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中国新闻传播史考研真题精选13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中国新闻传播史考研真题精选13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中国新闻传播史考研真题精选13及答案解析.doc(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国新闻传播史考研真题精选 13 及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60 分钟)一、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50.00)1.文化大革命对新闻业的破坏和影响。(分数:10.00)_2.文革小报的特点,以及它兴起和消亡的原因。(分数:20.00)_3.如何理解“全党办报群众办报“。(分数:20.00)_中国新闻传播史考研真题精选 13 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60 分钟)一、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50.00)1.文化大革命对新闻业的破坏和影响。(分数:10.00)_正确答案:(1) 新闻事业则从头到尾沦落为阴谋家的宣传工具和政治传声筒,对党的失误和错误决策 推波助澜,致使
2、党的新闻事业失信于民权威扫地,成为笑柄。(2) 党失去了对新闻事业的控制权。全党办报、群众办报一直是党的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但在“文化大革命”中,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被否定,各省市党委机关报普遍被夺了权,党委机关 报成为“四人帮”的“帮报”和“派报”。(3) 新闻真实性原则被大肆践踏,在“文化大革命”中“事实为政治服务”的观点十分流行,成 为指导新闻实践的主流新闻思想。(4) 媒体言辞语录化、口号化。这一时期的报纸版面充斥的都是由语录、口号、文件和革命 导师著作中的只言片语组成的拙劣文章,开头是语录,结尾是口号与祝词,中间也是语录或文 摘,千篇一律。(5) 新闻工作者的主体地位被削弱到了最低点,
3、大量优秀的新闻工作者离开了新闻岗位,新 闻机构与新闻工作者都被剥夺了独立思考的权力,成为“四人帮”控制下的驯服的工具。)解析:2.文革小报的特点,以及它兴起和消亡的原因。(分数:20.00)_正确答案:(1) 特点:“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随着各种“红卫兵”组织和“造反”组织的出现,社会上涌现出一大批 “文革小报”与“红卫兵小报”。北京地区有确切记载的小报近千种,全国出版的各类小报达 6000 种。这种小报开始是油印,后来大都发展为铅印,先是在学校、机关、工厂内部发送,随后逐渐向 社会发行扩散。印数每期几千份上万份以至十几万份不等,多为不定刊,随出随停,随意性很 大。大多没有正式、固定的编辑机构
4、,也没有向有关管理部门申请登记注册。小报大致可以分为几类:一是由大专院校、中等学校以及跨院校的红卫兵组织出版的小报; 二是各级党政机关群众组织办的报纸;三是厂矿企业群众组织,革委会办的报纸;四是文化艺术 界办的报纸;还有其他各行各业的群众组织出版的各类小报。(2) 兴起原因: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从 1966 年夏到 1968 年秋是小报的活跃时期。1966 年 8 月 17 日,毛泽东为北京大学“文革筹委会”主办的新校刊题写了刊名,表示了对新报刊的支持。在此 期间,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曾多次转载,摘播小报编辑部、小报记者撰写的文章,以一 种特殊的形式肯定了小报的存在,因而在一定程度上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中国 新闻 传播 精选 13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