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经济基础知识-社会主义经济的增长与发展及答案解析.doc
《初级经济基础知识-社会主义经济的增长与发展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级经济基础知识-社会主义经济的增长与发展及答案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初级经济基础知识-社会主义经济的增长与发展及答案解析(总分:7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8,分数:28.00)1.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积累基金是由几个部分构成的,在下列选项中,属于积累基金的是( )。(分数:1.00)A.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基金B.社会消费基金C.国家管理基金D.劳动报酬基金2.在计算 CNP指标时,是以本国常住居民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为原则,即( )。(分数:1.00)A.只计算国内常住居民的劳动成果B.不计算出口商品和劳务C.把进口的商品和劳务也应计算在内D.不论是国内还是在国外所创造的劳动成果,均计算在内3.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
2、产总值的关系是( )。(分数:1.00)A.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外净要素收入B.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外净要素收入C.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入D.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支出4.我国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根本出路是( )。(分数:1.00)A.加强基础设施建设B.加速科技进步,提高其在经济发展中的含量C.加快基础工业的发展D.振兴支柱产业5.依靠技术进步、改善生产要素的质量以及提高劳动效率和生产效率来扩大生产规模的是( )。(分数:1.00)A.外延的扩大再生产B.内涵的扩大再生产C.粗放经营D.现代经营生产6.国民收入分配作为一种分配关系,它的性质和
3、形式首先是由( )决定的。(分数:1.00)A.社会生产方式B.社会生产力水平C.社会生产关系D.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7.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基础上,通过再分配形式的收入称为( )。(分数:1.00)A.企业收入B.派生收入C.原始收入D.再分配收入8.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实质是( )。(分数:1.00)A.满足劳动者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B.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C.发展社会生产力D.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9.在党的十七大上提出了科学的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分数:1.00)A.全面协调可持续B.发展C.以人为本D.统筹兼顾10.根据三次产业分类法,第三次产业是指( )。(分数:
4、1.00)A.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B.不对初级产品进行加工的部门C.不生产物质产品只提供服务的部门D.水产、捕猎、牧业等部门11.经济增长方式是指( )。(分数:1.00)A.经济发展的目标形式B.经济发展的决策模式C.资源的总体配置方式D.宏观调控的主要方式12.反映世界新技术革命成果,能在将来带动整个产业结构向高度优化演进的产业是( )。(分数:1.00)A.战略产业B.基础产业C.主导产业D.高科技产业13.积累基金是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所创造的国民收入中主要用作追加的( )部分。(分数:1.00)A.生产资金B.储备基金C.消费资金D.扩大再生产基金14.经济增长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
5、)。(分数:1.00)A.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经济实力B.由于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或效益的提高等原因而引起的商品和劳务总供给量的增加C.劳动者新创造的全部劳动量D.所生产的最终使用的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15.( )是指一个国家(地区)由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使用的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分数:1.00)A.社会总产值B.国内生产总值C.国民收入D.国民生产总值16.外延型扩大再生产的特点是( )。(分数:1.00)A.向生产的广度进军B.向生产的深度进军C.通过科技的进步而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大D.通过科学管理而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大和总产出的增加17.一般认为,经济发展除了经济增长
6、过程外,还应包括( )。(分数:1.00)A.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B.服务产品价值和最终使用产品的总和C.国民收入D.经济结构的协调与优化18.社会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 )。(分数:1.00)A.外延扩大再生产B.扩大再生产C.内涵扩大再生产D.简单再生产19.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引导合理消费,这是因为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可以通过( )共同负担和筹集社会保险费,使劳动者的消费结构趋于合理化。(分数:1.00)A.政府和个人B.政府和企业C.企业和个人D.政府、企业、个人20.社会总产值的价值构成可以用( )表示。(分数:1.00)A.c+vB.c+mC.v+mD.c+v+m21.(
7、)指产业部门之间和产业部门内部相互间的关联和比例。(分数:1.00)A.经济布局B.产业结构C.经济增长方式D.经济转变途径22.目前,世界各国普遍把( )作为国民收入分配的起点。(分数:1.00)A.国内生产总值B.国民生产总值C.国民收入D.国民生产净值23.经济发展目标是指在较长时间内国民经济发展所要达到的总体目标。这一目标通常用国内生产总值和( )表示。(分数:1.00)A.国民生产总值B.国民总收入C.人均国内生产总值D.社会总产值24.将产业分为资本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依据是产业( )。(分数:1.00)A.规模B.对不同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C.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D.内
8、部组织结构25.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 )。(分数:1.00)A.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B.以人为本C.以经济效益为中心D.统筹兼顾26.社会保障是通过( )所形成的一种分配关系。(分数:1.00)A.社会捐助B.社会成员互助C.国民收入再分配D.国民收入初次分配27.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在( )成员中进行的。(分数:1.00)A.与非物质生产有直接联系的B.与物质生产有直接联系的C.非物质生产部门D.全体社会28.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它不包括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和重复计算因素,只计算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创造的全部新价值指的是(
9、 )。(分数:1.00)A.社会总产品B.国民生产净值C.国民总收入D.国内生产总值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21,分数:42.00)29.经济发展目标是指在较长时期内国民经济发展所要达到的总体目标,这一目标通常是用( )指标来表示的。(分数:2.00)A.就业率B.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C.按劳分配的贯彻程度D.人均预期寿命E.教育普及率30.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包括的内容有( )。(分数:2.00)A.以税金和利润形式上缴国家B.以企业基金形式留在企业C.以工资形式分配给企业职工D.以合作事业基金形式上缴集资单位或主管部门E.集体提留31.我国产业结构存在比例关
10、系不合理和低级现象,这突出表现在( )。(分数:2.00)A.工业基础薄弱B.工业素质不高C.第三产业发展滞后D.一、二、三产业的关系不协调E.产业发展在低水平上重复32.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容和途径为( )。(分数:2.00)A.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步伐B.加速科技进步和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C.大力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D.实施资源节约型发展战略E.增加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投入33.下列各项中,属于国民收入再分配途径的是( )。(分数:2.00)A.价格体系B.国家财政收支C.工业企业向职工发放奖金D.银行信贷E.服务行业的企业支付职工工资34.根据不同产业在生产过
11、程中对不同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产业可划分为( )。(分数:2.00)A.资本密集型产业B.劳动密集型产业C.技术密集型产业D.信息产业E.产量密集型产业35.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按最终用途,可将其分为( )。(分数:2.00)A.企业基金B.积累基金C.固定基金D.消费基金E.流动基金36.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当做好的工作有( )。(分数:2.00)A.转变政府职能B.建立健全财税体制、社会保障制度、政绩考核制度等方面的机制C.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继续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D.突出社会经济工作的重点,切实解决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E.推进规模经营37.对产业进
12、行分类时,经常采用的方法有( )。(分数:2.00)A.投资规模分类法B.两大部类分类法C.消费结构分类法D.三次产业分类法E.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分类法38.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目标的途径为( )。(分数:2.00)A.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产业结构转换机制B.选准主导产业C.培育战略产业D.强化高新技术产业E.强化基础产业39.下列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B.“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C.“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D.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E.健全的财税体制是科学发展观的基础40.影响产业结构
13、的因素有( )。(分数:2.00)A.消费结构B.生产要素密集程度C.资源结构D.投资结构E.科学技术41.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大力推进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具体内容包括( )。(分数:2.00)A.完善和扩大社会保障项目,开展多种类的社会保险B.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基金和扩大社会保障对象C.加强社会保障立法,使社会保障法制化D.实行社会化的社会保障管理E.由国家和企业支付全部社会保障费用42.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形成的三种基本原始收入为( )。(分数:2.00)A.国家集中的纯收入B.企业收入C.国家时政收支D.劳务费用E.生产劳动者的个人收入43.按三次产业分类法,以下各产业部
14、门中属于第二产业的是( )。(分数:2.00)A.采掘工业B.建筑业C.房地产业D.交通运输业E.邮电通讯业44.从经营方式的角度出发,可将经济增长方式划分为( )。(分数:2.00)A.内涵型B.外延型C.粗放经营D.集约经营E.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45.与一般的经济计划相比,经济发展战略所具有的特征包括( )。(分数:2.00)A.指令性B.全局性C.阶段性D.长期性E.根本性46.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和意义为( )。(分数:2.00)A.有利于保证人民基本生活和社会安定B.有利于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C.有利于政府精简机构和减轻负担D.有利于引导合理消费和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E.有利
15、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47.社会消费基金分为( )。(分数:2.00)A.国家管理基金B.文教卫生基金C.社会保障基金D.社会后备基金E.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基金48.下列各项可以作为我国目前主导产业的有( )。(分数:2.00)A.建筑业B.汽车工业C.电子工业D.生物技术E.高技术产业49.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必须进行再分配的主要原因是( )。(分数:2.00)A.加强重点建设,保证国民经济外调发展B.满足非物质生产部门的需要C.满足物质生产部门扩大再生产的需要D.建立社会保障基金E.建立社会后备基金初级经济基础知识-社会主义经济的增长与发展答案解析(总分:7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
16、选择题/B(总题数:28,分数:28.00)1.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积累基金是由几个部分构成的,在下列选项中,属于积累基金的是( )。(分数:1.00)A.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基金 B.社会消费基金C.国家管理基金D.劳动报酬基金解析:解析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积累基金由扩大生产基金、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基金和社会后备基金三部分构成。2.在计算 CNP指标时,是以本国常住居民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为原则,即( )。(分数:1.00)A.只计算国内常住居民的劳动成果B.不计算出口商品和劳务C.把进口的商品和劳务也应计算在内D.不论是国内还是在国外所创造的劳动成果,均计算在内 解析:解析 GNP
17、即国民生产总值,包括本国企业和本国公民在国内、国外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额。3.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是( )。(分数:1.00)A.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外净要素收入B.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外净要素收入 C.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入D.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支出解析:解析 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本国居民来自国外的财产和劳务收入-支付给外国居民的财产和劳务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国外净要素收入。所以,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外净要素收入。4.我国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根本出路是( )。(分数:1.00)A.加强基础设施建设B.加速
18、科技进步,提高其在经济发展中的含量 C.加快基础工业的发展D.振兴支柱产业解析:解析 粗放型经济和集约型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经济增长是否依靠科技进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也就是把经济增长方式由依靠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投入转到依靠科技进步上来。5.依靠技术进步、改善生产要素的质量以及提高劳动效率和生产效率来扩大生产规模的是( )。(分数:1.00)A.外延的扩大再生产B.内涵的扩大再生产 C.粗放经营D.现代经营生产解析:解析 扩大再生产从其实现的方式来看,分为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和内涵的扩大再生产。前者是指单纯依靠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数量以及扩大生产场所来扩大生产规模;后者是依靠技术进步、改善生产
19、要素的质量以及提高劳动效率和生产效率来扩大生产的规模。6.国民收入分配作为一种分配关系,它的性质和形式首先是由( )决定的。(分数:1.00)A.社会生产方式B.社会生产力水平C.社会生产关系D.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 解析:解析 国民收入分配作为一种分配关系,其性质和形式是由社会生产方式,首先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的。7.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基础上,通过再分配形式的收入称为( )。(分数:1.00)A.企业收入B.派生收入 C.原始收入D.再分配收入解析:解析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形成国家集中的纯收入、企业收入和生产劳者的个人收入三部分,这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三种基本的原始收入。在国
20、民收入初次分配的基础上,社会主义国民收入还要进行再分配。通过再分配形成的收入,称为派生收入。8.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实质是( )。(分数:1.00)A.满足劳动者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B.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C.发展社会生产力D.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解析:解析 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实质是同社会主义生产的实质紧密相联的。社会主义生产的实质是满足劳动者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与此相适应,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实质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社会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9.在党的十七大上提出了科学的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分数:1.00)A.全面协调可持续B.发展 C.以人为本D.统筹兼
21、顾解析:10.根据三次产业分类法,第三次产业是指( )。(分数:1.00)A.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B.不对初级产品进行加工的部门C.不生产物质产品只提供服务的部门 D.水产、捕猎、牧业等部门解析:解析 第一次产业是指用自然界本来就存在着的劳动对象进行生产的初级产品的生产部门;第二次产业是指对初级产品进一步加工的生产部门,主要是指各种制造业部门;第三次产业是指不生产物质产品而只提供服务的部门,即广义的服务业。11.经济增长方式是指( )。(分数:1.00)A.经济发展的目标形式B.经济发展的决策模式C.资源的总体配置方式 D.宏观调控的主要方式解析:解析 经济增长方式是指资源的总体配置方式,即决定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级 经济 基础知识 社会主义经济 增长 发展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