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下册第2章第3节耳和听觉学案2(无答案)浙教版.doc
《七年级科学下册第2章第3节耳和听觉学案2(无答案)浙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科学下册第2章第3节耳和听觉学案2(无答案)浙教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耳和听觉 【学习目标】:1.了解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音色、响度2. 认识噪声的危害和防治噪声的途径。【学习重点】: 乐音的三个特征、噪声的危害和防治【学习难点】: 噪声的危害和防治【预习导学】:1. 音调是 。它由 决定。C 调“1”(“do”)的频率为262 赫,D 调“1”(“do”)的频率为 294 赫,则音调高的是 。物体在秒内振动的次数叫 频率的单位是 。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 ,频率越高,音调越 。 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 赫。_的声波叫超声波,_ _的声波叫次声波。人耳听不到的超声波或次声波,有的动物能听到,这表明 。列举日常生活中超声波的应用: 响度是 。根据你的生活体
2、验,你想象一下影响响度的因素有:、 、 等。在声学上人们常用 单位来计量声音的大小。音色是声音的品质。不同的人说话的声音我们一听就能分辨出来,就是由于不同的人说话时的 不同。电子琴能模拟出小提琴、钢琴的发声,主要是模拟这些乐器发声的 。噪声的危害及控制(1)乐声与噪声,乐声是发声体有规则的振动发生的,观察乐音的波形是有规律的。噪声的声源振动是无规则的。从环保学角度讲乐音是 的声音。噪声是 的声音。(2)噪声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影响人的工作、生活,可以从多途径减弱噪声。你想到的减弱噪声的具体措施有 、 和 。(3)我国政府规定工厂工地的噪声应不超过 85-90 分贝。居民居住区的噪声,白天不超过
3、 分贝,夜间不能超过 分贝。【学习研讨】目标一:乐音的三要素:1.乐音物体有规律地振动发出的悦耳动听的声音叫乐音。播放不同的音乐。问(1)为什么不同的乐器演奏出来的声音不同?(2)为什么有的音乐听起来响,有的听起来弱?(3)为什么有的音乐听起来调子高,有的调子较低?小结:乐音有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22.音调我们把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音调的高低由什么决定呢?完成课本上 12 页的活动。现象:(1)将塑料尺在梳子上划过,当划过的速度快时,声音的音调要 。当划过的速度慢时,声音的音调 。(2)将塑料尺紧压在桌面拨动时,伸出的长度越长,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 ,尺子振动得越 ;伸出的长度越
4、短,振动得越 ,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 。小结: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1)物体在 1 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它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Hz) 。(2)音调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物体振动的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频率越小,音调越低。(3)一般情况下,儿童的音调比成年人高,女人的音调比男人高。人的发声频率约为65 赫兹到 1100 赫兹。思考:一只蚊子和一只蝴蝶同时飞到你的身旁时,你是否都能听到他们的声音?这是为什么?(4)不同的动物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不同,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大约是 2020000 赫。(5)高于 20000 赫的声音叫做超声,低于 20 赫的声
5、音叫做次声,一般人听不到超声和次声。小结:听不见声音的可能性:(6)超声波传播时,反射定向效果好,穿透能力强,传播时产生巨大的作用力。用途: 。雷达的原理: 3.响度响度是人们主观上感觉到的声音强弱。学生活动:课本 14 页活动。结论:影响响度的因素: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和观察者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系。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离发声体越远,听到的声音的响度越小。声音的大小即响度通常用分贝(dB作为单位来计量。4.音色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发声体的性质、形状、发声的方法等都能影响音色。分不同乐器、不同人物发出的声音靠音色。目标二:噪声以科学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科学 下册 听觉 答案 浙教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