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 T 1387-2011 Technical code of avian influenza synthesi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for the scale duck farm《规模鸭场禽流感综合防控技术规范》.pdf
《DB34 T 1387-2011 Technical code of avian influenza synthesi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for the scale duck farm《规模鸭场禽流感综合防控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4 T 1387-2011 Technical code of avian influenza synthesi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for the scale duck farm《规模鸭场禽流感综合防控技术规范》.pdf(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11.220 B 41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 34/T 13872011 规模鸭场禽流感综合防控技术规范 Technical code of avian influenza synthesi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for the scale duck farm 2011 - 04 - 21 发布 2011 - 05 - 21 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34/T 13872011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畜牧兽医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
2、人:汪彤、陈静、江定丰、潘鑫、朱良强。 DB34/T 13872011 1 规模鸭场禽流感综合防控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规模鸭场高致病性禽流感综合防控中鸭场选址和布局、 鸭场的建设和设施、 饲养管理、隔离、消毒措施、免疫及免疫效果监测、鸭场周边地区疫情实时监视与预警分析、应急处置能力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规模鸭场禽流感的预防和控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749-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16548-200
3、6 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 GB/T 18936-2003 高致病性禽流感诊断技术 NY/T 388-1999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 764 高致病性禽流感 疫情判定及扑灭技术规范 NY 5027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1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5号 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50号 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 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管理技术规范(试行)饲养场动物防疫条件 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技术规范 3 场址选择和布局 3.1 场址的选择 3.1.1 应选择远离其它污染源、地势高、
4、干燥、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水方便、无污染、排废、供电和交通方便处为宜。最好周边具有天然或人工隔离屏障。 3.1.2 距离干线公路、铁路、展览场所、农贸市场、动物园、候(留)鸟栖息地、居民区、工厂、学校、规模化禽场、禽屠宰场、禽交易市场、禽产品仓库、垃圾和污水处理场所等 1500 米以上。 3.1.3 以下地区和地段不应建场: 3.1.3.1 规定的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风景旅游区; 3.1.3.2 受洪水威胁等自然灾害多发地段; 3.1.3.3 自然环境污染严重地区。 3.2 场址的布局 DB34/T 13872011 2 3.2.1 规模鸭场周围应有符合防疫要求的围墙或防疫沟、
5、防疫隔离带或绿化缓冲带,并在规模化水禽场入口处设立警示标志,布局应使外来人员或车辆应经过强制性消毒才能进场。 3.2.2 从人、鸭健康角度出发,按照各个生产环节的需要,合理划分功能区,包括办公区、生产区、生活区、废弃物处理区等,各区应严格分开,缓冲隔离带至少 200 米。生产区的排布主风方向不能形成一条线,由上风向到下风向应依次为干净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病死鸭尸坑、鸭粪发酵池必须设在下风区,并应远离禽舍 500 米以上。 3.2.3 饲养场内只能饲养一种禽类,同一舍内只能饲养一个日龄的鸭群,各阶段禽舍由上风向至下风向应依次为育雏舍、育成舍、成年禽舍、(种)蛋库、孵化车间,并且各阶段实行隔离饲
6、养,每区相距200 米以上。 3.2.4 在离生产区禽舍 300 米以外要建立全封闭式的隔离舍,新引进的鸭只要在隔离舍隔离至少 21天以上,进行观察、监测、免疫,确认为健康后方可转入生产区。 3.2.5 场内应分设净道和污道,且互不交叉。饲料、雏鸭、产品从净道进入鸭舍,淘汰鸭、鸭粪、病死鸭及垃圾从污道运出。 4 场内设施与建设 4.1 鸭舍的建筑要求 鸭舍的建筑材料选择易耐冲刷消毒,饲养棚架或笼具要坚固平整,便于清洗消毒。鸭舍应采取纵向通风。 4.2 具有可靠的保温和降温设施 4.3 隔离、消毒设施 4.3.1 饲养场大门要设置车辆消毒池和人员通道,门口内设消毒水泵。消毒池上方最好建顶棚。 4
7、.3.2 生产区入口要设置消毒通道、消毒池、更衣室。更衣室内安装紫外杀菌灯。 4.3.3 在所有的出入口处、每栋禽舍的出、入口处、服务区和饲料配发点设消毒池,鸭舍门内设置洗手盆。 4.3.4 病鸭隔离舍,一定要在下风口。 4.3.5 育雏育成阶段采用小群体笼内育雏或网上平养,减少粪便污染,降低病原传播机会。 4.3.6 鸭舍内应具备防鼠、防虫、防飞鸟、防风、防盗、防火、供水、供电设施以及存放饲料的专用场所。采用密闭式鸭舍,防止鸟、野生动物、鼠类、昆虫进入。饲料车间、饲料库也要设防鸟网,防止野鸟特别是麻雀进入。 4.3.7 规模鸭场内应在下风处设有易清洗消毒剖检病死禽的兽医解剖室,并设有无害化处
8、理设施。 4.3.8 有保证规模鸭场正常运行和隔离的包括饲养、通风换气、光照、消毒、熏蒸、样品采集、保存、免疫接种、温度调节、信息处理、封闭运输车辆等设备与设施。 4.4 粪便及污水处理设施 规模鸭场应有粪便及污水处理设施,及时对粪便进行清扫,对粪便及污水进行发酵处理。 4.5 病死鸭的处理 规模禽场对每日正常病死鸭应做无化害化处理,发现疑似禽流感感染或死亡的鸭,应及时报告当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并将患病鸭只与其他健康鸭分开,进行隔离观察。对患病鸭使用过的笼具和污染过的用具、物品要及时进行消毒。 DB34/T 13872011 3 5 饲养管理 5.1 场内人员管理 5.1.1 每栋鸭舍应设
9、有专职饲养人员负责禽只的饲养管理,保持鸭舍内外和周边环境清洁卫生,协助兽医工作,定期接受生物安全相关知识培训,加强自我防护。 5.1.2 规模鸭场的专职饲养人员应实行驻场制度,采取封闭式管理。 5.1.3 不同栋舍的饲养人员不得相互交叉串舍。 5.2 外来人员管理 禁止进入生产区,根据需要必须进入时,要换消毒的工作 服、鞋、 帽方能进入。出入生产区的人员实行登记制度。 5.3 饲养方式 坚持全进全出、自行孵化的饲养管理模式。鸭出栏后,禽舍经彻底冲洗消毒,至少空置 21 天。 5.4 引种控制 5.4.1 引种 鸭苗或种蛋购自无疫国家或地区的健康禽群。经过兽医检疫部门的检疫合格,并最少经隔离观察
10、21天,确认无传染病时方可并群饲养。 5.4.2 孵化 严格孵化场管理,有禽流感病发生的鸭群的种蛋应禁作种蛋用,种蛋入炕前应先清理蛋壳表面污物后进行消毒入炕。炕坊内一切用具、孵化设备、场地、房屋应定期消毒。 5.4.3 鸭苗质量控制 选择健康活泼,大小均匀,严格淘汰病弱残鸭苗。 5.5 生产管理 5.5.1 坚持每日查看鸭群,及时做好每天的各种生产记录,发现鸭群异常及时查找原因,及早做出诊断。 5.5.2 定期称重,严格控制其体重,以期达到其最佳的生产性能。 5.5.3 保证合理光照及温、湿度、通风等环境条件,自由饮水。 5.5.4 夏季加强通风,冬季注意保温。 5.5.5 水质控制鸭的饮用水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4T13872011TECHNICALCODEOFAVIANINFLUENZASYNTHESISPREVENTIONANDCONTROLFORTHESCALEDUCKFARM 规模 禽流感 综合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231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