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 T 1440-2012 《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区建设与管理规范》.pdf
《DB51 T 1440-2012 《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区建设与管理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51 T 1440-2012 《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区建设与管理规范》.pdf(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01.040.03 A 00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 14402012 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区建设与管理标准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Standard for the Countryside Leisure Resort Area 2012 - 05 - 31 发布 2012 - 07 - 01 实施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51/T 14402012 I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与定义 2 4 乡村休闲 度假旅游区特点与类型 3 5 规划控制 . . 4 6 开发模式 . . 5
2、 7 基本建设规范 . . 5 8 乡村休闲 度假旅游区评定 6 9 乡村休闲 度假旅游区申报、授牌与复核 9 DB51/T 14402012 II 前 言 本标准由四川省旅游局提出。 本标准由四川省旅游局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由四川省旅游局、四川省标准化研究院、四川师范大学旅游学院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继春、王燕林、何中兴、刘旺 、成冬娟、雷敏。 本标准首次发布。DB51/T 14402012 1 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区建设与管理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区建设管理的术语与定义、特点与类型、规划控制、开发模式、基本建设规范、评定、建设申报
3、和授牌。 本标准适用于指导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县(区)、农业产业区、旅游特色村落、农家乐集中发展区域的转型升级的建设与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894-1996 安全标志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9663 旅店业卫生标准 GB 9664 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标准 GB 9667 游泳场所卫生标准 GB/T 10001.1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
4、1部分:通用符号GB/T 10001.1-2000, ISO7001:1990) GB 12941 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 16153 饭店(餐厅)卫生标准 GB/T 16766 旅游服务基础术语 GB/T 17775 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GB 18920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 GB 18921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 GB 18972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GB/T 18973-2003 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GB 50016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298-1999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 DB5
5、1/D5059 四川省建筑防震鉴定与加固技术规程 DB510100/T 004-2004 农家乐开业基本条件 DB510100/T 005-2004 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及其评定 DB510100/T 006-2005 乡村酒店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及其评定 DB51/*2009 旅游景区建设规范 DB51/*2009 旅游城镇建设规范 DB51/*2009 旅游道路建设与管理规范 DB51/T 14402012 2 DB510100/T 0202008 乡村旅游度假区建设管理标准 所在区域的城市(镇)总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等上层规划,以及土地整理专项规划和所在地区域的城
6、镇或村镇规划等相关规划。 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2004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 则公安部建设部1989停车场规划设计规则(试行)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 乡村 Rural Area 是指居民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生活来源、人口比较分散的地理空间,以其自然生态、农事活动、民居建筑、民俗风情、生活方式等物质或非物质形态明显区别于城市。 3.2 乡村旅游 RuralTourism 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地区为活动场所,利用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田园风光、生产经营形态、民俗风情、农耕文化、乡村聚落等资源,为旅游者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健身、娱乐和购物的一种新型的旅游经营活动。乡
7、村旅游包括乡村农业观光旅游、乡村民俗风情旅游、乡村休闲度假旅游、乡村自然生态旅游和乡村度假旅游。 3.3 乡村休闲 Countryside Leisure 是指以乡村空间环境和乡村特有的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为依托,以观光、娱乐及体验乡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休闲形式,停留时间较短。 3.4 乡村度假 Countrys ide Resort 是指以乡村旅游资源为依托,以舒适环境、趣味活动、特色服务、康体活动为吸引物的旅游方式,旅游者在乡村感受和体验乡村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的一种度假行为,停留时间较长,以调整身心、放松自我、娱乐生活为目的,以体验和享受为主要形式, 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高级阶段。 3.5 乡
8、村休闲度假旅游区 Countryside Lei sure Resort Area 是指乡村旅游资源相对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基础设施条件,旅游功能完善,服务规范,能够提供参观游览、康乐健身、休闲度假等多种活动功能,具有明确的地域范围和统一建设管理的经济组织,能够提供休闲度假设施与服务的乡村旅游社区。 3.6 乡村旅游资源 Rural Tour ism Resource DB51/T 14402012 3 指乡村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均称为乡村旅游资源。主要包括:乡村自然生态景观、乡村田园风光、规模化的农业
9、产业景观、乡村民居建筑、乡村民俗文化、独特的气候条件等。 3.7 乡村旅游产品 Rural Touri sm Product 乡村旅游产品是指通过开发、利用乡村旅游资源,提供给旅游者的乡村旅游吸引物与服务的组合。即旅游目的地向游客提供一次乡村旅游活动所需要的各种服务的总和。 3.8 乡村旅游市场 Rural Tour ism Market 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之一, 乡村旅游客源市场是指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区内某一特定乡村旅游产品的现实购买者与潜在购买者。 4 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区特点与类型 4.1 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区特点 良好的乡村自然生态环境、规模化的农业产业景观、浓郁的乡土文化景观、独特的度
10、假气候条件;交通便捷;以农家旅馆、乡村酒店和乡村别墅为载体,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特色农家风味美食;完善的康体和娱乐设施;高水准的服务和规范的管理。 4.2 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区类型 四川四周为山地环绕,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小,植被发育,生态环境优美,亚热带季风气候。除缺乏海洋沙滩和海岛外,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区的主题吸引物应有尽有。 4.3 山地丘陵型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区 以山地自然景观和乡村人文旅游资源为吸引物,以完善的山地旅游基础设施和家庭旅馆、乡村酒店和乡村别墅为载体,为旅游者提供山地运动休闲度假等服务。如龙门山国际山地生态休闲度假区。 4.4 温泉型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区 以温泉资源为核心吸引
11、物,带动周边乡村休闲度假旅游的发展,形成温泉康体疗养与乡村休闲度假旅游综合体。温泉型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区成为四川省乡村休闲度假旅游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海螺沟、花水湾、周公山等。 4.5 森林型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区 利用良好的森林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以森林资源为核心吸引物,形成的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区,为旅游者提供森林休闲疗养、避暑度假、康体休闲度假等相应旅游服务项目。 4.6 湖滨/滨河型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区 DB51/T 14402012 4 以湖泊或河流水体为核心吸引物,通过环境打造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为旅游者提供水上运动休闲与观光、垂钓、亲水、戏水等活动。如三岔湖、黑龙滩、升钟湖,以及嘉陵江流域相关
12、旅游地,可发展成为湖滨/滨河型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区。 4.7 古镇型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区 依托古镇深厚的历时文化底蕴,优美的自然环境、生态宜居条件,通过旅游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为旅游者提供休闲娱乐、度假等活动。如雅安上里古镇、平乐古镇、安仁古镇等,可发展成为古镇型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区。 4.8 阳光型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区 阳光型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区主要指攀枝花和西昌地区, 依托本区域的气候资源在全省乃至全国同纬度地区“冬暖”别具一格的特点(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气候温暖),结合山川美景、民俗风情、温泉、“反季节”果蔬鲜花资源,配置相关旅游服务设施项目,打造阳光生态型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区,为旅游者提供阳光生
13、态度假、疗养旅游、运动休闲、观光度假等服务。 4.9 平原林盘型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区 平原林盘型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区主要集中在成都平原,依托川西平原的自然环境、林盘景观和规模化的农业产业景观,通过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康体设施,以乡村客栈和乡村主题酒店为载体,为旅游者提供乡村休闲、观光、度假等旅游服务。 5 规划控制 5.1 总体原则 坚持生态优先、要素集成、产业同步、文化嵌入、市场开拓、社区参与六项原则,处理好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区与当地社区的社会、经济、环境和文化之间的关系。 5.2 布局要求 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区布局应充分结合所在地的乡村旅游发展基础、 自然景观、 地形地貌、 产业特征、村镇风貌以及提
14、供的度假项目等因素。以适度集中和规模布局为基本要求,以方便布局休闲、游憩、运动、康体等度假活动项目及设施。 区内各类设施建设用地不得超过总用地的30%。 5.3 功能分区 乡村旅游度假区的功能分区设置应包括农业生产区、主题游乐区、度假住宿区、商业游憩区、体能活动区、综合服务区、原住民生活区等基本功能区。 农业景观区:规模化的农业产业景观是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为乡村休闲度假提供农业景观吸引物,也是乡村休闲度假重要的背景条件,旅游者可以观光游览,也可以亲身体验农业生产活动。 主题游乐区:以乡村文化为根基,开发具有乡村特色的主题游乐活动,满足旅游者的游乐需求。 度假住宅区:即度假兼
15、居住的游憩区,旅游者的第二个家,具有季节性或多次造访的特点,可以农家旅馆、乡村酒店、乡村别墅等形式作为度假住宅区的物质载体。 DB51/T 14402012 5 商业游憩区:通过茶肆、酒吧、特色美食小吃、民间工艺小品等商业形态满足旅游者的休闲娱乐体验需求。 健身活动区: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区重要的功能区。在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的乡村,通过体育活动达到恢复体力、旺盛精力、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之目的,是现代旅游者愈加重视的度假体验活动项目类型。主要活动包括登山、山地自行车、山地高尔夫、球类等。 配套服务区:旅游度假区中主体功能区外主要功能的附属空间和辅助设施,对土地使用、功能互补和度假管理具有辅助作用。包
16、括入口接待区、综合服务中心、停车场、供水排污、供电能源、邮电消防及其他辅助空间和配套设施体系。 原住民生活区:既是社区居民的生活区域,也是旅游者参观、体验乡村生活方式的区域,是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区的开发建设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5.4 景观控制 建筑景观(体量、形式、色彩等)总体要保持度假区所在地的乡村特色和传统文化风格;绿化景观要避免过度“城市化”和“园林化”。建筑和绿化应在最大程度保护度假区所在地原有的大地景观格局。 建筑高度不超过围合林盘(树木)的高度,单体建筑高度以檐口高度控制在10米以内,个别景观包括楼、阁、塔等的建(构)筑物高度可适当放宽,不得影响环境协调。 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区内应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51T14402012 乡村 休闲 度假 旅游区 建设 管理 规范 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