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届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届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在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可能具有 1 1 1 1比例关系的是 ( ) 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杂种产生配子类别的比例 杂种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 杂种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杂种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是 9:3:3:1, 不符合;杂种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1:2:1:2:4:2:1:2:1, 不符合。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如果将含有 1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的 2
2、个 DNA分子都用 15N标记,并只供给精原细胞含 14N的原料,该细胞进行 1次有丝分裂后再减数分裂 1次,产生的 8个精细胞中 (无交叉互换现象 ),含 15N、 14N标记的 DNA分子的精子所占的比例依次是 ( ) A 50% 100% B 25% 50% C 25% 100% D 50% 50%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 DNA分子半保留复制可知,精原细胞进行 1次有丝分裂后得到的两个子细胞中的每条染色体均含有一条 15N和一条 14N的单链,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DNA只复制一次,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后,只有一半的次级精母细胞含有 15N标记,而所有的 DNA分子都含有 14N,所以
3、最终的 8个精细胞中有一半含有 15N标记,均含 14N标记, A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裂和 DNA的复制,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洋葱的鳞片叶属于着生在地下茎上的一种变态叶,利用其外表皮细胞在光照下进 行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效果明显,此时盖玻片下的紫色细胞可以进行( ) A呼吸作用 B蒸腾作用 C化能合成作用 D光合作用 答案: A 试题分析:活细胞都可以进行呼吸作用, A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生理功能,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4、。 不同植物间远源杂交不亲合现象普遍存在。有的是由于不同植物的花粉与柱头组织细胞之间相互拒绝不能认可,花粉管生长受阻,不能到达子房,这一现象最可能与柱头细胞的哪种物质有关?这种现象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上称作什么?( ) A纤维素,自然选择 B磷脂,地理隔离 C糖蛋白,生殖隔离 D酶,生存斗争 答案: C 试题分析:糖蛋白具有细胞识别功能,所以不同植物的花粉与柱头组织细胞之间相互拒绝是由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决定的,这种现象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上称作生殖隔离, C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膜的功能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下列有关生
5、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真核细胞基因编码区的碱基对突变,不一定会导致生物变异 B无子番茄是由秋水仙素处理番茄幼苗而形成,属于染色体变异 C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局部交叉互换不属于基因重组 D基因突变核基因重组两者都能够丰富种群的基因库并改变基因频率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碱基对突变,氨基酸可能不变, A项正确。无子番茄是没有受精然后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形成的,属于不可遗传变异, B 项错误。基因重组包括自由组合、交叉互换和基因工程, C 项错误。基因重组并不改变基因频率, 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的变异,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
6、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血友病的孩子,经过医学检查,医生确定这个孩子的染色体组成为 44+XXY。那么这个孩子的病因决定于( ) A父亲 B母亲 C父亲和母亲 D父亲或母亲 答案: B 试题分析:夫妇基因型为 XBY和 XBXb,生下孩子为 XbXbY,其中 XbXb来自母亲, B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染色体变异和伴性遗传,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一个随机交配的中等大小的种群中,经调查发现控制某性状的基因型只有两种: AA基因型的频率为 40%,
7、 Aa基因型的频率为 60%, aa基因型(致死型)的频率为 0,那么随机交配繁殖一代后, AA基因型的个体占( ) A 49/91 B 49/100 C 11/20 D 11/17 答案: A 试题分析: AA基因型的频率为 40%, Aa基因型的频率为 60%,推知 A的基因频率 =70%, a的基因频率 =30%,随机交配,依据遗传平衡公式可知,AA=70%70%=49%, Aa=270%30%=42%, aa=30%30%=9%, aa基因型死亡,所以 AA占 49%/( 49%+42%) =49/91, A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
8、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为了研究生物某性状的遗传方式,已完成的一组杂交过程如图,则试验的另一组应该为( ) 答案: B 试题分析:已完成的一组为正交,另一组应该是反交, A项错误。反交产生的子代细胞质遗传应该跟母本一致, B项正确, C、 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正交和反交、细胞 质遗传,意在考查考生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如果用 15N、 32P、 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 A可在 DN
9、A中找到 15N和 32P B可在外壳中找到 15N和 35S C可在 DNA中找到 15N和 32P、 35S D可在外壳中找到 15N 答案: A 试题分析: DNA特有的元素是 P,蛋白质特有的元素是 S, N是 DNA和蛋白质都有的元素。噬菌体只把自身 DNA注入到细菌体内作为模板合成子 代噬菌体的 DNA和蛋白质外壳,所需原料等条件均由宿主细胞提供, A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噬菌体的侵染实验,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 4个实验: S型菌的 DNA DNA酶 加入 R型菌 注射入小鼠。
10、R型菌的 DNA DNA酶 加入 S型菌 注射入小鼠。 R型菌 DNA酶 高温加热后冷却 加入 S型菌的 DNA 注射入小鼠。 S型菌 DNA酶 高温加热后冷却 加入 R型菌的 DNA 注射入小鼠。 以上 4个实验中小鼠存活的 情况依次是( ) A存活、存活、存活、死亡 B存活、死亡、存活、死亡 C存活、死亡、存活、存活 D死亡、死亡、存活、存活 答案: C 试题分析:第 组 DNA酶催化 S型菌的 DNA水解,不能使 R型菌转化成 S型菌,所以小鼠存活;第 组 S型菌使小鼠死亡;第 组高温使 R型和 S型菌死亡,加入 DNA不会使小鼠死亡。所以 C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11、,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下列各细胞结构中,可能存在碱基互补配对现象的有( ) 染色体; 中心体; 纺锤体; 核糖体。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染色体中有 DNA,存在碱基互补配对;核糖体上进行翻译时,存在密码子和反密码子的碱基互补配对。 B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 DNA的结构和核糖体的功能,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用花药离体培养出马铃薯单倍体植株,当它进行细胞减数分裂时,可观察到染色体两两配对,共有 12对,据此现象可推知产生花药的马铃薯是( ) A二倍体 B三倍体 C
12、四倍体 D多倍体 答案: C 试题分析:单倍体中有 2个染色体组,所以正常的体细胞有 4个染色体组, C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染色体变异,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很多实验必须先制作装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下面的实验步骤错误的是( ) A脂肪鉴定:切取花生子叶薄片 染色 去浮色 制片 观察 B有丝分裂观察:解离根尖 染色 漂洗 制片 观察 C质壁分离观察:撕取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 制片 观察 滴加蔗糖溶液 观察 D叶绿体形态分布观察:取黑藻小叶 制片 观察 答案: B 试题分析:有丝分裂观察的正确步骤是:解离根尖 漂洗 染色 制片 观察,B
13、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一系列实验,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 “生物知识内容表 ”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下列图文相符的有( ) A图 A表示小白鼠呼吸耗氧量与环境温度的关系 B图 B表示酵母菌代谢中 CO2产生速率与 O2浓度的关系 C图 C表示玉米植株一天内 CO2吸收相对量随时间变化情况 D图 D表示番茄种子萌发(未长出绿叶)过程中干重变化 答案: B 试题分析:小白鼠是恒温动物,当环境温度升高时,维持体温所需的能量减少,有氧呼吸强度下降,耗氧量下降, A项错误。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在氧浓度较低时,进行无氧呼吸,随氧浓度的升高,无氧呼吸强度下降,有氧呼
14、吸强度增加, B项正确。玉米是 C4植株,没有 “午休现象 ”, C项错误。番茄种子萌发时,由于呼吸分解有机物,产生能量,所以干重在减少,当长出绿叶后开始光合作用,干重才能开始增加, 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体温调节、细胞呼吸、光合作用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 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某双链 DNA分子含有 400个碱基,其中一条链上: A T G C1 2 3 4。则有关该 DNA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该 DNA分子的一个碱基改变,不一定会引起子代性状的改变 B该 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
15、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120个 C该 DNA分子中 4种含氮碱基 A T G C 3 3 7 7 D该 DNA分子中的碱基排列方式共有 4200种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该 DNA分子的一个碱基改变,编码的氨基酸不一定改变,因此不一定会引起子代性状的改变, A项正确。一个 DNA分子中有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60个 ,因此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的个数为 60(22-1)=180, B项错误。 DNA一条链中 A:T:G:C=1:2:3:4,则另一条链中A:T:G:C=2:1:4:3,故 DNA双链中 A:T:G:C=3:3:7:7, C项正确。含 400个碱基的DN
16、A不考虑每种碱基比例关系的情况下,可能的碱基排列方式共有 4200, 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 DNA的结构、 DNA的复制和突变,意在考查 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用 15N标记细菌的 DNA分子,再将它们放入含 14N的培养基中连续繁殖四代, a、 b、 c为三种 DNA分子: a只含 15N, b同时含 14N和 15N, c只含 14N,如下图所示,这三种 DNA分子的比例正确的是 ( ) 答案: D 试题分析: DNA具有半保留复制的特点。用 15N标记细菌的 DNA分子,再将它们放入含
17、14N的培养基中连续繁殖四代,共得到 16个子代 DNA分子,其中同时含 14N和 15N的 DNA分子 2个,只含 14N的 DNA14个, 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 DNA的复制,意在考查考生能用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某 DNA分子中 A T占整个 DNA分子碱基总数的 44%,其中一条链 ()上的 G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21%,那么,对应的另一条互补链 ()上的 G占该链碱基总数的比例是 ( ) A 35% B 29% C 28% D 21% 答案: A 试题分析: DNA双链中 G+C比例与单链中 G+C比例相同,则 a链中 C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1
18、 44% 21% 35%,则 b链中 G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35%, A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 DNA的结构,意在考查考生能用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其亲子代之间总是存在着一定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基因重组 B染色体变异 C基因突变 D生活条件改变 答案: A 试题分析:有性生殖的过程中必然会发生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从而使亲子代之间总是存在着一定差异, A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可遗传的变异,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甲硫氨酸的遗传密码是 AUG,那么控制它的相应的一小段 DNA中以及信使
19、 RNA和转运 RNA中共有核苷酸( ) A 4种 B 3种 C 5种 D 8种 答案: D 试题分析: DNA中对应的模板链是 TAC,另一条链是 ATG,所以有 TACG 4种碱基构成的 4种脱氧核苷酸; mRNA中的碱基是 AUG, tRNA中对应的碱基是 UAC,所以有 AUGC 4种碱基构成的 4种核糖核苷酸。共计 8种, 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核酸的结构,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燕麦颖色受两对基因控制。现用纯种黄颖与纯种黑颖杂交, F1全为黑颖, F1自交产生的 F2中,黑颖 黄颖 白颖 12 3 1。已知黑颖 (B)和黄颖
20、 (Y)为显性,只要 B存在,植株就表现为黑颖。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 A F2中,黄颖占非黑颖总数的比例是 3/4 B F2中,黄颖的基因型有 2种 C若将 F1进行花药离体培养,预计植株中黑颖纯种的比例是 1/4 D若将黑颖与黄颖杂交,亲本的基因型为 BbyybbYy时,后代中的白颖比例最大 答案: C 试题分析: F2中黑颖 :黄颖 :白颖 12:3:1是 9:3:3:1的变形, 说明 F1是 BbYy, F2有 12黑颖( 9B_Y_+3B_yy) :3 黄颖 (bbY_):1白颖 (bbyy),亲本是 BByy和 bbYY。F1BbYy进行花药离体培养,后代有 1/4BBYY+1/
21、4BByy+1/4bbYY+1/4bbyy,黑颖纯种的比例是 1/2, C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规律;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 “基因在染色体 上 ”;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以上科学发现的研究方法依次是 ( ) A类比推理法、类比推理法、假说 演绎法 B假说 演绎法、类比推理法、类比推理法 C假说 演绎法、类比推理法、假说 演绎法 D类比推理法、假说 演绎法、类比推理法 答案: 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福建省 六校高三上 学期 第三次 月考 生物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