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专题通关攻略专题二大气环流与气候学案.doc
《(全国通用)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专题通关攻略专题二大气环流与气候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专题通关攻略专题二大气环流与气候学案.doc(3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二 大气环流与气候考纲原文呈现 大气受热过程。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考点一 大气受热状况与气温(全国卷近 5 年 4 考)理主干知识1.大气受热过程(1)受热机理大气的受热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热量的传输过程,该传输过程可以划分成三大主要的环节,如下图所示:2(2)原理应用解释昼夜温差大小的原因。“高处不胜寒”: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全球变暖:温室气体增多,吸收地面辐射能力增强,气温升高;同时大气逆辐射增强,保温作用强。烟雾防冻:增强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增强。温室大棚: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
2、。果园铺沙石:昼夜温差增大。2.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1)气温的分布规律时空表现 分布规律日变化一般,日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 2 时左右,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一般低纬度地区日较差大于高纬度地区,陆地日较差大于海洋时间变化 年变化就北半球而言,一年中陆地最热月在 7 月,最冷月在 1 月。海洋最热月和最冷月比陆地推迟一个月。一般气温年较差高纬大于低纬,陆地大于海洋垂直分布在对流层中,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气温降低,每升高 1 000 米,气温下降约 6全球 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海陆间北半球 1 月份大陆气温比同纬度海洋低,7 月份大陆气温比同纬度海洋高;南半球相反内陆地区 地势(海拔)高的
3、地区气温低,地势(海拔)低的地区气温高空间变化水平分布沿海地区 暖流流经海区海水温度较高,寒流流经海区海水温度较低34(2)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悟方法技巧典题感悟【典例 1】 (2017课标全国,911)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 月至次年 2 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1)(3)题。(1)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 )A. B. C. D.(2)该地寒冷期( )A.最低气温高于16 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
4、况差异较大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3)该地可能位于( )A.吉林省 B.河北省C.山西省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审题指导 (1)知道平均气温日变化的含义。(2)枯雪年降水少,昼夜温差较大,丰雪年降5水多,昼夜温差小。解析 第(1)题,材料中提到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效果显著,说明为覆盖地膜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曲线,排除。又根据枯雪年降水少,昼夜温差较大,丰雪年降水多,昼夜温差小,可进一步判断:为丰雪年覆盖地膜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曲线,为枯雪年覆盖地膜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曲线,因此答案选 B。第(2)题,由图可知,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 月至次年 2
5、月)的平均气温日变化,不能确定当地最低气温,因此 A 错;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即平均气温变化状况和昼夜温差)大致相同,因此 B 错;膜内温度日变化丰雪年小于枯雪年,主要是由于丰、枯雪年积雪厚度存在较大差异,因此 C 正确,D 错误。第(3)题,本题考查时间的估算。一般来讲,某地日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当地地方时 14 时,而此时北京时间是 16 时左右,说明该地比北京时间晚 2 小时左右,相对于 120E 偏西 30左右,当地经度大约为 90E,结合选项只能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因此答案选 D。答案 (1)B (2)C (3)D【典例 2】 (2017长沙二模)读我国某区域 1 月和 7 月
6、等温线分布图,完成(1)(2)题。(1)对该区域 1 月等温线走向影响最大的是( )A.地形 B.纬度 C.海陆 D.洋流(2)A 地 7 月气温可能是( )A.29 B.27C.25 D.23解析 第(1)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区域 1 月等温线走向大致与纬线平行,影响其走向的最大因素为纬度。第(2)题,根据河流流向可知,A 地地势较高,所以夏季气温较低。由图中等温线数值信息可判断,相邻两条等温线之间相差 2,所以 A 地气温应该在62628之间。答案 (1)B (2)B1.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小的判断及原因分析(1)陆地与海洋:陆地上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比同纬度海洋上大。原因是陆地热容量小
7、,白天和夏季增温快,夜晚和冬季降温快,海洋则相反。(2)阴天与晴天:阴天气温日较差比晴天小。原因是阴天时,白天多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较晴天低;夜晚多云,大气逆辐射强,气温较晴天高。(3)低纬与中纬:中纬地区气温年较差较大。原因是中纬地区四季变化明显,低纬地区终年高温。气温年较差最小的地区出现在赤道附近的海洋上。2.等温线弯曲的成因分析(1)陆地上一般考虑山脉或谷地。等温线穿过山地时一般向气温高的方向凸出;穿过谷地时,一般向气温低的方向凸出。(2)海洋上一般考虑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3)等温线的弯曲还可能与海陆分布有关。1 月份同纬度的陆地等温线向南凸,海洋上向北
8、凸;7 月份,同纬度的陆地上等温线向北凸,海洋上向南凸。(即“一陆南,七陆北;一海北,七海南” 。)练高考重点题组一 大气受热过程分析1.(2017石家庄二模)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两部分:一是太阳以平行光线的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上的,称为太阳直接辐射;二是经过大气中的小水滴、尘埃等质点散射后,自天空投射到地面的,称为散射辐射。两者之和称为总辐射。读图,完成(1)(2)题。7(1)以下对北京市直接辐射不产生作用的因素是( )A.降水变化 B.太阳高度C.大气洁净度 D.气温变化(2)由图可知( )A.阴天时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大,所以散射辐射的日变化也大B.晴天时参与散射作用的质点少,散射辐射较弱C.
9、阴天时云层对太阳散射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散射辐射日变化大于晴天D.散射辐射的变化,只取决于天气的变化解析 第(1)题,降水变化影响云量大小和水滴多少,进而影响直接辐射;太阳高度影响太阳光线的角度和路径,从而影响直接辐射;大气洁净度影响大气中的固体颗粒物数量,从而影响直接辐射;气温变化对直接辐射没有影响。第(2)题,太阳高度只取决于太阳和该地的相对位置,即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关系,与晴天还是阴天无关;晴天时云量少,大气中的颗粒物少,参与散射作用的质点少,散射辐射弱;阴天时云层中水汽与颗粒物多,参与散射的质点多,白天的散射辐射量大,又因为阴天和晴天的夜晚散射辐射均为零,故阴天散射辐射的日变化大于晴天;
10、散射辐射的变化,除了受天气变化的影响,还受大气中的颗粒物多少(污染)、太阳高度等因素影响。答案 (1)D (2)B题组二 气温差异与影响因素分析2.(2017温州十校下学期初考)读“陕西省年平均地温和气温分布图” ,完成(1)(2)题。8(1)关于甲、乙、丙、丁四处年均地温的比较分析,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地温较低是因为海拔最高B.乙处是汉水谷地,其地温高于山区C.丙处是渭河谷地,地温较高D.丁处地温最高,其主导因素是纬度和地形(2)下列关于该省年平均气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与甲处所在的地区相比,丙处气温的地区差异大B.丙处年平均气温小于 10C.渭河谷地的等温线向北侧弯凸D.汉水
11、谷地的等温线向西侧弯凸解析 第(1)题,甲处地温较低是因为纬度最高;乙处为渭河谷地;丙处为秦岭,海拔高,地温低;丁处纬度最低,且为谷地地形,所以地温最高。第(2)题,甲处与丙处相比,丙处的等温线分布较密集,说明丙处气温的地区差异较大;根据气温的变化规律可知,丙处年平均气温小于 10C;渭河谷地的等温线向西侧弯凸;汉水谷地的等温线向西侧弯凸。答案 (1)D (2)C9考点二 大气运动与降水(全国卷近 5 年 2 考)理主干知识1.理解热力环流形成过程的四个关键点2.图解风的形成3.把握大气环流的内在联系4.三圈环流与气候类型分布(以北半球为例)5.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10(1)大气环流:一般低气压
12、带影响区域降水较多,高气压带影响区域降水较少;西风带影响区域降水较多。(2)海陆位置:近海受暖湿气流影响的地方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3)地形: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4)洋流:暖流影响区域降水多,寒流影响区域降水少。(5)下垫面状况:植被覆盖率高,地表水体面积广的区域降水较多,反之则少。(具体见下表)多雨 少雨气流上升 气流下沉低压中心,低气压带控制 高压中心,高气压带控制低压槽控制 高压脊控制锋面控制 单一气团控制地形迎风坡 地形背风坡迎岸风 离岸风暖流沿岸 寒流沿岸夏季风影响 冬季风影响悟方法技巧典题感悟【典例 1】 温哥华气候温和,四季宜人,市内草地常绿、繁花似锦。结合温哥华附
13、近等温线图,完成(1)(3)题。(1)夏季温哥华最有可能盛行(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11(2)温哥华冬季温和的主要原因是( )A.洋流的影响 B.海陆分布的影响C.地形的影响 D.纬度位置的影响(3)温哥华所处纬度较高,但港口冬季一般不结冰的原因是( )A.地形的影响 B.洋流的影响C.大气环流的影响 D.海陆位置的影响解析 第(1)题,夏季温哥华西部海域形成高压中心,东侧陆地是低压,因此最有可能盛行西北风。选 D。第(2)题,温哥华位于加拿大南部,其东北部有高大山脉,阻挡了冷空气的侵入,使温哥华成为同纬度冬季温和的城市。其他不是主要原因。选 C。第(3)题,温哥华
14、虽然纬度较高,但沿海有暖流经过,所以冬季港口一般不结冰。选 B。答案 (1)D (2)C (3)B【典例 2】 (2016天津文综,3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1)(2)题。在天津市南部地区发现的贝壳堤,是贝壳及碎屑物受潮水搬运,在海边经较长时期堆积而形成的垄岗,可以作为当时海岸线的标志。(1)与天津市其他地区相比,北部地区降水较多的原因主要是( )A.锋面过境频繁 B.地处迎风坡12C.空气对流旺盛 D.多气旋活动(2)图 2 所示甲地比周边地区气温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A.海拔高度低 B.降水少C.人口密度大 D.距海远解析 第(1)题,由两图中的信息可知,天津北部以山地为主,地势由东南向西
15、北上升。北部降水较多,年降水量大于 600 mm,其原因主要是北部山区地处夏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故 B 项正确。第(2)题,甲地位于市中心,人口密度大,生产生活中产生大量的余热、废热加热了空气,形成热岛效应,故 C 项正确。答案 (1)B (2)C1.气压带、风带图示中风向的判定方法在图中,先依据高、低气压带的分布确定风带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再根据所在半球确定偏转方向从而判定风带的具体风向。2.运用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和性质解释实际问题以区域图或环流模式图、气候类型图为载体来考查,该类型试题的答题思路一般为:133.根据两地距离判断降水差异影响因素的方法高考中经常给出两地的降水统计图表
16、、两地降水具有差异等材料来命题,分析此类题目时可根据两地位置分析降水差异。(1)若两地位于位置较远的南、北方向,则一般从大气环流角度去分析。(2)若两地位于位置较远的东、西方向,则一般从海陆位置角度去分析。(3)若两地位于纬度大致相当的大陆两岸,则一般从洋流角度去分析。(4)若两地位置较近,且降水差异较大,则一般从地形(迎、背风坡)角度去分析。练高考重点题组一 气压带、风带位置判断1.(2017湖北宜昌四校 4 月联考)热带辐合带是指从南北两半球来的气流在赤道附近辐合而成的多雨带。下图为某月非洲盛行风向和热带辐合带的位置图。完成(1)(2)题。(1)该月为( )A.1 月 B.4 月 C.7
17、月 D.10 月(2)图中虚线框范围内热带辐合带位置较东侧明显偏北的可能原因是( )A.沿岸寒流降温 B.地势高气压低C.南北气流辐合 D.阳坡受热增温解析 第(1)题,图中北印度洋海域为东北季风,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则应是南半球的夏季,即 1 月。第(2)题,位置偏北,说明该处较东侧同纬度地区气压低;依据右图显示有地形因素,同时东侧有东非高原分布,东侧地势要高于此处平原和低矮的高原,故可能是因为阳坡的缘故。答案 (1)A (2)D题组二 祁连山地区降水状况分析142.(2017济南市二模)祁连山地处我国西北内陆,降水较少。东段北坡的自然带自山麓到山顶依次为荒漠带、山地草原带、山地森林草原带
18、、山地灌丛草原带、高山亚冰雪稀疏植被带,东段南坡的自然带自山麓到山顶依次为草原带、山地森林草原带、高山灌丛草原带、高山亚冰雪稀疏植被带,西段北坡的自然带自山麓到山顶依次为荒漠带、高山草原带、高山亚冰雪稀疏植被带,西段南坡的自然带自山麓到山顶依次为荒漠带、山地草原带、高山草原带、高山亚冰雪稀疏植被带。据此完成(1)(3)题。(1)祁连山地区大气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 )A.北冰洋 B.大西洋C.印度洋 D.太平洋(2)有关祁连山地区降水分布特征及其主要成因,描述正确的是( )A.水平方向上,东北多西南少来自大西洋及北冰洋的水汽遇西北坡山地阻挡,多地形雨B.水平方向上,东南多西北少来自太平洋的水汽遇
19、东南部山地阻挡,多地形雨C.垂直方向上,东北坡从山麓向山顶递减随海拔升高水汽减少D.垂直方向上,西北坡先升高后降低水汽遇地形阻挡上升到一定高度形成地形雨,降水量达到最大,之后水汽减少,降水量降低(3)祁连山东北坡植被与西南坡植被差异的主要原因为( )A.东北坡降水多 B.东北坡水分蒸发少C.西南坡海拔高,气温低 D.西南坡土壤贫瘠解析 第(1)题,祁连山降水的主要水汽来源地是太平洋。选 D。第(2)题,由于祁连山地区的地理位置及地形分布的影响,对降水分布特征的判断需要从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两个维度来进行。水平方向上,受来自太平洋的水汽的影响,降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垂直方向上,水汽沿祁连山东北坡向
20、上爬升到一定高度形成地形雨,降水量达到最大,之后水汽减少,降水量降低。选 B。第(3)题,祁连山东北坡比西南坡植被茂密、自然带多,这与东北坡降水多、蒸发少、海拔低、气温高都有关系,但主要是因为东北坡降水更多。选 A。答案 (1)D (2)B (3)A考点三 常见天气系统(全国卷近 5 年 2 考)理主干知识1.锋面系统形成的天气特征15提醒:需要注意整个过程中两种锋面气温、气压的变化特点,冷暖气团交界处气温、气压变化最显著,天气现象最剧烈,因此锋面过境时往往产生云雨。同时,我国常出现的还有准静止锋。【易误警示】 冷锋天气只发生在冬、春季节不正确。冬春季节易发生冷锋天气,但夏季也会发生冷锋天气,
21、如华北地区夏季的强降雨一般是冷锋过境带来的天气。2.气旋、反气旋形成的天气特征气旋控制下,多阴雨天气;反气旋控制下,多晴朗天气。与锋面系统不同的是,气旋和反气旋是气压中心所在处的气流运动情况。3.锋面气旋形成的天气特征在中高纬度地区,由于冷暖气团频繁相遇,锋面系统活跃,当与气旋系统结合时,形成锋面气旋。受气旋辐合上升气流影响,锋面上的气流上升更加强烈,往往带来云雨甚至造成暴雨、大风天气。16【温馨提示】1.不论北半球还是南半球,锋面气旋的中心一定是低气压中心。2.锋面的移动方向与所在半球气旋的水平气流方向一致。3.受海陆分布的影响,锋面气旋主要形成于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4.成熟的锋面气旋系统往
22、往左侧为冷锋系统,右侧为暖锋系统,即“左冷右暖”判断原则。悟方法技巧典题感悟【典例 1】 安徽省某中学气象兴趣小组,根据亚欧大陆局部地区等压线分布形势图,探究该省秋末冬初天气变化状况。据此完成(1)(2)题。(1)根据上图,学生绘制了四幅安徽省天气要素变化图,最接近实际状况的是( )(2)该气象兴趣小组预报了安徽省未来两天的天气状况,其预报中最可能出现的是( )A.皖北地区滑坡、泥石流灾害危险等级较高B.皖南地区可吸入颗粒物空气污染指数增加C.皖北地区雨过天晴,农作物易受低温冻害影响D.江淮地区出现狂风、暴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冷锋位于安徽省北部,受其影响,安徽省北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国 通用 2018 高考 地理 二轮 复习 第二 部分 专题 通关 攻略 大气 环流 气候学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