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中国新闻传播史考研真题精选6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中国新闻传播史考研真题精选6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中国新闻传播史考研真题精选6及答案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国新闻传播史考研真题精选 6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60 分钟)一、概念题(总题数:5,分数:50.00)1.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分数:10.00)_2.中俄通讯社(分数:10.00)_3.劳动界(分数:10.00)_4.新青年(分数:10.00)_5.每周评论(分数:10.00)_二、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20.00)6.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发展和新闻史意义。(分数:5.00)_7.陈独秀在编辑新青年过程中有何贡献?(分数:5.00)_8.我国新闻工作在“五四”时期有何重大改革?(分数:5.00)_9.简述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大致情况。(分数:5.00)_三、论
2、述题(总题数:3,分数:30.00)10.评述新青年在“五四”时期的一系列改革与意义。(分数:10.00)_11.论述新青年的发展历程。(分数:10.00)_12.论述“五四”时期我国新闻事业有哪些重大改革。(分数:10.00)_中国新闻传播史考研真题精选 6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60 分钟)一、概念题(总题数:5,分数:50.00)1.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分数:10.00)_正确答案:(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于 1918 年 10 月 4 日成立,是中国将新闻学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研 究的开端。该会以“研究新闻学理,增长新闻经验,以谋新闻事业之发展”为宗旨,由北京大 学校长蔡
3、元培兼任会长,北京大学文科教授徐宝璜任副会长,徐宝璜和京报社长邵飘萍是 专任导师。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还出版新闻周刊,为我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刊物,徐宝璜任编辑主任。该刊采用横排的编排形式,但仅出版 3 期。同时,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也 是我国第一个新闻学教育团体,它的创建是中国新闻教育事业起步的标志,该研究会向校内 外公开招收会员,举办了两期研究班,培养会员百余人。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一直活动到 1920 年 12 月。)解析:2.中俄通讯社(分数:10.00)_正确答案:(中俄通讯社于 1920 年 7 月在上海创立,简称中俄社,1921 年 5 月 5 日起,改称华俄通讯社, 简称华俄社,
4、社长杨明斋。它是我国第一家无产阶级通讯社。中俄社的主要任务是加强中、俄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向中国人民介绍列宁的革命理论、俄国革命的成果与经验,同时向俄国人 民介绍中国革命的开展情况。它一方面翻译俄文资料,写成中文消息供中国报纸采用;另一方 面将中国报刊资料译成俄文,供苏俄报刊采用。)解析:3.劳动界(分数:10.00)_正确答案:(劳动界是中共上海发起组于 1920 年 8 月 15 日创办的周刊。1921 年停刊,共出 24 期,主 编李汉俊。该刊的宗是“改良劳动阶级的境遇”。它用浅显的语言、生动的事例向工人介绍劳 动创造价值和资本家剥削剩余价值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它还以十月革命后的苏俄
5、为榜样,鼓动工人联合起来结成团体,为改变受压迫的地位团结斗争。它报道国际国内工人运动情 况,尤其是国内各地工人成立工会、开展罢工斗争的消息,为工人读者传递信息,促进工人的觉 醒。是我国第一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工人为对象的通俗报刊之一。)解析:4.新青年(分数:10.00)_正确答案:(新青年是倡导新文化运动的著名刊物。1915 年 9 月 15 日在上海创刊,由陈独秀创办并 主编,同时也是主要撰稿人。第 1 卷名为青年杂志,之后改名为新青年,并改变“批评时政 非其旨也”的方针。共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陈独秀主撰阶段(1915 年 9 月至 1917 年 12 月), 编辑部同人轮流主编阶段(
6、1918 年 1 月至 1920 年 5 月),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机关刊物阶段 (1920 年 9 月至 1922 年 7 月)。1922 年停刊,共出 54 期。新青年月刊初创时,即通过陈独秀 的敬告青年和易白沙的孔子平议等文,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向封建主义的旧制 度、旧道德、旧礼教和迷信活动展开猛烈进攻,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首倡者。1917 年,又先后发表 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等文,正式张起“文学革命”的大旗,提倡新文 学,反对旧文学。1918 年,又进一步掀起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的运动,刊登鲁迅的白话文小 说狂人日记,使整个刊物都改用白话文体,并使用新式标点
7、符号。俄国十月革命后,集中发表 李大钊的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和蔡元培的劳工神圣等文,开始介绍和宣传 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爆发时,李大钊将他轮执主编的 6卷 5 号编为“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 并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的重要论文,对促进民族觉醒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起了重大 的作用。)解析:5.每周评论(分数:10.00)_正确答案:(每周评论于 1918 年 12 月 22 日在北京创刊,是陈独秀、李大钊等新青年同人为适应新 的形势而创办的一份时事政治评论报纸。与新青年一样,以“输入新思想”、“提倡新文学”为 己任,但新青年“重在阐明学理”,每周评论则“重在批评事实”,把思想文化斗争
8、和政治斗争 紧密结合起来。每周评论加强反帝反封建军阀的政治时事报道评述,把报道和评论结合起 来。陈独秀在发刊词中提出以“主张公理、反对强权”为宗旨。每周评论政治思想内容丰富, 议论精辟,栏目新颖多样。1919 年,该刊被北洋军阀政府查禁,共出 37 期。)解析:二、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20.00)6.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发展和新闻史意义。(分数:5.00)_正确答案:(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于 1918 年 10 月 4 日成立,是中国将新闻学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研究 的开端。该会以“研究新闻学理,增长新闻经验,以谋新闻事业之发展”为宗旨,由北京大学校长 蔡元培兼任会长,北京大学文科教授徐宝璜
9、任副会长,徐宝璜和京报社长邵飘萍是专任导师。其历史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北大新闻学研究会是中国新闻教育和新闻学研究的开端,也是我国新闻事业职业化 的开端。研究会在强调学习新闻学理论的同时,重视结合中国报界实际,吸收优秀报人经验。 在教学方法上,重视讲授与研究讨论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这一学风为后来的 中国新闻教育所借鉴和继承。北大新闻学研究会将新闻学引入学术殿堂,为专业院校培养记 者、研讨新闻理论、传播新闻知识开启了一个新的阶段。其次,北大新闻学研究会积累了一批重要学术成果,后来汇集成徐宝磺的新闻学、邵飘萍 的实际应用新闻学。这两本书是中国人自己编写出版的最早的一批新闻
10、学专著,后来再版多 次,长期以来都是中国新闻业务和新闻教学的重要参考资料。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还出版了 新闻周刊,这是我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刊物,再次,北大新闻学研究会为当时和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研究会坚守新闻职业化的 理想,紧跟时代潮流,始终为国家自强和民族解放而努力奋进和探索。最后,北大新闻学研究会还为中国新闻事业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新闻人才。北大新闻学研究 会是我国第一个新闻学教育团体,它的创建是中国新闻教育事业起步的标志,该研究会向校内 外公开招收会员,举办了两期研究班,培养会员百余人,大部分会员将学到的新闻理论知识用于 指导新闻实践,不少人后来成为著名的记者、编辑,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
11、中坚。)解析:7.陈独秀在编辑新青年过程中有何贡献?(分数:5.00)_正确答案:(1) 制定办刊方针在新青年出版之初,陈独秀就规定了方针:髙举科学民主大旗,向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主义开火。它指导着新青年在相当长时间内全力以赴地对封建的思想、文化、道德进行了批判,这在中国报刊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这一方针击中了辛亥革命的弱点,也击中了当时一切进步报 刊宣传的弱点,从而显示了它充沛的的生命力。在它的推动下,震撼全国的新文化运动兴起了。 1920 年新青年改组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机关刊物,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刊物中心任务 的办报方针终于确立,促成这一探刻转变的关键人物仍旧是陈独秀。(2) 提出开展思想斗
12、争的原则开展思想斗争是新青年的一项根本任务。陈独秀强调,对于反动思想的斗争,要坚决、勇猛、彻底,要积极进攻。这种对封建思想文化勇猛的、不妥协的挑战精神,曾经引导刊物在反封 建的思想文化战线上驰聘冲杀,所向披靡,激励着千万读者群众。陈独秀在思想斗争中提出的另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以反对封建思想文化为前提开展自由讨论。他根据西方资产阶级的民 原则,把“言论思想自由”看成是“文化的第一重要条件”,主张“百家平等,不尚一尊”,容纳不 意见,开展自由讨论,强烈反对文化专制主义。(3) 组织队伍新青年的基本写作队伍的形成,是在该刊编辑部迁到北京以后。其成员差不多都是北 大学的文科教员,而担任文科学长的正是陈独
13、秀。新青年转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机关报起主要作用的作者大多为共产主义小组的成员,而陈独秀是这个小组的负责人。因此新青年 写作队伍的结集和陈独秀有着特殊的联系。)解析:8.我国新闻工作在“五四”时期有何重大改革?(分数:5.00)_正确答案:(1) 开创自由讨论的风气。五四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报刊成为争鸣的主要园地; 形色色的观点展现在人们面前,思想交锋,甚至激烈的思想论战时有出现,但这一切都是在自 讨论的气氛中展开的。当时有三种情况:新旧思潮的激战;论战;学术、文化、思想等名 面具体问题的讨论。(2) 政论传统的恢复与发展。新青年发起新文化运动后,广泛采用社论、专论、代论, 来论、外论等多
14、种形式,打破民国以来报刊万马齐喑的沉闷局面,政论重新受到重视并发展到一 新的阶段。(3) 新文风的出现。新青年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使我国报刊文风一新。在新青年的影响下,五四运动中涌现的数百种报刊纷纷采用白话文。在推广白话文的同时,新青年还提倡使用新式标点符号。读者还投书新青年提出了报刊横排的主张。(4) 副刊的革新。在新文化运动的冲击下,重视副刊成为报界的普遍现象,有的报纸副刊比正刊更出名。如上海的时事新报和民国日报、北京晨报以及京报副刊。(5) 报纸版面编排和新闻采写业务的改进。在报纸版面编排方面,头版头条是最新发生 国内外重大新闻。报纸版面分栏有等多种形式,专栏增多,且注意创新。标题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中国 新闻 传播 精选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