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试卷 2 及答案解析(总分:8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1,分数:42.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 )(分数:2.00)A.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B.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C.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能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对象3.“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是( )(分数:2.00)A.实践观点B.物质资料生产方式C.对立统一规律D.世界物质统一
2、性原理4.“钉子缺,蹄铁卸;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首歌谣揭示的哲理是( )(分数:2.00)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事物是偶然性的C.事物是由量变引起质变D.事物的本质通过现象表现出来5.一些地方的人们掠夺性地滥挖草原上的甘草,虽获得了一定的经济利益,却破坏了草原植被,造成土地荒漠化,一遇大风,沙尘暴铺天盖地而至,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灾难。这些人的做法( )(分数:2.00)A.只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客观规律B.只承认事物的绝对运动,否认事物的相对静止C.只追求人的活动与经济利益直接联系,没有看到眼前活动与生态平衡的长远的间接联系D.只看到物与物的
3、联系,没有看到人与人的联系6.科学家洛伦兹提出“蝴蝶效应”理论,他说:“可预言:一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这种说法( )(分数:2.00)A.片面夸大了联系的必然性B.说明一种事物和现象可以通过一系列中介环节和另一事物、现象发生联系C.否认联系的客观性,把联系理解为主观随意的D.否认了联系的多样性7.“只要你对着飞驰的流星许个愿,你的愿望就能够实现。”这种说法( )(分数:2.00)A.肯定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B.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C.揭示了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D.忽视了联系的客观性和条件性8.1 吨废报纸=850 公斤再生纸=少砍 17 棵树。
4、废报纸的循环再利用与树木、环境、经济、社会的关系表明,事物之间的联系是( )(分数:2.00)A.复杂多样的B.不可捉摸的C.因人而异的D.固定不变的9.恩格斯指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事物发展的过程从内容上看是( )(分数:2.00)A.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B.事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C.事物发展的阶段性和持续性D.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10.当前职业教育处于“进口”“出口”冰火两重天的境地:一方面,部分学生受“高职院校不是大学”的观念等因素影响而不愿报考,导致职校生源萎缩;另一方面,职校生在
5、就业市场成为“香饽饽”,企业高薪难觅技师,这就为扭转职业教育的尴尬局面提供了有利条件。其中蕴涵的哲理是( )(分数:2.00)A.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发展B.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发生了相互转化C.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不起作用D.正确的价值观可消除价值判断的差异和冲突11.步人大数据时代,人们越来越关注数据的存储问题。有研究表明,用于即时访问的“热数据”,最好用闪存;而那些即时性不强,人们又经常使用的“温数据”则应保存在磁盘里;用于长期存档的“冷数据”就适合用专用磁带记录。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分数:2.00)A.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B.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C
6、.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D.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12.唯物辩证法是由一系列基本规律和基本范畴所构成的科学体系,这一体系的实质和核心是( )(分数:2.00)A.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B.对立统一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质量互变规律13.“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表明( )(分数:2.00)A.量变必然会引起质变B.外部条件影响事物的过程C.内在因素决定事物的发展D.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决定的14.辨证施治是中医的灵魂。以“四物汤”为例,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是治疗血虚、头痛、头晕等症的基本方剂。但在临床运用上,若兼有气虚就要增加人参、黄芪;若血虚有寒加炮姜、
7、肉桂;若血虚有热加黄连。“四物汤”的临床运用体现了( )(分数:2.00)A.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B.在共性的指导下研究个性C.从实践到理论的过程D.从主观到客观的过程15.古有一父,为解决家中鼠患,买了一只猫。猫抓老鼠的同时,却也偷吃鸡,其子甚怨。父道:“宁无鸡也不能无猫,因无鸡不会挨冻受饿,而无猫,则会挨冻受饿。”遂其子不再怨。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在处理和解决问题时要注意( )(分数:2.00)A.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B.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C.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16.“重新排列的词句有了不同的意思,重新摆弄的思想产生新的思想。”这表明( )(分数:2.00)A.量
8、变必然引起质变B.事物结构的变化能够引起质变C.运动、变化就是发展D.质变只是新的排列组合17.西红柿中含大量维生素 C,适量食用有增强机体抵抗力、防治坏血病、抵抗感染等作用。但吃太多会容易引起胀气和腹泻。这说明( )(分数:2.00)A.对西红柿的营养价值要一分为二地看待B.饮食要注意适度原则C.美食都有潜在的危险性D.为防微杜渐,应尽量少食西红柿18.人民公园是天津市仅存的清代私家园林。该公园改造方案曾计划拆除砖砌围墙,引起社会各界热议,市民纷纷建言献策,网友踊跃发帖讨论。有关部门认真听取意见,汲取合理建议,决定遵循中式园林习制,不拆围墙,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重塑昔日江南园林景观。人民公园
9、改造方案的制定过程是( )(分数:2.00)A.肯定与否定的统一B.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C.量变与质变的统一D.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19.某公司创立之初就制定了许多公正、公平、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这些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保证了公司的正常运转和高速发展。而公司发展壮大后,又花费大量人力对这些制度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补充和完善。这反映的哲学原理是( )(分数:2.00)A.世界普遍联系的原理B.矛盾双方相互作用原理C.原因和结果相互渗透原理D.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原理20.莫诺认为,生物进化,本质上是由无法预测的纯粹偶然变化造成的,人类的出现也不过是“蒙特卡诺赌窟里中签得彩的号码”。其错误在于( )(
10、分数:2.00)A.夸大了必然性的作用,是机械决定论的观点B.夸大了必然性的作用,是非决定论的观点C.夸大了偶然性的作用,是非决定论的观点、D.夸大了偶然性的作用,是机械决定论的观点21.“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这两句古诗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分数:2.00)A.要善于区分整体与部分B.要善于区分新旧事物C.要善于把握事物的共性D.要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21,分数:42.00)22.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23.2014 年 12 月 13 日,习近平在江苏省调研时指出,要
11、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从哲学的角度看,这体现了( )(分数:2.00)A.矛盾的普遍性原理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辩证关系原理C.系统论的原理D.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24.英国哲学家波普尔说:“如果我们过于爽快地承认失败,就可能使自己发觉不了我们非常接近于正确。”这句话告诉我们( )(分数:2.00)A.辩证否定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否定B.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D.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25.中国早期的时空观念与古代农民的农舍和劳作有关。农舍是他们的生活世界,他
12、们从农舍得到空间观念。“日出而作,日人而息”,他们由农舍中出入而得到时间观念。这表明( )(分数:2.00)A.中国早期的时空观念来源于主观想象B.中国早期的时空观念是农业文明的产物C.时空观念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D.时空观念对社会生活起了决定性作用26.“先试点后推广”是我国推进改革的一个成功做法。一项改革特别是重大改革,先在局部试点探索,取得经验、达成共识后,再把试点的经验和做法推广开来,这样的改革比较稳当。“先试点后推广”的辩证法依据是( )(分数:2.00)A.矛盾的个性与共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B.矛盾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C.矛盾的个性表现共性并优于共性D.矛盾的个性在事物发展中起
13、决定作用27.1968 年,斯班瑟发明了胶水新配方,但根据新配方研制的胶水粘不牢东西,人们认为这是不成功的发明。几年后,弗雷应用斯班瑟的发明成功研制了不干胶记事贴,产品行销世界各地。把“不成功”的发明用在合适的地方,成就了成功的创意。这一事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 )(分数:2.00)A.联系是客观的,发明创造要避免改变事物的联系B.联系是多样的,发明创造要关于建立事物的新联系C.联系是必然的,发明创造要排除事物的偶然性D.联系是具体的,发明创造要把握事物条件28.清朝有一首钓鱼歌诀:“钓鱼钓鱼,心神专一。春钓浅滩,夏钓树荫,秋钓坑潭,冬钓朝阳。春钓深,冬钓清,夏池秋水黑阴阴。春钓雨雾夏钓早,秋
14、钓黄昏冬钓草。深水钓鱼,浅水钓渊,雨季鱼靠边”这强调了( )(分数:2.00)A.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B.要善于分析事物存在和变化发展的条件C.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D.事物间的联系是具体的、本质的、必然的29.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而不是威胁,是和平不是动荡,是进步不是倒退。从哲学角度看,这里强调的是( )(分数:2.00)A.以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不要“盲人摸象”、“刻舟求剑”B.以辩证否定的观点看问题,要“吐故纳新”,不
15、要“厚古薄今”C.以实践的观点看问题,要“事必躬亲”,不要“纸上谈兵”D.以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要“和而不同”,不要“同而不和”30.乔布斯说过,“我愿用我的全部科技来换取与苏格拉底(古希腊哲学家)一个下午的相处。”他鼓励人们把苏格拉底的原则运用到生活、工作、学习以及人际关系上,去追求更多的真、善、美。乔布斯的成就和他对哲学的态度给我们的启示是( )(分数:2.00)A.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人生B.真正的哲学是对问题的高明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C.真正的哲学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D.真正的哲学可以启迪我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不断创新31.我国地质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
16、,自然灾害频发。因此,科学防灾减灾对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这里包含的道理有( )(分数:2.00)A.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B.地质气候变化虽然复杂但一定有内在规律C.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可以防灾减灾D.顺从自然是防灾减灾的根本出路32.“加强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重点解决体制性障碍和深层次矛盾,全面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体制创新。“从哲学角度看,以上论述( )(分数:2.00)A.运用了科学的系统化方法B.把握了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统一C.坚持了重点论和两点论统一D.强调了整体功能是部分功能之和33.中国古人用“五行”说来解释世界。认为“五行”相生相克。“生”即产生、
17、滋生、促进,“克”即战胜、排斥、克制。该学说所蕴含的唯物辩证法原理有( )(分数:2.00)A.事物之间具有多种多样的联系B.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C.事物的发展是周而复始的循环D.发展的过程是一事物否定另一事物34.从畏惧自然到征服自然,进而认识到要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千百年来人对自然态度的变化告诉我们( )(分数:2.00)A.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在曲折中逐步深化B.人与自然的矛盾有个逐步展开的过程C.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先对立后统一D.人类终究无法把握无限的自然35.建设民生工程,既要建立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又要安排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还要妥善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热点、难点、焦点
18、问题。由此,我们可以领悟到( )(分数:2.00)A.既要着眼于民生中的全局性问题、又要解决其中的局部性问题B.推进民生工程建设,有待于社会改革的整体推进C.既关注民生中的普遍问题,又不忘其中的特殊问题D.提升民生工程质量,需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36.电影泰坦尼克号和歌剧罗密欧和朱丽叶因歌颂纯真的爱情而为世人所熟知,我国的爱情名著牡丹亭以舞剧的形式在纽约上演,也被美国观众所欣赏。这些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都深深打动着世界各地的人。这说明( )(分数:2.00)A.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B.在实践中产生的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共性C.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D.尊重文化多样性就是要承认文化的同一
19、性37.物联网通过信息传感设备将各种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定位、跟踪、控制和信息的互换、共享。近年来,物联网技术发展迅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经济和社会生活。这进一步佐证了( )(分数:2.00)A.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创造事物之间的联系B.人们能够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C.人为事物的联系因具有“人化”的特点而具有主观性D.联系具有普遍性,万事万物之间的联系多种多样38.某饭店老板请来许多一流的建筑师和工程师,探讨如何扩建狭小老旧的电梯。他们一致认为:饭店必须停业半年才能扩建好电梯。饭店一位清洁工说:“要是我,就会直接在屋外装上电梯。”根据清洁工的建议,新
20、电梯很快就安装好了。这是建筑史上第一次把电梯安装在室外。这一案例表明( )(分数:2.00)A.丰富的专业知识是创新思维的源泉B.丰富的实践经验必然促进思维创新C.正确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首要环节D.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和实践的突破39.两个秀才一同去赴试,刚上路就遇到出殡的队伍,黑漆漆的棺材擦身而过。甲秀才大感晦气,心头愁绪郁结,结果没有考好名落孙山;乙秀才则暗自高兴:棺材棺材,有官有财,是个好兆头。上了考场,他精神爽快文思泉涌,果然一举成名。两个秀才回来后说自己的预感很灵验,甲说:“一碰上那秽物就知道不好了。”乙则说:“果然是有官有财了。”下面对两个秀才的说法评价正确的是( )(分数:2.0
21、0)A.二者都属于唯心主义观点B.甲的观点错误,乙的观点正确C.意识对同一事物的反映受主客观条件的影响D.二者都坚持了唯物主义的观点40.“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其含义是( )(分数:2.00)A.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B.物质是可以认识的C.物质是属于共性的范畴D.物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41.“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同样是不可想象的。”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有( )(分数:2.00)A.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B.物质是运动的物质C.运动是物质的运动D.运动是物质的承担者42.牛顿认为
22、,空间,按其本质来说是均匀的和不动的,与任何外界状况无关;时间,按其本质来说是在均匀地流逝,与任何外界对象无关。牛顿把自己的这种时空观称为“绝对时空观”。这种绝对时空观的错误在于( )(分数:2.00)A.把时空与物质运动分离B.承认了时空观念的可变性C.否认时空的无限性D.否认时空具体特性的相对性考研政治(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试卷 2 答案解析(总分:8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1,分数:42.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
23、 )(分数:2.00)A.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B.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C.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能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对象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哲学中物质概念的特性。辩证唯物主义从无限多样的物质现象中抽象出共同的本质,从哲学上作了最高概括,指出客观实在性,即“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性质是物质的本质规定、唯一特性。因此,正确答案为 C。A 项和 B 项分别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所指的物质概念,均可排除。人类实践活动的对象是现实的世界,这并不能说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3.“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是( )
24、(分数:2.00)A.实践观点B.物质资料生产方式C.对立统一规律D.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实践意义在于,它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立足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因此,正确答案为 D。4.“钉子缺,蹄铁卸;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首歌谣揭示的哲理是( )(分数:2.00)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是偶然性的C.事物是由量变引起质变D.事物的本质通过现象表现出来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联系的普遍性。题干引文的意思是:如果战马铁蹄上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世界 物质性 及其 发展规律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