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模拟试卷197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模拟试卷197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模拟试卷197及答案解析.doc(2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模拟试卷 197及答案解析(总分:13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1,分数:62.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是(分数:2.00)A.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不断增强发展协调性C.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民主D.不断改善人民生活3.建立什么样的经济体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问题。改革开放后一个很长时期内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与市场的关系。首次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
2、划的商品经济”是在(分数:2.00)A.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B.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C.党的十三大D.党的十四大4.我国对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的存在、发展及其地位、作用的认识以及相关的方针政策,经历了一个曲折变化和不断深化的发展过程。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经过 20世纪 80年代的发展,把私营经济、中外合资合作经济、外商独资经济同个体经济一起作为公有制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是在(分数:2.00)A.党的十二大B.党的十三大C.党的十四大D.党的十五大5.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
3、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下列关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分数:2.00)A.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解决好制度模式选择问题B.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有主张、有定力C.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价值体系无关D.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6.党的
4、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其中明确提出形成“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并部署了新形势下加强法治监督、确保法律实施的重大任务。法律实施的核心是(分数:2.00)A.政府B.公民C.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D.法人7.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经济从根本上克服困难、行稳致远的必然要求,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三去一降一补”,其中“一降”是降(分数:2.00)A.产能B.库存C.杠杆D.成本
5、8.我们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表达了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基本理念,反映了十几亿中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望。第一次将“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奋斗目标是在党的(分数:2.00)A.十四大B.十五大C.十六大D.十六届六中全会9.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严明党的政治纪律为重点加强纪律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确保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从严治党的根本之道是(分数:2.00)A.制度治党B.思想建党C.民主集中制D.加强组织建设10.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
6、,最根本的目的是,使我们党始终得到最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使我们党更好地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作风问题的核心是(分数:2.00)A.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B.理论联系实际C.批评与自我批评D.党要管党、从严治党11.从“打铁还要自身硬”的掷地有声到“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庄严宣告,从“八项规定”新风拂面到“四风”涤荡,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在多个场合强调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2014 年 10月 8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中,他明确提出了(分数:2.00)A.全面推进从严治党的要求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C
7、.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D.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要求12.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财政收入大幅增加。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粮食连年增产。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基础设施全面加强。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发展协调性增强。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效显著,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超级计算机、高速铁路等实现重大突破。生态文明建设扎实展开,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全面推进。通过以上材料,我们可以看出(分数:2.00)A.我国在经济科技领域取得了可喜成绩B.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取得了较快发展C.社会主义中国对外和平发展道路得到进一步完善D.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3.习近平指出:“要坚持走中
8、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丰富人民精神境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事关文化改革发展全局的根本问题是(分数:2.00)A.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B.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C.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D.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14.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作出了新的重大战略部署提出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分数:2.00)A.经济效益B.社会效益C.提高文化开放水平D.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15.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这一重要
9、论述提示了中国共产党开展一切执政活动的依靠力量和评价标准。党的十八大指出,检验党的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是(分数:2.00)A.以人为本、执政为民B.为人民服务C.共同富裕D.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16.2015年 5月,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人心是最大的政治,统一战线服务中心大局的重点也必须由经济建设向“协调各方面利益、增强各方面对党的认同”转变,只有这样才能在新的形势下继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统一战线中的核心问题是(分数:2.00)A.多党合作B.党的领导问题C.政治协商D.参政议政17.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
10、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分数:2.00)A.农民问题B.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C.革命道路问题D.革命性质问题18.1930年 1月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进一步阐明了中国革命只能走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的道路。毛泽东这里的“星星之火”指的是(分数:2.00)A.秋收起义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D.南昌起义19.毛泽东在 1956年作的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毛泽东提出了新的指导方针,该方针是(分数:2.00)A.不要四面出击B
11、.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D.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20.“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运动期间用这副对联形象地讽刺了(分数:2.00)A.主观主义的学风B.宗派主义的党风C.党八股的文风D.官僚主义的作风21.1928年 12月,毛泽东在井冈山主持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以立法的形式,首次肯定了广大农民以革命的手段获得土地的权利。1929 年 4月,毛泽东在兴国主持制定第二个土地法。毛泽东主持制定的兴国土地法对井冈山土地法的一个原则性纠正是(分数:2.00)A.改土地归工农民主政府所
12、有为归农民自己所有B.改没收一切土地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C.改按人口平分土地为按劳动力分配土地D.改“抽多补少”为“抽肥补瘦”22.在 20世纪 30年代前期,中期,中国共产党内屡次出现严重的“左”倾错误,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的原因在于(分数:2.00)A.八七会议以后党内一直存在着浓厚的“左”倾情绪始终没有得到认真的清理B.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内部事务的错误干预和瞎指挥C.党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地、正确地结合起来D.中国国情的复杂性23.抗战时期,为了贯彻执行全面抗战路线,中国共产党作出了开辟敌后战场的战略决策。战争后不久,八路军即开赴前线,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
13、的神话,取得了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重大胜利。该战役是(分数:2.00)A.平型关战役B.台儿庄战役C.淞沪战役D.忻口战役24.1936年 5月,中共中央放弃“抗日反蒋”口号,第一次公开把蒋介石作为联合的对象,标志这一变化的文件是(分数:2.00)A.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B.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C.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D.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5.洛川会议是 1937年 8月 22日至 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指出,争取全民族抗战胜利的关键是(分数:2.00)A.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根据地B.坚持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C.放手发动群
14、众,创建抗日民主政权D.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反对片面抗战路线26.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进行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民族革命战争也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战役是(分数:2.00)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战役C.朝鲜战争D.随枣战役27.1938年 5月,毛泽东写的论持久战初步总结了全国抗战的经验,批驳了当时盛行的种种错误观点,系统阐明了党的抗日持久战方针。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最关键的阶段是(分数:2.00)A.战略防御阶段B.战略相持阶段C.战略反攻阶段D.
15、战略决战阶段28.“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毛泽东提出这一警告是在(分数:2.00)A.抗日战争胜利之际B.全国革命胜利前夜C.新中国成立之初D.社会主义改造时期29.双十协定,又称为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签定于 1945年 10月 10日,旨在结束国共分裂局面,建立民主政权而发表的会谈纪要,全称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是在重庆谈判之后两党达成的具有历史意义的一份协议。确立的方针是(分数:2.00)A.团结、抗战、进步的方针B.和平、团结、民主
16、的方针C.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方针D.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30.1949年 3月 5日到 13日,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确定了革命胜利后新民主主义建设的蓝图;规定了全国胜利后,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党的建设方面所作出的重大贡献是(分数:2.00)A.清算了“左”和右的错误思想,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B.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C.妥善处理了党内存在的分歧和矛盾D.要求全党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3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当时是全国人民的大宪章,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其规定的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是关于(分数:2
17、.00)A.经济方针的规定B.民族政策的规定C.外交政策的规定D.国体和政体的规定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60.00)32.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33.过去人们一度认为社会主义有三大经济特征:一是公有制,二是按劳分配,三是计划经济,这种观点(分数:2.00)A.忽视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B.将建设社会主义的目的等同于具体手段C.体现了社会主义具体特征和本质特征的统一D.将社会主义的本质等同于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34.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也要发挥政府的经济职
18、能和重要作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加快转变职能,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作了全面部署。政府(分数:2.00)A.管好那些市场管不了或管不好的事情B.要全面深化改革,放手市场去做,不进行调控C.要把凡属市场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政府应当主动补位,该管的要坚决管,管到位,管出水平,避免出问题D.要把凡属市场能发挥作用的,政府就要简政放权,要松绑支持,不要去干预35.创新是国家和民族的强盛之基、进步之魂,创新能力是国家和民族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标志之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阶段,创新驱动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作用更加突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分数:2.00)A.是分析当今世界发展
19、形势和总结我国改革开放经验得出的结论B.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C.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根本之策D.直接决定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36.1987年 4月,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同年 10月,党的十三大把邓小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构想确定下来。下列关于“三步走”发展战略,说法正确的有(分数:2.00)A.第一步,从 1981年到 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B.第二步,从 1991年到 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C.第三步,到 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D.从“两步
20、走”到“三步走”,充分体现了党对我国国情和发展战略认识的深化37.我国经济增速自 2010年以来波动下行,持续时间已有 5年多,经济运行呈现出不同以往的态势和特点。其中,供给和需求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突出表现为供给侧对需求侧变化的适应性调整明显滞后。这就需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促进要素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分数:2.00)A.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B.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C.根本是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
21、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D.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38.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成,为空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定要看到,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必须始终把“三农”工作牢牢抓在手上(分数:2.00)A.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B.坚持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C.深入推进农村各项改革,破解“三农”难题、增强创新动力、
22、厚植发展优势,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D.把“三农”作为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39.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公有制是(分数:2.00)A.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B.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C.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D.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40.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把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初级阶段的现实需要有机地统一起来,
23、能够发挥多种所有制的优势,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下列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正确的有(分数:2.00)A.它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B.它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C.坚持它,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观点D.坚持它,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41.目前,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超过 60,税收贡献超过 50,就业贡献超过80,新增就业贡献达到 90。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 概论 模拟 197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