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政治)模拟试卷224及答案解析.doc
《【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政治)模拟试卷224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政治)模拟试卷224及答案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专升本(政治)模拟试卷 224 及答案解析(总分:8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 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总题数:35,分数:70.00)1.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 【 】(分数:2.00)A.事物的普遍联系B.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C.事物的发展动力是内部矛盾D.事物的发展经量变过渡到质变2.在物质和意识关系的问题上,唯心主义的根本错误是 【 】(分数:2.00)A.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决定作用B.夸大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C.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D.夸大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3.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 【 】(分数:2.00)A.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B
2、.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C.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D.对错误思想的彻底克服4.实际工作中的“一刀切”的工作方法是由于忽视了 【 】(分数:2.00)A.矛盾的同一性B.矛盾的斗争性C.矛盾的普遍性D.矛盾的特殊性5.发展的实质是 【 】(分数:2.00)A.事物的前进上升运动B.事物数量的增加和减少C.事物发展的曲折性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6.认识客体是指 【 】(分数:2.00)A.一切客观事物B.自然界C.主体实践和认识活动的对象D.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7.国家的实质是 【 】(分数:2.00)A.阶级调和的机关B.为全民服务的机关C.正义、公正的社会组织D.统治阶级进行阶级压迫的
3、暴力工具8.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其主体是 【 】(分数:2.00)A.脑力劳动者B.统治阶级C.体力劳动者D.劳动阶级9.社会主义上层建筑是先于它的经济基础而产生,这一事实说明 【 】(分数:2.00)A.这是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辩证发展一般规律的特殊表现B.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辩证发展规律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C.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D.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相互决定的10.阶级斗争的根源是 【 】(分数:2.00)A.各阶级争夺统治地位B.各阶级的经济利益对立C.各阶级的政治见解分歧D.各阶级都存在严重派性11.从个人和社会统一的观点出发,人的自我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
4、 【 】(分数:2.00)A.满足个人对物质财富和社会地位的需要B.实现不受社会约束的自由选择C.摆脱社会的限制使人自身成为目的D.满足社会和自身多方面的需要1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 【 】(分数:2.00)A.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B.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C.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D.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13.在近代中国社会的诸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 【 】(分数:2.00)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B.封建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矛盾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D.反动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14.中国统一战线的最根本特点,也是中国统一战线得以在
5、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发挥重大作用的最基本保证,主要表现为 【 】(分数:2.00)A.争取农民B.争取资产阶级C.党对统一战线实行坚强领导D.独立自主15.在统一战线内部坚持的根本策略方针是 【 】(分数:2.00)A.既联合,又斗争B.“一切经过统一战线”C.“一切联合,否认斗争”D.“一切斗争,否认联合”16.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是 【 】(分数:2.00)A.减租减息B.没收地主土地C.消灭封建剥削制度D.取消富农经济17.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于 【 】(分数:2.00)A.1840 年鸦片战争B.1911 年辛亥革命C.1919 年五四运动D.1921 年中国共产党
6、成立18.标志着毛泽东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形成的著作是 【 】(分数:2.00)A.论人民民主专政B.论联合政府C.新民主主义论D.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19.建国初期,党在土地改革中对富农的政策是 【 】(分数:2.00)A.没收富农的土地财产B.消灭富农C.保存富农经济D.限制富农20.在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后,我国面临的主要任务是 【 】(分数:2.00)A.进行思想上、政治上的社会主义革命B.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C.继续进行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D.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21.在 1956 年的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周恩来对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的表述是 【 】(分数:2.00)A.知
7、识分子是一个独立的阶级B.知识分子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C.知识分子是民族资产阶级的一部分D.知识分子不属于工人阶级22.在 1956 年到 1966 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刘少奇在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上提出【 】(分数:2.00)A.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思想B.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的思想C.把本民族文化和外国文化有机结合起来的思想D.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思想23.根据“三步走”发展战略,我国到 21 世纪中叶的战略目标是 【 】(分数:2.00)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B.基本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生活比较富裕C.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D.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基本协调发展2
8、4.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核心在于坚持 【 】(分数:2.00)A.党的领导B.人民民主专政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改革开放25.中国共产党明确规定并写进党章,以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是在 【 】(分数:2.00)A.中共十二大B.中共十三大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26.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 】(分数:2.00)A.发展B.创新C.改革D.稳定27.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发展的时代背景是 【 】(分数:2.00)A.全球化成为时代潮流B.新技术革命浪潮迅猛兴起C.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D.知识经济初见端倪28.实施依法治国的核心是 【 】(分数:2.00)A.有法可依
9、B.有法必依C.执法必严D.违法必究29.国家之间的竞争更多的是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是 【 】(分数:2.00)A.经济的竞争B.人才的竞争C.军事的竞争D.文化的竞争30.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是 【 】(分数:2.00)A.工业现代化B.农业现代化C.科学技术现代化D.国防现代化31.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首要任务是 【 】(分数:2.00)A.实行真正的不结盟B.反对霸权主义,争取世界和平,为现代化建设争取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C.不打别人的牌,也不允许别人打自己的牌D.对国际问题采取客观公正的态度32.当前维护世界和平的根本途径是 【 】(分数:2.00)A.实行有效裁军和军控B.
10、发挥联合国的维和作用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D.加强国际干预33.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 【 】(分数:2.00)A.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相结合B.党委制C.民主集中制D.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34.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 【 】(分数:2.00)A.加强党的建设B.加强干部队伍的建设C.始终做到“三个代表”D.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5.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 【 】(分数:2.00)A.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B.两手抓,两手都要硬C.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D.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二、B简答题/B(总题数:3,分数:6.00)36.简述中
11、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及其相互关系。(分数:2.00)_37.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什么?(分数:2.00)_3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之间的关系如何?(分数:2.00)_三、B辨析题 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总题数:2,分数:4.00)39.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分数:2.00)_40.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分数:2.00)_四、B论述题/B(总题数:1,分数:2.00)41.试述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和建立健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分数:2.00)_专升本(政治)模拟试卷 224 答案解析(总分:82.00,
12、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 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总题数:35,分数:70.00)1.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 【 】(分数:2.00)A.事物的普遍联系B.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C.事物的发展动力是内部矛盾 D.事物的发展经量变过渡到质变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了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观点。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其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2.在物质和意识关系的问题上,唯心主义的根本错误是 【 】(分数:2.00)A.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决定作用B.夸大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C.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D.夸大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解
13、析:解析:本题考查了唯心主义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所犯的错误。物质和意识关系的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唯心主义的根本错误是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3.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 【 】(分数:2.00)A.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B.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C.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D.对错误思想的彻底克服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了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要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必须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4.实际工作中的“一刀切”的工作方法是由于忽视了 【 】(分数:2.00)A.矛盾的同一性B.矛盾的斗争性C.矛盾的普遍性D
14、.矛盾的特殊性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了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一刀切”就是忽视了矛盾的特殊性。5.发展的实质是 【 】(分数:2.00)A.事物的前进上升运动B.事物数量的增加和减少C.事物发展的曲折性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了发展的实质。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是指丧失了存在的必要性,日趋灭亡的事物。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6.认识客体是指 【 】(分数:2.00)A.一切客观事物B.自然界C.主体实践和认识活动的对象 D.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解析
15、:解析:本题考查了认识客体的含义。认识客体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人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那一部分客观存在。客体有两个主要特征:客观实在性和对象性。7.国家的实质是 【 】(分数:2.00)A.阶级调和的机关B.为全民服务的机关C.正义、公正的社会组织D.统治阶级进行阶级压迫的暴力工具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了国家的实质。国家的本质属于政治范畴,它是阶级统治和压迫的工具,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暴力机关。8.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其主体是 【 】(分数:2.00)A.脑力劳动者B.统治阶级C.体力劳动者D.劳动阶级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了人民群众的主体。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在任何时候都是劳
16、动人民,因为劳动人民不仅占人民群众的绝大多数,而且是决定社会发展生产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又是变革社会的决定力量。9.社会主义上层建筑是先于它的经济基础而产生,这一事实说明 【 】(分数:2.00)A.这是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辩证发展一般规律的特殊表现 B.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辩证发展规律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C.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D.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相互决定的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了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辩证发展的规律。社会主义上层建筑根本上是适合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它是先于经济基础而产生的,这是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辩证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特殊表现。10.阶级斗争的根源是 【 】(分数
17、:2.00)A.各阶级争夺统治地位B.各阶级的经济利益对立 C.各阶级的政治见解分歧D.各阶级都存在严重派性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了阶级斗争的根源。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尽管一定阶级产生之后,会在政治、思想、生活方式等方面表现出来,但是,阶级斗争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利益的对立。11.从个人和社会统一的观点出发,人的自我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 【 】(分数:2.00)A.满足个人对物质财富和社会地位的需要B.实现不受社会约束的自由选择C.摆脱社会的限制使人自身成为目的D.满足社会和自身多方面的需要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了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人的价值是贡献和满足的统一,但主要在于贡献。从个人和
18、社会统一的观点出发,人的自我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和自身多方面的需要。1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 【 】(分数:2.00)A.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B.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C.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D.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战线,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工程。13.在近代中国社会的诸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 【 】(分数:2.00)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B.封建主义和社会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历 职业资格 政治 模拟 试卷 224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