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399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399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399及答案解析.doc(2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399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0,分数:50.00)1.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生产发展的水平越高,则(分数:1.00)A.地理环境被利用的程度越高B.地理环境被破坏的程度越严重C.地理环境被利用得越不合理D.同自然的关系越复杂2.下列现象中属于自然与社会相互作用的有(分数:1.00)A.农民耕种土地B.雷电引起森林大火C.被污染的水源引起疾病流行D.某些人对森林滥砍乱伐3.在下列观点中正确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有(分数:1.00)A.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产生而产生B.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C.有什么样的社会
2、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D.在阶级社会中,同社会经济基础相联系的那部分社会意识形式具有阶级性4.在下列观点中,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范畴的有(分数:1.00)A.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B.人们实践活动所利用的自然资源C.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包括法律制度D.人们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生产力5.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客观性是指(分数:1.00)A.生产力是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的既得的物质力量B.生产力是前人实践活动的客观结果,是由既定的客观历史条件和社会条件所决定的,因而是客观的物质力量C.生产力是当代人实践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出发点D.生产力是由各种客观物质要素构成的,是一种社会
3、的客观的物质力量6.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分数:1.00)A.人与人之间的关系B.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社会关系C.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经济利益关系D.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物质关系7.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具有客观性。生产关系的客观性是指(分数:1.00)A.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决定的物质利益关系,因此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关系B.人们不能随意创造或消灭某种生产关系C.生产关系是社会有机体中客观存在的组成部分D.生产关系是社会物质实体8.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产品分配关系以及由它所
4、直接决定的消费关系,而其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全部生产关系的基础,这是因为(分数:1.00)A.它是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为谁支配的问题B.它决定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如何结合的问题C.它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并决定产品的分配关系D.它是判断各种社会经济结构、经济形态性质的客观依据9.一定社会形态的上层建筑的内容包括(分数:1.00)A.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B.与一定经济基础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C.发展到一定水平与生产关系相适应的生产力D.一定社会形态中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10.上层建筑可划分为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两种基本形式。观念上层建筑或意识形态是指(
5、分数:1.00)A.反映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关系的观点体系B.反映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关系的情绪、信念、情感C.特定社会中各阶级的观点体系D.特定社会中统治阶级的观点体系1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这一论断体现了(分数:1.00)A.意识形态的阶级本质B.意识形态是一元的C.意识形态是多元的D.意识形态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反作用12.下列制度、设施及意识形式属于上层建筑领域的有(分数:1.00)A.国家机关、军队、监狱B.思维科学、逻辑学、语言学C.艺术、法律思想、政治思想D.小说、诗歌、戏剧13.生产
6、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之所以构成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因为它们(分数:1.00)A.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B.决定着其他一切社会矛盾C.决定着整个社会的面貌和发展D.形成了整个社会的最基本结构14.马克思说:“手工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这段话说明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是(分数:1.00)A.生产力的性质直接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C.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D.生产工具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15.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表现为(分数:1.00)A.生产力决定着人类自身的发展程度B.生
7、产力决定了阶级的产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C.生产力决定着人的全面发展D.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并进而决定了全部社会关系16.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是由(分数:1.00)A.大工业所开创的B.世界交往所决定的C.航海家的新发现所决定的D.生产和科技发展所决定的17.“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展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这段话说明(分数:1.00)A.生产力的发展是促使社会形态更替的最终原因B.一种生产关系的产生需要客观的物质条件C.社会形态总是具体的、历史的D.任何一种新生产关系都是在旧社会中建立起
8、来的18.判断某种上层建筑是先进的还是落后的,主要看它(分数:1.00)A.是否与自己的经济基础相适应,帮助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B.是否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C.是否能帮助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巩固D.是否能限制与自己不同性质的经济基础的发展19.下列观点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形态”理论范畴的是(分数:1.00)A.社会形态是一定生产力水平基础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B.社会形态就是社会C.社会形态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观念形态的统一体D.社会形态就是现实的具体的社会共同体20.“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一命题的含义是(分数:1.00)A.社会发展是“
9、历史合力”运动的结果B.生产力从根本上决定社会的发展C.社会发展完全是由必然性支配的,与历史主体的作用无关D.社会与自然一样,其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2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界发展规律相同,都是客观的。下列观点正确说明社会规律客观性的有(分数:1.00)A.任何人的意志对社会发展的作用都等于零B.任何人的意志的作用都包括在历史发展的总结果中C.任何人的意志都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趋势D.任何人的意志都必然合乎历史发展的规律22.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的关系表现在(分数:1.00)A.人的自觉活动是在由社会客观规律所规定的“可能性空间”中进
10、行的B.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为人们所认识与驾驭C.人的自觉活动受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制约D.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得到实现23.否认社会规律同人的活动的统一会导致(分数:1.00)A.宿命论B.唯意志论C.庸俗进化论D.唯心史观24.下列观点正确表达了社会规律特殊性的是(分数:1.00)A.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行动的规律B.人既是社会主体又是社会客体C.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D.不存在某种凌驾于人类实践活动之上或之外的社会规律25.在下列观点中,属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有(分数:1.00)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B.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规律
11、C.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D.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26.“如果资本主义的灭亡是由科学保证了的,为什么还要费那么大的力气去为它安排葬礼呢?”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分数:1.00)A.抹杀社会规律实现的特点B.否认历史观上的决定论C.否认革命在社会质变中的作用D.否认科学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革命力量27.“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一观点表明(分数:1.00)A.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B.历史过程的实现是人的不同活动的“合力”C.历史是领袖和群众共同创造的D.历史规律作用的实现离不开人的自觉活动28.“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它并不拥有任何无穷尽的丰富性,它并没有在任何战
12、斗中作战!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表现在(分数:1.00)A.历史主体在一定历史时空内对多种可能性进行选择B.历史主体在一定历史时空内根据自己的需要任意选择C.历史主体依据历史条件和民族特点选择不同的道路D.历史主体在一定历史时空内选择能够实现社会公平的道路29.唯物史观认为,人类历史归根到底是(分数:1.00)A.劳动的发展史B.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C.阶级斗争的历史D.生产力发展的历史30.科技进步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杠杆,这是因为(分数:1.00)A.科技的进步能提高人类认识自然和控制自
13、然的能力B.科学技术的发展能促进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C.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文明的提高D.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们思维方式的变革31.人类“航天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曾说过:“人类不会永远留在地球这个摇篮里”。对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分数:1.00)A.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揭开其他星球的奥秘提供了可能性B.自在世界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能够转化为“为我之物”的人类世界C.人类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超越自我,实现进入太空的梦想D.人类借助科学技术将会统治整个宇宙32.科技发展与“全球问题”的关系是(分数:1.00)A.“全球问题”是科技发展造成的B.对科技的使用不当是造成“全球问题”的重要原因C.科技发展为
14、解决“全球问题”创造了条件D.要把科技发展同变革、调整社会关系、社会组织管理、更新观念结合起来,综合解决“全球问题”33.在下列关于历史创造者的观点中,属于唯物史观的观点有(分数:1.00)A.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B.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C.人们总是在既定条件下创造历史D.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是一致的34.有人说:“世界历史好比一百个大钱,你可以摆成两座五十的,也可以摆成四座二十五的,也可以摆成十座十个的。”这段话的错误在于(分数:1.00)A.把个人意志看成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B.把历史看成是偶然事件的堆积C.否定社会历史的客观性和规律性D.否定意识的能动性
15、35.历史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可以(分数:1.00)A.加速历史任务的实现B.决定历史事件的外貌特征C.暂时延缓历史进程D.超越历史条件的限制,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36.关于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在历史中的作用问题,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分数:1.00)A.人民群众可以改变历史发展规律,杰出人物不能改变历史发展规律B.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要决定力量C.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不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杰出人物受历史条件制约D.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可以起加速或延缓作用37.“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分数:1.00)A.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B.这两种观点是相互补充的C.前者是唯物史观,后者是
16、唯心史观D.前者是唯心史观,后者是唯物史观38.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点的基础内容是(分数:1.00)A.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C.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D.时刻教育群众的观点39.党的群众路线提出的哲学依据是(分数:1.00)A.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的原理B.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共同创造历史的原理C.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的认识过程原理D.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人类认识总规律原理40.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动力系统”,其中(分数:1.00)A.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
17、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B.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C.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科技革命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有力杠杆D.人人都是创造和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41.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其内涵有(分数:1.00)A.人的本质是单个人所同有的抽象物B.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形成于人的各种社会关系中C.人的本质是自由D.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42.在下列观点中体现历史唯心主义关于人的本性观点的是(分数:1.00)A.人的本质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B.超历史的人与人性是历史发展的动力C.不受任何制约的个人意志是人性的体现D.有生命的个人存在是人类历史的第一个
18、前提43.下列对人的本质的理解,错误的是(分数:1.00)A.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B.人的本质是人的理性C.人的本质是人的自我意识D.人的本质是人的个性44.马斯洛说,自我实现的动力来自人性的“一种内压力,指向人格的同一和自发的表现指向探索真理的、成为有创造力的、成长美好的人。”自我实现的评价标准是“人的潜能的充分发挥”。以下对这种说法的评价正确的有(分数:1.00)A.错误地认为人的需要及其发展仅仅来自人性的要求B.没有看到人的需要主要来自人的实践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C.没有看到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才是自我实现的标准D.错误地认为人性的要求才是人发展的根源、人的潜力充分发挥是个人
19、发展的评价标准45.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分数:1.00)A.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B.自然历史过程与人的自觉创造过程的统一C.主体的选择性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的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D.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46.法国一位哲学家说:“发展问题越来越成为人的灵魂的发展。”其含义是说(分数:1.00)A.社会发展必须代表人的利益B.社会发展为人的发展提供条件C.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价值目标D.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是等值的47.马克思说,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社会发展是通过牺牲多数人的发展以保证少数人的发展而实现的。其含义是说(分数:1.00)A.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是不一致的B.在
20、阶级对立的社会中社会的发展不必然带来人的发展C.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人的发展受到阶级条件的制约D.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人的发展是手段而不是目的48.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一政策说明了(分数:1.00)A.社会发展是一个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B.社会发展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C.要把发展科学技术、发展
21、生产力与保护生态环境有机地统一起来D.要把人类生活需要的内在尺度与生态环境规律的外在尺度有机地结合起来49.下列观点中正确反映了个人与社会历史关系的有(分数:1.00)A.社会的每一个人都对社会发展起着或大或小或正或负的作用B.在社会历史发展中人人创造历史C.社会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D.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50.唯物史观主张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们的历史活动及其作用,这里的“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是指(分数:1.00)A.类与历史B.群体与历史C.个体与历史D.观念与历史二、分析题(总题数:5,分数:50.00)阅读下列材料: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我
22、们党是以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登上历史舞台的。党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请回答:(分数:10.00)(1).上述论断体现了唯物史观的什么原理?阐述这一原理的基本内容。(分数:5.00)_(2).运用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的原理分析说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分数:5.00)_阅读下列材料: 瑙鲁位于夏威夷与澳大利亚之间,距赤道 56 公里,土地面积 21 平方公里,大小相当于一个中型机场,人口 1 万多,其中有外籍劳工 3000 多人。然而就是这个小岛却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磷矿。 这个世界上最小的共和国曾跻身于全球富国的行列。但是目前,这件事
23、情已经结束了。对这个小岛 4/5 领土的无序开采,使磷矿的开采越来越少。晋升瑙鲁总统金克罗杜马承认:“过去曾经是热带天堂的地方,现在变成矿产沙漠。这是人类不懂得对养活自己的土地资源加以保护的沉痛教训。” 瑙鲁繁荣的象征是大量的汽车,平均每个家庭有汽车两辆,尽管整个小岛上只有一条公路,虽然很富有,但大部分瑙鲁人仍居住在政府为子女多的家庭修建提供的住房里。目前,瑙鲁每对夫妇平均生育 45 个孩子。 食品结构的改变在慢慢杀死瑙鲁人。他们的平均寿命只有 55 岁。多数人患有高血压和心脏病。25 岁以上的人中,有 30%患糖尿病。国家正是这些病痛的制造者!政府获得了磷矿收入的一半利润,用来养活自己的人民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399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