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修3_5.doc
《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修3_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修3_5.doc(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十八章 第二节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基础夯实 一、选择题(13 题为单选题,4、5 题为多选题)1在卢瑟福的 粒子散射实验中,某一 粒子经过某一原子核附近时的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图中 P、 Q 为轨迹上的点,虚线是过 P、 Q 两点并与轨迹相切的直线,两虚线和轨迹将平面分为四个区域。不考虑其他原子核对该 粒子的作用,那么关于该原子核的位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可能在区域 B可能在区域C可能在区域 D可能在区域解析: 粒子带正电,原子核也带正电,对靠近它的 粒子产生斥力,故原子核不会在区域;如原子核在、区域, 粒子会向区域偏;如原子核在区域,可能会出现题图所示的轨迹。2在卢瑟福进行的
2、 粒子散射实验中,少数 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的原因是( B )A正电荷在原子中是均匀分布的B原子的正电荷以及绝大部分质量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C原子中存在带负电的电子D原子核中有中子存在解析: 粒子散射实验证明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卢瑟福认为只有原子的几乎全部质量和正电荷都集中在原子中心的一个很小的区域,才有可能出现 粒子的大角度散射,选项 B 正确。3关于原子结构,汤姆孙提出枣糕模型、卢瑟福提出行星模型如图所示,都采用了类比推理的方法,下列事实中,主要采用类比推理的是( C )2A人们为便于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建立的质点模型B伽利略从教堂吊灯的摆动中发现摆的等时性规律C库仑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提
3、出库仑定律D托马斯杨通过双缝干涉实验证实光是一种波解析:质点的模型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是为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建立的;伽利略的摆的等时性是通过自然现象发现的;库仑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提出库仑定律是用类比推理;托马斯杨是通过实验证明光是一种波,是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的。4 粒子散射实验中,当 粒子最靠近原子核时, 粒子符合下列哪种情况( AD )A动能最小B势能最小C 粒子与金原子组成的系统的能量最小D所受原子核的斥力最大解析:该题考查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动能、电势能、库仑定律及能量守恒等知识点。 粒子在接近金原子核的过程中,要克服库仑力做功,动能减少,电势能增加,两者相距最近时,动能最小,电势能
4、最大,总能量守恒。根据库仑定律,距离最近时,斥力最大。5关于 粒子散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 )A该实验在真空环境中进行B带有荧光屏的显微镜可以在水平面内的不同方向上移动C荧光屏上的闪光是散射的 粒子打在荧光屏上形成的D荧光屏只有正对 粒子源发出的射线方向上才有闪光解析:本题考查 粒子散射实验装置及其作用,只有在正确理解 粒子散射实验基础上,才能找出错误选项。二、非选择题6如图所示, M、 N 为原子核外的两个等势面,已知 UNM100V。一个 粒子以2.5105m/s 的速率从等势面 M 上的 A 点运动到等势面 N 上的 B 点,求 粒子在 B 点时速度的大小。(已知 m 6.6
5、410 27 kg)解析: 粒子从 A 点运动到 B 点,库仑力做的功WAB qUMN qUNM,由动能定理 WAB mv mv ,故 vB12 2B 12 2A v2A 2qUNMm3 m/s2.521010 221.610 191006.6410 272.310 5m/s答案:2.310 5m/s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13 题为单选题,4 题为多选题)1如图为 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的示意图,荧光屏和显微镜一起分别放在图中的 A、 B、 C、 D 四个位置时,关于观察到的现象,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相同时间内放在 A 位置时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最多B相同时间内放在 B 位置时观察到屏上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课时 作业 新人 选修 _5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