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试卷23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试卷23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试卷23及答案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试卷 23及答案解析(总分:5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3,分数:46.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提出统觉学说的学者是(分数:2.00)A.裴斯泰洛齐B.夸美纽斯C.詹姆斯D.赫尔巴特3.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在个体认知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的心理学家是(分数:2.00)A.皮亚杰B.格赛尔C.维果茨基D.华生4.采用对偶故事法研究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心理学家是(分数:2.00)A.科尔伯格B.皮亚杰C.班杜拉D.弗洛伊德5.在斯腾伯格提出的智力三元论中,用来解释
2、分析能力的亚理论是(分数:2.00)A.成分亚理论B.经验亚理论C.情境亚理论D.逻辑亚理论6.下面发生了学习的情形是(分数:2.00)A.小明喝酒后脾气变得暴躁B.小刚进到黑屋子里视力水平提高了C.大猩猩模仿游人吃饼干D.运动员服用兴奋剂后成绩提高7.奥苏伯尔根据学习材料和学习者原有结构之间的关系把学习分为(分数:2.00)A.知识学习和技能学习B.概念学习和有意义学习C.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D.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8.在桑代克以猫作为实验对象的研究中,当猫开始的动作无效时,会通过改变动作设法逃出去,桑代克认为猫的这种反应符合的学习规律是(分数:2.00)A.选择反应律B.类化反应律C.联结转
3、移律D.多重反应律9.能够解释“程序教学”的心理学理论是(分数:2.00)A.强化原理B.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分类理论C.有意义学习理论D.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理论10.托尔曼通过“潜伏学习实验”证明强化的作用是(分数:2.00)A.决定学习是否发生B.决定表现是否发生C.决定探究倾向是否产生D.决定行为是否获得11.教师在教学时先教最一般、最抽象的概念,然后教较为具体的概念,最后教最为具体的概念,根据奥苏伯尔的理论,教师贯彻的教学原则是(分数:2.00)A.综合贯通原则B.渐进分化原则C.直观性原则D.系统性原则12.下面不属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关于学习特点的论述是(分数:2.00)A.学习
4、的主动建构性B.学习的超越性C.学习的社会互动性D.学习的情境性13.提出的理论可以作为学校中奖优制度根据的心理学家是(分数:2.00)A.布鲁纳B.斯金纳C.托尔曼D.罗杰斯14.某学生认为努力学习能够取得较为优异的成绩,但却认为自己无法努力学习,根据班杜拉的理论,表明该生(分数:2.00)A.结果期待低,效能期待低B.结果期待低,效能期待高C.结果期待高,效能期待低D.结果期待高,效能期待高15.通过课堂学习,小学生了解了“长方形”具有的一系列属性,包括有四条边、对边相等且平行、是一个平面封闭图形。此时,小学生关于长方形的知识的表征形式是(分数:2.00)A.图式B.命题C.表象D.概念1
5、6.皮亚杰所指的同化过程类似于学习迁移中的(分数:2.00)A.横向迁移B.纵向迁移C.顺向迁移D.逆向迁移17.“举一反三”这个成语中蕴含的学习心理是(分数:2.00)A.学习动机B.学习策略C.学习迁移D.学习过程18.技能的实质是(分数:2.00)A.陈述性知识B.程序性知识C.概念性知识D.事实性知识19.在菲茨和波斯纳的动作技能形成阶段模型中,最高阶段为(分数:2.00)A.认知阶段B.内化阶段C.熟练阶段D.自动化阶段20.在麦可卡(Mckeaehie)等人的学习策略分类体系中,认知策略针对的对象是(分数:2.00)A.学习材料B.认知过程C.学习过程D.学习时间21.下面各项中不
6、属于问题解决过程中使用的启发式策略的是(分数:2.00)A.手段一目的分析法B.爬山法C.算法D.逆向搜索法22.在斯腾伯格的智力理论中,用来解释创造性能力的理论是(分数:2.00)A.智力成分亚理论B.智力情境亚理论C.智力经验亚理论D.智力应用亚理论23.“孟母三迁”终使孟子成才,能够有效解释该现象的理论是(分数:2.00)A.认知学习理论B.社会学习理论C.人本主义理论D.建构主义理论二、辨析题(总题数:3,分数:6.00)24.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分数:2.00)_25.教育心理学主要关注教育教学中的一般心理学规律,不关注学科教学心理学的内容。(分数:2.00)_26.
7、场独立型的认知方式优于场依存型的认知方式。(分数:2.00)_三、简答题(总题数:1,分数:2.00)27.什么是先行组织者?简述它的类型和功能。(分数:2.00)_四、分析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4.00)28.必答题(分数:2.00)_29.新加坡拍摄的一部电影小孩不笨 2中描述了这样的故事: 8 岁的杰利与父母、哥哥和祖母住在一起,尽管他和哥哥成绩都是不错的,却总是得不到家长的认可。妈妈作为新加坡最畅销杂志的编辑,对自己和哥哥学谦的学习成绩要求很高,成绩稍有下降便会斥责;爸爸则整天忙于工作,几乎没有时间跟孩子们沟通。 学谦的好友成才出身贫寒,他的父亲为了不让儿子重蹈自己年轻时误入歧途的
8、覆辙,对他管教十分严格,但父亲没有文化,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他的打骂令成才产生了极强的逆反心理,他和父亲几乎不说话。成才甚至经常逃学,违反校规,被学校开除后更是和一群社会青年混在一起。 一天老师抽查学生违规带手机上课的情况,竟从学谦那里发现了一张黄色光盘。在与老师抢夺光盘的过程中,学谦竟和老师大打出手。学谦的这种行为触犯了校规,在全校大会上被执行鞭刑。这件事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许多人认为这种当众体罚学生的行为存在不妥。迫于舆论压力,被学谦殴打的老师决定辞职。同时学谦的父母也对他倍感失望,他们痛骂学谦,给他的心灵带来极大创伤。 学谦不再用功学习,而是和成才与那群社会青年厮混。父亲为了挽回,特
9、意带学谦外出就餐,并送给他一部自己公司研制的视频手机。本以为这样可以和儿子拉近距离,但学谦却丝毫不领情。在社会青年的引诱下,学谦与成才一起到商店偷东西,却被两个自称刑警的人抓住。刑警向两个孩子勒索三千元,否则将把他们送进警察局。无奈之下两人四处筹钱,学谦甚至动用了杰利的零花钱,却仍然无法凑够。 其实,杰利积攒零用钱是为了买爸爸一个小时的时间,这样他就可以和妈妈一起来观看自己在学校演出的节目了。当爸爸妈妈得知这件事后,心中无比愧疚。妈妈辞去了收入可观的工作,准备把时间都花在陪伴孩子上,爸爸也推掉了许多应酬,但学谦对他们的态度却依然如故。 为了凑齐三千元,学谦决定和成才一起铤而走险。他们打劫了一位
10、老奶奶,并抢走了她的项链。但过后他们又为自己的行为后悔,于是赶回来将项链送还给老奶奶。周围不知情的人们围攻学谦和成才,恰好被路过的成才的父亲看到。父亲不顾一切保护儿子,自己从楼梯上跌落,导致头部受重伤(学谦的父亲正要接待重要客户,却从视频手机上看到儿子被打的画面,于是不惜和老板翻脸赶到事发现场)。 在父亲的苦苦哀求下,老奶奶决定不追究两个孩子的责任。成才的父亲被送到医院,弥留之际成才才真正体会到父亲博大而含蓄的爱。为了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成才利用自身优势苦练散打,并在国际大赛上获奖为国争光。而学谦则在父亲的配合下,将两名冒牌刑警绳之以法。学谦与父母一同来到学校观看杰利的演出,通过这一系列的事情
11、他们悟出了许多道理,一家人终于冰释前嫌,生活将重新开始。 请用学习过的三种理论解释电影中的相关情节。(分数:2.00)_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试卷 23答案解析(总分:5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3,分数:46.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提出统觉学说的学者是(分数:2.00)A.裴斯泰洛齐B.夸美纽斯C.詹姆斯D.赫尔巴特 解析:解析:赫尔巴特是科学教育心理学诞生之前对教育心理学影响最大的思想家之一。我们在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中可清晰地看到统觉学说的影子。因此
12、,本题的答案为 D。3.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在个体认知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的心理学家是(分数:2.00)A.皮亚杰B.格赛尔C.维果茨基 D.华生解析:解析:皮亚杰强调主客体相互作用的重要性。格赛尔强调成熟的作用。华生强调环境的决定作用,没有特别指出文化因素的作用。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C。4.采用对偶故事法研究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心理学家是(分数:2.00)A.科尔伯格B.皮亚杰 C.班杜拉D.弗洛伊德解析:解析:皮亚杰采用对偶故事法研究儿童道德认知发展,柯尔伯格采用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B。5.在斯腾伯格提出的智力三元论中,用来解释分析能力的亚理论是(分数:2.00)A
13、.成分亚理论 B.经验亚理论C.情境亚理论D.逻辑亚理论解析:解析:斯腾伯格用成分亚理论解释分析能力,用经验亚理论解释创造能力,用情境亚理论解释实践能力。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A。6.下面发生了学习的情形是(分数:2.00)A.小明喝酒后脾气变得暴躁B.小刚进到黑屋子里视力水平提高了C.大猩猩模仿游人吃饼干 D.运动员服用兴奋剂后成绩提高解析:解析:学习的定义是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持久的变化。A、B 和 D所产生的变化都不是由经验所导致的。7.奥苏伯尔根据学习材料和学习者原有结构之间的关系把学习分为(分数:2.00)A.知识学习和技能学习B.概念学习和有意义学习C.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D
14、.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解析:解析:奥苏伯尔根据新旧学习内容之间的关系将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根据学习方式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8.在桑代克以猫作为实验对象的研究中,当猫开始的动作无效时,会通过改变动作设法逃出去,桑代克认为猫的这种反应符合的学习规律是(分数:2.00)A.选择反应律B.类化反应律C.联结转移律D.多重反应律 解析:解析:桑代克通过学习实验提出三种学习主律和五种学习副律。五条副律分别是多重反应律、定势律、选择反应律、类化反应律、联结转移律。多重反应律是指某一反应不能导致令人满意的结果时,将进行另外的反应,直到有一种反应最终导致满意的结果为止。选择反应律是指对情境
15、中的某些因素进行选择性反应。类化反应律是指在新,隋境中出现与其类似情境中的反应。联结转移律是指逐渐的变化情境中的刺激,直至使反应与新情境形成联结。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D。9.能够解释“程序教学”的心理学理论是(分数:2.00)A.强化原理 B.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分类理论C.有意义学习理论D.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理论解析:解析:程序教学是斯金纳强化原理在教学中的系统运用。注意不要将“程序学习”中的“程序”与“程序性知识”中的“程序”混淆。10.托尔曼通过“潜伏学习实验”证明强化的作用是(分数:2.00)A.决定学习是否发生B.决定表现是否发生 C.决定探究倾向是否产生D.决定行为是否获得解析
16、:解析:潜伏学习实验证明不给予强化学习也会发生,强化决定的是个体能否将学习的结果表现出来。11.教师在教学时先教最一般、最抽象的概念,然后教较为具体的概念,最后教最为具体的概念,根据奥苏伯尔的理论,教师贯彻的教学原则是(分数:2.00)A.综合贯通原则B.渐进分化原则 C.直观性原则D.系统性原则解析:解析:奥苏伯尔提出了两种教学原则:一种是渐进分化原则,一种是综合贯通原则。渐进分化原则指的是教师在教学时先教最一般、最抽象的概念,然后教较为具体的概念,最后教最为具体的概念。综合贯通原则指的是教师在教学时先教具体的概念,随着学生对具体概念的掌握,再帮助学生将这些具体的概念联系起来。因此,答案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教育学 专业 基础 综合 教育 心理学 23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