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版)2020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二十九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ppt
《(浙江专用版)2020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二十九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专用版)2020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二十九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ppt(6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二十九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课时训练,世界的物质性,内容索引,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知识点一,世界的物质性,知识点梳理,考点1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1)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_。 (2)唯一特性:物质的唯一特性是_性。,客观实在,客观实在,对点训练 1.(判断)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F,答案 物质是对物质具体形态共性的概括,与物质具体形态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对这个“物质”的理解,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物质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物质就是各种各样的具体的物质形态 物质概括
2、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A. B. C. D.,解析 错误,物质是永恒的,物质的具体形态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错误,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不能等同。,考点2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性,物质世界,生产方式,社会,提醒 关于世界的物质性,有以下几种说法: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是物质的。,对点训练 3.(判断)“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否定了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F,答案 这句话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但没有否定物质是世界的本原。,4.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坚决制止和惩
3、处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这一要求的哲学依据是 自然界具有客观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求保护环境 尊重自然界的物质性才能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作出正确的选择 人的活动与自然生态存在不可解决的矛盾,只有国家才能缓和 形成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是我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 A. B. C. D.,解析 中“只有国家才能缓和”的表述错误。 错误,尊重客观规律是我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5.美国科学家雷纳韦斯、巴里巴里什和基普S索恩获得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就是因为他们在“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项目和发现引力波方面的贡献。引力波开启了人们认识宇宙的新途径,人类有机会了解物质新的奇异阶段
4、。这一成果让我们进一步领悟到 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物质是一切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 A. B. C. D.,解析 题干没有涉及改造世界,不选。 物质不是一切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而是对万事万物的概括和总结,错误。,易错点一 客观存在与客观实在的区分,易错点剖析,提示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客观实在”不同于“客观存在”,“客观实在”的东西一定是物质,“客观存在”的东西既可能是物质现象,也可能是意识现象。,矫正训练 1.(判断)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F,答案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
5、反映的客观实在。,2.“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朱自清对荷花的描写揭示的哲学道理有意识形式的差异性决定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的多样性 不管什么样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有时候客观存在的事物就是客观实在的事物 意识如何反映客观存在受制于反映者的个性、能力和素质 A. B. C. D.,解析 朱自清对荷花的描写都是对客观存在的荷花的反映,这一反映受制于作者的个性、能力和素质,符合题意。 客观存在的多样性决定了意识形式的差异性,说法错误; 客观存在不等于客观实
6、在,表述错误。,易错点二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提示 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类社会也具有客观性。,矫正训练 3.(判断)社会活动是人有意识的活动,因此人类社会不具有客观性。( ),F,答案 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类社会也具有客观性。,解析 中“从根本上变革”说法错误; 不符合题意。,4.联合国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称,过去50年间世界人口的持续增加和经济活动的不断扩展对地球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压力,已给地球上60%的草地、森林、农耕地、河流和湖泊带来了消极影响,动物和植物多样性迅速减少,疾病、洪水和火灾的发生也更为频繁。这说明
7、保护生态需要从根本上变革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客观的 A. B. C. D.,知识点二,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知识点梳理,考点1 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1)运动与物质的关系,根本属性,形而上学,承担者,唯心主义,(2)运动与静止的关系,绝对,绝对运动,相对静止,相对,提醒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对点训练 1.(判断)“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这一观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 ),答案 题中观点只承认绝
8、对运动而否定了事物的相对静止。,F,2.(2017浙江4月选考)常制不可以待变化,刻船不可以索遗剑。这一说法 A.主张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B.承认运动常在事物可变 C.把意识当作世界的终极存在 D.只见绝对运动不见相对静止,解析 固定不变的制度不能够用来应对千变万化的社会,在行船上刻记号无法找到落入水中的宝剑,材料强调的是变化,应选B。,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这说明 A.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B.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C.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D.社会存
9、在的变化决定了社会意识的变化,解析 材料中的变与不变,体现了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C正确。 A、B没有体现不变,排除。 材料没有揭示社会意识的变化,D排除。,考点2 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及其要求 (1)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_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特点: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_,也不能被消灭。 普遍性:自然界、_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3)要求: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_规律,按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提醒 规律是客观的,其本身无好坏之分。
10、但规律发生作用时可能给人带来好的结果,也可能给人带来坏的结果。,固有,创造,人类社会,尊重,对点训练 4.(判断)“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主要反映了规律的普遍性。( ),F,答案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主要反映了规律的客观性而不是普遍性。,解析 材料说明规律是客观的,我们要按规律办事,符合题意; 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违背了规律的客观性,排除。,5.(2018浙江4月选考)为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我们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运动是物质固
11、有的根本属性 生态环境的变化发展有它固有的规律 认识自然规律是改造自然规律的前提按规律办事才能实现人类的价值追求 A. B. C. D.,解析 自然界是客观的,乱砍滥伐后,连树根都要去挖,这种行为违背了植物生长的规律,符合题意,B入选。,6.漫画山中无柴草,挖根换酒钱讽刺某些人无视 自然界的客观性 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物质运动的规律性 意识的创造性 A. B. C. D.,考点3 人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1)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_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2)既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二
12、者有机结合起来。,提醒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条件,对点训练 7.(2018浙江11月选考)人工培育珊瑚苗,曾被认为是天方夜谭,如今却在中国南海变成了现实。陈宏和他的团队经过三十年如一日的研究,成功掌握无性繁殖珊瑚技术,种下16万余株珊瑚,在海底“造林”,使我国在珊瑚繁殖成活率方面走在世界前列。这表明 A.人们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B.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 C.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改造客观世界 D.人可以突破规律的制约,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认识和利用规律,A项不符合题意;
13、 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C项说法错误; 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突破规律的制约,D说法错误。,解析 本题考查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不符合题意。故选D。,8.(2016浙江4月选考)用干细胞修复受损和衰老的组织,造福人类健康,这是医生的梦想。实现这一梦想,必须让干细胞按照人的指令实现分化。最近,科学家们终于通过控制干细胞内部的Nanog蛋白,精确操纵了胚胎干细胞的分化。这表明 事物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 在客观规律面前,人不是无能为力的 人可以在实践基础上认识和把握规律 人可以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A. B. C. D.,9.扶
14、贫开发是有规律可循的。W县政府认真研究县情,积极创新社会扶贫方式,实施精准扶贫。该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充分利用当地特色资源,运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以入股分红和劳务合作方式促进贫困户增收。一年来,该县贫困地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均大幅增长,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赢。 结合材料,运用运动是有规律的知识,分析说明该县是怎样成功实施精准扶贫的。,解题思路,易错点一 混淆物质的唯一特性和根本属性,易错点剖析,提示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矫正训练 1.(判断)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 ),F,答案 物质的唯一特性
15、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性”是指 A.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B.世界上一切物质的共性 C.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特质 D.事物发展中确定不移的基本秩序,解析 A与题意不符,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故排除; B正确且符合题意,客观实在性是指世界上一切物质的共性,故入选; C与题意不符,客观实在性与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无关,故排除; D与题意不符,客观实在性并不是事物发展的基本秩序,故排除。,易错点二 认为人可以创造、改变、消灭规律,提示 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16、的。人们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发现、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但不能发明、改造、创造、改变、消灭客观规律。,矫正训练 3.(判断)“引水上山”说明人可以改变规律,为人类造福。( ),F,答案 “引水上山”说明人能认识、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解析 规律是客观的,不能改变规律,错误; 错误,尊重规律是医学研究事业成功的前提。,4.一直以来,人体干细胞被认为是单向地从不成熟细胞发展为专门的成熟细胞,生长过程不可逆转。然而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成熟的、专门的细胞可以重新编程,成为未成熟的细胞,进而发育成人体的所有组织,这有望为人类提供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新方法。上述材料表明 人们对细胞生长规律的认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 专用版 2020 高考 政治 一轮 复习 第十二 单元 探索 世界 追求 真理 第二 十九 探究 本质 课件 PPT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216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