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模拟题5.doc
《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模拟题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模拟题5.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2019 年高考语文模拟题五第 I 卷(阅读题,共 70 分)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绚丽之美魏家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朴素为美是一种基本的生活观念,也是一种基本的美学观念。朴实无华,清新自然,成为美的最高形态。这一美学观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在强调“文以载道”的前提下,提倡文学艺术表现手段的质朴与简洁,更能体现文学的实用价值。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一般观念上都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对追求华丽的奢侈,不但老百姓不可能有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自身的社会地位的享受,就是贵为天子的君主,也不应该一味
2、地贪图享乐。尚书五子之歌:“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彫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把华丽的美与奢侈的生活欲望简单地等同起来,甚至认为追求华丽的美就是一个国家衰败和灭亡的根本原因。国语楚语上:“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这是倡导朴实之美的最基本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原因,与此同时,传统美学观也就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了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朴素,作为一种美的形态,就是在这样一种前提下提出来的。老子在时代的变革面前,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上古社会去,因此提出了把“
3、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作为一种治国的原则。老子极端反对文学艺术的精巧与美丽,他认为,那种美丽的色彩不但对人的心理是一种摧残,而且对整个社会都是很可怕的腐蚀剂。在美与真的关系上,老子认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既然如此,艺术创作就只能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作简单的描摩与再现,而无须作艺术的修饰,这正是老子的“无为”的政治理想、“大巧若拙”的社会理想在艺术创作领域的推广与贯彻,也正是朴素为美的美学观念的源头。庄子的美学理想从整体上看是追求宏大之美,其中的逍遥游、秋水等篇都表现出壮美的气势,但在对美的形态作论述的时候,他却更多地强调朴素、自然、平淡的美,这使他与老子的美学思想有着明显的一致性。- 2 -崇尚
4、自然、平淡、朴素、简约,本来是老庄美学思想的精髓,但在先秦时期,其他派别的许多思想家也加入了对华丽之美的尖锐批判,这就很容易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美学思想传统。墨家从下层人民的立场出发,提出“非乐”的主张,曰:“为乐非也。”法家对华丽之美的批判态度更加尖锐,认为文饰的目的就是为了掩盖丑的本质:“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夫物之待饰而后行者,其质不美也。”不但把绚烂华丽作为“丑”的外表装饰,而且还同老子、庄子、墨子一样,把追求华丽之美同国运、民心联系起来,而且,儒家美学思想中本来就包含着“节用”的观念和“辞达而已矣”的主张。这样,不但是儒与道,而且又加上了墨与法,这四家的美学思想在朴素、自然、平淡、简
5、约、实用这诸多方面形成了合流,更强化了朴素为美在中国美学传统中的地位,华丽之美也就成为众矢之的了。 (节选自华夏文明,有删节)1.下面有关“朴素为美”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朴素为美是一种基本的生活观念,也是一种基本的美学观念,提倡文学艺术表现手段的质朴与简洁,更能体现文学的实用价值。B.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因为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人们大都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对追求华丽的奢侈。C.朴素为美不仅在中国美学传统中占有重要位置,而且在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D.艺术创作对客观存在的现实无须作艺术的修饰,这是老子的政治理想、社会理想在艺术创作领域
6、的推广与贯彻,也正是朴素为美的美学观念的源头。2.下列表述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朴实无华,清新自然,成为美的最高形态,这一美学观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有其合理性的一面。B.尚书五子之歌中旗帜鲜明地把华丽的美与奢侈的生活欲望简单的等同起来,甚至认为追求华丽的美就是一个国家衰败和灭亡的根本原因。C.老子提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美学思想,极端反对文学艺术的精巧与美丽,强调美丽的色彩不但对人的心理是一种摧残,而且对整个社会都是很可怕的腐蚀剂。D.法家认为文饰的目的就是为了掩盖丑的本质,不但把绚烂华丽作为“丑”的外表装饰,而且还把追求华丽之美同国运、民心联系起来。3.根据原
7、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 -A.老子在时代的变革面前,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上古社会去,因此,在美与真的关系问题上,他提出了“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主张。B.庄子在对美的形态作论述时,更多地强调朴素、自然、平淡之美,但从整体上看是追求宏大之美的,这使他与老子的美学思想有着明显的不同。C.如果传统美学观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它就将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D.在先秦时期,儒道墨法等思想家在美学思想上达成的共识很容易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美学思想传统,更强化了朴素为美在中国美学传统中的地位。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游清源山记王慎中登高望远,揽山水之奇变,娱耳目于清旷寥廓之表,而窅然失一世之混浊,天下之乐宜无逾此者。牛山之游美矣,而景公以之雪泣沾襟,不能自止;羊叔子登岘山以临汉水,至于参佐相语,悲咽怃然而罢,何情之反也?以景公之愚,睠然揽齐国之富,恐其一旦忽然去之而死,而不得免其意之卑,而晏子笑其不仁,宜矣。叔子慨然顾其一时之功,爰而难忘,虑他日之易泯,抚当身之权而不足以自慰,可谓贤者。其当乐而哀,以身为累而不得尽悦生之性,亦何以异于不仁者之悲嗟乎?富贵之君侯,功名之卿士,穷天下之欲无所不足,志满气盛,其多取于物而备享之以为快,何所不得,宜其兼得于山水。而牛山、岘山之胜反
9、以出涕而兴嗟,彼其念富贵之可怀,而伤其不得久,有喜功名之甚,冀于垂永而患其无闻,则虽左山右江,履嵂崒而俯涛澜而不能有其乐;宁独不乐而已,且为之感慨而哀。孰知夫苍崖翠壁,发舒气象而凌薄光景,亦导忧增戚之物也。当其戒具往游,固以酣乎奢佚之骄羡,倦乎勋伐之劳动,思取乐于山水之间,以适耳目之娱。卒之求须臾之乐而不可得,岂非以其所都者厚,与所挟之高,起于濡恋矜顾而然耶?富贵功名者之于山水,其果不得以兼取也。清源山者,泉州之名山也,余尝以暇日往游于其间。好事者往往撰酒肴跻山之巅,就予而饮食之。因辄相命为游,攀援险绝,探讨幽窈,极意所止,有从有否,不为恡也。顾视其- 4 -踽踽寂寥,崎岖而盘桓,何足以望牛山
10、之傧从,岘首之宾僚?然吾未尝不乐,而客之从者未尝不与吾同其乐也。以吾之早废于时,习于富贵之日浅,而顽拙不适用者,曾无秋毫之长,可以挟而待,后欲为濡恋而无所可怀,欲为矜顾而无所可喜,而山水之乐,卒为吾有。吾虽困于世,于物无所多取,而独得之于此。彼富贵功名者,于天下之欲穷矣,而于天下之乐犹有所憾。然则吾之困非徒不以易千驷之君而煊赫震耀声烈被于江漠魁乎为一代之元卿者犹将藐乎其小如卷石寸木之于兹山也吾之所取其亦不为少欤?既以语客,复记之如此。(选自明人清源山游记三章,有删节)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至于参佐相语,悲咽怃然而罢 怃然:怅然失意的样子B其多取于物而
11、备享之以为快 备享:充分享受C攀援险绝,探讨幽窈,极意所止 探讨:讨论D顾视其踽踽寂寥,崎岖而盘桓 顾视:回头看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然则吾之困/非徒不以易千驷之君/而煊赫震耀声/烈被于江漠魁乎/为一代之元卿者/犹将藐乎/其小如卷石寸木之于兹山也/吾之所取其亦不为少欤/B然则吾之困非徒不以易千驷之君/而煊赫震耀/声烈被于江漠/魁乎为一代之元卿者/犹将藐乎其小/如卷石寸木之于兹山也/吾之所取/其亦不为少欤/C然则吾之困非徒不以易千驷之君/而煊赫震耀声烈被于江漠魁乎/为一代之元卿者/犹将藐乎其小/如卷石寸木之于兹山也/吾之所取其/亦不为少欤/D然则吾之困/非徒
12、不以易千驷之君而煊赫/震耀声烈被于江漠魁乎/为一代之元卿者/犹将藐乎/其小如卷石寸木之/于兹山也/吾之所取/其亦不为少欤/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拥有富贵的君侯,拥有功名的卿士,在欣赏美景时反而流泪兴叹,他们是为不能够长久拥有它们而伤心。B那些拥有功名富贵者常常搜求穷尽天下快乐的欲望,什么都要得到满足,由此来看,功名富贵与山水之乐不可能兼得,因此,只要拥有了前者那就寻求不到山水之乐。C作者常常与友人相互结伴出游,攀登险峻的山岭,尽管跟从一起沿崎岖山路盘桓而上的人并不多,但自己与同游者都十分快乐。- 5 -D作者说自己被时代废弃,享受富贵的日子少,因而为
13、人愚笨不适用于社会,没有什么可以眷恋顾惜的外物,却独独能够得到这山水之乐。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其当乐而哀,以身为累而不得尽悦生之性,亦何以异于不仁者之悲嗟乎?(5 分)译文:(2)卒之求须臾之乐而不可得,岂非以其所都者厚,与所挟之高,起于濡恋矜顾而然耶?(5 分)译文:(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89 题。水调歌头 定王台 南宋袁去华雄跨洞庭野,楚望 古湘州。何王台殿?危基百尺自西刘。尚想霓旌千骑,依约入云歌吹,屈指几经秋。叹息繁华地,兴废两悠悠。登临处,乔木老,大江流。书生报国无地,空白九分头。一夜寒生关塞,万里云埋陵阙,耿耿恨难休。
14、徙倚霜风里,落日伴人愁。注:定王台:在今湖南长沙市东,相传是汉景帝之子定王刘发为瞻望其母唐姬墓而建。楚望:唐宋时按各地的位置规模、发展状况,把全国划分为若干等级。楚望就是指湘州为楚地的望郡。8.结合全词,分析“雄跨洞庭野,楚望古湘州”两句的作用。(5 分)9.这首词的下阕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阐述。(6 分)- 6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声低沉徘徊、近似停顿之后,猛然爆发出一阵雄壮铿锵、激越昂扬的强音,将全曲推向高潮的句子是“ , ”。(2)苏轼赤壁赋中“ , ”两句形容小船像一片叶子任意飘摇在宽阔浩淼的江面上。
15、(3)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喻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是“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田野里出世的婴孩土耳其奥尔汉凯马尔在一望无际的棉田里,太阳似乎主宰着一切,农场工人们汗水涔涔,有节奏地不断挥动锄头。随着锄头均匀的起落声。农场工人们哼着歌。法尔霍那双肿胀的手满是汗水,他把汗都揩在那条宽松的黑裤子上,掉过头去用布满血丝的眼睛瞧着他身旁挥锄头的妻子,说:“怎么?你怎么啦?”古丽沙是一个肩膀宽宽的结实女人,干瘪的脸上淌着亮晶晶的汗珠。由于剧痛,脸已经不成样儿,而且露出一道道的皱纹。她没有回答。法尔霍用胳膊狠狠推她的腰部:“你到底怎么啦?”古
16、丽沙用疲倦的眼神瞥了丈夫一眼。她的眼睛深深地陷在眼窝里,怪吓人的。这时锄头忽地从她手中滑落,掉在地上,她用手紧紧按住大肚子,俯下身去,在红棕色的土地上跪了下来。监视他们干活的汉子撑着黑色的太阳伞站在一旁,这时叫了起来:“古丽沙!不要再干了,走开吧!”她痛得死去活来,使出常人罕有的力气,咬紧牙关控制自己。她突然呻吟起来:“哎呦”对一个女人来说,劳动时被陌生人听到这种声音真是丢脸。法尔霍咒骂起来,飞起右腿朝妻子的腰部狠狠踢了一脚。女人驯服地蹲在地上。她知道这副样子丈夫是不会宽恕的。她两手撑着地挣扎着站起来时,监工的又说:“古丽沙!快走!娘儿!现在你赶快走,快!”她朝离她一千英尺光景远的沟渠走去,这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辽宁省 大连 渤海 高级中学 2019 届高三 语文 模拟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