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浙江省金华一中高二第一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学年浙江省金华一中高二第一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学年浙江省金华一中高二第一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学年浙江省金华一中高二第一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顷 刻( qng)浸 渍 ( z)栏 J( shn) 呱呱 而泣( g) B 荫 庇( yn) 创 痕( chung) 噱 头( xu) 黯 然失色( n) C 慑 服( sh) 恪 守( k)枯 槁 ( go)氤 氲 之气( yn) D 撕 毁( s) 绣 衾 ( jn)拔 擢 ( zhu)风流 倜 傥( t) 答案: A 试题分析:解答语音题的关键主要在于平时的积累,要养成注意读准字音的习惯,特别要注意那些多音字和容易被声旁误导读音的字以及报刊上常见但容易
2、人们读错的字。本题考查的字,既有多音字,也有容易读错的字。其中, B项“创痕 ”的 “创 ”是第一声, C 项 “枯槁 ”的 “槁 ”的第三声; D 项 “秀衾 ”的 “衾 ”为 qn。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语句的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古诗说: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 而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也是月出 光景却是何等妩媚、遥远、璀璨 光景何等 臃肿、崎岖、僵冷 看古诗便可知道 四围的大海与四围的群山 两者相较是如何滋味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应当仔细研究题目中 7句话内部的逻辑关系。题中整个7句话,是总
3、说与分说之间的关系,首先抓住总说,然后抓住分说。从第 句可知, 和 讲的都是古诗,因而应在 之后;而 “知道 ”的内容则应该是 所讲的 “滋味 ”,且 中的 “两者 ”指的应是 中的 “大海 ”和 “群山 ”。再根据诗句内容,可知 和 相匹配, 和 相匹配。于是正确答案:可得出。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 ) 例句:况仆 之 不得已乎? A吾妻死 之 年所手植也 B蚓无爪牙 之 利 C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D臣 之 进退 答案: D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应先将例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弄清楚,然后再辨识各
4、选项例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题中,例句中加点词 “之 ”作助词,置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而 A项的 “之 ”作结构助词,相当于 “的 ”; B项的“之 ”作定语前置的标志; C项的 “之 ”作代词;只有 D项的 “之 ”同例句一样,作助词,置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下列加点字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太上不 辱 先 A客逾庖而 宴 B 乳 二世 C旧时栏 J,亦遂增 胜 D臣具以表 闻 答案: D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应先将例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弄清楚,然后再辨识各选项例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题中,例句中加
5、点词属于动词的使动用法,而A项的加点词属于名词作动词; B项的加点词属于名词作动词; C项的加点词属于形容词作名词;只有 D项的加点词属于动词作使动用法。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六王毕,四海 一 /庭中通南北为 一 B庭中始为篱, 已 为墙 /今 已 亭亭如盖矣 C臣 以 险衅 /但 以 刘日薄西山 D何不 淠 u而扬其波险 也若此 /而 刘素婴疾病 答案: C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先根据所学课文弄懂各项加点字的意义,然后再进行比较。其中, A 项的加点字分别是数词作动词和数词作名词,意思分别是 “统一 ”和 “一
6、体 ”。 B项加点字的意思分别是 “不久 ”和 “已经 ”。 D项加点字的意思分别是表示承接和表示转折。只有 C项,加点字都作介词,表原因,相当于 “因为 ”。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下列各项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是以见放 B安能以身之察察 C重为乡党所笑 D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答案: B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应首先将题中四句的句式特点分析清楚。其中, B是定语后置句, “身 ”的定语是 “察察 ”。 A、 C、 D都是被动句, “见放 ”即 “被流放 ”;“为乡党所笑 ”即 “被乡党笑
7、 ”; “激于义理 ”即 “被义理所激发 ”。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建设 “和谐社区 ”活动中,小区居民们围绕以提升社区文化品位为中心,注重规划立意的整体性,尤其注重突出视觉艺术效果。 B更多的时候,不是作家对故乡魂牵梦 萦,而是故乡会在不经意时,悄悄溜进他们的梦中,流淌在他们的笔下。 C李娜在年终总决赛上接连击败了埃拉尼,阿扎伦卡等超一流高手,由于心态的变化保证战绩的平稳上升的原因,她以亚军的战绩结束了自己不平凡的2013赛季。 D随着科技的发展,一种新型手机已经问世,它使用了太阳能电池,具有指纹识别功能,能耗较低,
8、有光即可充电。 答案: B 试题分析:解答病句辨识题,最基本也最常用的方法是分析句子结构。题中,A项 “围绕以提升社区文化品位为中心 ”属于句式杂糅,应改为 “围绕提升社区文化品位这个中心 ”或 “以提升社区文化品位为中心 ”。 C项, “由于 原因 ”词语重复累赘,应改成 “由于心态的变化保证了战绩的平稳上升 ”; D项语序不当, “是具有指纹识别功能 ”应放到 “使用了 ”的前面。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庆外出旅游,到农家乐饭店尝一尝农家菜,虽然没有鱼肉荤腥,但也是一次不错的 打牙祭 。 B对父母能随时关心,安慰,就是
9、孝顺,想等到自己财足物丰,功成名就再尽孝, 却常常是 正月十五贴门神 。 C在金义都市新区的企业招聘会上,全国各地的大学生纷纷前来应聘,一时人才 汗牛充栋 ,凸显了新区的吸引力。 D在香港 “占中 ”过程中,个别西方大国的 危言危行 ,起了挑拨的作用。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中, A 项的 “打牙祭 ”指有鱼肉荤腥的丰盛用餐;不符此句语境。B项的 “正月十五贴门神 ”比喻办事不及时,拖延耽误了;符合此句语境。 C项的 “汗牛充栋 ”指书很多;不符此句语境。 D项的 “危言危行 ”指说话正直,做事正直;不符此句语境。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词 语中没有
10、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浩渺怂恿蓓蕾营头微利 B揣测暮霭墙垣长嘘短叹 C篆书灰谐枸杞变本加厉 D赁屋殒身菲薄形影相吊 答案: D 试题分析:解答错别字题,要特别注意那些音同义异的字。纠正的方法之一是根据词的意思辨识字的写法。本题中, A项的 “营头微利 ”应为 “蝇头微利 ”; B项的 “长嘘短叹 ”应为 “长吁短叹 ”; C项的 “灰谐 ”应为 “诙谐 ”。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18分) 收藏阳光 余继聪 深冬的早晨,太阳慢慢升高,屋顶上敷着的厚厚白霜,渐渐融化,潮湿了黛青的屋瓦和太阳红的瓦松。明媚的阳光,
11、奢华地倾泻进农家小屋里来,绿色的藤萝窗纱,被金子般的阳光浸透,室内弥漫着浓浓的、暖暖的浪漫和温馨味道。女孩静静地坐在窗前的阳光里,一边衲花鞋,一边沐浴着幸福的阳光,一边梳理着心事。甜甜的笑容,很阳光很温暖地从她美丽的嘴角漾开来。 楼顶上挂着的一串串红辣椒和苞谷穗子,也在滋滋地吮吸和收藏着冬日温暖的阳光。用盐巴腌浸透的腊肉,用夹杆串起的豆腐肠,一挂挂晾晒在屋檐下,收藏着阳光。摘回家的老南瓜,一个个圆溜溜的 卧在楼月台上。挖回家的红薯都堆在院子一角,滋滋地吸收收藏着阳光。水牛和山羊都散窝在山坡上,收藏和反刍着阳光。大片的庄稼地也在滋滋的吮吸和收藏着阳光,有的庄稼地已经被犁铧翻出了泥土,也在收藏着阳
12、光。整个乡村世界,都在滋滋的吮吸和收藏着阳光。 收藏了一秋和将近一冬的阳光,漫山遍野的山茶花,路边篱笆下的海棠和梅花,都早熟了,全身暖洋洋的,等不及春天来到,就已经绽开了她们很阳光很美丽的笑脸。 终于闲适了的母亲,在篱笆墙上闲适地晾晒着要腌制腌菜咸菜的蔬菜,或者在院子里的果树间搭上竹竿,晾晒蔬菜,或者晾晒拆洗过的被 窝和冬衣。那么细心,那么惬意幸福。吸足了阳光,收藏了充足阳光的蔬菜,将会被切细拌上作料,然后盛装进陶罐里,再次放进阳光里晾晒,继续收藏阳光,酝酿成阳光味道充足的咸菜腌菜。全家人,整整一年,就可以慢慢品味和回味阳光的味道。 一边翻晒着被窝和衣服。母亲一边解开她的头巾,解开她的发髻,用
13、竹蔑篦子细细梳理她黏结的、夹杂着细碎草茎枯叶的头发也让满头花发像庄稼一样尽情吸收和收藏冬日暖暖的阳光,也梳理她逐渐板结的记忆和往事。 穿得鼓鼓囊囊的小脚老祖母们,也禁不住这暖暖冬阳的诱惑,蹒蹒跚跚地踱出门来,三三两两聚坐在大 门外的坡坎上,一边说着、梳理着陈年往事,一边解开长长的包头布,让满头白发也吸收和收藏着金贵的温暖阳光。经历无数寒暑风霜,她们曾经飘逸乌黑的秀发,早已长成了这稀稀拉拉的白发,如同秋收后,晚秋时节庄稼地里残存的零星庄稼秆和枝叶,苍白,干枯,稀疏。老祖母们一边回忆着自己也曾经满头秀发长势旺盛,也曾经青枝绿叶、枝繁叶茂过的青春岁月,一边细细梳理和数着自己曾经收藏过的阳光,一边继续
14、收藏着阳光。她们也曾经很阳光、很美丽过,也曾经青枝绿叶、枝繁叶茂过,也曾经花过果过。也曾经深深悲过真真喜过呢。 祖父们,三三两两地聚在村 路边,或者谁家的院子里,一边滋滋地吃着一锅锅草烟,一边让自己花白的胡须、眉毛和头发,吸收和收藏着阳光。除了满头稀疏白发,胡子眉毛好像也是另一种庄稼呢。一生都忙碌着侍弄打理地里的庄稼,无暇顾及自身和身边,如今老了,才有闲心侍弄打理这些离自己最近的庄稼呢。这些庄稼越来越稀疏了。长势也越来越差,但是他们这些老伙计却很满意。一辈子,让多少庄稼吸足了水分。收藏了丰硕的阳光,也让多少的儿孙饱吸了阳光水分,长得茁茁壮壮枝繁叶茂啊 ! 唉 !一茬茬的乡村人,都是另一种庄稼呢
15、,他们自己常常忘记了,甚至不知道呢。我们还是别打扰他 们,让他们饱饱吸收和收藏点阳光吧 ! 像收藏粮食一样。把阳光收藏满心屋,心里会多踏实啊 !爱如阳光。也像收藏粮食和收藏阳光那样,把爱收藏在心里,阴郁的时候拿出来温暖自己,人生路上就该洒满了阳光吧 ! (选自 2008年 2月中国散文选刊网刊第 13期) 【小题 1】文章从哪些方面写收藏阳光?( 3分) 【小题 2】第 自然段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4分) 【小题 3】第 自然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 5分) 【小题 4】文章最后说 “爱如阳光。也像收藏粮食和收藏阳光那样把爱收藏在心里,阴郁的时候拿出来温暖自己 ,人生路上就
16、该洒满了阳光吧 !”结合全文,探究这段话的深刻内涵。( 6分) 答案:【小题 1】( 1)不同的人在收藏阳光( 2)整个乡村世界在收藏阳光( 3)各种鲜花在收藏阳光。 【小题 2】运用了细节描写和比喻、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细腻生动地写出了 “老祖母们 ”梳理曾经收藏的阳光以及收藏晚年阳光的幸福,喜悦之情,巧妙地流露了他们的热切赞美之情。 【小题 3】总括上文。赞扬一茬茬乡村人淳朴、高贵的品质,引发下文对 “收藏阳光 ”的深刻感悟与深沉思考,为升华主旨作铺垫。 【小题 4】收藏阳光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把 “爱 ”比作阳光是 本文主旨的升华,把阳光 爱收藏在心中,就能像文中女孩一样充满生活的动
17、力,即使人生道路上遇到重重困难,遭受挫折,也会感受到阳光的温暖,让生活永远充满希望。 【小题 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紧扣题目 “从哪些方面收藏阳光 ”这个要求在文本中筛选相关信息,然后加以归纳整合。文本第 1自然段写女孩沐浴着阳光,第 2自然段写红辣椒和苞谷穗子、用盐巴腌浸透的腊肉、用夹杆串起的豆腐肠、摘回家的老南瓜、挖回家的红薯、水牛和山羊、大片的庄稼地、被犁铧翻出的泥土乃至整个乡村世界都在 “滋滋的吮吸和收藏着阳光 ”。第 3自然段又写了漫山遍野的山茶花,路边篱笆下的海棠和梅花也收藏了 “一秋和将近一冬的阳光 ”。在第 7自然段还有 “一辈子,让多少庄稼吸足了水分。收藏了丰硕的阳光,
18、也让多少的儿孙饱吸了阳光水分 ”一语,由此可知,不同的人在收藏阳光,整个乡村世界在收藏阳光,各种鲜花在收藏阳光,等等。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回答本题,要抓住 “表现手法 ”一词进行筛选和分析。在指出各种表现手法时,除了要指出其名称,还要列举出实例,分析其作用。 考点: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题要求分析第 8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应该从此段内容对表现文章主题的作用和对结构文章的作用。此段在内容上,赞扬一茬茬乡村人淳朴、高贵的品质;在文章结构上,起到总结上文,并引发下文对 “收
19、藏阳光 ”的深刻感悟与深沉思考,为升华主旨作铺垫的作用。 考点: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题,探究作品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答题时,可从人生态度方面分析。文本把 “爱 ”比作阳光,把阳光 爱收藏在心中,就能充满生活的动力,即使人遇到 重重困难也会感受到阳光的温暖。因而收藏阳光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 F。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问题(每题 3分,共 9分) 中国科学家破解生物灭绝之谜 自 5 8亿年前出现动物以来,地球上曾发生过 6次大规模
20、的生物灭绝事件,其中 2 5亿年前的生物灭绝事件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 。中科院南京地质生物所金玉 在 7月 21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撰文指出,这次生物大灭绝不是以往所认识的分期灭绝,而是一次爆发性事件,与恐龙大灭绝有很多相似之处。 我们居住 的星球大约形成于 46亿年前,在最初的十几亿年里,地球是一个完全没有生命的世界。大约在 3540亿年间,地球上终于出现了最简单的生命 原始的单细胞生命。从原始的单细胞进化为功能完备的细胞,又花去了十几亿年的漫长时间。 大约在距今 5 8亿年左右,复杂的生命以惊人的速度开始产生,这就是生物学界著名的 “寒武纪大爆发 ”。但地球上的生命演化并非一帆风顺,其
21、中穿插了 6次生物大灭绝事件。 在 2 5亿年前的这次灾变中,全球近一半的浅海生物被摧残,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的灭绝比例高达 2/3,昆虫则遭遇到第一次,也是演化史上惟一的 一次大灭绝。这次大灭绝使得占领海洋近 3亿年的主要生物从此衰败并消失,让位于发展至现代的新生物种类,生态系统也获得了一次最彻底的更新。 研究人员发现,西伯利亚火山大喷发很可能是这次灾难的凶手。 【小题 1】文中画线句子中 “影响 ”一词指的是( )。 A地球上出现动物以来,曾发生大规模的生物灭绝事件。 B在 6次大规模的生物灭绝事件中,以 2 5亿年前的事件规模最大。 C 2 5亿年前的生物灭绝,是一次爆发性事件,这次事件与
22、恐龙的灭绝颇有相似点。 D在这次灾变中,全球近一半的浅海生物被摧毁,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的灭绝比例高达 2/3。 【小题 2】下面叙述与生物演化 无关 的一项是( ) A我们居住的星球大约形成于 46亿年前。 B大约在 3540亿年间,地球上出现了最简单的生命 原始的单细胞。 C经过十几亿年的演变,从原始的单细胞进化成了功能完备的细胞。 D距今 5 8亿年左右,复杂的生命以惊人的速度开始产生。 【小题 3】对 “寒武纪大爆发 ”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寒武纪大爆发 ”,指的是 2 5亿年前的那次生物大灭绝。 B “寒武纪大爆发 ”指的是地球上曾发生过的 6次大规模生物事件。 C “寒武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学年 浙江省 金华 中高 第一 学期 第一次 段考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