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 T 632-2018 上犹绿茶生产技术规程.pdf
《DB36 T 632-2018 上犹绿茶生产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6 T 632-2018 上犹绿茶生产技术规程.pdf(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67.140.10 X 55 DB36 江西省 地方标准 DB 36/T 632 2018 代替 DB36/T 632 2011 上犹绿茶 生产技术规程 Shang you green tea Technical procedures for production 2018 - 07 - 03发布 2019 - 01 - 04实施 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6/T 632 2018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 起草 。 本标准 DB36/T 632-2011有机食品 上犹绿茶生产技术规程,与 DB36/T 632-2011相 比,附编辑 性修
2、改,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更改为上犹绿茶 生产技术规程; 本标准由原来的上犹县茶果局、上犹县梅岭有机茶有限责任公司共同起草改为由上犹县茶果 局、上犹县茶叶技术推广站共同起草; 删除了农药使用标准的规范性引用文件; 删除了第六章 树冠管理; 删除了附录 A、附录 C、附录 D,将附录 B变更为附录 A; 修改了标准文本格式。 本标准由赣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犹县茶果局、上犹县茶叶技术推广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均华、刘知远、黄瑞煜、伍厚银 、钟明修、郭起忠、彭德财、王雪峰。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36/T 632-2011。 DB36/T 6
3、32 2018 1 上犹绿茶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 规定了上犹绿茶的基地规划与建设、种苗、栽种要求、树冠管理、土壤管理和施肥、病虫草 害防治、茶树修剪与采摘、转换期、平行生产。 本标准适用于上犹县行政区域内的上犹绿茶的生产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11767 茶树种苗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 19630.1 有机产品 第 l部分
4、:生产 GB/T 20014.12 良好农业规范 第 12部分:茶叶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 NY/T 5197 有机茶生产技术规程 3 基地规划与建设 3.1 生产基地应 选择 GB/T 3095和 GB 15618的相关 要求。 3.2 基地规划、道路和水利系统、茶园开垦、茶园生态建设均应按 NY/T 5197的有关要求执行。 3.3 每隔 2 hm2 3hm2茶园设立一个地 头积肥坑, 并提倡建立绿肥种植区,尽可能为茶园提供有机肥源。 3.4 制定和实施有针对性的土壤培肥,病、虫、草害防治和生态改善计划等。 3.5 建立完善的农事活动档案。 4 种苗 4.1 茶树苗木应符合 GB 11767规
5、定。 4.2 新发展茶园应选择适应性和抗逆性强、适制性广的优良品种。 4.3 优先选择采用有机生产方式培育的种子或种苗。当从市场上无法获得有机种子或种苗时,可以选 用未经禁用物质处理过的常规种子或种苗。 4.4 苗木质量应符合表 1要求。 DB36/T 632 2018 2 表 1 苗木质量要求 级别 苗高 ( cm) 茎粗 ( cm) 根长 ( cm) 着叶数 一级分枝数 检疫性 病虫 害 一级 30 0.3 12 8 1 不得检出 二级 20 30 0.18 0.3 4 12 6 8 O l 4.5 禁止使用转基因繁育的种子和苗木。 4.6 从国外或外地引种时,必须进行植物检疫,不得将当地
6、尚未发生的危险性病虫草随种子或苗木带 入。 5 栽种要求 5.1 基肥 茶行确定后,按茶行开种植沟深 50cm、宽 60cm,种植沟内施足底肥,每 1hm2施无害化处理后的厩肥 或青草等有机肥 25t以上,施后覆土, 3个月后种植。 5.2 栽种 5.2.1 定植时间 :当年的 11月至次年的 2月底。 5.2.2 采用单行 或双行种植,行距 150cm 180cm,株距 30cm 33cm,双株种植,栽后盖土。 6 土壤管理和施肥 6.1 土壤管理 6.1.1 每两年对土壤肥力水平和重金属元素含量 检测一次。根据检测结果,有针对性地采取土壤改良 措施。 6.1.2 采用地面覆盖等措施提高茶园
7、的保土蓄水能力。覆盖材料应无污染。 6.1.3 采取合理耕作, 施 用 有机肥等方法改良土壤结构。 每年 7月浅耕除草一次,冬季清园一次。 6.1.4 提倡放养蚯蚓和使用有益微生物等生物措施改善土壤的理化和生物性状,微生物不能是转基因 产品。 6.1.5 行距较宽、幼龄和台刈改造的茶园,间作豆科绿肥,以培肥土壤和防止水土流失。 但间作的绿 肥或作物必须按有机农业生产方 式栽培。 6.1.6 土壤 pH值控制在 4.5 6.0之间。 6.1.7 茶园宜节水灌溉 .灌溉用水符合 GB 5084的要求。 6.2 肥料种类 允许和限制使用的土壤培肥和改良物质 参照执行 GB/T 19630.1 附录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6 632-2018 上犹绿茶生产技术规程 632 2018 上犹 绿茶 生产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