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156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156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156及答案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156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2,分数:34.00)1.“我们从小麦的滋味中尝不出种植小麦的人是俄国的农奴,法国的小农,还是英国的资本家。使用价值虽然是社会需要的对象,因而处在社会联系之中,但是并不反映任何社会生产关系。”从马克思的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得出_(分数:1.50)A.使用价值是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B.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C.使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D.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2.“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的准确意思是_(分数:1.50)A.有使用价值就一定有价值B.有价值就一定有使用价值C.没有使用价值就一定
2、没有价值D.没有价值就一定没有使用价值3.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的解决要通过_(分数:1.50)A.商品交换的实现B.抽象劳动转化为具体劳动C.个别劳动时间转化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4.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决定商品交换比例的,是_(分数:1.50)A.交换价值B.使用价值C.价值D.价格5.复杂劳动转化为简单劳动,_(分数:1.50)A.是在生产领域中自觉实现的B.是在生产领域中自发实现的C.是在流通领域中自觉实现的D.是在流通领域中自发实现的6.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_(分数:1.50)A.由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
3、的矛盾发展而来的B.由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发展而来的C.由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之间的矛盾发展而来的D.由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发展而来的7.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所购买的是_(分数:1.50)A.雇佣工人的劳动力B.雇佣工人的劳动C.雇佣工人的劳动成果D.雇佣工人的劳动资料8.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因为剩余价值被看作是生产商品中_(分数:1.50)A.可变资本的增加额B.不变资本的增加额C.全部资本的增加额D.成本价格的增加额9.资本区分为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的依据是根据资本不同部分_(分数:1.50)A.自然形态的不同B.在交换价值的实现方式不同C.在使用价值生产中所起的
4、作用不同D.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同10.利润之所以能够掩盖剥削,是因为利润_(分数:1.50)A.隔断了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联系B.隔断了剩余价值和不变资本的联系C.隔断了剩余价值和生产资本的联系D.隔断了剩余价值和货币资本的联系11.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有机构成有不断提高的趋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1.50)A.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剩余价值率的下降B.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减轻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C.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平均利润率有下降的趋势D.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也相对增多12.在资本主义早期,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基本方法是_(分数:1.50)A
5、.相对剩余价值生产B.超额剩余价值生产C.绝对剩余价值生产D.平均剩余价值生产13.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关系是_(分数:1.50)A.超额剩余价值是果,相对剩余价值是因B.超额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都是依靠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获得的C.两者都需要降低劳动力价值D.超额剩余价值为少数资本家所获得,相对剩余价值为资本家阶级普遍获得14.资本循环指产业资本从一定的职能形式出发,顺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实现了价值的增殖,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过程。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是_(分数:1.50)A.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B.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生产资本C.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D
6、.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流通资本15.列宁指出:“只要资本主义还是资本主义,过剩的资本就不会用来提高本国民众的生活水平,而会输出国外,输出到落后的国家去,以提高利润。”“自由竞争占完全统治地位的旧资本主义的特征是商品输出。垄断占统治地位的新资本主义的特征是资本输出。”这段话表明_(分数:1.50)A.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是没有资本输出B.垄断资本主义时期没有商品输出C.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在资本主义同一时期不能同时存在D.资本输出是垄断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16.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资本主义社会从自由竞争到垄断阶段的变化是_(分数:1
7、.50)A.根本性的质变B.单纯的量变C.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D.质变过程中的量的扩张17.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其最根本的标志在于_(分数:1.50)A.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B.国家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C.资本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D.银行资本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18.垄断资本主义取代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_(分数:1.50)A.实现了自我否定B.发生了根本变化C.仍无任何变化D.有局部调整,但没有改变本质19.在资本主义的初期,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是_(分数:1.50)A.个体资本所有制B.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C.国家资本所有制D.法人资本
8、所有制20.企业经营全球化的重要标志是_(分数:1.50)A.国际水平分工的形成B.国际贸易迅速发展C.基金市场迅速形成D.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21.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原因很多,根本的推动力量是_(分数:1.50)A.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B.工人阶级的斗争C.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D.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和自我完善22.“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主要依据是_(分数:2.50)A.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尖锐化B.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生产资料的矛盾不可调和C.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和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D.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
9、:33,分数:66.00)23.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研究,揭示了_(分数:2.00)A.剩余价值产生的秘密B.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C.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D.商品经济发展和社会化生产的一般规律24.“资本原始积累”和“资本积累”的区别主要有_(分数:2.00)A.剥夺的程度不同B.剥夺的对象不同C.发生的历史时期不同D.具有的模式意义不同25.以下论断当中,正确的论断有_(分数:2.00)A.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第一次提出了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B.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第一次明确了什么劳动创造什么价值C.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D.马克思的劳动
10、价值论为唯物史观奠定了理论基础26.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阶段上,资本家和工人的关系_(分数:2.00)A.形式上是“自由”、“平等”的关系B.形式上是雇佣劳动关系C.实质上是“自由”、“平等”的关系D.实质上是雇佣劳动关系27.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它包括_(分数:2.00)A.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B.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C.劳动者接受教育和培训所支出的费用D.资本主义工资28.以下关于私有制和所有权相互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有_(分数:2.00)
11、A.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B.私有制决定所有权C.所有权是私有制的基础D.所有权决定私有制29.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是马克思原创的观点。这一区分提供了一把解决经济学上最复杂问题的钥匙。其最根本的意义在于_(分数:2.00)A.揭示了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B.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C.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D.为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的依据30.根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同,资本可以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是_(分数:2.00)A.前者的价值量不大于它原有的价值量,后者的价值量大于它原有的价值量B.前者是以生产形态存在的资本,后者是购买劳动力的
12、那部分资本C.前者不产生剩余价值,后者产生剩余价值D.前者主要是机器厂房等生产资料,后者主要是一些原材料和劳动力等价值一次性转移31.以下关于资本的技术构成与资本的价值构成相互关系的论述中,正确的论述是_(分数:2.00)A.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资本的价值构成B.资本的价值构成决定资本的技术构成C.资本的技术构成的变化往往引起资本的价值构成D.资本的技术构成又叫资本有机构成32.以下关于资本有机构成的论述中,正确的论述有_(分数:2.00)A.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B.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意味着单位资本中不变资本的份额下降、可变资本的份额上升C.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意味着单
13、位资本中可变资本的份额下降、不变资本的份额上升D.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导致相对过剩人口产生的重要原因33.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的区别在于_(分数:2.00)A.根据剩余价值、利润这两个不同的量计算出不同的比率B.同一剩余价值量以不同的计算方法得出不同的比率C.剩余价值率表明资本主义剥削程度,利润率表明资本增殖程度D.利润率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34.剩余价值与利润这两个范畴之间的关系是_(分数:2.00)A.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B.剩余价值是利润的转化形式C.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D.利润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35.资本家阶级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通过_的过程实现的(分数:2.00)A.资本家竞
14、相追逐超额剩余价值B.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C.绝对剩余价值的获得D.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提高36.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结果是_(分数:2.00)A.生产出新的使用价值B.转移了生产资料的价值C.再生产出劳动力的价值D.创造出剩余价值37.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_(分数:2.00)A.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的统一B.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C.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D.劳动过程和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38.下列可以体现对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本质概括的有_(分数:2.00)A.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B.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政治上层建筑C.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
15、经济基础服务的D.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39.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是资本主义的上层建筑。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表现在_(分数:2.00)A.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在帮助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B.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实际上是资产阶级精英掌控下的民主C.资本主义的民主是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D.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制度40.19 世纪 70 年代以前,资本主义处于自由竞争阶段。与垄断阶段相比,该阶段的特征有_(分数:2.00)A.少数大企业对生产、销售进行操纵和控制B.主要依靠市场机制调节经济C.政府对经济活动基本采取“
16、自由放任”政策D.自由竞争原则在生产和流通领域起支配作用41.垄断资本在国内建立起统治地位后,必然要把其势力扩展到国外。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其势力的经济原因有_(分数:2.00)A.将国内的过剩资本输出到外国,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B.将国内非要害的技术输出到国外,以取得在别国的垄断地位C.拓展商品的销售市场D.确保原材料和能源的可靠来源4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是_(分数:2.00)A.国家直接掌管的垄断资本B.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在企业内部的结合C.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在企业外部的结合D.国家工作人员在私人垄断企业中
17、投资43.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并未否定价值规律,因为_(分数:2.00)A.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不能完全离开商品的价值B.按垄断价格进行买卖仍然是等价交换C.社会商品价格总额仍然等于商品的价值总额D.垄断价格改变的只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44.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组织制定的垄断价格来实现的。垄断价格是_(分数:2.00)A.垄断资本家取得垄断利润的主要手段B.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规定的市场价格C.成本价格加垄断利润D.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45.垄断资本在国内建立了垄断统治后,必然要把其统治势力扩展到国外,在世界范围进行扩展,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主导地位的资本输出形式有_(分数:2.00)A.技术资
18、本输出B.借贷资本输出C.生产资本输出D.商品资本输出46.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为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物质条件,主要表现在_(分数:2.00)A.生产全面社会化B.管理日益社会化C.公会组织日益社会化D.资本日益社会化47.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后果有_(分数:2.00)A.扩大了发达国家和发展国家之间的差距,加剧世界的两极分化B.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社会问题日益突出C.一些国家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受到冲击,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D.各国的相互依赖不断增强,爆发全球性经济危机的风险不断增大48.经济全球化表现为_(分数:2.00)A.生产全球化B.贸易全球化C.金融全球化D.企业经营全球化49.
19、历史地看,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演进和变化经历了个体资本所有制、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国家资本所有制和法人资本所有制等形态。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个体资本所有制占主导地位。对个体资本所有制而言_(分数:2.00)A.生产资料的经济上的所有权与法律上的所有权是一致的B.生产资料的经济上的所有权与法律上的所有权是分离的C.财产的所有权与控制权是统一的D.财产的所有权与控制权是分离的50.法人资本所有制是法人股东化的产物,其基本特点是_(分数:2.00)A.各类法人(企业法人和机构法人)取代个人或家族股东成为企业的主要出资人B.企业的股票高度集中于少数法人股东之手C.法人股东凭借手中集中化的控股权干
20、预甚至直接参与公司治理,监督和制约管理阶层的经营行为D.公司资本的所有权与控制权重新趋于合一51.在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阶层、阶级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有_(分数:2.00)A.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拥有所有权的资本家一般不再直接经营和管理企业,而是靠拥有的企业股票等有价证券的利息收入为生B.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C.从事体力劳动的蓝领工人的队伍迅速壮大D.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52.伴随各方面情况的改变,当今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的形态也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的具体表现有_(分数:2.00)A.政府对经济干预不断
21、加强B.经济危机的四个阶段即危机阶段、萧条阶段、复苏阶段和高涨阶段之间的差别有所减弱C.各阶段的交替过程已不如过去那样明显D.金融危机对整个经济危机的影响加强53.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主要表现在_(分数:2.00)A.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和政治制度的变化B.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C.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D.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54.推动当代资本主义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有_(分数:2.00)A.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资本主义社会发生变化的根本力量B.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C.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D.
22、西方国家中改良主义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55.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_(分数:2.00)A.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B.改变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性质C.触动了资产阶级统治的根基D.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考研政治-156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2,分数:34.00)1.“我们从小麦的滋味中尝不出种植小麦的人是俄国的农奴,法国的小农,还是英国的资本家。使用价值虽然是社会需要的对象,因而处在社会联系之中,但是并不反映任何社会生产关系。”从马克思的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得出_
23、(分数:1.50)A.使用价值是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B.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C.使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D.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解析:解析 考查的知识点是: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本题的小麦就是如此,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共有的特性。因此,正确答案选择 B。2.“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的准确意思是_(分数:1.50)A.有使用价值就一定有价值B.有价值就一定有使用价值C.没有使用价值就一定没有价值 D.没有价值就一定没有使用价值解析:解析 考查的知识点是: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 价值
24、和使用价值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凡是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没有价值,更不可能成为商品。因此本题选 C。3.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的解决要通过_(分数:1.50)A.商品交换的实现 B.抽象劳动转化为具体劳动C.个别劳动时间转化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解析:解析 考查的知识点是:商品二因素。 商品的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的矛盾要通过商品的交换得以解决,通过交换,商品的抽象劳动转化为具体劳动,个别劳动时间转化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 A。选项 BCD 都要通过商品交换的实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156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