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 T 2245-2015 环渤海耐氯盐水工混凝土技术规范.pdf
《DB13 T 2245-2015 环渤海耐氯盐水工混凝土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3 T 2245-2015 环渤海耐氯盐水工混凝土技术规范.pdf(4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91.100.30 Q 14 DB13 河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13/T 22452015 环渤海耐氯盐水工混凝土技术规范 Code for chlorine-resistant hydraulic concrete structures Technology around Bohai Sea Rim 2015 -11 -6发布 2016 -1 - 1实施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DB13/T 22452015 I 目 次 前言 II 1 总则 1 2 术语和定义 1 3 环境条件与耐久性要求 2 4 混凝土原材料 7 5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8 6 混凝土施工 . 16 7
2、 混凝土质量检验 . 18 附录A(规范性附录) 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试验方法(电量法) . 21 附录B(规范性附录) 混凝土中砂浆的水溶性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方法 . 23 附录C(规范性附录) 砂浆和混凝土拌和物中氯离子含量的快速检测 . 27 条 文 说 明 31 DB13/T 22452015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水利厅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河北省南运河河务管理处、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河北金涛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根生、于青松、谢子书、田海军、魏艳秀、彭荣梅、边自然、牛桂林、马宝祥、郭
3、海燕、吕贵敏、郭连建、张余涛、孟国强、张增慧、贾军、刘忠良、岳胜卫、孙志芹。 DB13/T 22452015 1 环渤海耐氯盐水工混凝土技术规范 1 总则 1.0.1 为保证沿海水工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达到设计的使用年限,确保工程的合理使用寿命要求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环渤海地区氯盐侵蚀条件下水工混凝土设计与应用。 1.0.3 采用本标准设计时,应认真搜集和整理各项基本资料。 1.0.4 本标准规定了耐氯盐水工混凝土的使用条件、质量要求、原材料选择和配合比、施工技术、质量检验方法,确定了设计及应用原则。 1.0.5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
4、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75-2007 通用硅酸盐水泥 GB/T 1596-2005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 8076-2008 混凝土外加剂 GB/T 14684-2011 建设用砂 GB/T 14685-2011 建设用卵石、碎石 GB/T 18046-2008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 GB/T 50081-2002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476-2008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DL/T 5055-2007 水工混凝土掺用粉煤灰技术规范 DL/T 5117-200
5、0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试验规程 DL/T 5151-2014 水工混凝土砂石骨料试验规程 DL/T 5207-2005 水工建筑物抗冲磨防空蚀混凝土技术规范 DL/T 5330-2005 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 63-2006 混凝土用水标准 SL 211-2006 水工建筑物抗冰冻设计规范 SL 352-2006 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 SL 654-2014 水利水电工程合理使用年限及耐久性设计规范 SL 677-2014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 1.0.6 耐氯盐水工混凝土设计及应用除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DB
6、13/T 22452015 2 2.1 氯盐环境 chloride ion environment 处于沿海或近海区域受海水、海风和海雾影响的大气环境以及环境土和水中氯离子含量超过一定限值的环境。 2.2 耐氯盐侵蚀混凝土 chlorine-resistant concrete 由硅酸盐类水泥、矿物掺合料、化学外加剂、砂石骨料和水等原材料组成,在达到设计龄期后具有良好的抗渗性、抗冻性,可有效抵抗氯盐侵蚀的混凝土。 2.3 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扩散系数 chloride diffusion coefficient of concrete 表示氯离子在混凝土中扩散性的一个参数。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扩散
7、是溶于混凝土孔隙水中的氯离子从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的传输。因为氯离子可以同时通过扩散、渗透和吸附等不同机理侵入混凝土内部,并在传输过程中可有部分氯离子与胶凝材料及其水化产物相结合,所以通过试验和计算得到的扩散系数有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包含了其他传输机理与被结合等因素的影响。 2.4 大掺量矿物掺合料混凝土 concrete with high volume mineral admixture 在硅酸盐水泥中单掺矿渣微粉或扶残矿渣微粉和及粉煤灰时,其掺量不小于胶凝材料总量的50%的混凝土。 2.5 碱含量 alkali content 水泥中碱含量是指当量氧化纳的含量,以质量百分率计,等当量氧化纳含量
8、是指氧化纳与0.658倍的氧化钾之和。 3 环境条件与耐久性要求 3.1 环境类别与作用等级 3.1.1 结构所处环境按其对钢筋和混凝土材料的腐蚀机理分类及环境对配筋混凝土结构的作用程度采用环境作用等级表述,参照GB/T 50476执行。 3.1.2 不同环境类别在不同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侵蚀介质的浓度等)下配筋混凝土结构的环境作用等级参照CCES 01-2004执行。 3.1.3 混凝土在氯盐环境下建筑物部位的划分参照JTS 202执行。 3.1.4 当结构及其构件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遭受多种环境作用时,应分别满足其要求。 3.2 结构设计使用年限 DB13/T 22452015 3 3.2
9、.1 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应根据建筑物等级或重要性按表1确定。特大型的水工建筑物、特别重要的标志性和纪念性建筑物的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应经专门研究确定。 表1 结构设计使用年限 设计使用年限 水工建筑物 非水工建筑物 不小于100年 1、2级建筑物,除2级堤防和灌排工程 纪念性建筑和特别重要的建筑结构 不小于50年 2级堤防及3级建筑物 普通房屋和构筑物 3.2.2 当现有技术条件不能保证结构的所有部位均能达到同一设计使用年限时,可在设计时对结构的某些次要构件设置较低的设计使用年限,但设计使用年限不应低于50 年。需要在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内进行大修或更换的次要结构构件,应具备进行维修或更换的施工操
10、作条件。 3.3 抗冻性设计 3.3.1 混凝土抗冻性设计要求 3.3.1.1 充分掌握建筑物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建筑物施工和运行条件等基本资料。 3.3.1.2 根据冰冻作用的因素、危害程度、工程的规模及建筑物形式,确定抗冻性设计方案,并提出对施工工艺和运行方面的要求。 3.3.1.3 从选址选线、工程布置、结构形式和材料性能上采取抗冻作用的工程措施,必要时可考虑其他辅助性技术措施。 3.3.1.4 在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和科学实验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工程采用抗冻先进技术。 3.3.1.5 氯盐侵蚀混凝土结构抗冻性设计,应取得工程地点的气象、冰情、工程地质和冻土基本资料。 3.3.1.6 气象资料主
11、要为年平均气温、最冷月平均气温、日平均最低气温、冻结指数、冬季风向和风速。应采用当地条件相似的邻近气象台(站)的资料,其统计年限不得少于10年。 3.3.1.7 冻结指数应取冬季日平均负气温值的累积值(d)。 3.3.1.8 冰情资料主要为冰封(冻)日期、解冰(冻)日期、流冰历时、冰厚、冰块尺寸、冰流量、流冰总量、流冰种类及性质。这些资料应根据当地或冰情相似河流的观测资料确定,无实测资料时,可通过实地调查确定。 3.3.2 混凝土抗冻等级确定 3.3.2.1 混凝土的抗冻等级分为F400、F300、F250、F200、F150、F100、F50,七级。应按SL 352-2006规定的快冻试验方
12、法确定。 3.3.2.2 耐氯盐水工混凝土结构和构件的抗冻等级应根据气候分区、冻融循环次数、表面局部小气候条件、水分饱和程度、构件重要性和检修条件按表2选定。在不利因素较多时,可提高一级抗冻等级。 DB13/T 22452015 4 表2 混凝土结构和构件抗冻等级要求 气象分区 严寒 寒冷 温和 年冻融循环次数/(次) 100 100 100 100 1. 结构重要、受冻严重且难于检修部位: 1) 水电站尾水部位,蓄能电站进出口冬季水位变化区的构件,闸门槽二期混凝土、轨道基础; 2) 坝厚小于混凝土最大冻深2倍的薄拱坝、不封闭支墩坝的外露面、面板堆石坝水位变化区及其以上部位的面板和趾座; 3)
13、 冬季通航或受电站尾水影响的不通航船闸的水位变化区的构件、二期混凝土; 4) 流速大于25m/s、过冰、多沙或多推移质过坝的溢流坝,深孔或其他输水部位的过水面及二期混凝土; 5) 冬季有水的露天钢筋混凝土压力水管、渡槽、薄壁充水闸门井。 F400 F300 F300 F200 F100 2. 受冻严重但有检修条件部位: 1) 混凝土坝上游面冬季水位变化区; 2) 水电站或船闸的尾水渠、引航道的挡墙、护坡; 3) 流速小于25m/s的溢洪道、输水洞(孔)、引水系统的过水面; 4) 易积雪、结霜或饱和的路面、平台栏杆、挑檐、墙、板、梁、柱、墩、廊道或竖井的单薄墙壁。 F300 F250 F200
14、F150 F50 3. 受冻较严重部位: 1) 混凝土坝外露阴面部位; 2) 冬季有水或易长期积雪结冰的渠系建筑物。 F250 F200 F150 F150 F50 4. 受冻较轻部位: 1)混凝土坝外露阳面部位; 2)冬季无水干燥的渠系建筑物; 3)水下薄壁构件; 4)水下流速大于25mm/s的水下过水面。 F200 F150 F100 F100 F50 5. 水下、水中、大体积内部的混凝土 F50 F50 注1:年冻融循环次数分别按一年内气温从30C以上降至-30C以下,然后回升到30C以上的交替次数和一年中日平均气温低于30C期间设计预定水位的涨落次数统计,并取其中的最大值。 注2:冬季
15、水位变化区指运行期内可能遇到的冬季最低水位以下0.5m1.0m,至冬季最高水位以上1m(阳面)、2m(阴面)、4m(水电站尾水区)的区域。 注3:阳面指冬季大多为晴天,平均每天有4h以上阳光照射,不受山体或建筑物遮挡的表面,否则均按阴面考虑。 注4: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250C地区的混凝土抗冻等级宜根据具体情况研究确定。 3.3.2.3 大体积混凝土分区采用不同抗冻等级时,其区分厚度可根据计入太阳辐射作用的热学计算,或根据类似建筑物运行资料确定的负温区再加0.5m,温和地区分区厚度不得小于0.5m。 3.3.3 抗冻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 3.3.3.1 抗冻混凝土宜掺用引气剂,其质量应符合国家
16、标准GB 8076的规定。 3.3.3.2 大中型工程抗冻混凝土的材料和配比应通过试验确定,在试验过程中除控制混凝土含气量和水灰比外,宜进行混凝土气泡间距系数的测试。 DB13/T 22452015 5 3.3.3.3 中小型工程抗冻混凝土的配比,宜根据混凝土抗冻等级和所用的最大骨料粒径分别按表3和表4选用混凝土的含气量和水胶比。 表3 中小型工程抗冻混凝土含气量要求 混凝土抗冻等级 F200 F150 最大骨料粒径20mm (61)% (51)% 最大骨料粒径40mm (5.51)% (4.51)% 最大骨料粒径80mm (4.51)% (3.51)% 注:如含气量试样须经湿筛时,按湿筛后最
17、大骨料粒径选用相应的含气量。 表4 中小型工程抗冻混凝土水胶比要求 混凝土抗冻等级 F300 F200 F150 F100 F50 水胶比 0.45 0.50 0.52 0.55 0.58 3.3.3.4 大型工程的抗冻混凝土,应特别注意其原材料的稳定性。现场质量控制应以含气量为主要指标。最终评定混凝土的抗冻性应以快冻试件测定的成果为准。 3.4 抗渗性设计 3.4.1 当混凝土处于B类及以下环境中时,混凝土抗渗等级应按经过标准养护28d试件所能经受的最大水压力确定,并以抗渗等级表示,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应按表5选取。 表5 混凝土抗渗等级的最小允许值 项次 结构类型及应用条件 抗渗等级 1 大体
18、积混凝土结构的下游面及建筑物内部 W2 2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挡水面 H30 W4 30H70 W6 70H150 W8 H150 W10 3 素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背水面可自由渗水者 i10 W4 10i30 W6 30i50 W8 i50 W10 注1:表中H为水头(m),i为水力坡降。 注2:当结构表层设有专门可靠的防渗层时,表中规定的混凝土抗渗等级可适当降低。 注3:承受侵蚀性水作用的结构,混凝土抗渗等级应进行专门的试验研究,承受氯盐侵蚀作用的结构,混凝土抗渗等级不应低于W6。 注4:对背水面可自由渗水的素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当水头H小于10m时,其混凝土抗渗等级可根据
19、表中项次3降低一级。 注5:埋置在地基中的结构构件(如基础防渗墙等),可按照表中项次3的规定选择混凝土抗渗等级。 注6:对严寒、寒冷地区且水力梯度较大的结构,其抗渗等级应按表中的规定提高一级。 DB13/T 22452015 6 3.4.2 当混凝土所处的环境符合C类(含C类)以上等级时,混凝土抗渗性能应采用抗氯离子渗透性指标控制,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指标应符合表6规定。 表6 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指标 设计使用年限 100年 50年 环境作用等级 C、D E、F C、D E、F 6h电量值 950 800 1350 950 注: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试验按照本规范附录A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试验
20、方法(电量法)进行。 3.5 其他耐久性指标设计 3.5.1 混凝土最大水胶比及最低强度等级规定 不同环境作用等级和不同设计使用年限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对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 的混凝土,混凝土最大水胶比应满足表7的规定。有自防水要求的建筑物构件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5,预应力混凝土不宜低于C40;如采用更大粒径的骨料,最低强度等级可降低1个强度等级。 表7 混凝土最大水胶比和最低强度等级 环境作用等级 设计使用年限 100年 50年 C 0.36,C40 0.40,C30 D 0.34,C45 0.38,C35 E 0.33,C50 0.36,C40 F 0.32,C50
21、0.34,C45 3.5.2 氯盐环境中配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 3.5.2.1 应控制氯离子引起的钢筋锈蚀。实测硬化混凝土中氯离子总含量应符合表8的规定,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测定按附录B进行。 表8 混凝土中氯离子总含量要求(按胶凝材料质量计) 项目 钢筋混凝土 预应力混凝土 混凝土中氯离子总含量/% 0.10 0.06 3.5.2.2 接触氯化物的配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应按氯盐环境进行耐久性设计。 3.5.2.3 氯盐环境中配筋混凝土宜采用大掺量矿物掺和料混凝土。 3.5.2.4 重要配筋混凝土结构的构件,当氯盐环境作用等级为E、F级时应采用防腐蚀附加措施。 3.5.2.5 氯盐环境作用等级
22、为E、F的配筋混凝土结构,应在耐久性设计中提出结构使用过程中定期检测的要求。重要工程尚应在设计阶段作出定期检测的详细规划,并设置专供检测取样用的构件。 3.5.2.6 氯盐环境中,用于稳定周围岩土的混凝土初期支护,如作为永久性混凝土结构的一部分,则应满足相应的耐久性要求;否则不应考虑其中的钢筋和型钢在永久承载中的作用。 DB13/T 22452015 7 3.5.2.7 氯盐环境中配筋混凝土结构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a) 结构的形状、布置和构造应有利于避免水、水汽和有害物质在结构表面的积聚; b) 遭受氯盐侵蚀的混凝土构件顶面等部位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设置排水坡; c) 遭受雨淋的结构构件,
23、应防止雨水流到底面或下部结构构件表面; d) 排水管道应采用非钢质管道,排水口应远离混凝土构件表面,并应与墩柱基础保持一定距离; e) 钢筋主筋,箍筋和分布筋,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满足钢筋防锈以及与混凝土之间粘结力传递的要求,且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设计值不得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 f) 工厂预制的混凝土构件,其普通钢筋和预应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可比现浇构件减少5mm; g) 海水水位变动区和浪溅区,不宜设置施工缝与连接缝; h) 伸缩缝及附近部位的混凝土宜局部采取防腐蚀附加措施,处于伸缩缝下方的构件应采取防止渗漏水侵蚀的构造措施。 4 混凝土原材料 4.1 水泥 4.1.1 水泥宜采用硅酸盐水泥
24、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熟料中的铝酸三钙含量宜在6%12%范围内。不宜选用早强型水泥。 4.1.2 采用硅酸盐类水泥时,其质量标准应符合GB 175 的规定。 4.1.3 水泥中碱含量不宜超过 0.60%。 4.2 矿物掺合料 4.2.1 矿物掺合料指粉煤灰、矿渣微粉、硅灰等矿物掺合料。 4.2.2 矿渣微粉的质量应符合GB/T 18046 的规定,其比表面积应大于 420m2/ kg。 4.2.3 矿渣微粉采用S95及以上。 4.2.4 粉煤灰的烧失量应符合GB/T 1596 中F 类I级的规定,其他指标应符合F 类 级的规定。对预应力混凝土和引气混凝土,粉煤灰的烧失量应小于 3%。 4.2.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3T22452015 渤海 盐水 混凝土 技术规范 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