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职业资格】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17及答案解析.doc
《【工程类职业资格】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17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类职业资格】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17及答案解析.doc(2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17 及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50,分数:50.00)1.湖泊营养状况与营养物质之间有密切关系,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围内( )增加,藻类生物量增加,鱼类产量也增加。(分数:1.00)A.总磷负荷B.总氮负荷C.总磷和总氮负荷D.总磷和总氮的比值2.下列选项中,属于生态脆弱区的是( )。(分数:1.00)A.风景区B.水陆交界的海岸C.防风固沙保护区D.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区3.下列观点中不是区域环境总量控制分析要掌握的要点和方法的是( )。(分数:1.00)A.贯彻“增产不增污、以新代老、集中治理”的原则B.污染物是
2、否达标排放,环境质量是否发表C.是否符合指令性总量控制的要求D.采用最新的技术,在实践中检验技术的可行性4.己知 L1=80dB,L 2=80dB,则 L1+2=( )dB。(分数:1.00)A.40B.160C.83D.1205.下列选项中,( )是评价验收调查结果的常用方法。(分数:1.00)A.现场监测B.类比分析法C.公众意见D.现场勘察6.影响地面水环境质量的污染物按排放方式可分为( )。(分数:1.00)A.持久性污染物B.非持久性污染物C.水体酸碱度和热效应D.点源和面源7.验收监测废气时,对有明显生产周期的建设项目,污染物的采样和测试的频次一般为( )个生产周期,每个周期为(
3、)次。(分数:1.00)A.23;35B.35;57C.35;35D.24;478.市场价值法要得到建设项目所带来的某一生产过程效益的变化,可以通过这个函数对生产过程产量进行积分,这个函数是( )。(分数:1.00)A.资产效益变化函数B.商品需求价格函数C.人力资本函数D.防护费用函数9.预测和评价填埋场恶臭气体通常选择的预测评价因子是( )。(分数:1.00)A.H2S 和 NH3B.CH4和 CO2C.CH4和 H2SD.H2S、NH 3和 CO10.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方法的理论基础是( )。(分数:1.00)A.污染物的自身特性B.水体的自净特性C.水体的水质指标D.水体的污染特性11
4、.Calson 根据透明度、总磷和叶绿素三种指标建立了一种简单的营养状况指数(TSI)用于评价湖泊的富营养化,当 TSI( )时湖泊富营养化为中营养。(分数:1.00)A.小于 40B.小于 50C.大于 40D.为 405012.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应选择与环境质量标准、排放标准相配套的方法标准。若质量标准、排放标准未作明确规定,应首选( )。(分数:1.00)A.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B.国家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C.国际环境监测分析方法通用标准D.地方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13.固体废物资源化途径包括( )。(分数:1.00)A.物质回收和物质转换B.物质回收和能量转换C.物质转换和能量转换D.物
5、质回收、物质转换和能量转换14.噪声在传播过程中由于距离的增加而引起的衰减与( )因素有关。(分数:1.00)A.噪声的固有频率B.点声源与受声点的距离C.噪声的原有噪声级D.噪声的传播速度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清洁生产指标选取原则的是( )。(分数:1.00)A.从产品全周期全过程考虑B.体现污染防治思想,主要反映出建设项目建成后所使用的资源量及产生的废物量C.容易量化,即考虑到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D.数据易得16.在环境影响识别中,外界压力引起某个环境因子无法替代、恢复与重建的损失。此种损失是永久的、不可逆的,该不利影响的等级划分为( )。(分数:1.00)A.非常不利B.极端不利C.十分
6、不利D.中度不利17.某工厂全年燃煤 8000t,所用煤的灰分为 20%,仅使用一台燃煤锅炉,装有除尘器,其效率为 95%,该厂所排烟气中烟尘占煤灰分的 40%,则该锅炉的全年排尘量是( )t。(分数:1.00)A.32B.80C.640D.160018.一般认为春季湖水循环期间总磷的浓度( )mg/m 3时常常会出现较多藻类。(分数:1.00)A.小于 20B.20C.小于 15D.1519.下面工程分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分数:1.00)A.目前常用的方法有类比法、物料衡算法、资料复用法B.在常用的类比法的时候,应充分注意对象与类比对象之间的相似性C.物料衡算法,由于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7、,计算的结果最能体现实际情况,一般对结果不需修正D.资料复用法一般在评价等级较低的建设项目中使用20.S-P 模式 C=C0exp(-klt)表征顺直河流水流( )。(分数:1.00)A.恒定状态下无机盐类的衰减规律B.恒定状态下需氧有机物的衰减规律C.非恒定状态下无机盐的衰减规律D.非恒定状态下需氧有机物的衰减规律21.在区域或流域的污染源调查中,说法确切的是( )。(分数:1.00)A.必须进行污染物流失原因的分析B.一般分为普查和详查两个阶段C.通常要研究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D.一般要对主要污染物进行追踪分析22.关于废水的化学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描述是( )。(分数:1.00)A.在中和
8、处理法中,要尽量遵循“以废治废”的原则B.化学沉淀法可以分为混凝法和难溶盐沉淀法C.根据吸附剂表面的吸附力的不同,吸附法可分为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和离子交换吸附D.离子交换法是指在固体颗粒和液体的界面上发生的离子交换剂对物质的选择性交换能力去除水和废水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的方法23.下列关于环保措施方案分析描述正确的是( )。(分数:1.00)A.环保措施方案分析的重点是技术方案的可行性B.分析项目采用污染处理工艺、排放污染物达标的可靠性C.环保措施方案分析的重点是环保设施投资构成D.环保措施方案分析的重点是综合利用的可能性和净化利用的可行性24.以下可以去除废水中胶体和溶解性的有机物的方法是(
9、)。(分数:1.00)A.格栅B.好氧生物处理法C.离子交换法D.吸附法25.在源强、气象条件确定的条件下,对地面浓度最大值及其出现的位置起决定性的影响的是( )。(分数:1.00)A.风速B.烟气有效高度C.最大落地浓度D.地面轴线浓度26.环境中污染物分布的稳定状态是指( )。(分数:1.00)A.在环境介质中的污染物的浓度处处相等B.污染物在空间某一位值的浓度具有一个稳定的梯度,这个梯度不随时间变化C.环境中污染物始终保持相对静止状态,即假定污染物不随介质迁移D.环境中污染物在某一空问位置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27.应用 P-T 确定大气稳定度类别时,需要的气象资料是( )。(分数:1.00
10、)A.云量和风速B.太阳高度角和风速C.地面风速(U 10)、云量和日照量D.太阳高度角和云量28.当平均风速大于等于 10m/s 时,预测浓度采用( )。(分数:1.00)A.小风和静风扩散模型B.有风点源扩散模型C.熏烟模式D.面源扩散模式29.验收监测时应用标准正确的评价结果评价检测结果,应按照标准指标评价,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是按( )进行评价。(分数:1.00)A.年日均浓度值B.季度、月均浓度值C.监测期间污染物最高浓度值D.日均浓度值30.某一高架连续点源排放污染物,在风速为 2m/s 时,在有效高度为 H 时,地面最大浓度为 Cmax,当风速为 4m/s 时,在有效高度为 3/4
11、 日时,地面最大浓度是 Cmax的( )倍。(分数:1.00)A.2B.2/3C.3/4D.4/531.下列条件中会造成烟气抬升高度的增加的是( )。(分数:1.00)A.风速增加,排气速率增加,烟气温度下降B.风速增加,排风速率降低,烟气温度下降C.风速降低,排风速率下降,烟气温度降低D.风速降低,排气速率增加,烟气温度增加3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数:1.00)A.无组织排放是指生产装置在生产过程中污染物不经过排气筒的无组织排放,表现在生产工艺过程中具有弥散型的污染物的无组织排放,以及设备、管道和管件的跑、冒、漏、滴,在空气中蒸发、溢散引起的无组织排放B.污染排污包括事故排污和非
12、正常工况排污C.非正常排污包括设备检修、开车停车、试验性生产,有时候也包括事故排污D.事故排污的源强统计应计算事故状态下的污染物的最大排放量,作为风险预测的源强33.目前常用于污水处理的活性污泥法属于( )。(分数:1.00)A.物理法B.化学法C.生物法D.物理化学法34.环境影响评价的类别中,下列选项中不满足按照环境要素划分分类的是( )。(分数:1.00)A.大气环境影响评价B.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C.环境影响后评价D.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35.关于风险评价指标描述正确的是( )。(分数:1.00)A.危险性 L=LEC,L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C事故或危险事
13、件的可能后果B.事故隐患的评估法是采用安全系统工程进行评估、它综合考虑生产、运输、储存等生产系统各个生产环节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人员暴露在这些环境的频率以及一旦发生事故时产生后果的严重性三方面因素C.采用“调查和对比的手段”D.要根据总的危险分值简易评价作业环境的潜在危险性36.下列选项中对生态影响预测方法之一的类比法,描述不准确的是( )。(分数:1.00)A.可以分为整体类比和单项类比B.被选作参照的类比项目,在工程特性、地理地质环境、气候因素、动植物背景等方面要与拟建项目相似C.整体类比法是通过利用模型模拟的方法来计算出一些可以参考的数值的一种方法D.类比项目建成已达一定年限,其影响已趋于
14、基本稳定37.调查评价法应用的关键在于( )。(分数:1.00)A.调查方法合理、得当B.充分的投资C.要构建一个合理的环境物品交易机制D.合理的区域政策38.点声源的声音传播距离增加一倍,则噪声值为( )。(分数:1.00)A.衰减一倍B.衰减 6dBC.不变D.衰减 3dB39.推流迁移过程中污染物不变的量是( )。(分数:1.00)A.所处位置B.污染物浓度C.污染物质量通量D.污染物的化学组成40.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考虑到界外区域对评价区的影响,对于地形、地理特征和排放高度、排放量较大的点源的调查,还应扩大到外区域,各方位的界外区域的边长大致为评价区域边长的( )倍。(分数:1.00
15、)A.0.5B.1C.2D.341.广泛用于噪声污染环境价值评价的方法是( )。(分数:1.00)A.机会成本法B.防护费用法C.恢复费用法D.影子工程法42.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应根据拟建项目的特点和当地大气污染状况筛选污染调节因子,首先应选择该项目等标排放量( )的污染物作为主要排污因子。(分数:1.00)A.较小B.较大C.位于前 80%D.位于前 50%43.若一个项目的建设能为社会做出净贡献是指( )。(分数:1.00)A.当经济净现值等于零时B.当经济净现值大于零时C.当项目的经济内部收益率小于行业内部收益率时D.当项目的经济内部收益率等于行业准内部收益率时44.下列选项中,( )
16、并不是固体废弃物的唯一特点。(分数:1.00)A.资源和废物具有相对性B.固体废物扩散性大、呆滞性小C.富集多种污染成分的终台,污染环境的“源头”D.危害具有潜伏性、长期性和灾难性45.使用多河段模型时,在河流上设置分段断面的下述做法不正确的是( )。(分数:1.00)A.在河流断面形状发生剧烈变化处B.支流或废水输入处C.在一段笔直且流速稳定的河段内D.取水或引水处46.费用效益分析中所使用的价格反映了( )。(分数:1.00)A.市场需求和区域经济差异之间的关系B.整个社会资源供给与需求状况的均衡价格C.区域资源供给与需求状况的均衡价格D.整个社会资源供给与国家宏观调控状况的关系47.对于
17、河流水质采样,当确定垂线上的取样水深时,主要是根据垂线上水深的深度确定采样位置,如果在一条垂线上水深不足 1m 时,取样点距水面和距河底不应小于( )m。(分数:1.00)A.0.5B.0.3C.0.2D.0.448.关于 SP 模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1.00)A.是研究河流溶解氧与 BOD 关系的最早的、最简单的耦合模型B.其基本假设为氧化和复氧都是一级反应C.可以用于计算河段的最大容许排污量D.河流中的溶解氧不只是来源于大气复氧49.水体中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衰减与其种类和性质有关,但多数呈( )反应。(分数:1.00)A.零级B.一级C.二级D.三级50.环境风险主要包
18、括( )。(分数:1.00)A.化学性风险、物理性风险和生物性风险B.化学性风险和自然灾害风险C.化学物品风险和建设项目风险D.化学性风险、物理性风险和自然灾害风险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50,分数:100.00)51.熏烟现象一般出现在( )等情况。(分数:2.00)A.日出前后B.日落前后C.海岸线附近D.山谷间E.正午前后52.下列关于生态影响型项目组成中的重点工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工程规模较大,其影响范围大或时间较长的工程属于重点工程B.位于环境敏感区附近,虽然规模不大,但是环境影响较大的工程属于重点工程C.一般生态影响型项目都有重点工程D.重点工程是生
19、态环评中的重点E.位于城市主要地区53.在提出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的工作内容要求时,应考虑到( )的原则要求。(分数:2.00)A.集中供热B.当地环保部门要求C.污水集中处理排放D.固体废物分类处置E.大气颗粒污染物的浓度54.水环境现状评价方法有( )。(分数:2.00)A.单因子指数B.均值型多因子指数C.计权型多因子环境质量指数D.内梅罗指数E.污染物标准指数55.工程分析的作用有( )。(分数:2.00)A.作为项目决策的依据B.为各专题预测评价提供基础数据C.为环保设计提供优化建议D.为环境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E.为环保设计提供依据56.下列关于矩阵法的说法正确是( )。(分数:2.0
20、0)A.矩阵法不具有影响综合分析评价功能B.矩阵法可以看作是由清单法(核查表法)发展而来C.矩阵法主要有相关矩阵法和迭代矩阵法D.矩阵法是将清单法中所列内容系统的加以排列,把拟建项目的各项“活动”和受影响环境要素组成一个矩阵E.矩阵法主要用于大气浓度的计算57.下列有关云量的概念,正确的有( )。(分数:2.00)A.一般认为总云量最大量为 4,即为晴天B.总云量大于 8,即为阴天C.总云量为高云量和低云量之和D.云以十二等份来划分覆盖天空的量E.云的不同的高度分为低云、中云和高云58.下列属于环境经济评价方法中第二组方法的有( )。(分数:2.00)A.医疗费用法,影子工程法B.人力资本法C
21、.生产力损失法D.恢复或重置费用法E.防护费用法59.根据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把水质指标分为( )。(分数:2.00)A.物理性指标B.化学性指标C.生物性指标D.热力型指标E.污染程度指标60.噪声防治对策有( )。(分数:2.00)A.从声源上降低噪声B.在噪声传播途径上降低噪声C.禁止一切噪声源活动D.通过评价提出的各项噪声防治措施,应符合针对性、具体性、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E.将能够产生噪声的工厂停产61.环评和清洁生产之间的结合,正确的是( )。(分数:2.00)A.环评中的工程分析可以进一步扩展深化,进行清洁生产分析B.环评中对环保措施的分析可按清洁生产要求进一步延伸C.从广
22、义上说,清洁生产措施也是一种环保措施D.清洁生产和环评追求对环境污染的预防E.环评和清洁生产之间没有任何关系62.下列关于环境保护敏感点环境质量监测的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主要针对环评文件及其批复所涉及的环境敏感目标B.监测以建设项目投产后,环境敏感目标能否达到相应的环境功能区所确定的环境质量标准为准C.监测内容可能包括:地表水、地下水、海水;声;土壤D.监测内容可能包括环境振动铅垂向 z 振级;电磁辐射公众照射导出限值E.监测内容不包括人类活动的影响63.环境影响初步识别中划入“重大影响”的项目是( )。(分数:2.00)A.容易引起跨行政区的环境影响纠纷的建设项目B.对
23、地形、地貌、水文、土壤、生物多样性等有影响,但不改变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建设项目C.所有流域开发、开发区建设、城市新区建设和旧区改建等区域性开发活动或建设项目D.可能对脆弱生态系统产生较大影响或可能引发和加剧自然灾害的建设项目E.污染物种类较少的项目64.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通过分散作用得到稀释,分散的机理包括( )。(分数:2.00)A.分子扩散B.物理扩散C.湍流扩散D.弥散扩散E.溶解扩散65.环境噪声现状调查中,对于一级、二级评价时,采用的方法为( )。(分数:2.00)A.资料收集法B.现场调查法C.测量法D.现场调查和测量的方法结合起来E.遥感法66.两种常用的颗粒物扩散模式为( )
24、。(分数:2.00)A.窄烟云模式B.斜烟羽模式C.源亏损模式D.虚点源模式E.体源排放模式67.下列属于非正常排污情况的有( )。(分数:2.00)A.工艺设备或环保设施达不到设计规定指标的超额排污B.设备检修C.开车停车D.实验型生产E.预生产68.对于一级评价项目,地面气象资料调查的内容至少应包括( )。(分数:2.00)A.年、季(期)地面温度,露点温度及降雨量B.年、季(期)风玫瑰图C.月平均风速随月份的变化(曲线图)D.季(期)小时平均风速的日变化(曲线图)E.年、季(期)的各风向、各风速段、各类大气稳定度的联合出现频率;风速段可分为 5 挡,即1.5m/s,1.63m/s,3.1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 职业资格 环境影响评价 技术 方法 17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