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8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8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8及答案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8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9,分数:47.50)1.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是_(分数:2.50)A.简单再生产B.资本积累C.物质资料再生产D.可变资本2.马克思指出:“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追加资本是资本化的剩余价值。它一开始就没有一个价值原子不是由别人的无酬劳动产生的。”这句话表明_(分数:2.50)A.追加资本来源于资本家的劳动积累B.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C.资本主义生产实质是剩余价值生产D.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3.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实质是_(分数:2.50)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
2、统一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C.物质资料再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D.物质资料再生产与劳动力再生产的统一4.资本积累是指把剩余价值转化成资本。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而它本身又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是_(分数:2.50)A.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规律B.资本主义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规律C.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占有规律D.资产阶级财富的积累与无产阶级贫困的积累的规律5.所谓相对过剩人口,就是_(分数:2.50)A.劳动力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要B.劳动力供给少于资本对它的需要C.不变资本部分日益相对减少D.可变资本在资本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增长6.资
3、本是一种运动。资本循环是从_(分数:2.50)A.资本运动的实现条件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B.资本运动的速度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C.资本运动的形式和条件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D.资本运动的矛盾性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7.产业资本就是“在总循环过程中采取而又抛弃这些形式,在每一个形式中执行相应职能的资本”。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采取的职能形式有_(分数:2.50)A.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业资本B.生息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C.生息资本、生产资本和商业资本D.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8.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划分的主要依据是_(分数:2.50)A.资本不同部分在价值增殖中的作用不同B.资本不同部分实物形式不同
4、C.资本不同部分价值周转方式不同D.资本不同部分对剩余价值贡献大小不一样9.社会生产是连续不断进行的,这种连续不断重复的生产就是再生产。每次经济危机发生期间总有许多企业或因产品积压,或因订单缺乏等致使其无法继续进行再生产而被迫倒闭。那些因产品积压而倒闭的企业主要是由于无法实现其生产过程中的_(分数:2.50)A.实物补偿B.价值补偿C.增殖补偿D.劳动补偿10.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_(分数:2.50)A.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自然经济之间的矛盾B.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D.消费能力有限和生产过剩的矛盾1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_(分数:2
5、.50)A.商品生产相对过剩B.需求能力不足C.人口增长过慢D.货币供应不足12.资本主义危机的根源在于_(分数:2.50)A.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所产生的买和卖的分裂B.由货币作为支付手段而产生的支付连锁关系的破坏C.生产的社会性和生产成果的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D.经济危机是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现象13.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职能包括_(分数:2.50)A.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B.国际交往C.维护自由民主的社会制度D.维护国家安全及利益14.资本主义国家政权采取的组织形式是_(分数:2.50)A.议会制B.民主集中制C.分权制衡D.竞选制15.资本主义国家的实质是_(分数:2.50)A.
6、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式B.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C.通过联合达到独占和瓜分商品生产和销售市场,操纵垄断价格,以攫取高额垄断利润D.资产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16.资本主义国家的全部职能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_(分数:2.50)A.政治统治职能B.公共管理职能C.国际交往职能D.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职能17.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制度存在形式上平等和事实上不平等的矛盾,根本原因在于_(分数:2.50)A.宪法是资产阶级制定的B.民主的原则是与实践相脱节的C.劳动人民不能参与国家政权的管理D.民主权利的实现受到了私有制的限制18.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
7、实质是_(分数:2.50)A.允许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参与国家政治生活B.允许马克思主义政党独立执政C.不受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资本主义性质制约D.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19.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础是_(分数:2.50)A.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抽象的人性论C.利己主义抽象的人性论D.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21,分数:52.50)20.劳动力商品价值的构成要素包括_(分数:2.50)A.劳动者在生产中耗费的各种生产资料的价值B.维持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属生活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C.劳动者在生产中所创造的新价值D.劳动者所必需的教育、训练费用的
8、价值21.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是_(分数:2.50)A.它能创造出新价值,能创造出比劳动力价值本身更大的价值B.它能使自身的价值发生转移C.它能转移所耗费的生产资料的价值D.它能创造出新的使用价值22.劳动力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能成为商品。这些条件主要包括_(分数:2.50)A.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除了自身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B.货币转化为资本,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C.劳动者有人身自由,有权支配自身的劳动力D.劳动者受雇于资本家23.以下关于所有制和所有权的论述准确的是_(分数:2.50)A.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B.所有制决定所有权C.所有制是所有权的法律形态D.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
9、杰24.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同其他劳动过程相比较体现出来的特点有_(分数:2.50)A.创造新的使用价值B.创造新的价值C.工人在资本家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属于资本家D.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25.下列选项中,正确理解资本本质的说法有_(分数:2.50)A.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是一种以价值为主体的运动B.资本是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阶级关系C.资本是一定社会阶段上存在的一种生产关系D.资本是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26.土地、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_(分数:2.50)A.它们的价值再现在产品价值中B.它们的价值量不会发生变化C.它们的价值由劳动者的活劳动再生产出来D.与
10、劳动者的劳动一起构成价值创造的源泉27.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_(分数:2.50)A.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B.为计算剩余价值率提供了科学的依据C.为计算资本周转速度提供了依据D.为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平均利润、生产价值理论奠定了基础28.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有_(分数:2.50)A.剩余价值/可变资本B.剩余价值/全部预付资本C.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D.年剩余价值/预付可变资本29.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共同点是_(分数:2.50)A.都体现着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B.都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C.都增加了剩余价值量D.具备相同的物质技术基础30.绝
11、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关系是_(分数:2.50)A.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不同,因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时期所起的作用不同B.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是少数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高于本部门平均劳动率,而超额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则是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C.相对剩余价值是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而超额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产生的结果D.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整个过程,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无数资本家不断地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过程3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工作日有所缩短,这表明_(分数:2.50)A.对工人剥削程度有所减轻B.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C.必要劳动时
12、间大为缩短D.相对剩余价值成为主要剥削形式32.剩余价值划分为积累部分和消费部分的比例不变的条件下,影响资本积累规模的因素包括_(分数:2.50)A.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和预付资本量的大小B.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C.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D.竞争的激烈程度33.资本积累的实质就是资本家依靠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_(分数:2.50)A.是对资本主义积累的整个过程的概括B.是对资本主义积累的后果的概括C.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对抗性质D.揭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经济根源34.剩余价值与利润这两个范畴之间的关系有_(分数:2.50)A.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
13、化形式B.剩余价值是利润的转化形式C.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D.利润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35.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关键的因素有_(分数:2.50)A.资本周转时间B.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C.剩余价值的多少D.生产资本中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构成36.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起点是简单再生产,而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却在于扩大再生产。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关系是_(分数:2.50)A.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B.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出发点C.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主要组成部分D.二者的区别在于资本规模的不同,规模小的是简单再生产,规模大的是
14、扩大再生产37.美国导演迈克尔穆尔在他的最新纪录片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问世以来,一直颇受关注。“资本主义”为何与“爱情故事”联系起来呢?穆尔解释说,这是一种“贪欲之爱”,喜爱财富的人不仅爱他们自己的钱,也爱你口袋中的钱很多人不敢说出它的名字,真见鬼,就说出来吧。这就是“资本主义”。对金钱的“贪欲”与资本主义连为一体,是因为_(分数:2.50)A.资本家就是人格化的资本B.赚钱体现了人的天然本性C.资本的生命在于不断运动和不断增殖D.追逐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38.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深化的动力包括_(分数:2.50)A.科学技术发展B.生产力发展C.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D.资本集中程
15、度提高39.以下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说法正确的有_(分数:2.50)A.使得资本主义再生产呈现出周期性变化,包括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B.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的产物C.是资本主义范围内暂时的、强制性的解决形式D.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40.近年来,美国的经济危机在全球阴魂不散,很多欧美国家长期无法摆脱危机的困扰。很多西方人感叹这一经济危机从根本上仍未超出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精辟分析,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科学分析的原创性主要是_(分数:2.50)A.指明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B.揭示造成相对过剩的制度原因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
16、制C.指出经济危机的深层根源是人性的贪婪D.强调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是摆脱经济危机的根本出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8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9,分数:47.50)1.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是_(分数:2.50)A.简单再生产B.资本积累 C.物质资料再生产D.可变资本解析:解析 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要扩大再生产,就必须有新的资本投入,资本积累的过程就是剩余价值资本化的过程。因此,正确答案为 B。2.马克思指出:“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追加资本是资本化的剩余价值。它一开始就没有一个价值原子不是由别人的无酬劳动产生的。”这句话表
17、明_(分数:2.50)A.追加资本来源于资本家的劳动积累B.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C.资本主义生产实质是剩余价值生产D.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 解析:解析 马克思所说的这句话表明扩大再生产过程中追加的资本实质就是资本化的剩余价值,是由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而被资本的所有者占有,而在扩大再生产中,用作追加的资本即剩余价值除了这种方式再没有别的来源,所以说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因此,正确选项为 D。3.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实质是_(分数:2.50)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C.物质资料再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D.物质资料再
18、生产与劳动力再生产的统一解析:解析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实质则是物质资料再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因此,正确答案为 C。4.资本积累是指把剩余价值转化成资本。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而它本身又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是_(分数:2.50)A.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规律B.资本主义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规律C.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占有规律D.资产阶级财富的积累与无产阶级贫困的积累的规律 解析:解析 在资本积累的发展进程中,一方面由于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资本积累不断地增长,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在资产阶级手中。另一方面
19、,伴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资本有机构成具有不断提高的趋势,对工人阶级的命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工人阶级的失业人口增多,工作没有保证,生活极不安定,许多人陷于待救济的境地。资产阶级财富的积累与工人阶级贫困的积累内在地、本质地、必然地联系在一起。这就是马克思揭示的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在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由技术进步和剩余价值规律、竞争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必然造成社会总资本对劳动的需求相对减少的趋势,由此形成资本主义社会的相对过剩人口。相对过剩人口是指超过资本对劳动力相对需求的失业和半失业劳动人口。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是资本主义经济周期运行的重要条件,从这个
20、意义上说它也是产业后备军。不仅如此,资本积累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还同时造成了劳动力供给增加的趋势。这就加强了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对于工人阶级来说,资本积累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机器排斥工人”的过程。资本主义社会工人阶级的贫困在不同国家和不同的时期表现也有所不同。当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属于经济发达国家,然而工人阶级的贫困依然存在。这主要表现在:在国民收入中工人阶级的实际收入所占比重趋于下降,而资产阶级的收入所占比重趋于上升,两极分化趋势依然明显;资本主义国家失业现象极为严重,大批失业和半失业人口经常存在;工人的实际工资有时会出现下降的情况,大量工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工人阶级的
21、生活极不安定。因此,正确答案为 D。5.所谓相对过剩人口,就是_(分数:2.50)A.劳动力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要 B.劳动力供给少于资本对它的需要C.不变资本部分日益相对减少D.可变资本在资本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增长解析:解析 在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条件下,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和资本总额的扩大,在自然形式上,每个劳动力所推动的生产资料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在价值形式上,不变资本部分日益增多,可变资本在资本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日益下降,从而资本有机构成得以不断提高。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情况下,由于可变资本的相对量的减少,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地减少,其结果,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大批工人失业,形成相对
22、过剩人口。所谓相对过剩人口,就是劳动力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要。因此,正确答案为 A。6.资本是一种运动。资本循环是从_(分数:2.50)A.资本运动的实现条件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B.资本运动的速度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C.资本运动的形式和条件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D.资本运动的矛盾性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解析:解析 产业资本依次经过购买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并相应地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并回到出发点取得价值增殖,就叫资本循环。资本循环从资本运动的形式和条件方面研究资本运动。选项 A 不够全面,资本循环不仅研究资本运动的实现条件;选项 B,研究资本运动速度的是资本周转。因此,正
23、确答案为 C。7.产业资本就是“在总循环过程中采取而又抛弃这些形式,在每一个形式中执行相应职能的资本”。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采取的职能形式有_(分数:2.50)A.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业资本B.生息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C.生息资本、生产资本和商业资本D.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产业资本运动的三种职能形式。产业资本是指投入物质生产领域的资本。资本循环就是指产业资本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价值增殖,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部运动过程。单个产业资本的循环运动依次要经历三个阶段: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售卖阶
24、段。产业资本在这三个阶段采取三种不同的职能形式,发挥三种不同的资本职能:资本在购买阶段采取货币资本形式,执行货币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资本在生产阶段采取生产资本形式,执行着生产剩余价值的特殊职能。资本在售卖阶段采取商品资本形式,执行实现价值的职能。可见,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是产业资本的三种不同的职能形式。因此,正确答案为 D。8.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划分的主要依据是_(分数:2.50)A.资本不同部分在价值增殖中的作用不同B.资本不同部分实物形式不同C.资本不同部分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D.资本不同部分对剩余价值贡献大小不一样解析:解析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划分的主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概论 28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