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职业资格】外科感染-1及答案解析.doc
《【医学类职业资格】外科感染-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职业资格】外科感染-1及答案解析.doc(3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外科感染-1 及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50,分数:50.00)1.患者,女性,23 岁,右足癣并感染 1 周,2 天前开始出现右小腿有片状红疹,颜色鲜红,中间较淡,边缘清楚,右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诊断为 A急性管状淋巴管炎 B痈 C急性蜂窝组织炎 D疥 E丹毒(分数:1.00)A.B.C.D.E.2.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时炎症局限的原因是其产生 A溶血毒素 B杀白细胞素 C耐热核酸酶 D血浆凝血酶 EDNA 酶(分数:1.00)A.B.C.D.E.3.预防创伤性气性坏疽最可靠方法是 A全身支持疗法 B应用甲硝唑 C高压氧治疗 D彻底清创 E应用青
2、霉素(分数:1.00)A.B.C.D.E.4.对受伤机会较多人群预防破伤风最可靠的措施是 A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B及时用双氧水处理伤口 C注射人血抗破伤风丙种球蛋白 D定期接种破伤风类毒素 E应用大量青霉素(分数:1.00)A.B.C.D.E.5.脓性指头炎出现搏动性跳痛时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 A切开引流 B理疗 C外敷鱼石脂软膏 D应用抗生素 E热盐水浸泡(分数:1.00)A.B.C.D.E.6.在人体皮肤上寄居最多的致病菌 A溶血性链球菌 B铜绿假单胞菌 C葡萄球菌 D大肠埃希菌 E淋球菌(分数:1.00)A.B.C.D.E.7.治疗破伤风的中心环节是 A保持呼吸道通畅 B预防并发症 C清除毒
3、素来源 D中和游离毒素 E控制痉挛(分数:1.00)A.B.C.D.E.8.破伤风病人大量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的目的是 A抑制破伤风芽孢杆菌的生长 B促使已结合的毒素解离 C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D中和游离毒素 E抑制毒素的产生(分数:1.00)A.B.C.D.E.9.气性坏疽属于 A脓毒血症 B菌血症 C毒血症 D败血症 E脓血症(分数:1.00)A.B.C.D.E.10.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阳性者应 A禁用 B分 2 次注射,每次半量 C分 3 次注射,每次半量 D用等渗盐水稀释成 5ml,分 4 次注射 E用等渗盐水稀释成 lOml,分 4 次注射(分数:1.00)A.B.C.D.E.11.破伤
4、风抗毒血清皮试液的配制方法正确的是 A取破伤风抗毒血清 1500IU 加等渗盐水稀释 lOml B取破伤风抗毒血清 1500IU 加等渗水 09ml C取破伤风抗毒血清 01ml 加等渗水 19ml D取破伤风抗毒血清 lml 加等渗盐 09ml E取破伤风抗毒血清 0lml 加等渗水 09ml(分数:1.00)A.B.C.D.E.12.脓性指头炎禁止在掌面做切口的原因是 A导致引流不畅 B易致末节指骨坏死 C易损伤屈指肌腱 D易致感染扩散 E易形成痛性疤痕(分数:1.00)A.B.C.D.E.13.败血症确诊最可靠的依据是 A寒战高热,感染性休克 B白细胞增高,核左移 C肝、脾肿大及黄疸 D
5、血培养阳性 E无转移脓肿(分数:1.00)A.B.C.D.E.14.甲沟炎形成甲下脓肿时应采用 A热敷 B外敷药物 C切开引流 D穿刺抽脓 E拔甲术(分数:1.00)A.B.C.D.E.15.女性,12 岁,臀部注射处发痒,后转为疼痛硬结,测体温 385,局部压痛明显,准备切开引流,其前提是 A局部肿胀严重 B局部坏死 C局部压痛明显 D穿刺抽出脓液 E血象明显升高(分数:1.00)A.B.C.D.E.16.脓性指头炎手术切口应取 A侧面纵切口 B侧面横切口 C掌面正中纵切口 D掌面正中横切口 E波动最明显处(分数:1.00)A.B.C.D.E.17.溶血型链球菌感染的脓液特点 A脓液稠厚、黄
6、色、无臭味 B脓液稀薄、量大,淡红色 C脓液呈淡绿色,特殊的甜腥臭味 D脓液呈特殊恶臭味 E脓液无臭味(分数:1.00)A.B.C.D.E.18.上唇周围的疖被挤压或处理不当的危险在于可 A引起海绵状静脉窦炎 B导致脑脓肿 C形成急性蜂窝织炎 D抗生素治疗无效 E并发脓血症(分数:1.00)A.B.C.D.E.19.患儿 5 岁,走路时不慎被钉子扎伤 2 天来院就诊,护土对患儿家长的健康教育不妥的是 A一般伤后 12 小时内注射 TAT1500IU,成人、小儿剂量相同 B该小儿就诊晚,应加倍剂量注射 C小儿不做过敏试验 D小儿做白百破免疫注射可预防破伤风 E如出现乏力、头痛、烦躁、嚼肌紧张应及
7、时就医(分数:1.00)A.B.C.D.E.20.气性坏疽最早的表现是 A伤口周围皮肤水肿发亮 B伤口局部有捻发音 C伤口局部有捻发感 D伤口失去弹性,切割时不出血 E伤口肿裂样剧痛(分数:1.00)A.B.C.D.E.21.下列属于败血症的独有的临床表现 A发病急、进展快 B寒战、高热 C水电解质失调 D血培养阳性,无转移脓肿 E白细胞计数增高,核左移(分数:1.00)A.B.C.D.E.22.气性坏疽潜伏期一般为 A24 小时 B14 天 C57 天 D710 天 E1014 天(分数:1.00)A.B.C.D.E.23.女性,52 岁,右手拇指出现肿胀均匀,沿整个腱鞘均有压痛,无波动,患
8、指半屈曲状,被动伸直可引起剧痛,伴有体温升高,乏力。该患者最可能患有 A急性化脓性腱鞘炎 B尺侧滑囊炎 C桡侧滑囊炎 D掌中间隙感染 E鱼际间隙感染(分数:1.00)A.B.C.D.E.24.破伤风治疗中的最基本措施和中心环节是 A处理伤口,消除毒素来源 B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中和游离毒素 C减少刺激,应用镇静解痉药 D应用抗生素,杀灭破伤风芽孢杆菌 E全身支持疗法(分数:1.00)A.B.C.D.E.25.脓肿诊断的主要依据是 A局部压痛 B局部红肿 C波动感 D核左移 E体温升高(分数:1.00)A.B.C.D.E.26.脓性指头炎若不及时处理可发生 A化脓性滑囊炎 B指骨坏死骨髓炎 C手掌
9、深部间隙感染 D急性化脓性腱鞘炎 E甲沟炎(分数:1.00)A.B.C.D.E.27.脓血症的主要临床特点是 A血细菌培养一般为阴性 B白细胞计数下降 C有转移性脓肿 D慢性病程 E稽留热(分数:1.00)A.B.C.D.E.28.应用破伤风抗毒素的目的是 A中和与神经结合的毒素 B清除毒素来源 C抑制破伤风杆菌生长 D杀死破伤风杆菌芽胞 E中和血液中游离毒素(分数:1.00)A.B.C.D.E.29.脓肿形成后应尽早应用 A外敷消炎药 B理疗 C切开引流 D反复抽脓 E大剂量抗生素(分数:1.00)A.B.C.D.E.30.口底、颌下和颈部的急性蜂窝组织炎患者最危险的情况是发生 A喉头水肿
10、B吞咽困难 C海绵状静脉窦炎 D菌血症 E败血症(分数:1.00)A.B.C.D.E.31.下列属于特异性感染的是 A急性胰腺炎 B脓毒症 C气性坏疽 D丹毒 E痈(分数:1.00)A.B.C.D.E.32.破伤风最早出现的临床表现是 A角弓反张 B苦笑面容 C颈项强直 D呼吸困难 E开口不便(分数:1.00)A.B.C.D.E.33.破伤风最可靠的预防方法是 A彻底清洁伤口 B应用抗生素 C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D注射破伤风类毒素 E注射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分数:1.00)A.B.C.D.E.34.男性,33 岁,左侧肩背部有约 3cm4cm 的紫红色隆起,质硬,中心有多个脓栓,中央部坏死呈火山口
11、状,查体 T386,偶有寒战,该患者可能患有 A痈 B疖 C丹毒 D急性蜂窝织炎 E脓肿(分数:1.00)A.B.C.D.E.35.脓性指头炎处理不当晚期可引起 A淋巴管炎 B化脓性腱鞘炎 C手掌深部间隙感染 D指骨坏死骨髓炎 E脓血症(分数:1.00)A.B.C.D.E.36.患者,女性,34 岁,全身脓血症伴小腿脓肿,需做血培养及抗生素敏感试验,最佳抽血时间为 A输入抗生素时 B高热时 C寒战时 D输入抗生素后 E发热间歇期(分数:1.00)A.B.C.D.E.37.下列不属于特异性感染的是 A破伤风 B放线菌病 C结核病 D丹毒 E气性坏疽(分数:1.00)A.B.C.D.E.38.引起
12、气性坏疽的致病菌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绿脓杆菌 C梭状芽胞杆菌 D大肠杆菌 E肺炎球菌(分数:1.00)A.B.C.D.E.39.不符合外科感染特点的是 A局部表现更明显 B多数是由几种细菌混合感染 C均有脓肿形成 D多数需手术治疗 E有的有斑痕形成(分数:1.00)A.B.C.D.E.40.不会引起败血症的细菌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溶血性链球菌 C大肠埃希菌 D破伤风芽孢杆菌 E脆弱拟杆菌(分数:1.00)A.B.C.D.E.41.破伤风的潜伏期一般为 A24 小时 B3 天 C5 天 D7 天 E14 天(分数:1.00)A.B.C.D.E.42.注射破伤风类毒素的目的是 A阻止破伤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职业资格 外科 感染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