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专版)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二部分考前适应性仿真训练(四).doc
《(广东专版)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二部分考前适应性仿真训练(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专版)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二部分考前适应性仿真训练(四).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考前适应性仿真训练(四)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冰川物质平衡又称冰川物质收支,是指某时段冰川固、液态水的收支状况(正平衡说明冰川增加,负平衡说明冰川退缩)。斯瓦尔巴地区位于北欧北大西洋暖流的最北端。下图为该地区某气象站冰川物质平衡统计图。据此完成 13 题。1该气象站冰川物质平衡( )A冬季平衡波动较大 B总体呈负平衡趋势C年际平衡变化较小 D年内季节变化不大2导致该气象站冰川物质冬、夏平衡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夏季地处迎风坡降水量丰富B冬季受暖流影响,降水量较少C夏季气温升高,冰川消融量大D冬季降水少,冰川积累波动变化小3斯瓦尔巴地区冰川物质平衡变化,会导致当地( )A生物多样性减少
2、 B气候变暖加速C农业生长期延长 D岛屿数量增加解析:第 1 题,由图可知,该气象站从 19952010 年间,总体上夏季冰川物质平衡的数值变化大于冬季,每年冬季冰川物质平衡为正值,且波动小,A 错,而夏季冰川物质平衡为负值,且波动大,所以总体来看,从 19952010 年,该气象站的年际冰川物质平衡和季节波动较大且呈负平衡趋势,C、D 错,故选项 B 正确。第 2 题,全球气候变暖,特别是夏季气温升高使得冰川消融量大,使得夏季呈负平衡,C 对;该气象站冬季和夏季均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B 错;如果夏季降水多,冰川物质平衡应该为正平衡,A 错;冬季降水多,其冰川物质平衡才能是正平衡,D 错。故
3、选项 C 正确。第 3 题,读图全年冰川物质平衡变化为负平衡,说明该地冰川在退缩,生态环境恶化,影响北极熊等极地生物生存,生物多样性减少,A 对;气候变暖加速是冰川物质平衡呈负平衡的原因,B 错;该地区位于极地附近,以冰川为主,无法发展种植业,C 错;冰川融化会加剧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和部分岛屿,岛屿数量会减少,D 错,故选项 A 正确。2答案:1.B 2.C 3.A1989 年 7 月 27 日,我国科学家秦大河参加了“国际横穿南极考察队” ,他们从南极半岛北端长城站附近出发,徒步横穿这个世界上最高的大陆。秦大河主要承担深度为 2 米的雪层剖面观测和采集雪样等科学考察任务。经过艰难跋涉,
4、途经南极点后,于 1990 年 3月 3 日胜利抵达本次考察终点原苏联和平站。据下图及文字资料回答 45 题。4秦大河在开展科学考察任务时面临的主要困难不包括( )A强风频繁,吹起积雪,能见度低B严寒的天气,容易冻伤C有的地方雪层较深、坚硬,不易挖掘D采集的样品难以储存5该考察路线沿途所经历的现象正确的是( )A每天都会看到绚丽的极光B一望无际、地势低平的雪原C成群的企鹅及等野生动物D该考察线路长度约为 6 000 千米左右解析:第 4 题,根据所学知识南极地区的气候特征为酷寒、烈风,都是可能遇到的困难,A、B 描述正确,不该选;南极地区有的地方雪层较深厚,不易挖掘,C 不该选;南极地区酷寒,
5、气温低,采集的样品不易融化,容易保存,故该题选 D。第 5 题,穿越过程南极地区有极昼现象,不能见到极光,A 错误;南极为冰雪高原,B 错误;沿途能看见企鹅但少见其他野生动物,C 错误;根据同一条经线,纬度差 1,距离差 111 千米,两地纬度差50 多度,距离相差约 6 000 千米,故该题选 D。答案:4.D 5.D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其中的东部农业文化区(图)包括:燕赵文化副区、黄土高原文化副区、齐鲁文化副区、巴蜀文化副区等。据此完成 68 题。36对齐鲁文化副区表述正确的是( )儒家文化的发
6、源地 传统经济类型为农耕业 沿海有渔业 朝鲜族主要聚居地A BC D7巴蜀文化副区较之其他文化副区形成独特地域文化的原因可能是( )A曾经是古代巴国和蜀国的首都B传统农耕经济比较发达C以富饶的成都平原为依托D地形原因与外界文化交流不畅8各文化副区与当地的地方戏曲对应正确的是( )A燕赵文化副区山东大鼓B黄土高原文化副区秦腔C齐鲁文化副区川剧D巴蜀文化副区京剧解析:第 6 题,据图 1 可知齐鲁文化副区位于华北地区,且包括山东省部分地区,即对山东省的表述,朝鲜族主要聚居地在东北,错误。故 A 正确。第 7 题,巴蜀文化副区分布于四川盆地附近,周边高山、高原环绕,历史上因地形原因与外界联系不便,故
7、形成独特的地域文化,D 正确。第 8 题,黄土高原文化副区包括陕西附近地区,所以地方戏曲包括秦腔,故 B 正确。燕赵文化副区对应京剧;齐鲁文化副区对应山东大鼓;巴蜀文化副区对应川剧。答案:6.A 7.D 8.B2016 年探险家 TristanOliff 和同伴在秘鲁威尼坎加国家公园旅行时无意邂逅海拔 5 050 米的彩虹山,彩虹般的色彩铺满山脉,附近隐约可见雪山。下图示意彩虹山景观。读下图,回答 911 题。49彩虹山近年才被发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A当地人口稀少 B形成时间较短C曾被冰雪覆盖 D曾被风沙掩埋10彩虹山五彩斑斓是由于( )A沉积物成分差异 B地壳运动造成C岩浆岩成分差异 D冰
8、川侵蚀造成11彩虹山层状结构的成因是( )A风力沉积 B冰川侵蚀C流水沉积 D地壳运动解析:第 9 题,据图中经纬度判断可知,彩虹山地处秘鲁威尼坎加国家公园,根据材料可知海拔 5 050 米高,曾被冰雪覆盖;后受气候变暖影响,近年来冰雪融化后才被发现。故答案选 C 项。第 10 题,读图分析可知,该彩虹山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说明该岩石属于沉积岩,由于不同时期沉积物的成分不同,颜色不同,从而形成了五彩斑斓的岩层,故答案选 A。第 11 题,由材料分析可知,彩虹山为层状构造,说明是沉积作用形成的,排除B、D,由图示可知,该地为背斜构造,在隆起之前,该地地势较低,又因为其处在迎风坡,降水较多,不断形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 专版 2019 高考 地理 二轮 复习 第二 部分 考前 适应性 仿真 训练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