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类职业资格】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32及答案解析.doc
《【学历类职业资格】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32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历类职业资格】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32及答案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 32 及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50.00)1.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组成部分不包括 ( )(分数:2.00)A.民主社会主义B.科学社会主义C.马克思主义哲学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2.马克思主义是 ( )(分数:2.00)A.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B.人类全部优秀文化成果的总汇C.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总和D.关于未来社会具体设想的学说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分数:2.00)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D.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
2、4.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会导致 ( )(分数:2.00)A.唯心主义B.形而上学C.二元论D.不可知论5.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 ( )(分数:2.00)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联系和发展的规律6.否定之否定规律认为,事物的发展是 ( )(分数:2.00)A.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B.一帆风顺的前进运动C.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运动D.时进时退的曲折运动7.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 )(分数:2.00)A.唯物论的观点B.辩证法的观点C.实践的观点D.可知论的观点8.下列各项中,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区别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是 ( )(分数:2
3、.00)A.认识客体具有客观性的观点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的观点C.物质世界可以认识的观点D.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观点9.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 ( )(分数:2.00)A.调查研究,了解情况B.深入思考,形成理论C.精心安排,制定策略D.执行计划,付诸实践10.作为真理的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与时俱进的,这是因为真理具有 ( )(分数:2.00)A.相对性B.能动性C.绝对性D.普遍性11.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通过 ( )(分数:2.00)A.对个体心理素质的影响实现B.对物质生产的影响实现C.对个体生理结构的影响实现D.对民族气质的影响
4、实现12.现代生产力系统要素中的渗透性因素主要是 ( )(分数:2.00)A.劳动对象B.生产工具C.自然科学D.科学技术13.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是指 ( )(分数:2.00)A.历史决定论B.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由人们的意志决定的C.社会历史的发展是没有客观规律的D.社会历史发展的一切状况都是必然的14.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从根本上说,这是由 ( )(分数:2.00)A.党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决定的B.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C.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国际环境决定的D.广大人民群众积极主动地参与改革决定的15.商品经济是 ( )(分数:2.00)A.自给自
5、足的经济形式B.不存在社会分工的经济形式C.为他人而生产的经济形式D.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称16.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提高之后,会导致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 )(分数:2.00)A.增加B.降低C.不变D.无法判断17.劳动力价值决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 )(分数:2.00)A.它由剩余价值决定B.它包括历史和道德因素C.它由自身的使用价值决定D.它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18.资本积累的源泉是 ( )(分数:2.00)A.资本家的节俭B.资本的价值C.剩余价值D.扩大再生产19.产业资本的职能形式不包括 ( )(分数:2.00)A.货币资本B.生产资本C.商品资本D.商业资本20.在平均利润形成以前
6、,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它的利润率一般 ( )(分数:2.00)A.高于社会平均水平B.低于社会平均水平C.等于社会平均水平D.等于其剩余价值率21.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是 ( )(分数:2.00)A.实用主义B.享乐主义C.功利主义D.利己主义22.垄断资本家住售卖商品时,一般都会采用 ( )(分数:2.00)A.垄断高价B.垄断低价C.市场价格D.计划价格23.“过剩资本”的出现是 ( )(分数:2.00)A.资本积累的前提条件B.资本循环的物质基础C.资本输出的财力基D.引进资本的必然结果24.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同时胜利论的是 ( )(分数:2.00)A.马克思和恩格斯B.列宁C.斯大林
7、D.毛泽东25.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奋斗目标是 ( )(分数:2.00)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C.建设富强、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D.实现共产主义二、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26.简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分数:2.00)_27.简要说明整个人类的认识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分数:2.00)_28.简述劳动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分数:2.00)_29.简述二战后垄断统治进一步加强的主要表现。(分数:2.00)_30.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是在曲折中前进的?(分数:2.00)_三、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6.00)31.试述
8、原因和结果统一关系的原理及其辩证关系的意义。(分数:2.00)_32.试述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的区别与联系。(分数:2.00)_33.如何坚持和改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分数:2.00)_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 32 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50.00)1.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组成部分不包括 ( )(分数:2.00)A.民主社会主义 B.科学社会主义C.马克思主义哲学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解析:解析: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统一体。2.马克思主
9、义是 ( )(分数:2.00)A.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B.人类全部优秀文化成果的总汇C.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总和D.关于未来社会具体设想的学说解析:解析: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的理论体系,或者简要地说,它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分数:2.00)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D.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解析:解析: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4.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会导致 ( )(分数:2.00
10、)A.唯心主义B.形而上学 C.二元论D.不可知论解析:解析: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运动观,都是把物质和运动相割裂,前者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后者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5.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 ( )(分数:2.00)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联系和发展的规律解析:解析: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宇宙的根本规律。6.否定之否定规律认为,事物的发展是 ( )(分数:2.00)A.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B.一帆风顺的前进运动C.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运动 D.时进时退的曲折运动解析:解析: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事物的发展经过两次辩证的否定,由肯定阶段到
11、否定阶段,再到否定之否定阶段,从而使事物的发展表现为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7.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 )(分数:2.00)A.唯物论的观点B.辩证法的观点C.实践的观点 D.可知论的观点解析:解析:列宁指出:“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第一的基本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从而引起了认识论的革命。8.下列各项中,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区别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是 ( )(分数:2.00)A.认识客体具有客观性的观点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
12、反映的观点C.物质世界可以认识的观点D.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观点 解析:解析:辩证唯物主义是对旧唯物主义的发展和超越,它把实践观引进到认识论中来。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9.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 ( )(分数:2.00)A.调查研究,了解情况B.深入思考,形成理论C.精心安排,制定策略D.执行计划,付诸实践 解析:解析:认识过程包括两次飞跃,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即用理性认识去指导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题中 D 项体现了认识的第二次飞跃。10.作为真理的马克思
13、主义是发展的,与时俱进的,这是因为真理具有 ( )(分数:2.00)A.相对性 B.能动性C.绝对性D.普遍性解析:解析:正因为马克思主义真理具有绝对性,所以我们必须坚持它并以它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又因为它具有相对性,所以我们又必须在实践中丰富它、发展它。既坚持又发展,才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11.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通过 ( )(分数:2.00)A.对个体心理素质的影响实现B.对物质生产的影响实现 C.对个体生理结构的影响实现D.对民族气质的影响实现解析:解析:人类生存既然依赖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就必然影响社会的发展。地理环境通过对生产的影响,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12.现代生
14、产力系统要素中的渗透性因素主要是 ( )(分数:2.00)A.劳动对象B.生产工具C.自然科学 D.科学技术解析:解析:现代生产力系统的渗透性因素,主要指自然科学。13.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是指 ( )(分数:2.00)A.历史决定论 B.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由人们的意志决定的C.社会历史的发展是没有客观规律的D.社会历史发展的一切状况都是必然的解析:解析: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是指历史决定论,社会历史发展的选择性是指主体选择的作用。14.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从根本上说,这是由 ( )(分数:2.00)A.党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决定的B.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历 职业资格 全国 自考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概论 试卷 32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