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 T 1848-2011 旱地中低产小麦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PDF
《DB37 T 1848-2011 旱地中低产小麦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7 T 1848-2011 旱地中低产小麦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PDF(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5.020.01 B 20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 37/ T 18482011 旱地中低产小麦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 2011 - 03 - 16 发布 2011 - 05 - 01 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7/ T 18482011 I 目 次 前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要求 . 1 4.1 产地 . 1 4.2 品种选择 . 2 4.3 肥料使用准则 . 2 4.4 农药使用准则 . 2 5 栽培技术 . 2 5.1 播前准备 . 2 5.2 播种 . 3 5.3 田间管理 . 3 6 病
2、虫草害控制 . 3 6.1 主要病害防治 . 4 6.2 主要虫害防治 . 4 6.3 杂草防治 . 5 7 收获和贮藏 . 5 7.1 收获 . 5 7.2 晾晒 . 5 7.3 贮藏 . 5 8 运输和加工 . 6 9 副产品处理 . 6 附录A(规范性附录) 肥料中主要重金属含量的限量指标 . 7 附录B(资料性附录) 无公害小麦宜使用的肥料 . 8 附录C(资料性附录) 肥料中污染物质含量的限量指标 . 9 附录D(资料性附录) 旱地中低产小麦无公害生产中禁止使用的农药品种 . 10 附录E(资料性附录) 旱地中低产小麦无公害生产中常用农药及合理使用准则 . 11 DB37/ T 18
3、482011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青岛农业大学、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石岩、马洪义、任广喜、刘相阳、孙良泉。 DB37/ T 18482011 1 旱地中低产小麦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旱地中低产小麦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选地及整地、播种、施肥、 病虫草害防治、收获、贮藏、副产品处理的全程质量控制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各地区产量少于5000kg/hm 2 的旱地中低产田无公害小麦生产。 2 规范性引用
4、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4.1 粮食种子 禾谷类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 (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15795 小麦条锈病测报调查规范 GB/T 15796 小麦赤霉病测报调查规范 GB/T 15798 粘虫测报调查规范 NY 227 微生物肥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 5332 无公害食品大田作物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旱地 指
5、无灌溉设施,主要靠天然降水种植农作物的耕地。 3.2 中低产田 指栽培条件不良导致旱地冬小麦单位面积产量小于5000kg/hm 2 耕地。 4 基本要求 4.1 产地 4.1.1 产地环境 DB37/ T 18482011 2 产地环境应符合 NY 5332 的规定。 4.1.2 土壤肥力 土壤耕层20以内有机质含量1.0%,全氮(N)含量0 .095%,速效氮(N)80 mg/kg,速效磷 (P 2O5)含量20mg/kg,速效钾(K 2O)含量95mg/kg。 4.2 品种选择 选用的品种应经过国家、山东省审定通过或引种批准,并兼有根系发达、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抗 病、耐瘠能力强,产量稳定
6、等优良性状,种子质量应符合 GB 4404.1 的规定。 4.3 肥料使用准则 4.3.1 肥料使用原则应符合 NY/T 496 的规定。 4.3.2 禁止使用未经国家或省级农业部门登记的化学和生物肥料。禁止使用重金属含量超标的肥料(有 机肥料及矿质肥料等),附录 A 列出了肥料中主要重金属含量的限量指示; 4.3.3 宜多施有机肥料,化学肥料与有机肥料应配合使用,避免单纯使用化学肥料和矿物源肥料,允 许使用的肥料见附录 B 4.3.4 农家肥等有机肥料施用前应经无害化处理,有机肥料中污染物质含量应符合附录 C 规定。微生 物肥料应符合 NY/T 227 的要求。 4.3.5 禁止直接使用城镇
7、生活垃圾;禁止使用工业垃圾、废水。 4.4 农药使用准则 4.4.1 农药使用应符合 GB 4285、GB/T 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附录 D 规定了无公害小麦生产中的 禁用农药品种;附录 E 列出了无公害小麦生产中的常用农药品种及常用剂型、用量、安全间隔期等。 4.4.2 合理混用、轮换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制或具有负交互抗性的药剂,克服和推迟病虫害抗药性的 产生和发展。 5 栽培技术 5.1 播前准备 5.1.1 选用品种及种子处理 低产旱薄地选用抗旱耐瘠品种,在旱年可以发挥品种本身抗旱性强的优势,而表现增产;土壤条件 较好的中产旱地,选用抗旱较耐肥品种。播前要精选种子、晒种,筛掉小、秕
8、粒;做好发芽试验,种 子质量应符合GB 4404.1的规定。对有地下害虫发生的地块,用0.1kg50%的辛硫磷兑水5kg,拌50kg种子 闷3-5h。 5.1.2 底墒 应做到足墒播种,即在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0%80%为最佳。结合山东易秋旱的气候特点, 应掌握“抢墒播种”的原则。 5.1.3 底肥 应做到以下要求: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原则是提倡使用配方肥料, 增施有机肥,协调氮、磷、钾投入比例, DB37/ T 18482011 3 以肥料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养分、水分供给能力,是旱田中低产田小麦增产的重要措施。 在肥料投入上,一般施有机肥 45000kg/hm 2 以上,纯氮 120k
9、g/hm 2 150kg/hm 2 ,P 2O5 75kg/hm 2 90kg/hm 2 ,K 2O 75kg/hm 2 100kg/hm 2 。 5.1.4 整地 在小麦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抢茬借墒深耕,耕深达20cm25cm,可以有效地解决小麦播前深耕所 造成的打乱土层、土壤悬空、容易失墒而影响出苗等弊端。采用机械深耕后,要及时整地,耙匀耙透, 消灭明暗坷垃,切实做到地势平整,上松下实,达到“深”、“透”、“细”、“平”,最大限度地积 蓄降水,保住地下水。 5.2 播种 5.2.1 播期 应掌握播期服从墒情的原则,合理确定播期,一般在10月上旬播种为佳。若播 期推迟,适当加 大播种量等措施
10、予以弥补,边播种 边镇压。 5.2.2 播量 在适宜播期范围内, 早播麦田播量为90kg/hm 2 120kg/hm 2 ; 晚播麦田播量为120kg/hm 2 150kg/hm 2 。 确保适时播期的中产田,基本苗在180万/hm 2 240万/hm 2 ;低产麦田基本苗为225万/hm 2 270万/hm 2 。 5.2.3 播种方法 采用精播耧或播种机播种,可选用 平播的方式,耕后耙平,不起垄,不做畦,直接播种,平均 行距20cm22,播种深度为3cm5cm, 下种均匀,深浅一致。 5.3 田间管理 5.3.1 起身期以前管理 5.3.1.1 查苗补种 出苗后对缺苗断垄(10以上无苗为“
11、缺苗”,17以上无苗为“断垄”)的地方,用同一品种的 种子浸种露白后及早补种,或在小麦三叶期至四叶期补苗。 5.3.1.2 划锄镇压。 冬前和早春及时划锄镇压,可使土壤沉实,将下层水提上来,镇压结合划锄,可以将土壤表土毛细 管切断,防止水分蒸发,起到明显的提水保墒效果。 5.3.1.3 借墒追肥 冬前或早春土壤返浆期借墒追肥,追肥以氮肥为主,补施纯氮30kg/hm 2 45kg/hm 2 。 5.3.2 起身期到收获期管理 灌浆期结合病虫防治,用尿素7.5 kg/hm 2 15 kg/hm 2 或磷酸二氢钾1.5 kg/hm 2 加水750 kg/hm 2 进行 叶面喷洒,可预防干热风提高籽粒
12、含量。 6 病虫草害控制 DB37/ T 18482011 4 6.1 主要病害防治 6.1.1 小麦全蚀病 在小麦返青期至拔节前,每667m 2 用20%粉锈宁乳油100g,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g,兑水50kg, 用拧掉旋水片的喷雾器顺垄喷浇小麦根部,效果十分明显,并可兼治小麦纹枯病。 6.1.2 小麦根腐病 在发病初期,每667m 2 用12.5%禾果利20g30g或20%粉锈宁40g50g,兑水50kg60kg,拔去喷头 对准小麦茎基部喷施,每隔15天一次,连喷两次。 6.1.3 小麦纹枯病 小麦拔节初期病株率达20%的田块及时喷药, 用5%井冈霉素水剂100mL/667m 2
13、 150mL/667m 2 加水50kg 或20%三唑酮乳油50mL/667m 2 加水50kg喷雾。重病时首次喷雾后隔一周再补喷一次。 6.1.4 小麦白粉病 返青、拔节期当病株率达10%时,应进行药剂防治。每667m 2 用20%三唑酮乳油50mL/667m 2 或12.5%烯唑 醇可湿粉20g/667m 2 ,加水50kg喷雾。根据病情防治12次。在发病较多的地区,可以用15%粉锈宁可湿 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12%拌种,能够控制秧苗病情,减少越冬菌量,减轻发病 6.1.5 小麦条锈病 依据GB/T 15795的规定,小麦拔节或孕穗期病叶普遍率达2%4%,严重度达1%时开始喷洒20%三唑
14、酮乳油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25%敌力脱(丙环唑)乳油2000倍液,做到普治与挑治 相结合。 6.1.6 小麦赤霉病 依据GB/T 15796的规定,扬花初期,气象预报连 续有雨或者在10d内有5d以上降雨天气,在齐穗扬 花期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200倍液喷雾,每667m 2 用60g,可以有效地防止 病害流行,一般用药12次。 6.1.7 小麦叶枯病 历年秋苗发病重的地区或田块,于越冬前和返青后喷洒80%多菌灵超微粉剂1000倍液,每667m 2 用量 50g超低量或常规喷雾; 也可选用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 50%苯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7 1848-2011 旱地中低产小麦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 1848 2011 旱地 低产 小麦 公害 生产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