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试卷8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试卷8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试卷8及答案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试卷 8 及答案解析(总分:11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毛泽东在阐述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总概念。其中作为革命斗争主要形式的是( )(分数:2.00)A.党的领导B.土地革命C.武装斗争D.农村武装革命根据地3.马克思指出:“在私人劳动产品的偶然的不断变动的交换关系中,生产这些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作为起调节作用的自然规律强制地为自己开辟道路,就像房屋倒在人的头上的重力定律强制地为自己开辟道路一样。”这句话表明(
2、分数:2.00)A.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客观的B.经济规律必然产生破坏性C.经济规律就是自然规律D.经济规律和人的经济活动没有联系4.某企业的一台机器价值 10 万元,其使用年限为 5 年,每年该机器生产的产品为 1 万件,不考虑无形磨损,该机器生产的每件产品中所包含的机器折旧费是(分数:2.00)A.5 元B.4 元C.1 元D.2 元5.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是(分数:2.00)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C.坚持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D.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6.唯物主义的基本前提是(分数:2.00)
3、A.物质对意识的先在性、客观性、独立性B.意识对物质的派生性、可知性C.意识对物质的能动性D.意识对物质的主观性、独立性7.世界是发展的观点是(分数:2.00)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B.唯心辩证法观点C.辩证法观点D.唯物主义观点8.制定并通过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是( )。(分数:2.00)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9.提出“冷静观察、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这一思想的是(分数:2.00)A.毛泽东B.邓小平C.胡锦涛D.江泽民10.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初期,毛泽东就从政治统一战线的角度,提出过保护中小商
4、人、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政策主张,以及反对消灭资产阶级和富农的“左”倾口号。对官僚买办资本主义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区别政策界限是(分数:2.00)A.是否拥护中国共产党B.能否操纵国计民生C.是否具有革命性D.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关系11.党的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物质基础,是实现党各项任务的可靠保证。毛泽东提出共产党必须:“向着真诚革命、信仰共产主义、拥护党的政策、并愿意服从纪律、努力工作的广大工人、农民和青年积极分子开门,使党成为一个伟大的群众性的党。”这一论述说明(分数:2.00)A.党的组织建设要扩大党的组织B.党的组织建设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C.党的组织建设要扩大党内民主D.任何人都可以加入党
5、的组织12.党的建设的根本问题是(分数:2.00)A.坚持党的先进性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C.坚持执政为民D.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13.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这段话表明人的意识具有(分数:2.00)A.客观性B.能动性C.对象性D.任意性14.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推动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和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场格局,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途径。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根本任务是(分数:2.00)A.繁荣文化市场,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
6、精神文化需求B.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C.努力构建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D.提供精神食粮,体现人文关怀,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最基本的文化需求15.1991 年多选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区别在于( )(分数:2.00)A.自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规律是主观的B.自然规律有重复性,社会规律没有重复性C.自然规律无阶级性,社会规律有阶级性D.自然规律通过盲目的、自发的力鲢起作用,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活动实现的E.自然舰律具有普遍性,社会规律不具有普遍性16.1979 年 1 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指出,我们与台湾当局有一个共同的立场,它是( )。(分数:2.00)A.中华
7、人民共和国是代表全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B.两岸应早日三通C.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反对台湾独立D.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17.社会关系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其中最基础的关系是( )。(分数:2.00)A.政治关系B.生产关系C.阶级关系D.思想关系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8,分数:36.00)18.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19.在新民主主义阶段我党犯“左”倾错误的时期主要有( )(分数:2.00)A.瞿秋白担任军事领导时期B.李立三担任军事领导时期C.第一次国民革命失败以后D.王明在土地革命时期20.下列属于劳动力
8、价值收入的有(分数:2.00)A.个体劳动者的收入B.在外资企业工作的职工的工资收入C.私营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D.在外资企业工作的职工购买本企业股票取得的股息收入21.日前有关部门统计显示,仅是北京市每年产生的近 300 万吨垃圾中,各种商品的包装物就约有 83 万吨,其中 60 万吨为可减少的过度包装物。而在全国每年的城市固体废物中,包装物占到了 30%,全国每年平均生产衬衫 12 亿件,包装盒用纸量就达 24 万吨,相当于砍掉了 168 万棵碗口粗的树。每生产 1000 万个纸盒月饼,包装耗材就需砍伐上百万棵直径在 10 厘米以上的树木。这一现象说明(分数:2.00)A.我国经济发展仍
9、然是粗放型经济增长B.我国在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过程中,资源浪费严重C.必须选择有利于节约和保护环境的生产结构和消费方式D.我国当前的消费习惯和提倡的建设节约型社会存在很大差距22.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 )。(分数:2.00)A.黑格尔B.马克思C.费尔巴哈D.恩格斯23.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的抗战态度趋向消极体现在( )(分数:2.00)A.实行保守的收缩战略以便保存实力B.打击、限制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抗日军队C.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决定成立“防共委员会”D.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制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针24.“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的标志是( )(分数:2.00)A.
10、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发表B.1966 年 5 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的五一六通知C.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的十六条D.关于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罪行的审查报告25.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命题揭示了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方这一命题的内涵包括(分数:2.00)A.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起着第一位的变革作用B.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成为主要的推动力量C.科学技术使管理日益现代化D.科学技术代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生产中发挥作用26.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论证世界统一性的错误在于(分数:2.00)A.没有建立在自-然科学基础上B.没有坚持一元论的原则C.把世
11、界统一于某种特定的物质形态D.把世界看成是机械的呆板的统一27.土地革命时期的工农武装割据与封建的军阀割据的区别在于( )(分数:2.00)A.形成背景不同B.社会根源不同C.出现范围不同D.政权性质不同28.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这对我们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逆境的启示是(分数:2.00)A.人们在逆境中更容易接近和实现目标B.人们在逆境中可以磨练意志、陶冶品格C.逆境没有消解实现理想目标的可能性D.逆境增大了人们向理想目标前进的难度29.矛盾同
12、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分数:2.00)A.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B.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C.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D.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30.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把社会主义划分为(分数:2.00)A.不发达的社会主义B.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C.完全发达的社会主义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1.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类的交往活动口益普遍和深化。交往作为人类特有的活动和存在方式,对社会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分数:2.00)A.交往促进生产力的发展B.交往推动社会关系的变革和改善C.交往是科学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D.交往促进人自身的
13、发展32.股票价格(分数:2.00)A.与银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B.与预期股息收入成正比C.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D.是它所代表的实际资本价值的货币表现E.不是股票的票面额33.邓小平提出,从长远的观点看,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要实现的飞跃有(分数:2.00)A.废除农业的计划经济体制,实行市场调节B.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C.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加强农业发展D.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E.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发展农村工业和第三产业34.2013 年多选自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以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社会主
14、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实践告诉我们( )(分数:2.00)A.坚持社会主义,不等于要坚持某种单一的社会主义模式B.发展社会主义,不等于不认可西方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C.改革有抛弃某种社会主义模式,不等于改掉或抛弃社会主义D.某种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不等于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35.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因为( )。(分数:2.00)A.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没有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B.理性认识就是感性认识的不断积累C.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性D.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理性认识才是可靠的E.理性认
15、识是抽象的、不可靠的,感觉经验才是唯一可靠的认识三、填空题(总题数:10,分数:20.00)36.人有 1 和社会属性。所谓 2 是指人的肉体存在及其特性;所谓社会属性是指在实践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是人存在的基础,但从根本上讲,人之所以是人,在于人的 3。人的本质不是由人的 4 决定的,而是由人的 5 决定的。就是说,一个人是什么样的,具有什么样的本质、品性,从根本上说,不取决于人的机体状况,而取决于 6。因此,考察人及人的本质决不能脱离 7。离开了人的社会联系就没有人的存在,就没有现实的、具体的人。(分数:2.00)填空项 1:_37.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16、的飞跃,并不是人类历史的终结,恰恰相反,这不过是人类历史 1,以前所有的社会阶段不过是这种开始的 2。事实上,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 3。(分数:2.00)填空项 1:_填空项 1:_填空项 1:_38.社会革命是 1 的必然产物。社会革命的最深刻的根源,就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当生产关系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生产力的发展就要求革命的进步的阶级消灭过时的旧生产关系,建立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新生产关系。但是,旧的上层建筑,特别是国家政权,总是要维护旧的生产关系。要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最主要的是消灭旧的国家政
17、权,建立新的国家政权。所以说革命的根本问题是 2 问题。(分数:2.00)填空项 1:_填空项 1:_39.从意识的内容上看,意识是 1、 2、 3 三者的有机统一。(分数:2.00)填空项 1:_填空项 1:_填空项 1:_40.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事物为它自身而不是他物的方面。否定方面是指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即破坏现存事物使它转化为他物的方面。正由于事物中都包含着 1,所以它才能存在;由于事物中包含着 2,所以它又不是永恒不变的,它会被新事物取代。(分数:2.00)填空项 1:_填空项 1:_41.事物的内容和形式这两个方面, 1 是活跃易变的, 2 则是相对稳定的
18、。(分数:2.00)填空项 1:_填空项 1:_42.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 1。(分数:2.00)填空项 1:_43.坚持和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就是必须坚持“双为”方向,即 1、 2 和“双百”方针,即 3、 4。(分数:2.00)填空项 1:_填空项 1:_填空项 1:_填空项 1:_44. 1 是国家的本质,政体是国家的形式。同一种 2 的国家,可能采取不同的政体。例如,同样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有的实行民主共和制,有的实行君主立宪制,还有的曾经采取过法西斯制。不同 3 的国家,又可能采取相同的政体,例如,奴隶主阶级专政的国家,封建主阶级
19、专政的国家,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都实行过共和政体。另外,同一 4 的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可能采取不同的政体。例如,有些资产阶级国家,曾经交替使用过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分数:2.00)填空项 1:_填空项 1:_填空项 1:_填空项 1:_45.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人们对事物的 1 、 2 和 3 的反映,它包括 4、 5 、 6 三种形式。(分数:2.00)填空项 1:_填空项 1:_填空项 1:_填空项 1:_填空项 1:_填空项 1:_四、名词解释(总题数:5,分数:10.00)解放_矛盾_48.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数:2.00)_形式_50.实事求是(
20、分数:2.00)_五、分析题(总题数:4,分数:10.00)51.分析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_材料 1 最近几个月有人认为,欧洲和美国与其说被共同的价值观团结在一起,不如说被不同的世界观所分裂。更糟的是,一些人以赞赏、甚至怀旧的语气谈到了多极世界,好像这是什么好事情。现实情况是,多极世界绝不是一个统一的主张。它是阻止战争爆发的恶魔,但它并不能促进和平。我们以前尝试过创建“多极世界”,但它却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今天,这种理论使我们无法集中精力迎接我们面临的艰巨挑战。 摘自白宫网站 2003 年 6 月 26 日报道 材料 2 尽管布什和普京在伊拉
21、克问题上产生了严重分歧,但他们仍希望进行合作。对美国国家利益而言,美俄关系仍然具有相当大的重要性。克里姆林宫在阿富汗战争期间提供的合作给予美国军队极大帮助。与莫斯科保持牢固的持久关系在其他许多领域对于美国利益也具有重大的利害关系,如反恐战争、不扩散武器国际贸易和投资等领域。反过来,如果与俄罗斯保持脆弱的关系可能给对美国抱有敌意的“无赖国家”壮胆,那会使联合国、安理会重新陷入冷战期间的无用境地之中,还会使美国人面临恐怖主义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额外风险。 摘自 2003 年 6 月美国政策评论 材料 3 进入新世纪,国际形势迭宕起伏,复杂多变。军事冲突、选举风波、恐怖事件、政局剧变一连串似乎出人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