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试卷20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试卷20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试卷20及答案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工程硕士(GCT)语文-试卷 20 及答案解析(总分:11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选择题(15 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分数:2.00)_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分数:2.00)A.宁 nng 宁波 安宁 宁静 宁心静气B.蔓 mn 瓜蔓 蔓延 枝蔓 须蔓C.便 bin 方便 便言 便嬖 大腹便便D.吐 t 呕吐 倾吐 吞吐 一吐为快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全正确的一项是:(分数:2.00)A.我想:“董昆是什么样子呢?可像家乡的尚二叔?”B.他看到我在注意地看他,就冲
2、着我一笑说:“不行春风,难得秋雨。同志你听到过这句谚语吗?”C.“哦,哦,”他看定我,似乎十分高兴。“我也姓过一回唐的。”D.人们思考问题、说话、写文章,都要运用概念。我们经常说:“让我考虑考虑”,就是在头脑中运用概念对某种事物作出判断或进行推理。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分数:2.00)A.有些人对民间剪纸瞧不起,认为这只是下里巴人的玩意,没有艺术价值,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B.望着墙上挂着的这幅水墨画,大家对作者赞不绝口:“他画虾画得如此出神入化,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啊。”C.在美国一再对伊拉克发出战争威胁之后,几个邻近伊拉克的阿拉伯国家一时风声鹤唳,表现出强烈的反战情绪
3、。D.在倡导素质教育的社会背景下,沿用了多年的中学教科书也纷纷改头换面,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广大中学生的手中。5.在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对于外国文化,排外主义的方针是错误的,应当尽量_进步的外国文化,以之为发展我国新文化的_。 蜘蛛的丝,即使放弃了科学的_,从实用上看,也是很有意思的。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_神话、童话的幻想故事,都可能成为现实。(分数:2.00)A.吸收 借镜 体察 以致B.吸收 借镜 观察 以至C.吸取 鉴戒 体察 以至D.吸取 鉴戒 观察 以致6.杂剧中有很多方言白话与现代汉语意思区别很大,但用在剧中,语言会通俗浅显,请选出解释正确的一组: 生受(
4、有劳、烦劳)了 怎不将天地也生(产生)埋怨 恁(这,这样)时节(时候) 这早晚(一天)了 不提防遭刑宪(刑法,刑律) 待我嘱咐他几句话咱(自己) 争差(差错)些吧 我窦娥向哥哥行(这里,那里)有句言 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荐(祭奠,超度) 官吏每(常常)无心正法 兀的(这,同“兀哪”)不闷煞人也行哥(分数:2.00)A.B.C.D.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分数:2.00)A.香菱学诗是红楼梦中的一个插曲,但联系香菱一生的遭遇,作者是颇具匠心地安排了这个插曲的。B.红楼梦的艺术成就是辉煌的、多方面的,不仅带有浓郁的传统风格和民族特色,而且能突破前人窠臼,具有鲜明的创新精神。C.宝玉对女孩子
5、们一般是温存和顺的,但在初期也暴露出一些暴戾作风。D.作者真实细致地描写了造成悲剧发生和发展的复杂现实内容,揭示造成悲剧的全面而深刻的社会根源。8.依次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1)每逢深秋时节,_,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2)远眺群山环抱,_,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葱郁,松竹并茂。 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白云缭绕,层林叠翠 层林叠翠,白云缭绕(分数:2.00)A.B.C.D.9.将鲁迅先生的作品进行分类,选出正确的答案: (1)祝福 (2)社戏 (3)伤逝 (4)藤野先生 (5)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6)范爱农 (7)
6、故乡 (8)孔乙己 (9)自嘲 (10)药(11)惯于长夜 (12)雪(分数:2.00)A.分为三类/B.分为三类/C.分为三类/D.分为三类/10.选出下列文学史连线正确的一项:(分数:2.00)A.“三言”拟话本明代凌漾初B.日出戏剧曹禺陈白露C.激流三部曲小说茅盾觉新、觉民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法捷耶夫保尔1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分数:2.00)A.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是俄苏作家肖洛霍夫的重要作品,它史诗般地再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到国内战争时哥萨克社会的巨大变化。B.著名英国诗人雪莱浪漫主义理想的终极目标是创造一个人人享有自由的新世界,他在云雀颂中预言:“如果冬天已经
7、来临,春天还会远吗?”C.法国作家小仲马的成名作是据巴黎一个年轻名妓被社会迫害致死的真实故事写成的小说茶花女,后来他又将小说改编成同名话剧搬上了舞台。D.古代希腊的伊索寓言常常用拟人化手法写出动物的性格特征,例如在狼和小羊中刻画了狼的凶暴专横,是贵族或奴隶主的写照。12.近代中国,下列为国捐躯的爱国将领牺牲的先后顺序是: 关天培 聂士成 邓世昌 左宝贵(分数:2.00)A.B.C.D.13.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委、科技部于 2001 年 10 月 12 日在北京联合宣布,中国水稻(籼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和数据库已经完成,并将公布数据,供全球无偿共享。体现了:(分数:2.00)A.我国的政体B
8、.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C.我国外交政策的目标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D.科学无国界14.马克思说:“把价值看作是劳动时间的凝结,只是物化劳动,这对于认识价值本身具有决定性意义。”对此正确的理解是:(分数:2.00)A.生产者劳动时间的凝结即价值B.价值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凝结,是物化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C.凡是经过劳动的物品都有价值D.价值是各部门平均的劳动时间的凝结,是物化的平均劳动15.我国近年来实施了一些重大工程,如:“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实施以上工程也说明了: 我国各地区资源分布不平衡 我国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国家的宏观调控必不可少 西部的资源优势能变为经济优势
9、从我国西部运到东部的“气”和“电”都比东部自产的便宜(分数:2.00)A.B.C.D.16.正午太阳高度周年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分数:2.00)A.黄赤交角的存在B.地球自转的结果C.地球公转的结果D.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二、填空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7.填空题(15 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分数:2.00)_18.学习古诗,不仅是为了学习欣赏,古人许多文质兼美的诗句,仍然活在我们今天的语言里。唐代诗人杜甫登高一诗中的名句“_,_”,今人常用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分数:2.00)A.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B.云移雉
10、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C.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D.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19.宋代词人_雨霖铃中的名句“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更常被用来表现亲朋洒泪而别、欲语难言的感人场面。(分数:2.00)A.苏东坡B.秦观C.李清照D.柳永20.阿 Q 的_使他常常陷入一种自欺欺人的精神满足状态,多年来,人们形象地称之为阿 Q 主义。(分数:2.00)A.精神胜利法B.心理战胜法C.要革命精神D.剪辫子精神21.莎士比亚名剧_描写了丹麦王子对谋杀他父亲、骗娶他母亲并篡夺了王位的叔父进行复仇的故事。(分数:2.00)A.第十二夜B.李尔王C.奥赛罗D.哈姆雷特22.中华人民共
11、和国国歌的词作者是田汉,曲作者是_。(分数:2.00)A.冼星海B.聂耳C.贺绿汀D.黎锦晖23.19 世纪中期,日本是一个落后的_国家,_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分数:2.00)A.君主立宪 德川幕府B.封建 明治维新C.共和制 伊藤博文D.军阀割据 藩阀政治24._是近代绘画的奠基者,_是他的名作。(分数:2.00)A.拉斐尔 西斯廷圣母B.米开朗基罗 最后的审判C.莫奈 印象,日出D.乔托 哀悼基督25._年,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等 12 个国家的代表,在_集会,签订了_,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分数:2.00)A.1949 华盛顿 北大西洋公约B.1949 布鲁塞尔 北
12、大西洋公约C.1952 巴黎 北大西洋公约D.1949 伦敦 北大西洋公约26.巴斯德说:“在观察的领域中,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_。(分数:2.00)A.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B.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起作用C.认识来源于有准备的头脑D.在认识过程中机遇具有重要作用27.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相互依存的趋势越来越强,国际社会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其主要原因是_。(分数:2.00)A.任何一国不可能在封闭状态下生存B.科技进步和世界经济的发展C.各国之间联系的日益密切D.国际交往频繁,国际之间竞争激烈28.病菌能使身体衰弱的人致病,而对体魄健壮的人却
13、无可奈何;西方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可以使意志薄弱者迷失方向,失去人格,而对意志坚强的人却无能为力。这说明_。(分数:2.00)A.外因对事物变化发展的作用,是无足轻重的,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因B.外因对事物的变化发展,有时起作用,有时不起作用C.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D.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它决定着事物变化发展的方向29.公民购买债券、银行储蓄、参加商业保险的共同点是_。(分数:2.00)A.都以获利为主要目的B.都是支援国家经济建设C.个人投资,利国利己D.都是风险投资行为30.地壳厚度的_和硅铝层的_分布状态,是地壳结构的主要特点。(分数:2.00)A.均匀 连续B.不
14、均 不连续C.均匀 放射式D.不均 连续31.内生矿床一般由_活动形成,外生矿床一般由_作用形成,变质矿床是由_作用形成的。(分数:2.00)A.地幔 地壳 张裂B.岩浆 地壳 张裂C.岩浆 沉积 变质D.地幔 地壳 变质32.滥伐森林,必然破坏自然界的_,滥垦草原会造成土地_。(分数:2.00)A.生态平衡 沙漠化B.食物链平衡 沙漠化C.生态平衡 干涸和退化D.食物链平衡 干涸和退化三、阅读理解题(总题数:6,分数:48.00)33.阅读理解题(20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分数:8.00)_粒子束武器 粒子束武器大致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即由能源、电子喷嘴
15、和集流加速器组成。 能源,一般是靠核裂变或聚变的极高的脉冲功率形成。人们采用专门的核爆炸式的发电机,通过核裂变或聚变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发出高压脉冲电流。它通过控制开关和特殊传输线路在一瞬间传输给巨型贮能器,把脉冲电荷堆积起来,通过超高压开关在毫微秒计的时间内放电。 流量压缩装置和电子注入器把脉冲高压转换成电子束,高强电磁场把它在长长的电子枪中加速,通过电子嘴向集流加速器喷射,作为形成和加速质子的媒介。 集流加速器是粒子束的核心。在电子喷嘴和集流加速器之间,装有注入阀,引入 Z 质(如有一种加速器的 Z 质用氢气),由于电子束的高速碰撞,电子被剥落,形成质子,并集流加速,最后接近光速发射出来,摧
16、毁目标。 粒子束武器的简单工作过程是:通过核裂变或聚变的形式实现爆炸或脉冲发电,以产生高功率的脉冲粒子束,这些粒子束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射向目标,击毁目标。 (选自自然科学14 辑)(分数:8.00)(1).第三段“高强电磁场把它在长长的电子枪中加速”中的“它”指的是:(分数:2.00)A.流量压缩装置B.电子注入器C.脉冲高电压D.电子束(2).在粒子束形成的过程中,经历了多次转换。这些转换的物质依次是:(分数:2.00)A.脉冲高电压电子表高强电磁场质子束B.脉冲高电压电子表Z 质粒子束C.脉冲电荷电子束媒介质子束D.高压脉冲电流电子束质子束(3).根据文意,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分数:2.0
17、0)A.通过核裂变或聚变的形式实现脉冲式发电,是粒子束武器获取能源的常用的方式。B.形成和加速质子的媒介是脉冲高压电转换成的电子束。C.集流加速电子束以接近光速发射出来,就能摧毁目标。D.脉冲高压在流量压缩装置和电子注入器中转换成电子束。(4).根据对文章的理解,给粒子束武器下得正确的定义是(分数:2.00)A.粒子束武器是由能源、电子喷嘴和集流加速器组成的一种新型武器B.粒子束武器是一种以接近光速的粒子速击毁目标的武器C.粒子束武器是一种通过核裂变或聚变释放出能量打击目标的武器D.粒子束武器是一种用高功率脉冲粒子击毁目标的武器传统的误读 我认为我们可能误读丁我们的思想文化传统。很久以前就误读
18、了,现在还在误读。 不是个别的,不光在国内,甚至不是少数,而是相当多的研究者都倾向认为:儒家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中心。还有的把儒家思想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完全等同起来,以为在中国,儒家就是传统。这样来看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就是对文化传统的误读。 不妨回顾一下历史上的各个时代 先秦时代,春秋战国时期,是诸子百家争鸣竞放的时代,儒家只不过是诸子百家中的一家,无所谓儒家中心。 秦朝,法家地位显赫,因此才有焚书坑儒,更谈不上儒家中心。 西汉,西汉前期倡黄老之术,“王霸道杂之”;至汉武帝独尊儒术,儒家地位始有所改变。但董仲舒试图用阴阳五行的观点诠释儒家,实际上是变了味的儒学。 东汉,佛教传人,道教始兴,刚
19、刚确立但还没有真正确立起来的儒家地位,遇到了异教旁门的挑战。 魏晋时期,那是玄学的时代。 南北朝,佛教大盛,道教方炽,儒家退为守势。 隋朝和唐朝,特别是唐朝,那是个大文化的时代,兼容并蓄,无所不包;但思想文化方面居优胜的是佛家和道家,不是儒家。 宋、明出现理学和心学,既是传统儒家思想的发展,又是儒家思想的转型。准确地说,是儒、道、释、庄、玄、禅各种思想彼此交融、互相吸纳的结果。 清朝,一开始打乱了传统,后来又修补传统;既尊儒,又奴儒、坑儒。即便是号称盛世的康、乾时期,在经济上、军事上、版图上,是世界一流大国;文化上,也是十足的小国心态。反儒学潮流,在清一代,始终没有停止过。 几千年来的中国传统
20、思想文化,从来不是单独哪一家哪一派的天下。儒家中心说解释不了历史。儒家即传统是对传统的误读。历史上思想文化最繁盛、昌明、活跃的时期,都是各种思想竞争、融会、兼容、并立的时期。这正体现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用中国文化精神培育出来的知识分子,往往把儒释道等各家思想消融得无碍无隔,不是某一种单一的思想,而是各种思想的合力,铸成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人格精神。 中国文化对异质文化的吸纳与消解能力,是无与伦比的。易经上说:“天下殊途而同归,一致而百虑。”又说:“物相杂,故曰文。”这是对中国文化精神的绝好概括。这种精神属于中国文化整体,绝非儒家一家一派所能代表。 问题是由于何种原因导致了对传统的误读。如果从
21、方法论的角度着眼,把思想文化与社会制度混为一谈,是重要原因。制度虽然是文化的派生物,是一定文化成熟与否的标志,但制度是暂时的,文化是永久的。制度,包括任何制度,都有其不完善性;文化的本性则追求完美,不仅属于一个国家,而且属于全人类。过时的制度可以推翻,但不能推翻文化。文化传统有断而相续的特性,永远割不断。陈寅恪先生曾说:“二千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深最巨者,实在制度法律公私生活之方面,而关于学说思想之方面,或有不如佛道二教者。”这真是通史明变的大判断,惜时人鲜有注意者。 总之,破除儒家即传统的儒家中心说,把一定的思想和一定的制度区分开来,是两个关键。在认知上解决两个问题,可以走向对中
22、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正读,并进而求得正确,为恢复和重建中国文化所固有的会通三教、兼容百家,无所不包括、无所不师承的博大而恢弘的精神铺设条件。(分数:8.00)(1).下列四项中,不属于“对文化传统的误读”的一项是:(分数:2.00)A.认为儒家思想文化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B.认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其实就是指儒家思想文化C.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即以儒家思想为中心的历史D.认为儒家学说长期影响着中国的法律制度建设和人们的生活(2).根据文中史料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分数:2.00)A.西汉以前,并未确立儒家中心,当时是以法家为中心的。B.西汉时期,儒家开始有了一定地位,但儒学观念已
23、经与先秦大不相同了。C.正宗儒学在秦朝受到毁灭性打击,至魏晋终于被玄学所替代。D.纵观历史,儒学在被反对、遭摧残中发生变异和转型,艰难地发展着。(3).作者说清朝“文化上,也是十足的小国心态”,下列四项中,不属于“小国心态”表现的一项是:(分数:2.00)A.一开始打乱了传统,后又修补传统B.既尊儒,又奴儒、坑儒C.始终没有停止过反对儒学D.具有吸纳与消解异质文化的能力(4).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分数:2.00)A.作者引用大量的历史事实,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方法批驳了“儒家即传统”的错误观点。B.文章指出,把思想文化与社会制度混为一谈,是出现“传统儒家中心说”的重要原因。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工程硕士 GCT 语文试卷 20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