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类职业资格】西方行政学说史-4-2及答案解析.doc
《【学历类职业资格】西方行政学说史-4-2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历类职业资格】西方行政学说史-4-2及答案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西方行政学说史-4-2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题(总题数:10,分数:31.00)1.协作(巴纳德) (分数:4.00)_2.协作体系的效力 (分数:3.00)_3.净满足 (分数:3.00)_4.地位 (分数:3.00)_5.权威 (分数:3.00)_6.决策 (分数:3.00)_7.战略因素 (分数:3.00)_8.补充因素 (分数:3.00)_9.领导 (分数:3.00)_10.道德 (分数:3.00)_二、简答题(总题数:19,分数:57.00)11.简述巴纳德对人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的认识。 (分数:3.00)_12.简述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
2、属性对协作产生的意义。 (分数:3.00)_13.简述组织影响个人行为的手段。 (分数:3.00)_14.简述协作体系的内容。 (分数:3.00)_15.简述协作体系的效力取决于边际贡献的效力的原因。 (分数:3.00)_16.简述使协作持续的因素。 (分数:3.00)_17.简述协作意愿的含义。 (分数:3.00)_18.简述组织目的与个人动机的关系。 (分数:3.00)_19.简述巴纳德协作系统的平衡的观点。 (分数:3.00)_20.简述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之间的关系。 (分数:3.00)_21.简述非正式组织在正式组织中的作用。 (分数:3.00)_22.简述复合性正式组织作为系统所具
3、有的特征。 (分数:3.00)_23.简述对复合性组织的归纳。 (分数:3.00)_24.简述巴纳德对地位系统的认识。 (分数:3.00)_25.简述巴纳德所认为的有效行使组织权威的条件和权威有效的原因。 (分数:3.00)_26.简述巴纳德认为的决策艺术。 (分数:3.00)_27.简述管理者的功能及有效沟通的要求。 (分数:3.00)_28.决策通常产生于哪几个领域? (分数:3.00)_29.简述组织的道德性的重要作用。 (分数:3.00)_三、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12.00)30.试述巴纳德关于个人的实质、复合性正式组织的产生及其特征的论述。 (分数:4.00)_31.试述巴纳德
4、的均衡理论。 (分数:4.00)_32.试述巴纳德对组织理论的独特性贡献及其代表作经理人员的职能的缺点。 (分数:4.00)_西方行政学说史-4-2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题(总题数:10,分数:31.00)1.协作(巴纳德)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在巴纳德看来,协作就是一种克服由物理环境或人的生物特征所强加的一些限制的手段。2.协作体系的效力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一个协作体系的效力就是它为成员个人提供满足以维持体系的能力,这种能力也可以称为体系的存在及对个人提供的满足进行平衡的能力。3.净满足 (分数:3.00)
5、_正确答案:()解析:净满足是指每个成员在协作体系中所得到的大于所投入的那部分。4.地位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巴纳德将地位定义为“对个人在组织中的权利、特权、责任、义务的说明,以及对控制其行为的限制的禁令的说服所界定的一个个人的状况。”5.权威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巴纳德对权威的定义是:“权威是正式组织中信息交流(命令)的一种性质,通过它的被接受,组织的贡献者或成员支配自己所贡献的行为,即支配或决定什么是要对组织做的事,什么不是对组织要做的事”。6.决策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巴纳德将决策定义为一些个人的行动,它是精心计划、计算、深思熟
6、虑的产物,包括了手段到目的的排列。7.战略因素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战略因素又称限制性因素,是这样的环境条件,即如果改变或没有改变,这些条件将允许组织完成其目的。8.补充因素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补充因素是指这样的环境条件,即必然为操纵战略因素以完成组织目的而维持不变的条件。9.领导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巴纳德将领导定义为一些通过建立信任来激发协作性的个人决定的人的权力,或个人行为的质量,以此来指导人们及其组织的活动。10.道德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巴纳德把道德定义为人的一种内在的、普遍的、稳定的力量或习性,它会禁
7、止、控制或修正同这种习性不一致的具体愿望、冲动或兴趣。二、简答题(总题数:19,分数:57.00)11.简述巴纳德对人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的认识。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巴纳德首先从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对人作了一个区分。他认为,作为特定的协作体系的参加者的人,若纯粹从他们的职能方面作为协作的方面来看,只要他们的努力是协作性的,他们的努力就被非个人化,或被社会化。其次,作为外在于任何一个特定组织的人,将被看作是物的、生物的、社会的一种独特的个人化,具有有限的选择能力。这两者总是出现在协作体系中。12.简述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对协作产生的意义。 (分数:3.00)_正确答案:()
8、解析:作为自然属性的人,他无论在物理学上还是在生物学上都是受到限制的,他只有有限度的自由意志。当生物的能力被看作是限制因素,而通过协作可以克服这些限制时,限制因素就成为协作本身。产生协作的原因,除了自然属性方面之外,人类的社会属性,即在共同体生活中形成的各种关系也是产生协作行为的一个原因。13.简述组织影响个人行为的手段。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组织旨在影响个人的行为,其手段要么是缩小在选择上的限制,要么是扩大选择的机会、在第一种情况下,个人被认为是一种被操纵的客体;在第二种情况下,个人是一种要被说服的主体。14.简述协作体系的内容。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
9、(1)我们必须看到协作体系中不但存在着个人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且还存在着人同集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后者意味着集体是作为一个单位同个人发生相互作用的。集体在这里代表着社会行为的一个体系,作为一个整体同集体的每一个人相互作用。 (2)作为一个协作体系,它会有自己的目的和目标。这一目的本身就是协作的产物,并成为识别协作体系采取的行动的要素,是协作的一个标志。15.简述协作体系的效力取决于边际贡献的效力的原因。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协作行为的效力就是每个人动机满足的程度,决定这种效力的惟一因素是个人,因为动机是个人的,如果一个人认为他对协作体系作出的贡献的行为是无效力的,他就会停止作出
10、贡献。这种状况下,如果他的贡献是协作体系不可缺少的,那么他个人的无效力就成为协作体系的无效力。由于协作体系不能再继续下去,因而对全体成员都是无效力的。所以,协作体系的效力取决于边际贡献的效力,或者说取决于边际贡献者。16.简述使协作持续的因素。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协作的持续取决于协作的有效性和协作的效力。有效性的衡量是共同的目的的实现;效力的衡量是诱发足够的个人参加协作的意愿。因此,协作的持续取决于两个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过程:(1)同整个协作体系和环境的关系有关的过程;(2)同满足需要的成果的创新和分配有关的过程。17.简述协作意愿的含义。 (分数:3.00)_正确答案
11、:()解析:协作意愿首先是组织提供的诱因与个人努力相比较的净结果,其次是同其他机会提供的实际可以得到的净满足相比较的结果。从逻辑上说,需要决定的问题首先是进行协作是否比独立行动对个人更有利;如果更有利,那么要考虑的问题是目前的协作机会比其他协作机会提供的利益更大还是更小。18.简述组织目的与个人动机的关系。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严格地说,一个组织目的对于个人来说并没有直接的意义,对他有意义的是组织同他的关系、组织加给他的负担和给予他的利益。组织的共同目的是外在的、非个人的、客观的,而个人动机则是内在的、个人的、主观的。这两者是有矛盾的。只是在极特殊的条件下,组织目的才能成为
12、或可能成为惟一的或主要的个人动机。19.简述巴纳德协作系统的平衡的观点。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在巴纳德看来,组织的存在取决于协作系统平衡的维持。这种平衡开始时是组织内部的,是各种要素之间的比例,但最终的和基本的是协作系统同整个外界环境的平衡。这种平衡有两个条件:一是组织的有效性,它涉及了同外界环境的关系;二是组织的效力,它涉及组织同成员个人之间的交换。20.简述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之间的关系。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非正式组织的存在使得它与正式组织构成了一种互动关系。 (1)非正式组织使得一些正式组织非成立不可,如不成立,非正式组织也无法继续发展下去。非正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历 职业资格 西方 行政 学说 42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