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35讲生态工程学案.doc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35讲生态工程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35讲生态工程学案.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35 讲 生态工程知识内容展示 核心素养对接科学思维 归纳概括生态工程的主要类型科学探究 庭院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分析1.生态工程的主要类型(a)2.生态工程在农业中的应用(a)3.活动:庭院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分析(a) 社会责任 生态工程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考点 生态工程1.(2018浙江 11 月选考)某农业生态工程示意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该农业生态工程体现的生态工程原理主要是 。对该工程的经济效益分析,可从系统内部的投入和产出、 、系统的有效贡献等三方面进行核算。(2)若要提高该工程的经济效益,可采用农业生产的 技术在桑基上再种植大豆,也可采用农业生态工程的 技术放养适量的鸡鸭
2、等动物以调整该工程的产业结构。(3)某小组应用基因工程方法开展适用于该生态工程的抗虫植物改良研究。为提高将重组DNA 分子导入受体细胞的效率,除考虑导入方法、筛选条件、防止污染外,还需考虑的主要因素有_(答出 2 点即可) 。农杆菌介导法是目前植物转基因的常用方法。该方法的基本过程是农杆菌感染植物时, ,并将其插入到受体细胞的基因组中。欲获得稳定遗传的抗虫性强的转基因植物品种,则转入的抗虫基因必须能在受体细胞中 。2解析 (1)桑基鱼塘生态工程,实现了桑叶养蚕、蚕沙养鱼、塘泥作为桑树的肥料回到桑园,其核心技术就是物质的良性循环技术,体现了物质循环的原理。对该工程的经济效益分析,可从系统内部的投
3、入和产出、系统的实际消费、系统的有效贡献等三方面进行核算。(2)桑基上种植大豆,体现的是农业生产的间种技术。农业包括种植业和畜牧业,在该生态系统中放养适量的鸡鸭等动物,体现的是种植业和畜牧业合理优化技术。 (3)为提高将重组 DNA 分子导入受体细胞的效率,考生可从重组 DNA、导入方法及环境、受体细胞等多方面予以考虑。故除题干告知的导入方法、筛选条件、防止污染外,还需考虑的主要因素有重组 DNA 的质量和浓度、受体细胞的生长状态与密度。农杆菌感染植物时,携带目的基因的 Ti 质粒可转移到受体细胞,并将目的基因片段通过 TDNA 转移到受体植物的基因组中。欲获得稳定遗传的抗虫性强的转基因植物品
4、种,则转入的抗虫基因必须能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和高效地表达。答案 (1)物质循环 系统的实际消费(2)间种 种植业和畜牧业合理优化(3)重组 DNA 的质量和浓度、受体细胞的生长状态与密度 携带目的基因的 Ti 质粒转移到受体细胞 稳定和高效地表达2.(2017浙江 4 月选考节选)回答与生态工程有关的问题:(1)对农作物秸秆多途径利用的基本过程示意图如下,贯穿全过程的核心技术是 技术。其中“过腹还田”的具体途径是 。将秸秆和动物粪便等通过微生物发酵产生沼气,这是利用了农业生态工程中的 技术。(2)农业生产上,畜牧业依赖和受制于种植业,可以通过种植业和畜牧业的 技术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 “退耕还林
5、”后,林地的增加可以减少 ,更有利于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使用农药能有效控制农业害虫,但也使生态系统的 减少,因此利用生物的 进行生物防治是今后的发展方向。解析 本题有关生态工程的问题,题目难度低,答案在课本中都能找到。其中秸秆“过腹3还田”就是利用家畜等对秸秆进行消化,产生的粪便可以肥田,相比焚烧秸秆,这样对秸秆的利用可以提高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其具体途径是秸秆家畜粪便农田。答案 (1)物质良性循环 秸秆家畜粪便农田 洁净可再生的新能源开发 (2)合理优化 水土流失 生物多样性 种间关系本题组对应选修三 P6879 生态工程1.马世骏教授根据中国大量的朴素的生态工程实践,归纳出“整体、协调、
6、循环、再生”的生态工程原理,并明确生态工程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2.在我国,生态工程的发展特别迅速,其应用领域起初主要是农业生态工程以及节水和废水处理与应用的生态工程,现在已经扩大到许多生态产业,如物质循环利用的生态工程,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生态工程,清洁及可再生能源系统组合利用的生态工程,住宅、小区和城镇建设生态工程,荒山、荒坡、滩涂、湿地以及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工程,生态旅游工程,绿色化学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持续利用工程等方方面面。3.农业生态工程以生态学原理为依据,将种植、养殖、水产、园艺与林业、副业、加工业等进行优化,将农业废弃物的转化、再生及资源化等综合起来,
7、将节能、应用清洁能源、生态建筑以及人口控制、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结合起来。生态农业有效地促进了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流动的畅通,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发展,是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生产方式。4.我国农业生态工程的主要技术有:物质良性循环技术、洁净可再生的新能源开发技术和种植业和畜牧业合理优化技术。另外还包括针对耕作方式和种植制度,设计套种、间种和轮种制度;利用动物的不同习性,设计多种立体养殖技术;利用生物种间关系,发展生物防治技术等。5.传统工业化农业生产的危害:更多土地成为可耕地,造成水土流失严重;过量使用化肥导致环境的破坏和土壤肥力下降;农药大
8、量使用,不仅污染环境,还使得生物多样性减少。我们应当将农业与生态工程结合起来,发展生态农业。只有这样,农民问题、农业问题和农村问题才能比较彻底的解决。生态工程在农业中的应用(1)庭院生态工程:进行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如图是某家庭庭院生态工程示意图:4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人们建立图示的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实现物质的循环再生和能量的多级利用;该系统中将植物秸秆、动物粪便等废弃物合理地进行了利用,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物质循环再生原理。该生态工程能生产出无公害大米的原因是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减少了环境污染。将蘑菇房与蔬菜大棚相通可提高蔬菜产量,原因是蘑菇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供蔬菜进行光合作用
9、,使其光合作用增强。(2)农业生态工程:按照生态和经济规律,种养结合,优化设计。(3)农业生态工程主要技术物质的良性循环技术。洁净可再生的新能源开发技术。种植业和畜牧业合理优化技术。套种、间种、轮种制度;立体养殖技术;生物防治技术等。角度 生态工程1.如图为生态养猪模式。从图中可知该生态工程属于( )A.物质循环利用的生态工程B.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生态工程C.节水和废水处理与应用的生态工程D.清洁及可再生能源系统组合利用的生态工程解析 图示没有涉及废弃物的资源化,不是物质循环利用的生态工程,A 错误;图示没有5造成污染,因此不可能是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生态工程,B 错误;根据图示
10、可知,该生态工程是节水和废水处理与应用的生态工程,C 正确;图中没有提及能量问题,不可能是清洁及可再生能源系统组合利用的生态工程,D 错误。答案 C2.据下图判断,下列叙述不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 )A.物质经过多级利用,实现了良性循环B.每一级生产环节都获得了产品,提高了生态经济效益C.由于食物链延长,能量逐级损耗,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降低D.由于各级产物都可以利用,减少了废物和污染解析 选项 A 符合物质循环再生原理;选项 B 对物质循环再生进行了进一步阐述;选项 C与能量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利用效率不符;选项 D 在物质循环再生基础上,阐述了“污染物是放错地方的原料”的含义。答案 C3.(20
11、17绿色联盟适应性考试节选)绿色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下图是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一种方案:(1)该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的生物有 。该生态工程主要利用了 的原理。(2)从资源与环境的角度来看,途径优于途径的主要原因是 和减少环境污染等。(3)种植业和 是人类食物生产系统的两大支柱,两者结合的优化设计需要按照 规律进行综合优化,使系统从总体上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解析 (1)该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的生物有蚯蚓、苍蝇、细菌等。该生态工程主要利用6了物质循环利用的原理,因为该系统相比传统农业充分利用了废弃物,减少了污染物排放,实现了价值的增殖
12、。 (2)从资源与环境的角度来看,途径优于途径的主要原因是实现对物质的良性循环和多途径利用和减少环境污染等。 (3)种植业和畜牧业(或养殖业)是人类食物生产系统的两大支柱,两者结合的优化设计需要按照生态和经济规律进行综合优化,使系统从总体上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答案 (1)蚯蚓、苍蝇、细菌(微生物) 物质循环利用 (2)可以充分地利用垃圾中的物质(或对物质的良性循环和多途径利用) (3)畜牧业 生态和经济1.生态工程具体实例所遵循的原理(1)单一人工林比天然混合林稳定性低,易爆发虫害物种多样性原理。(2)草原确定合理载畜量,不能过度放牧平衡原理。(3)引种考虑适应环境协调原理
13、。(4)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既考虑种树又考虑生活问题系统整体性原理。2.农业生态系统的设计原则(1)应当能够体现生态学原理与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的原则。(2)应当能够构成一个合理的生产结构。(3)应当充分利用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资源。(4)应当体现减少环境污染的原则。(5)应当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和生态的综合效益。(6)所设计的农业生态系统,从理论上看应当能够实现良性循环。课后限时训练(时间:30 分钟 分数:100 分)1.下列措施,不属于物质循环利用的生态工程类型的是( )A.利用蚯蚓等处理城市生活垃圾,蚓粪残渣作肥料B.在干旱地区开展雨水和地表水的收集C.把人畜粪便转化为复合肥D.农作物秸秆的“
14、过腹还田”解析 利用蚯蚓等处理城市生活垃圾,蚓粪残渣作肥料利用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在干旱7地区开展雨水和地表水的收集不属于物质循环再生;把人畜粪便转化为复合肥是利用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农作物秸秆的“过腹还田”利用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答案 B2.帮助农民发展经济时,要注意一些实际问题,如草莓新品系应种植在阳光充足,疏水性好的土壤里,这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 )A.物种多样性原理 B.整体性原理C.协调与平衡原理 D.物质循环再生原理解析 将草莓种植在阳光充足,疏水性好的土壤里,有利于实现生物体与环境的协调统一,即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协调与平衡原理。答案 C3.设计生态工程的常用方法之一是给食物链(网
15、) “加环” ,下图就是一种“加环”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用残渣来培育食用菌和蛆蛹,实现了物质的多级利用用玉米的副产品玉米芯生产木糖醇,可增加经济效益用蛆蛹粪便作有机肥还田,运用了能量循环再生原理在离开人的管理条件下,该生态工程仍可以正常运转A. B. C. D.解析 用残渣来培育食用菌和蛆蛹,实现了物质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用玉米的副产品玉米芯生产木糖醇,实现了物质的多级利用,提高了经济;用蛆蛹粪便作有机肥还田,运用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农业生态工程需要在人为控制下才能维持稳定,离开人的管理不能正常运转。答案 A4.生态农业不仅指对于农作物中所含物质、能量的充分利用,
16、还具有很多内涵。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地、光、水等各种自然资源,设计出适合本地的生态农业结构的重要意义。下列措施中不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 )8A.作物“轮种”不仅能合理地利用各种矿质营养,还可避免某些害虫的大发生B.以作物秸秆为燃料发电,可以做到对农作物中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C.充分利用各种生物固氮措施,尽量施用农家肥,减少化肥的施用D.应用以虫治虫、以菌治虫的措施,尽量减少甚至不使用有害农药解析 作物“轮种”不仅能合理地利用各种矿质营养,还可避免某些害虫的大发生,符合生态学原理,A 正确;以作物秸秆作燃料发电,只能利用秸秆中极少量的能量,能量浪费严重,不能体现生态系统内物质和能量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 2020 高考 生物 一轮 复习 35 生态 工程学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