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计算机网络(数据链路层)-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计算机网络(数据链路层)-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计算机网络(数据链路层)-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计算机网络(数据链路层)-试卷 2 及答案解析(总分:6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7,分数:14.00)1.从互联网络的结构看,网桥属于 DCE 级的端到端的连接,从协议层次看,网桥工作于( )。(分数:2.00)A.物理层范畴B.链路层范畴C.网络层范畴D.传输层范畴2.对于两个分布在不同区城的 10BaseT 网络,如果使用细同轴电缆互连,请问,在互连后的网络中,两个相距最远的节点之间的布线距离为( )。(分数:2.00)A.200mB.700mC.300mD.385m3.下面有关网桥的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2.00)A.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对网络进
2、行分段,并将两个物理网络连接成一个逻辑网络;B.网桥可以通过对不要传递的数据进行过滤,并有效地阻止广播数据C.对于不同类型的网络可以通过特殊的转换网桥进行连接D.网桥要处理其接收到的数据,增加了时延4.ATM 传榆的显著特点是( )。(分数:2.00)A.将信息划分成固定长度的信元B.采用存储一转发原理C.利用电话交换的原理D.将传输的报文划分成较短的分组进行交换与传输5.下面不是数据链路层功能的是( )。(分数:2.00)A.帧同步B.差错控制C.流量控制D.拥塞控制6.在数字通信中广泛采用 CRC 循环冗余码的原因是 CRC 可以( )。(分数:2.00)A.检测出一位差错B.检测并纠正一
3、位差错C.检测出多位突发性差错D.检测并纠正多位突发性差错7.流量控制实际上是对( )的控制。(分数:2.00)A.发送方数据流量B.接收方数据流量C.发送,接受双方数据流量D.链路上任意两结点间的数据流量二、填空题(总题数:5,分数:10.00)8.在计算机通信中,采用( )方式进行差错控制。(分数:2.00)_9.所谓( )就是从收到的比特流中正确无误地判断出一个帧从哪个比特开始以及到哪个比特结束。(分数:2.00)_10.Internet 中使用最广泛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是( )协议和( )协议。(分数:2.00)_11.载波监听多路访问 CSMA 技术,需要一种退避算法来决定避让的时间,常
4、用的退避算法有( )、( )和( )3种。(分数:2.00)_12.非屏蔽双绞线由( )对导线组成,10BaseT 用其中的( )对进行数据传输,100BaseTX 用其中的( )对进行数据传输。(分数:2.00)_三、简答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3.解释零比特填充法。(分数:2.00)_14.正常响应方式的特点是什么?(分数:2.00)_15.简述 CSMACD 工作过程。(分数:2.00)_16.数据链路层流量控制的作用和主要功能是什么?(分数:2.00)_17.假设卫星信道的数据率为 1Mbs,取卫星信道的单程传播时延为 250ms,每一个数据帧长度是1000bit。忽略误
5、码率,确认帧长和处理时间。试计算下列情况下的卫星信道可能达到的最大的信道利用率分别是多少?(1)停止等待协议。(2)连续 AiRQ 协议,WT=7。(3)连续 ARQ 协议,WT=127。(分数:2.00)_18.若窗口序号位数为 3,发送窗口尺寸为 2,采用 Go back N(出错全部重发)协议,试画出由初始状态出发相继发生下列事件时的发送及接收窗口图示:发送 0 号帧;发送 1 号帧;接收 0 号帧;接收确认 0 号帧;发送 2 号帧;接收 1 号帧;接收确认 1 号帧。(分数:2.00)_19.常用的差错控制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分数:2.00)_20.为什么计算机进行通信时发
6、送缓存和接收缓存总是需要的?(分数:2.00)_21.数据链路层中的链路控制包括哪些功能?试讨论数据链路层做成可靠的链路层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分数:2.00)_22.如果在数据链路层不进行帧定界,会发生什么问题?(分数:2.00)_23.要发送的数据为 101110。采用 CRC 的生成多项式是 P(X)=X 3 +1。试求应添加在数据后面的余数。(分数:2.00)_24.常用的局域网的网络拓扑有哪些种类?现在最流行的是哪种结构?为什么早期的以太网选择总线拓扑结构而不使用星型拓扑结构,但现在却改为使用星型拓扑结构?(分数:2.00)_25.为什么 LLC 子层的标准已制定出来但现在却很少使用?
7、(分数:2.00)_26.假定 1km 长的 CSMACD 网络的数据速率为 1Gbs。设信号在网络上的传播速率为 200000krns。求能够使用此协议的最短帧长。(分数:2.00)_27.假定站点 A 和 B 在同一个 10Mbs 以太网网段上。这两个站点之间的时延为 225bit 时间。现假定 A 开始发送一帧,并且在 A 发送结束之前 B 也发送一帧。如果 A 发送的是以太网所容许的最短的帧,那么 A 在检测到和 B 发生碰撞之前能否把自己的教据发送完毕?换言之,如果 A 在发送完毕之前并没有检测到碰撞,那么能否肯定 A 所发送的帧不会和 B 发送的帧发生碰撞?(提示:在计算时应当考虑
8、到每一个以太网帧在发送到信道上时,在 MAC 帧前面还要增加若干字节的前同步码和帧定界符)。(分数:2.00)_28.假定一个以太网上的通信量中的 80是在本局域网上进行的,而且其余的 20的通信量是在本局域网和因特网之间进行的。另一个以太网的情况则反过来。这两个以太网一个使用以太网集线器,而另一个使用以太网交换机。你认为以太网交换机应当用在哪一个网络上?(分数:2.00)_29.网桥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是什么?网桥与转发器以及以太网交换机有何异同?(分数:2.00)_四、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6.00)有 10 个站连接到以太网上,试计算以下 3 种情况下每一个站所能得到带宽。(分数:6.0
9、0)(1).10 个站点连接到一个 10Mbs 以太网集线器。(分数:2.00)_(2).10 站点连接到一个 100Mbs 以太网集线器。(分数:2.00)_(3).10 个站点连接到一个 10Mbs 以太网交换机。(分数:2.00)_计算机网络(数据链路层)-试卷 2 答案解析(总分:6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7,分数:14.00)1.从互联网络的结构看,网桥属于 DCE 级的端到端的连接,从协议层次看,网桥工作于( )。(分数:2.00)A.物理层范畴B.链路层范畴 C.网络层范畴D.传输层范畴解析:解析:网桥(Bridge)像一个聪明的中继器。中继器从一
10、个网络电缆里接收信号并放大它们,将其送入下一个电缆。相比较而言,网桥对从关卡上传下来的信息更敏锐一些。网桥是一种对帧进行转发的技术,根据 MAC 分区块,可隔离碰撞。网桥将网络的多个网段在数据链路层连接起来。2.对于两个分布在不同区城的 10BaseT 网络,如果使用细同轴电缆互连,请问,在互连后的网络中,两个相距最远的节点之间的布线距离为( )。(分数:2.00)A.200mB.700mC.300mD.385m 解析:3.下面有关网桥的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2.00)A.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对网络进行分段,并将两个物理网络连接成一个逻辑网络;B.网桥可以通过对不要传递的数据进行过滤
11、,并有效地阻止广播数据 C.对于不同类型的网络可以通过特殊的转换网桥进行连接D.网桥要处理其接收到的数据,增加了时延解析:4.ATM 传榆的显著特点是( )。(分数:2.00)A.将信息划分成固定长度的信元 B.采用存储一转发原理C.利用电话交换的原理D.将传输的报文划分成较短的分组进行交换与传输解析:解析:将传输数据切分为固定长度(53B)的信元传送,可根据业务类型对带宽的需要动态分配信元,执行异步信元交换。从而容纳不同的业务类型;采用纯交换技术,每个连接都有自己的独占带宽,数据传送效率高,带宽可达 25625Mb,s。5.下面不是数据链路层功能的是( )。(分数:2.00)A.帧同步B.差
12、错控制C.流量控制D.拥塞控制 解析:解析:数据链路层主要功能在两个网络实体之间提供数据链路连接的创建、维持和释放管理。构成数据链路数据单元(Frame:数据帧或讯框),并对帧定界、同步、收发顺序的控制以及传输过程中的流量控制、差错检测和差错控制等方面。只提供导线的一端到另一端的数据传输。数据链路层会在 Frame 尾端置放检查码(Parity,Sum,CR(C)以检查实质内容,将物理层提供的可能出错的物理连接改造成逻辑上无差错的数据链路,并对物理层的原始数据进行数据封装。 数据链路层中的数据封装是指封装的数据信息中包含了地址段和数据段等。地址段含有点6.在数字通信中广泛采用 CRC 循环冗余
13、码的原因是 CRC 可以( )。(分数:2.00)A.检测出一位差错B.检测并纠正一位差错C.检测出多位突发性差错 D.检测并纠正多位突发性差错解析:解析:循环冗余码 CRC 在发送端编码和接收端校验时,都可以利用事先约定的生成多项式 G(X)来得到,k 位要发送的信息位可对应一个(k-1)次多项式 K(X),r 位冗余位对应于一个(r-1)次多项式 R(X),由 k 位信息位后面加上,r 位冗余位组成的 n=k+r 的码字则对应于一个(n-1)次多项式 T(X)XK(X)+R(X)。也即在发送端产生一个循环冗余码,附加在信息位后面一起发送到接收端。接收端的检验过程就是将接收到的码字多项式除以
14、 G(X),若余式为零则认为传输无差错;若余式不为零则传输有差错。7.流量控制实际上是对( )的控制。(分数:2.00)A.发送方数据流量 B.接收方数据流量C.发送,接受双方数据流量D.链路上任意两结点间的数据流量解析:解析:流量控制用于防止在端口阻塞的情况下丢帧,这种方法是当发送或接收缓冲区开始溢出时通过将阻塞信号发送回源地址实现的。流量控制可以有效地防止由于网络中瞬间的大量数据对网络带来的冲击,保证用户网络高效而稳定地运行。二、填空题(总题数:5,分数:10.00)8.在计算机通信中,采用( )方式进行差错控制。(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检错重发)解析:9.所谓( )就是
15、从收到的比特流中正确无误地判断出一个帧从哪个比特开始以及到哪个比特结束。(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帧同步)解析:10.Internet 中使用最广泛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是( )协议和( )协议。(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SLIP,PPP)解析:11.载波监听多路访问 CSMA 技术,需要一种退避算法来决定避让的时间,常用的退避算法有( )、( )和( )3种。(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非坚持,1坚持,P坚持)解析:12.非屏蔽双绞线由( )对导线组成,10BaseT 用其中的( )对进行数据传输,100BaseTX 用其中的( )对进行数据传输。(分
16、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4,2,2)解析:三、简答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3.解释零比特填充法。(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在 HDLC 的帧结构中,若在两个标志字段之间的比特串中,碰巧出现了和标志字段F(为 6 个连续 1 加上两边各一个 0)一样的比特组合,那么就会误认为是帧的边界。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HDLC 采用零比特填充法使一帧中两个 F 字段之间不会出现 6 个连续 1。零比特填充法的具体做法是:在发送端,当一串比特流尚未加上标志字段时,先用硬件扫描整个帧。只要发现 5 个连续 1,则立即填入一个 0。因此经过这种零比特填充后的数据,就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计算机网络 数据链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