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职业资格】神经内科主治医师-31 (1)及答案解析.doc
《【医学类职业资格】神经内科主治医师-31 (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职业资格】神经内科主治医师-31 (1)及答案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神经内科主治医师-31 (1)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嗅觉的传导通路有哪些特点?(分数:5.00)_2.视神经损害的表现及定位是怎样的?(分数:5.00)_3.动眼神经的解剖及生理功能是怎样的?(分数:5.00)_4.视神经的解剖及生理功能是怎样的?(分数:5.00)_5.滑车神经的解剖及生理功能是怎样的?(分数:5.00)_6.外展神经的解剖及生理功能是怎样的?(分数:5.00)_7.什么是周围性眼肌麻痹?(分数:5.00)_8.什么是核性眼肌麻痹及有何临床表现?(分数:5.00)_9.什么是核间性眼肌麻痹?(分数:5.00)_10.什么是核上性眼肌麻痹?(
2、分数:5.00)_11.何为复视?复视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分数:5.00)_12.瞳孔的改变主要有哪几种?主要原因是什么?(分数:5.00)_13.三叉神经的解剖及生理功能是怎样的?(分数:5.00)_14.三叉神经损害有何表现?(分数:5.00)_15.面神经的解剖及生理功能是怎样的?(分数:5.00)_16.面神经损害的表现及定位是怎样的?(分数:5.00)_17.前庭蜗神经的解剖及生理功能是怎样的?(分数:5.00)_18.前庭蜗神经损害的病变有哪些特点?如何定位?(分数:5.00)_19.舌咽神经的解剖及生理功能是怎样的?(分数:5.00)_20.迷走神经的解剖及生理功能是怎样的?(分
3、数:5.00)_神经内科主治医师-31 (1)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嗅觉的传导通路有哪些特点?(分数:5.00)_正确答案:(上鼻甲上部和鼻中隔上部黏膜内的嗅细胞中枢突聚集成 20 多条嗅丝,即嗅神经,穿筛孔入颅,止于嗅球,换元,走行于两侧直回外侧嗅沟的表面,然后在前穿质前方分为两条嗅索,即外侧嗅纹和内侧嗅纹,部分终止于前穿质前方的嗅三角内,外侧嗅纹纤维经过岛阈到达杏仁核、半月回及环周回。在这里第三级神经元发出纤维直至海马旁回前部。内侧嗅纹的轴突终止于胼胝体膝下方和前联合前方的中隔区的神经核团,并在此与对侧大脑半球以及边缘系统发生联络。嗅觉系统的中枢性联络复杂
4、,部分通路尚不明确。)解析:2.视神经损害的表现及定位是怎样的?(分数:5.00)_正确答案:(视觉径路在脑内经过的路线是前后贯穿全脑的,视觉径路的不同部位损害,可产生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及不同类型的视野缺损。一般在视交叉以前的病变可引起单侧或双侧视神经麻痹,视交叉受损多引起双颞侧偏盲,视束病变多引起两眼对侧视野的偏盲(同向性偏盲)。(1)视神经损害:产生同侧视力下降或全盲。常由视神经本身病变、受压迫或高颅压引起。视神经病变的视力障碍重于视网膜病变。眼动脉或视网膜中央动脉闭塞可出现突然失明;视神经乳头炎或球后视神经炎可引起视力障碍及中央部视野缺损(中心暗点),视力障碍经数小时或数天达高峰;高颅压
5、所致视盘水肿多引起周边部视野缺损及生理盲点扩大;视神经压迫性病变,可引起不规则的视野缺损,最终产生视神经萎缩及全盲,癔症和视觉疲劳可引起重度周边视野缺损称管状视野。(2)视交叉损害:视交叉外侧部病变引起同侧眼鼻侧视野缺损,见于颈内动脉严重硬化压迫视交叉外侧部,视交叉正中部病变可出现双眼颞侧偏盲,常见于垂体瘤、颅咽管瘤和其他鞍内肿瘤的压迫等;整个视交叉损害,可引起全盲,如垂体瘤卒中。(3)视束损害:一侧视束损害出现双眼对侧视野同向性偏盲,偏盲侧瞳孔直接对光反射消失。常见于颞叶肿瘤向内侧压迫时。(4)视辐射损害:视辐射全部受损,出现两眼对侧视野的同向偏盲,当病变累及内囊后肢时,部分视辐射受损出现象
6、限盲,如视辐射下部受损,出现两眼对侧视野的同向上象限盲,见于颞叶后部肿瘤或血管病;视辐射上部受损,出现两眼对侧视野的同向下象限盲,见于顶叶肿瘤或血管病。(5)枕叶视皮质中枢损害:一侧枕叶视皮质中枢局限性病变,可出现对侧象限盲;一侧枕叶视皮质中枢完全损害,可引起对侧偏盲,但偏盲侧对光反射存在,有黄斑回避现象;枕叶视中枢刺激性损害,可使对侧视野出现闪光型幻视;枕叶前部受损引起视觉失认。多见于脑梗死、枕叶出血或肿瘤压迫等。)解析:3.动眼神经的解剖及生理功能是怎样的?(分数:5.00)_正确答案:(动眼神经为支配眼肌的主要运动神经,包括运动纤维和副交感纤维两种成分。动眼神经起自中脑上丘的动眼神经核,
7、此核较大,可分为三部分。(1)外侧核:为运动核,左右各一,位于中脑四叠体上丘水平的导水管周围腹侧灰质中;发出动眼神经的运动纤维走向腹侧,经过红核组成动眼神经,由中脑脚间窝出颅,在大脑后动脉与小脑上动脉之间穿过,向前与后交通动脉伴行,穿过海绵窦之侧壁经眶上裂入眶,支配上睑提肌、上直肌、内直肌、下斜肌、下直肌。(2)正中核(佩利阿核):位于中线上,两侧埃-魏核之间不成对,发出动眼神经的副交感纤维到达两眼内直肌,主管两眼的集合运动。(3)埃-魏核(E-W):位于正中核的背外侧,中脑导水管周围的灰质中,发出动眼神经的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入睫状神经节变换神经元,其节后纤维支配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司瞳孔缩小
8、及晶体变厚而视近物,参与缩瞳和调节反射。)解析:4.视神经的解剖及生理功能是怎样的?(分数:5.00)_正确答案:(视神经为特殊的躯体感觉神经,是由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轴突聚集而成。主要传导视觉冲动。神经节细胞的轴突在视盘处形成视神经,经视神经孔进入颅中窝,在蝶鞍上方形成视交叉,来自视网膜鼻侧的纤维交叉至对侧,而颞侧的纤维不交叉,继续在同侧走行。不交叉的纤维与来自对侧视网膜的交叉纤维合成视束,终止于外侧膝状体(3 级神经元)。在外侧膝状体换神经元后再发出纤维,经内囊后肢后部形成视放射,而终止于枕叶视皮质中枢(距状裂两侧的楔回和舌回),此区也称纹状区。黄斑的纤维投射于纹状区的中央部,视网膜周围部的
9、纤维投射于纹状区的周边部。在视觉径路中,尚有光反射纤维,在外侧膝状体的前方离开视束,经上丘臂进入中脑上丘和顶盖前区,与两侧动眼神经副核联系,司瞳孔对光反射。)解析:5.滑车神经的解剖及生理功能是怎样的?(分数:5.00)_正确答案:(滑车神经含运动性纤维,起自中脑动眼神经核下端、四叠体下丘的导水管周围腹侧灰质中的滑车神经核,其纤维走向背侧顶盖,在顶盖与前髓帆交界处交叉,经下丘下方出中脑,再绕大脑脚至腹侧脚底,穿过海绵窦外侧壁,与动眼神经伴行,经眶上裂入眶后,越过上直肌和上睑提肌向前走行,支配上斜肌。)解析:6.外展神经的解剖及生理功能是怎样的?(分数:5.00)_正确答案:(外展神经含运动性纤
10、维,起自脑桥中部被盖中线两侧的展神经核,其纤维从脑桥延髓沟内侧部出颅后,向前上方走行,越颞骨岩尖及鞍旁海绵窦的外侧壁,在颅底经较长的行程后,由眶上裂入眶,支配外直肌。)解析:7.什么是周围性眼肌麻痹?(分数:5.00)_正确答案:(1)动眼神经麻痹:完全损害时表现为上睑下垂,眼球向外下斜视(由于外直肌及上斜肌的作用),不能向上、向内、向下转动,复视,瞳孔散大,光反射及调节反射均消失。常见于颅内动脉瘤、结核性脑膜炎、颅底肿瘤等。(2)滑车神经麻痹:单纯滑车神经麻痹少见,多合并动眼神经麻痹。其单纯损害表现为眼球位置稍偏上,向外下方活动受限,下视时出现复视。(3)展神经麻痹:患侧眼球内斜视,外展运动
11、受限或不能,伴有复视。常见于鼻咽癌颅内转移、脑桥小脑角肿瘤或糖尿病等。因展神经在脑底行程较长,在颅内压增高时常受压于颞骨岩尖部,或受牵拉而出现双侧麻痹,此时无定位意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及展神经合并麻痹很多见,此时眼肌全部瘫痪,眼球只能直视前方,不能向任何方向转动,瞳孔散大,光反射及调节反射消失。常见于海绵窦血栓及眶上裂综合征。)解析:8.什么是核性眼肌麻痹及有何临床表现?(分数:5.00)_正确答案:(核性眼肌麻痹是指脑干病变(血管病、炎症、肿瘤)致眼球运动神经核(动眼、滑车和展神经核)损害所引起的眼球运动障碍。核性眼肌麻痹与周围性眼肌麻痹的临床表现类似,但有以下 3 个特点。(1)双侧眼球
12、运动障碍:动眼神经核紧靠中线,病变时常为双侧动眼神经核的部分受累,引起双侧眼球运动障碍。(2)脑干内邻近结构的损害:展神经核病变常损伤围绕展神经核的面神经纤维,故同时出现同侧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同时累及三叉神经和锥体束,出现三叉神经麻痹和对侧偏瘫。(3)分离性眼肌麻痹:核性眼肌麻痹可表现为个别神经核团选择性损害,如动眼神经核亚核多且分散,病变时可仅累及其中部分核团而引起某一眼肌受累,其他眼肌不受影响,称为分离性眼肌麻痹。)解析:9.什么是核间性眼肌麻痹?(分数:5.00)_正确答案:(核间性眼肌麻痹病变主要损害脑干的内侧纵束,故又称内侧纵束综合征。内侧纵束是眼球水平性同向运动的重要联络通路。它
13、连接一侧动眼神经的内直肌核与对侧展神经核,同时还与脑桥的侧况中枢相连,而实现眼球的水平同向运动。核间性眼肌麻痹多见于脑干腔隙性梗死或多发性硬化。可表现为以下三种类型。(1)前核间性眼肌麻痹:病变位于脑桥侧视中枢与动眼冲经核之间的内侧纵束上行纤维。表现为双眼向对侧注视时,患侧眼球不能内收,对侧眼球可外展,伴单侧眼眼球震颤。集合反射正常,支配内聚的核上通路位置平面高些而未受损。由于双侧内侧纵束位置接近,同一病变也可使双侧内侧纵束受损,出现双眼均不能内收。(2)后核间性眼肌麻痹:病变位于脑桥侧视中枢与展神经核之间的内侧纵束下行纤维。表现为两眼同侧注视时,患侧眼球不能外展,对侧眼球内收正常;刺激前庭,
14、患侧可出现正常外展动作;集合反射正常。(3)一个半综合征:一侧脑桥被盖部病变,引起脑桥侧视中枢和对侧已交叉过来的联络同侧动眼神经内直肌核的内侧纵束同时受累。表现为患侧眼球水平注视时既不能内收又不能外展;对侧眼球水平注视时不能内收,可以外展,但有水平眼球震颤。)解析:10.什么是核上性眼肌麻痹?(分数:5.00)_正确答案:(核上性眼肌麻痹亦称中枢性眼肌麻痹,是指由于大脑皮质眼球同向运动中枢、脑桥侧视中枢及其传导束损害,使双眼出现同向注视运动障碍。临床可表现出以下凝视麻痹。(1)水平注视麻痹:1)皮质侧视中枢(额中回后部)受损:可产生两眼侧视麻痹。破坏性病变(如脑出血)出现双眼向病灶对侧凝视麻痹
15、。故表现双眼向病灶侧共同偏视;刺激性病变(如癫痫)可引起双眼向病灶对侧共同偏视。2)脑桥侧视中枢受损:位于展神经核附近的副展神经核及旁中线网状结构,发出的纤维到达同侧的展神经核和对侧的动眼神经内直肌核,支配双眼向同侧注视,并受对侧皮质侧视中枢控制。此处破坏性病变可造成双眼向病灶侧凝视麻痹,向病灶对侧共同俯视。(2)垂直注视麻痹:上丘是眼球垂直同向运动的皮质下中枢,上丘的上半司眼球的向上运动,上丘的下半司眼球的向下运动。上丘病变时可引起眼球垂直运动障碍。上丘的上半受损时,双眼向上同向运动不能,称帕里诺综合征,常见于松果体区肿瘤。上丘的上半刺激性病变可出现发作性双眼转向上方,称动眼危象。上丘下半损
16、害时,可引起两眼向下同向注视障碍。(3)核上性眼肌麻痹临床上有三个特点:双跟同时受累;无复视;反射性运动仍保存,即患者双眼不能随意向一侧运动,但一侧突然出现声响时,双眼可反射性转向该侧,这是由于颞叶有纤维与和脑神经联系的缘故。)解析:11.何为复视?复视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分数:5.00)_正确答案:(复视是眼外肌麻痹时经常出现的表现,是指某一眼外肌麻痹时,眼球向麻痹肌收缩的方向运动不能或受限,并出现视物双影。复视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当跟肌麻痹时患侧跟轴偏斜,注视物不能投射到双眼视网膜的对应点上,视网膜上不对称的刺激在视中枢引起两个影像的冲动,患者则感到视野中有一实一虚两个映像,即所谓的真像和假
17、像。健眼能使外界物体的影像投射到黄斑区,视物为实像(即真像);有眼肌麻痹的患眼则使外界物体的影像投射到黄斑区以外的视网膜上,视物为虚像(即假像)。)解析:12.瞳孔的改变主要有哪几种?主要原因是什么?(分数:5.00)_正确答案:(1)瞳孔的大小:是由动眼神经的副交感神经纤维(支配瞳孔括约肌)和颈上交感神经节发出的节后神经纤维(支配瞳孔散大肌)共同调节的。当动眼神经的副交感神经纤维损伤时出现瞳孔散大,而交感神经纤维损伤时出现瞳孔缩小。在普通光线下瞳孔的直径为 34mm,一般认为瞳孔直径小于 2mm 为瞳孔缩小,大于 5mm 为瞳孔散大。1)瞳孔缩小:见于颈上交感神经径路损害。交感中枢位于下丘脑
18、(1 级神经元),发出的纤维自 C8至 T2侧角的脊髓交感中枢(2 级神经元),交换神经元后纤维经胸及颈交感干至颈上交感神经节(3 级神经元),交换神经元后节后纤维经颈内动脉交感神经丛至上睑提肌、眼眶肌、瞳孔开大肌及汗腺和血管。一侧颈上交感神经径路损害常见于 Honer 综合征。如果损害双侧交感神经的中枢径路,则出现双侧瞳孔针尖样缩小。见于脑桥出血、脑室出血压迫脑干或镇静催眠药中毒等。2)瞳孔散大:见于动眼神经麻痹。由于动眼神经的副交感神经纤维在神经的表面,所以当颞叶钩回疝时,首先出现瞳孔散大而无眼外肌麻痹。视神经病变失明及阿托品类药物中毒时瞳孔也可散大。(2)瞳孔光反射异常:见于光反射通路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职业资格 神经内科 主治医师 31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