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 T 810-2008 《再生高粱生产技术规程》.pdf
《DB51 T 810-2008 《再生高粱生产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51 T 810-2008 《再生高粱生产技术规程》.pdf(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65.020.20 DB51B 20 四川省地方标准DB51/T 8102008再生高粱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Procedures of Rationing Sorghum Production 2008-6-6 发布 2008-9-1 实施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51/T 8102008 I 目 次 前 言 . 1 1 范围 2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 术语及定义 2 4 适宜区域 2 5 品种选择 2 6 头季高粱生产技术 2 再生高粱生产技术 编制说明 5 DB51/T 8102008 1 前 言 本标准由四川省农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四川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2、宜宾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负责起草。 主要起草人:毛思根、卢学兰、章锐、周孝强、杨齐、罗利、潘世江。 本标准由主要起草单位负责解释。 DB51/T 8102008 2 再生高粱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再生高粱的适宜区域、品种选择、对头季高粱生产基本要求和再生季生产管理措施等操作技术规程。 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再生高粱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
3、准。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禾谷类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DB 51/336 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或原料)环境条件 DB 51/337 无公害农产品农药使用准则 DB 51/338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用肥使用准则 3 术语及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头季高粱 The first of sorghum 春季播种、夏秋收获的高粱。 3.2 再生高粱 Rationing sorghum 头季高粱成熟收获后,通过一系列的栽培管理措施,使茎杆基部节位上的休眠腋芽萌发成苗、抽穗扬花并灌浆成熟,从而再收获一次的高粱。 4 适宜区域
4、川东南秋季光热条件较好、海拔450 m以下的平坝、浅丘地区。土壤宜选择耕作层深厚、结构良好、肥力中等以上的地块。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DB 51/336 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或原料)环境条件”要求。 5 品种选择 因地制宜筛选、使用经过审定的优质、高产、再生力强的杂交高粱品种,种子质量符合“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禾谷类”要求。目前,推荐选用泸糯 8 号、泸糯 9 号、泸杂 4 号和两糯 1 号等杂交品种。 6 头季高粱生产技术 6.1 播种育苗 6.1.1 种子处理 DB51/T 8102008 3 每 667 本田备杂交种子 0.3 kg0.4 kg 。播前晒种 4 h8 h,再用清
5、水浸泡 12 h 24 h,之后取出待播。 6.1.2 播种 头季高粱 2 月底至 3 月中旬播种,每 667 苗床播种量 4 kg5 kg,地膜保温培育壮苗。 6.2 移栽 苗龄 25 d30 d 或叶龄 5 叶时移栽。提倡“双二”、“双三”小春预留行对半种植,大春季每 667 种植高粱 3 000 窝3 500 窝,每窝双株,共 6 000 株7 000 株,移栽后浇定根清粪水,确保成活。 6.3 去蘖 移栽后注意查苗补缺。返青成活后至拔节期间,及时抹去分蘖芽苗,减少养分消耗,促进主茎健壮生长。 6.4 施肥 提倡有机、无机肥相结合,早施重施追肥。头季全生育期 每667 施纯氮10 kg1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51T8102008 再生 高粱 生产 技术规程 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