体良的学前教育思想。(分数:2.00)_25.简述古代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特点。(分数:2.00)_四、分析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6.00)26.必答题(分数:2.00)_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苏格拉底要求学生列出两行,正义归于一行,非正义归于另一行。首先问“虚伪”归于哪一行?学生答,归于非正义一行。苏格拉底又问,偷盗、欺骗、奴役等应归于哪一行?学生答,归于非正义的一行。苏格拉底反驳道,如果将军惩罚了敌人,奴役了敌人,战争中偷走了敌人的财物,或作战时欺骗了敌人,这些行为是否是非正义的呢?学生最后得出结论,认为这些都是正义的,
7、而只有对朋友这样做是非正义的。苏格拉底又提出,在战争中,将军为了鼓舞士气,以援军快到了的谎言欺骗士兵,制止了士兵的消沉;父亲以欺骗的手段哄自己的孩子吃药,使自己的孩子恢复了健康;一个人因怕朋友自杀,而将朋友的剑偷去,这些行为又归于哪一行呢?学生得出结论,认为这些行为都是正义的,最后迫使他收回了自己原来的主张。 (1)此材料反映了苏格拉底的何种思想? (2)论述这些思想的含义,并评述之。(分数:2.00)_28.评述昆体良的教学理论。(分数:2.00)_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 77 答案解析(总分:5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
8、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提出“原罪论”,且提出禁欲主义思想的是(分数:2.00)A.奥古斯丁 B.圣托马斯.阿奎那C.西塞罗D.昆体良解析:解析:奥古斯丁对圣经中“我是罪孽里的存在,在我母亲怀胎的时候,就有了罪”的表述进行了思辨演绎,提出了“原罪论”。“原罪论”以后成了基督教的重要教义之一。奥古斯丁还提出了禁欲主义思想,这是他“原罪论”的派生物。人有原罪,而人要想得救,首要的是过禁欲的生活,即要谨戒“淫欲声色、荣华富贵”。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A。3.古罗马共和时代的教育中,是希腊化的产物的学校是(分数:2.00)
9、A.文法学校 B.修辞学校C.初等教育D.私人教育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共和时期的古罗马的教育。罗马在征服希腊并受希腊文化影响之前是一个农业城邦,没有正式的学校,家庭教育是这一时期的主要教育形式。罗马人征服希腊后,受处于更高水平的希腊文化的影响,学术和教育开始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初等学校,儿童接受完初等教育以后,贵族及富豪的子弟进入中等教育机构文法学校学习。罗马的文法学校是希腊化的产物,是希腊人和希腊化地区的人在原本没有中等教育的地区招徒授业而出现的教育形式。罗马的高等教育形式是修辞学校。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A。4.下列关于古罗马帝国时期的学校的表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拉丁语取代了希
10、腊语,成为文法学校的主要教学语言B.拉丁修辞学校成为主要的高等教育机构C.医学、建筑学和法律教育得到了较大的发展D.雄辩术教育关注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古罗马帝国时代的教育特点。这一时期的教育主要因袭旧制,只是在某些内容和形式上有了一些变化。如在文法学校中,拉丁语取代了希腊语,成为主要教学语言;拉丁修辞学校逐渐成为主要高等教育机构;但雄辩术的应用空间变小,仅限于法庭;雄辩术教育不再关注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医学、建筑学、法律教育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D。5.中世纪早期的教会学校不包括(分数:2.00)A.修道院学校B.主教学校C.教区学校D.宫廷学校 解
11、析:解析:中世纪早期的教会学校有修道院学校、主教学校和教区学校。中世纪教会学校的主要学习内容是以圣经为主的神学和“七艺”。宫廷学校是西欧中世纪时贵族子弟接受世俗教育的机构,通常设在国王或贵族宫廷。在中世纪,尤其是中世纪早期,宫廷学校为数不多,在文化教育方面的影响力也远不如教会学校大。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D。6.中世纪世俗教育和宗教教育的基础是(分数:2.00)A.七艺 B.三艺C.四艺D.骑士七艺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基督教教育的内容。著名学者卡西奥多鲁斯把文法、修辞、逻辑和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合并称为“七种自由艺术”,它是中世纪世俗教育和宗教教育的基础。七艺在修道院因时代不同而受到不同程
12、度的重视,其知识的学习除为神学服务外,也包括一些世俗的知识,为中世纪大学的产生和发展做了准备。七艺也在后来逐步成为欧洲学校传统的课程体系。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A。7.下列选项不属于教会学校的是(分数:2.00)A.修道院学校B.主教学校C.教区学校D.城市学校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基督教的教育机构。基督教的学校教育有初等教义学校、教理学校和教会学校,其中教会学校又有修道院学校、主教学校和教区学校三种类型。城市学校是中世纪世俗教育的类型之一。中世纪的世俗教育还包括宫廷教育、骑士教育、行会、城市教育和中世纪的大学教育。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D。8.“骑士七艺”是成为骑士的核心训练内容,其学习的阶
13、段是(分数:2.00)A.家庭教育阶段B.侍童阶段C.侍从阶段 D.骑士仪式阶段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封建主贵族教育中的骑士教育。骑士教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出生到 7、8 岁,是家庭教育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教育内容是宗教知识、道德教育和身体的养护和锻炼。第二个阶段是侍童阶段,即从 7、8 岁至 14 岁。这一阶段主要是在地位较高、武功较强并有威望的贵族家中作侍童,侍奉主人和主妇,接受礼文教育,学习上流社会举止得体、彬彬有礼等礼节和行为规范,学习识字、拉丁文法、唱歌、吟诗、下棋、口才训练、演奏乐器、赛跑、角力、骑马、游泳和击剑等。第三阶段是 14 至 21 岁,即侍从阶段。由侍童转为
14、侍从的准骑士继续在主人家里学习骑士的各种军事技能和生活方式。这一阶段的重点是学习“骑士七艺”,另外还有爱情教育。到 21 岁时,通过隆重的仪式,侍从们被授予骑士称号。因此,本题的答案是 C。9.中世纪大学在与教会、城市当局以及市民等的斗争中获得了许多特权。中世纪大学的特权不包括(分数:2.00)A.居住权B.司法自治权C.颁发教学许可证的特权D.财务自治权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世纪大学的形成与发展。中世纪大学的特权主要包括:(1)居住权。即大学的师生们可以在大学所在地平安而不受伤害地居住。(2)司法自治权。大学的成员不受城市普通司法体系的管辖。(3)罢教权和迁徙权。如果大学师生和城市当局
15、或教会发生矛盾,或者教学活动受到了干扰,可以举行罢教;如果问题得不到满意的解决,大学可以迂校。(4)颁发教学许可证特权。1292 年,教皇颁布的训令规定,巴黎城内任何学生通过学习,考试合格后,都可以获得在他们系科担任教学工作的许可证,并且在其他地方也享有教学权利而无须考试和检查。(5)免税、免役权。大学师生具有免税和免服兵役的权利。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D。10.中世纪大学已有学位制度。在中世纪大学产生初期,中世纪大学的学位制度不包括(分数:2.00)A.学士 B.硕士C.博士D.教授解析:解析:中世纪大学已经有了学位制度。学生学习 37 年,修完规定的课程,经考试及格便可以获得“硕士”“博士”
16、或“教授”学位。“学士”学位起源要比硕士和博士晚,时间约在 13 世纪,起初只是一种获得教授证书的候补者的资格,意味着取得了进一步学习的资格,后来才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职称低于“硕士”水平的学位。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A。11.城市学校是在城市为新兴市民阶层子弟开办的,由城市当局管理的、学习世俗知识的学校总称。下列学校不属于城市学校的是(分数:2.00)A.城市拉丁语学校B.写作和算学学校C.歌祷堂学校D.职业学校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兴市民阶层的形成和城市学校的发展。行会教育和城市教育是中世纪后期城市兴起的产物。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是市民阶层形成的结果,而教育是市民阶层争取独立、维护自身的利
17、益、扩大自身影响的重要手段。其中,行会学校包括艺徒制、学校学习和学徒训练相结合、职业学校或艺徒学校。城市学校包括城市拉丁语学校、写作和算学学校、歌祷堂学校。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D。12.下列学校是拜占庭时期的大学的是(分数:2.00)A.君士坦丁堡大学 B.波伦亚大学C.牛津大学D.巴黎大学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拜占庭的教育。拜占庭帝国初期,在首都君士坦丁堡和其他一些城市中的高等学校仍然继续存在,如雅典大学,亚历山大里亚的医学和哲学学校、贝鲁特的法律学校以及各地的修辞学校。但在拜占庭,最有影响的高等院校是创办于 425 年的君士坦丁堡大学,目的是为了培养国家的高级官吏。本题的其他选项都是中世
18、纪大学。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A。13.下列选项中不是阿拉伯地区的伊斯兰政权建立后陆续出现的各类教育机构的是(分数:2.00)A.昆它布B.学馆C.座堂学校 D.图书馆解析:解析:伊斯兰教创立之前阿拉伯还处于蒙昧时期。伊斯兰政权建立后,各类教育机构才陆续出现。(1)昆它布,一种简陋的初级教育场所,通常是教师在家招收少量学生,教简单的读写。(2)宫廷学校。在倭马王朝初年,教育还不普及,王子们被送到叙利亚沙漠里去学习纯正的阿拉伯语,通晓阿拉伯诗歌,以后才逐渐形成宫廷学校。(3)学馆,是学者在家讲学的地方。其讲授的内容比昆它布高深,但又低于宫廷学校,相当于中等程度的学校,学者的家在清真寺建立之前就已经
19、成为教育场所。在清真寺建立后仍相当普遍,成为私人讲学的重要形式。(4)清真寺。既是教徒礼拜的圣地、施行政令的要地,总教法庭的所在地,也是重要的教育场所。清真寺鼓励男童入学,也吸收女童入学。(5)图书馆。由于穆斯林尊重学术,各伊斯兰国家的图书馆都很发达。图书馆不仅收集各种图书,吸收东西方文化,而且培养许多文人学者。因此,图书馆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高等教育机构。座堂学校是拜占庭时期教会学校的一种。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C。14.古风时代的斯巴达教育与雅典教育都各具特点,相较而言,斯巴达教育(分数:2.00)A.重视公民教育B.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公民C.多样化的教育内容D.教育完全由城邦负责 解析:解析
20、:本题考查的是古风时代的雅典和斯巴达教育。古风时代的教育的特点是:与荷马时代相比,教育逐渐制度化。雅典和斯巴达是古风时代教育的两个代表。相比较而言,古风时代的斯巴达的教育完全由城邦负责,教育的类别属于武士教育,其目的在于培养英勇果敢的城邦卫士,教育的内容以军事教育和道德教育为主,但总体上形式单一、程度较低。与之不同的是,古风时代的雅典城邦重视教育,但并不绝对控制,教育的类别属于公民教育,其目的是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公民,教育内容多样化,总体而言,形式多样,程度较高。因此,答案为 D,其他三项均为古风时代的雅典教育的特点。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15.黑格尔认为“既是哲学教育,也是演说教育,教人治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教育学 专业 基础 综合 中外 教育史 模拟 77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