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试卷 2及答案解析(总分:8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21,分数:42.00)1.单项选择题第 1-45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分数:2.00)_2.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法律形式的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科最早出现于汉代,北魏以格代科,科失去了独立的法律地位B.格最早出现于东魏时期,名称为麟趾格C.清朝的则例相当于民事法规D.宋朝的条法事类是宋朝最重要、最经常的立法活动3.下列有关古代借贷契约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西周时期的借
2、贷契约称为“质剂”B.唐朝将有息借贷契约称为“负债”C.宋朝的典卖契约是一种不动产买卖契约D.清朝明确规定了房屋出典后的风险责任4.乾隆年间,四川重庆府某甲“因戏而误杀旁人”,被判处绞监候。依据清代的会审制度,对某甲戏杀案的处理,适用的程序是( )。(分数:2.00)A.上报中央列入朝审复核定案B.上报中央列入秋审复核定案C.移送京师列入热审复核定案D.上报中央列入三司会审复核定案5.下列关于清朝立法活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清朝立法活动最突出的表现是对大清律例的修订B.大清现行刑律是中国古代颁布的最后一部封建成文法典C.清朝颁布的各类例中,以则例最为重要D.清朝的例类
3、似于刑事特别法规6.在编纂体例上遵循“以典为纲,以则例为目”的典、例分别编辑原则的法典是( )。(分数:2.00)A.唐六典B.大明会典C.大清会典D.大清律例7.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独子承祧制度为清朝独创B.发遣刑创制于明朝C.清朝对于文字狱案,一般以谋反罪论处D.清朝受理内外蒙古、回疆、青海地区的中央上诉审机关是宣政院8.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大元通制是元英宗时期制定的一部较为完备的法典B.“五朝会典”是指唐六典、明会典、大清会典等五个朝代的会典C.明朝实行“重其所重”原则,加重了对伦理教化犯罪的处罚D.清朝的秋审是对京师附近斩、绞
4、监候案件的复审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清朝政府制定的适用于少数民族地区法规的是( )。(分数:2.00)A.西藏禁约十二事B.番律条款C.西宁番子治罪条例D.钦定八旗则例10.元朝的立法指导思想是( )。(分数:2.00)A.明刑弼教B.附会汉法C.德本刑用D.刑乱国用重典11.第一个以刑部作为中央主审机关的朝代是( )。(分数:2.00)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12.明朝的立法指导思想是( )。(分数:2.00)A.明德慎罚B.明刑弼教C.德本刑用D.德主刑辅13.下列有关我国婚姻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七出、三不去”制度属于我国古代婚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B
5、.按照唐律的规定,诸嫁娶违律,主婚、结婚者皆坐C.明朝首次明确将婚书作为建立婚姻关系的法定构成要件D.元朝首次在法律上明确了家长的主婚权14.下列犯罪中,明律在处刑上要轻于唐律的是( )。(分数:2.00)A.强盗罪B.谋反罪C.坐赃罪D.不孝罪15.下列关于古代民事、经济立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汉朝为了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制定了酎金律B.我国第一次实行征收实物税的朝代是宋朝C.宋朝已经出现了有关“活卖”和“绝卖”的区分D.清朝明确了典和卖的区分,但没有规定有关出典物风险责任的负担原则16.下列关于明朝婚姻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明律关于义绝
6、的规定,比较重视妻对夫及夫族的奸非罪、谋害罪、殴杀罪B.明律规定,对于重别招婿的行为,属于义绝C.明律规定,诸嫁娶违律,主婚者、结婚者皆坐D.明律规定,双方家长的意愿对婚姻的订立没有决定性影响17.下列关于大审的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大审是清朝秋审的渊源B.大审每 3年举行一次C.大审是明清时期的会审形式D.大审和热审都是有宦官参与的会审制度18.关于清末“预备立宪”,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钦定宪法大纲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国家制度B.十九信条取消了皇权至上,大大缩小了皇帝的权力,扩大了国会的权力C.清末成立的资政院是中国近代第一届国家议会
7、D.谘议局作为地方督抚的咨询机关,权限包括讨论本省兴革事宜、预决算等19.清末司法改革后,全国最高的司法行政机关是( )。(分数:2.00)A.大理院B.法部C.刑部D.司法部20.清末设立的机构中,对开启中国传统法律走向近代化作出贡献最大的是( )。(分数:2.00)A.宪政编查馆B.考察政治馆C.礼学馆D.修订法律馆21.南京国民政府立法活动的主要原则是( )。(分数:2.00)A.强调“隆礼”B.采用“重刑”C.庶政公诸舆论D.坚持“党治”二、多选题(总题数:10,分数:20.00)22.多项选择题第 46-63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
8、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23.以御史台作为中央最高监察机关的朝代有( )。(分数:2.00)A.隋朝B.唐朝C.宋朝D.元朝24.下列关于古代六赃犯罪,表述正确的有( )。(分数:2.00)A.六赃犯罪首次创立于唐朝B.六赃犯罪都属于官吏贪赃性犯罪C.坐赃治罪就是指“受有事财而为曲法处断”的行为D.明太祖首次在大明律中附载了“六赃图”25.下列有关元朝行政立法的表述,正确的有( )。(分数:2.00)A.提刑按察司是元朝在行省以下设立的地方司法监察机关B.大宗正府是元朝设置的掌管全国宗教事务和宗教审判的机构C.元朝的科举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种,该考试
9、选官形式为明朝沿用D.元朝首创了经义取士的科举考试形式26.下列有关古代刑律篇目的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开皇律使封建成文法典篇章体例定型化B.北魏律和晋律都是 20篇C.大明律和大清律例都是 7篇D.唐律疏议和宋刑统都是终世不改的根本大法27.下列关于清代典、卖契约的表述,正确的有( )。(分数:2.00)A.清代的典卖契约须经过过割赋税方能成立B.清代明确区分了买卖契约与典卖契约C.清代规定的典当契约的回赎期限为 30年,超过此期限的,以买卖契约论D.清代的典当与买卖的根本区别在于出典人是否享有回赎权28.以都察院作为中央最高监察机关的朝代有( )。(分数:2.00)A
10、.宋朝B.元朝C.明朝D.清朝29.唐朝的“六杀”罪包括的情形有( )。(分数:2.00)A.故杀B.斗杀C.误杀D.过失杀30.宋朝不动产买卖契约的构成要件包括( )。(分数:2.00)A.先问亲邻B.输钱印契C.过割赋税D.原主离业31.宋朝对于户绝财产,其继承方式包括( )。(分数:2.00)A.立继B.承继C.命继D.嗣继三、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4.00)32.简答题第 64-66小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分数:2.00)_33.简述清朝的秋审制度。(分数:2.00)_四、分析题(总题数:3,分数:18.00)34.分析题第 67-69小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
11、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_明史.刑法志一:“自汉以来,刑法沿革不一。隋更五刑之条,设三奏之令。唐撰律令,一准乎礼,以为出入。宋采用之,而所重者敕。律所不载者,则听之于敕。故时轻时重,无一是之归。元制,取所行一时之例为条格而已。明初,丞相李善长等言:历代之律,皆以汉九章为宗,至唐始集其成。今制宜遵唐旧。” 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知识和理论,分析上述文字并回答下列问题:(分数:10.00)(1).根据本段文字说明唐、宋、元主要的法律表现形式。(分数:2.00)_(2).请说明本段文字中“五刑”、“三奏”、“一准乎礼”的含义。(分数:2.00)_(3).如何理解和评价材料中的“元制,取所行
12、一时之例为条格而已”?(分数:2.00)_(4).根据本段文字说明明朝采用唐朝旧律的原因。(分数:2.00)_(5).请对比分析唐明律在定罪量刑上的异同。(分数:2.00)_明史.刑法志一:五刑之外,徒有总徒四年,(遇例减一年者),有准徒五年,(斩、绞、杂犯减等者。)流有安置,有迁徙,(去乡一千里,杖一百,准徒二年。)有口外为民,其重者日充军。充军者,明初唯边方屯种。后定制,分极边、烟瘴、边远、边卫、沿海、附近。军有终身,有永远。二死之外,有凌迟,以处大逆不道诸罪者。充军、凌迟,非五刑之正,故图不列。凡徒流再犯者,流者于原配处所,依工、乐户留住法。三流并决杖一百,拘役三年。拘役者,流人初止安置
13、,今加以居作,即唐、宋所谓加役流也。徒者于原役之所,依所犯杖数年限决讫,应役无得过四年。 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知识和理论,分析上述文字并回答下列问题:(分数:8.00)(1).请根据该段文字说明大明律在“五刑”之外所规定的刑种。(分数:2.00)_(2).请根据该段文字说明充军刑适用情形的发展。(分数:2.00)_(3).请根据该段文字说明凌迟和徒流再犯者的刑罚适用情形。(分数:2.00)_(4).请根据该段文字评价明朝刑罚制度的发展。(分数:2.00)_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试卷 2答案解析(总分:8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21,分数:42.00)1.单项选
14、择题第 1-45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分数:2.00)_解析:2.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法律形式的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科最早出现于汉代,北魏以格代科,科失去了独立的法律地位 B.格最早出现于东魏时期,名称为麟趾格C.清朝的则例相当于民事法规D.宋朝的条法事类是宋朝最重要、最经常的立法活动解析:解析:科最早起源于汉代,北魏以格代科,科才失去独立的法律地位,格的出现为隋、唐、宋时期的律、令、格、式的确立打下了基础。可见,A 项表述正确,B 项表述错误,故选 A项。清朝的则例相当于行政法规,故 C项表述错误。宋
15、朝的法律形式包括律、令、格、式、编敕、编例和条法事类,其中,编敕和编例是宋朝最重要、最经常的立法活动,而不是条法事类。故 D项表述错误。3.下列有关古代借贷契约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西周时期的借贷契约称为“质剂”B.唐朝将有息借贷契约称为“负债”C.宋朝的典卖契约是一种不动产买卖契约D.清朝明确规定了房屋出典后的风险责任 解析:解析:西周时期的买卖契约称为“质剂”,借贷契约称为“傅别”,可见,A 项表述错误。唐朝将有息的借贷契约称为“出举”,将无息的借贷契约称为“负债”。可见,B 项表述错误。从广义上讲,宋朝的典卖契约包括不动产买卖契约和附回赎条件的典卖契约,狭义上
16、的典卖契约就是指附回赎条件的特殊的买卖契约,实质上是设置典权的契约。可见,C 项表述错误。清朝明确规定了房屋出典后的风险责任,这是宋、元、明以来的法律均无规定的内容。故 D项表述正确,选 D项。4.乾隆年间,四川重庆府某甲“因戏而误杀旁人”,被判处绞监候。依据清代的会审制度,对某甲戏杀案的处理,适用的程序是( )。(分数:2.00)A.上报中央列入朝审复核定案B.上报中央列入秋审复核定案 C.移送京师列入热审复核定案D.上报中央列入三司会审复核定案解析:解析:清承明制,进一步发展完善了重案会审制度,形成了秋审、朝审、热审等比较规范的会审体制。秋审是最重要的死刑复审制度,其审理的对象是全国上报的
17、斩、绞监候案件。朝审是对刑部判决的重案及京师附近斩、绞监候案件进行的复审。热审是对发生在京师的笞杖刑案件进行重审的制度。三司会审是明代在审判重大、疑难案件时,由刑部、大理寺和督察院三个中央司法机关共同审理。结合本题交代的案情:(1)时间是乾隆年间,属于清朝的案件;(2)案件发生地在四川重庆非京师、京师附近处;(3)被判处绞监候。故选 B项。5.下列关于清朝立法活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清朝立法活动最突出的表现是对大清律例的修订B.大清现行刑律是中国古代颁布的最后一部封建成文法典C.清朝颁布的各类例中,以则例最为重要 D.清朝的例类似于刑事特别法规解析:解析:清朝立法最突
18、出的表现就是对例的纂修,因而清朝法律的变动在于例而不在律。可见,A 项表述错误。大清律例是中国古代颁布的最后一部封建成文法典。可见,B 项表述错误。清朝例的种类很多,有则例、事例、条例、律例、成例等,但最重要的例是则例。所谓则例,是指清朝针对中央各部门的职责、办事规程而制定的基本规则,是规范各部院的政务活动、保障其正常运转的行政规则。则例为数众多,可视为清朝的行政法规,是清代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C 项表述正确,D 项表述错误。故选 C项。6.在编纂体例上遵循“以典为纲,以则例为目”的典、例分别编辑原则的法典是( )。(分数:2.00)A.唐六典B.大明会典C.大清会典 D.大清律例
19、解析:解析:大清会典遵循“以典为纲,以则例为目”的编纂体例,典、例分别编辑遂成固定体例。可见,选 C项。唐六典和大明会典的编纂体例是以六部为纲,分述各行政机关职掌、建制、沿革、管理制度以及礼仪、礼制等。大清律例的编纂体例是以名例律为统率,以六部为分篇的编纂体例。大清律例虽也有例,但不像大清会典那样,采取典、例分别编辑,而是将例附在律文之后,这明显不同于大清会典的编纂体例。7.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独子承祧制度为清朝独创 B.发遣刑创制于明朝C.清朝对于文字狱案,一般以谋反罪论处D.清朝受理内外蒙古、回疆、青海地区的中央上诉审机关是宣政院解析:解析:清代宗祧继承注重血缘关
20、系,故禁止乞养异姓义子,避免乱宗。由此规定同宗独子可以继承两房香火。独子承祧为清代独创,以前历代王朝都没有此规定。此外,根据清朝法律的规定,独子出继的两房应该为同父兄弟,而且须双方同意,并有全族的书面见证,才可一人继承两房香火。可见,A 项表述正确,选 A项。发遣刑创制于清朝而不是明朝,故 B项表述错误。清朝对于文字狱案,一般以谋大逆论处,但少数是以谋反罪论处的。可见,C 项表述错误。清朝受理内外蒙古、回疆、青海地区的中央上诉审机关是理藩院,而不是宣政院,宣政院是元朝专理宗教审判的中央司法机关。可见,D 项表述错误。8.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大元通制是元英宗时期
21、制定的一部较为完备的法典 B.“五朝会典”是指唐六典、明会典、大清会典等五个朝代的会典C.明朝实行“重其所重”原则,加重了对伦理教化犯罪的处罚D.清朝的秋审是对京师附近斩、绞监候案件的复审解析:解析:大元通制是元英宗时期制定的一部较为完备的法典,故 A项表述正确,选 A项。B 项错在:五朝会典仅指大清会典中的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和光绪五朝编纂而成的会典,而不是某五个朝代的会典。C 项错在:对于伦理性犯罪,明朝采取“轻其所轻”的刑罚适用原则,而不是“重其所重”的刑罚适用原则。D 项错在:清朝的秋审是对全国上报的斩、绞监候案件的复审,对刑部的重案和京师附近斩、绞监候案件的复审是朝审。9.下列选项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法律硕士 综合 中国 法制史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