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邵武七中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福建省邵武七中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邵武七中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doc(2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邵武市第七中学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高二年级政治学科(时间: 2018.11.6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第卷一、单选题(每小题 2分,共 50分)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A.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 B.自然界中客观事物的
2、共同属性C.所有有形的物体 D.万事万物共同的属性2. 当布鲁诺因传播“日心说”而被处死的时候,熊熊烈火中的他仍不停地高呼:“就在这一刻,地球还在转动啊!”地球还在转动,这说明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A. B. C. D.3.“水停百日生虫,人闲百日生病”体现的哲理是A.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B.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C.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D.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4.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这一要求的哲学依据是人的活动与自然生态存在不可解决的矛
3、盾,只有国家才能缓和自然界具有客观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求保护环境- 2 -形成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是我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关键尊重自然界的物质性才能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做出正确的选择A. B. C. D.5.工匠精神是一种沉稳求进的操守和情怀。面对时代与市场的变化,工匠们既要传承好传统文化元素和核心技艺,也要巧妙地植入现代元素和生活气息,在坚持独创性、艺术性的同时,提升实用性,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永葆生机。这要求工匠们在技艺传承中要把握好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实现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使质变的发生 实现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A. B. C. D.6.北宋文学
4、家苏轼被贬黄州州时发现,“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但“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于是,他亲自动手烹任,摸索索出了“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的猪肉烹任方法,这便是江南传统名菜“东坡肉”的做法之精要。下列对此的认识中正确的是猪肉质优价廉,是“东坡肉”做法法问世的决定性条件“东坡肉”的做法,遵循了人与客观规律的辩证关系苏轼亲自动手,为“东坡肉”做法的产生提供了基础“东坡肉”的做法,来自于苏轼文学家的气质和才智A. B. C. D.7.20世纪 80年代初,法国科学家首次用实验证实了“量子纠缠”现象的存在。科学家们设想,如果把“量子纠缠”原理用于通信,将极大提
5、高通信的安全保密程度。为此,我国积极开展相关应用研究,并于 2016年 8月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量子通信卫星。这表明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B.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C.客观物质世界是科学精神和理念的外现 D.人们可以在意识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8.下列属于物质范畴的是G7 京新高速公路开通 美国亚洲再平衡战略 按生产要素分配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思维规律 辩证唯物主义A. B. C. D.- 3 -9科学家根据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研制成第一片“人造树叶”。这片“树叶”能够释放出制作燃料电池的氢,它的诞生对于人类开发可再生能源具有重要意义。
6、“人造树叶”的成功研制佐证了人的意识只有反映了事物本质才具有能动性、创造性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根据自身需要加以利用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客观事物人能够通过实践将观念中改造的对象变成现实的东西A. B. C. D.10.“嫦娥四号”的奔月任务分两步进行:第一步,2018 年上半年,向地月引力平衡点拉格朗日L2点发射“嫦娥四号”的中继卫星,以解决地面与月球背面的通信和测控问题;第二步,约半年后,发射“嫦娥四号”的着陆器和巡视器,对月球背面开展着陆巡视探测。其中,“嫦娥四号”着陆月球背面,将是人类首次对月球背面着陆探测。“嫦娥四号”奔月任务的安排注重了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看到了矛
7、盾的普遍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体现了意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说明人能够认识世界发挥了意识的作用,体现了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奋进A. B. C. D.11.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下列属于实践活动的是工人做工 科学家进行航空探测实验农民种地 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A. B. C. D.12.创客圈里有一句名言:再好的创意如果不能转化成现实产品,那也是垃圾。这种说法A.否定了意识活动的能动性 B.忽视了人类思维的创造性C.强调了实践的直接现实性 D.突出了运动的客观规律性13. 2017年 11月,我国科学家成功克隆了两只猕猴。很多人都以为,这项技术的突破并不大,因为 22年前,美国已
8、经诞生了克隆羊。但实际上,当初的克隆羊采用的是胚胎分裂技术,而中国科学家采用的则是更为先进的体细胞克隆技术。由此可见A.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B.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真理才不会被推翻- 4 -C.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条件的局限D.客观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过程14 5 年前,第一辆由 3D打印机“打出来”的汽车问世;4 年前,飞机首次被“打印”而成;1年前,北京大学的研究团队成功地为一名 12岁男孩植入了 3D打印脊,属全球首例今天,3D打印技术正在打破人类的想象,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这表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真理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科学实验活
9、动具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A. B. C. D.15. 随着科技的进步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出现了代驾、陪购师、网络主播等新兴职业。这些新兴职业在给社会带来效率或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如何规范的问题,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刻不容缓。由此可见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B.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C.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16.朱熹曰:“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既亲历其域,则知之益明,非前日之意味。”下列观点蕴含的哲理与之相符的是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勤迈万里路,善交八方友信书成自误,经事渐知非 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A. B. C. D.17.针对港珠澳大桥岛隧建设中遇到的问
10、题,工程支撑建没团队开展了百余项试验,先后攻克了人工岛快速成岛、深埋沉管结构设计、隧道复合基础等十余项世界级技术难题,申报专利400余项,填补诸多“中国空白”乃至“世界空白”。这表明A.实践产生新问题和提出新要求推动认识发展 B.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提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C.人类实践活动取决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程度 D.实践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是循环往复的过程18.“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拓展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2017 年 2月,教育部等 11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各地将研学旅行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开展研学旅行的认识论依据是- 5 -直接经验比间接
11、经验更有用 参与社会实践可以促进知与行的统一直接经验是验证间接经验正确与否的标准 认识的发展是一个实战与认识相互促进的过程A. B. C. D.19.对漫画习惯的哲学解读,正确的是思维方法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世界观是方法论的体现和要求反对主观主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按规律办事的前提A. B. C. D.20. 英国哲人培根说过:“真理是时间的女儿,不是权威的女儿。”他主张打破“偶像”,铲除各种偏见和幻想。这表明A.真理和权威是相互排斥的 B.真理要靠科学理论来检验C.只有服从真理,才能具有权威 D.真理面前人人平等21.泰戈尔说:“真理之川从它的错误之沟渠中流过。”这说明A.
12、真理与谬误相互区别 B.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C.真理与谬误相互融合 D.真理以谬误为基础而存在22.“鱼对水说:你看不到我的眼泪,因为我在水里。水对鱼说:我能感觉到你的眼泪,因为你在我身边。”对这段话的理解中,最恰当的是A.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B.真理是客观的C.认识没有是非标准 D.认识受主客观因素影响23. 如图漫画描绘:看,我们这里全是羊!给我们的启示是( )- 6 -A.解放思想是做好一切工作的要求 B.想问题办事情应该做到实事求是C.只有亲身实践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D.认识正确与否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24 。读下面漫画以温度计为准,从哲学角度看,漫画中的人错在 A.没有调研,不了解
13、温度计的属性 B.安于现状,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C.性质不分,没有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D.按图索骥,行为选择脱离客观实际25.扬州的个园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园运用不同石料堆叠成“春夏秋冬”四景,四季假山各具特点,表达了“春景艳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景惨淡而如睡”和“春山宜游,夏山宜看,秋山宜登,冬山宜居”的诗情画意。这一创举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人为事物的联系以社会实践为基础 园林设计源自设计者的聪明与智慧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相互联系 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相互转化A. B. C. D.第卷二、非选择题(共 4小题,共 50分)- 7 -26. 在古代社会,自然是人
14、类的主宰,人们把自然神化,对自然顶礼膜拜,认为山有山神,河有河神,天旱求龙王降雨,遇事求神灵保佑。近代以来,随着自然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机器轰鸣田野,卫星遨游太空,人们认为自然是人类征服的对象,人类可以主宰自然。但是,随着人类活动规模的扩大,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空洞、洪水肆虐、物种减少正严重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自然是人类的朋友,人和自然应该和谐相处,强调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1)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说明人与自然为什么要和谐相处?(4 分)(2)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说明人与自然怎样才能做到和谐相处?(10 分)27.
15、 2011年 9月 29日 21时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交会对接任务正式开始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天宫一号是中国迈入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根据我国目前科技水平状况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技术难度大,极具挑战性、风险性,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始终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按照科学规律办事,不断寻求关键技术突破。他们瞄准世界航天技术发展的前沿,尊重规律,不懈探索,反复试验,取得了令人鼓舞的重大进展,获得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
16、术和关键技术。实践证明,把大胆探索的创新精神和严细慎实的工作作风紧密结合起来,是重大科技工程成功实施的重要保障。(1)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是如何体现意识的能动作用的?(6 分)(2)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0 分)28.(10 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09年,甲流横行。侯云德团队 87天研制成功疫苗,打破世界纪录。在疫苗注射问题上,侯云德力排众议坚持仅需注射一剂,推翻世界卫生组织“需要注射两剂”的专家共识.临床检验有效。另外,侯云德主导建立的覆盖全国的“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的综合防控网络体系”,使我国成功应对了近 l0年来国内国际数次重大传染病疫情,
17、为世界传染病防治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2018年 1月 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侯云德因在病毒研究方面的卓越贡献荣膺 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SARS、甲流,埃博拉百姓对病毒“谈虎色变”,为了不让“猛虎”伤人,侯云德立志攻克难题。干扰素是病毒的“克星”,但长期以来我国干扰素完全依赖进口,价格昂贵。为让干扰素“平民化”,候云德团队克服极为艰苦的条件,在经历无数次试验与失败后,研制成功临床级干扰素制剂,并在美国的基因工程中汲取灵感,进一步成功研发出国际- 8 -上独创的国家一类新药lb 型干扰素使上千万名患者得到救活。如今,我国干扰素不仅实现了进口替代,而且价格大幅度下降,产生了数十亿元人民币的
18、经济效益,开创了我国基因工程创新药物研发和产业化先河。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知识,说明侯云德团队是如何进行病毒学相关研究的。29. (10 分)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法律的权威在于法之必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 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有了法律的规范和引导,但实践发展永无止境,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永无止境。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只有把“纸面上的法”真正落实为“行动中的法”,才能切实推进法治国家建设进程。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材料二所体现的道理。(10 分)- 9 -邵武七中 2018-2019上
19、期中考高二政治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10 分)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 )A.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B.自然界中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C.所有有形的物体D.万事万物共同的属性答案:D解析:“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万事万物共同的属性,D 项符合题意;ABC 项均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 D。2.(10 分) 当布鲁诺因传播“日心说”而被处死的时候,熊熊烈火中的他仍不停地高呼:“就在这一刻,地球还在转动啊!”地球还在转动,这说明(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
20、是客观的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A. B. C. D.答案:C解析:地球还在转动,这说明地球的转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由此可以得出应选。地球的转动是自然现象,不属于人类社会的范畴,故与材料无关。故选 C。3.(10 分) “水停百日生虫,人闲百日生病”体现的哲理是( )A.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B.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C.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D.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答案:D解析:- 10 -4.(10 分)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这一要求的哲学依据是( )人的活动与自然生态存在不可解决的矛盾,只有国家才能缓和
21、自然界具有客观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求保护环境形成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是我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关键尊重自然界的物质性才能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做出正确的选择A. B. C. D.答案:C解析: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体现了自然界具有客观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求保护环境,因此要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尊重自然界的物质性才能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做出正确的选择,项符合题意;尊重自然规律,人与自然可以和谐相处,项说法错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关键是按照自然规律办事,而不是形成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 C。5.(10
22、 分) 工匠精神是一种沉稳求进的操守和情怀。面对时代与市场的变化,工匠们既要传承好传统文化元素和核心技艺,也要巧妙地植入现代元素和生活气息,在坚持独创性、艺术性的同时,提升实用性,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永葆生机。这要求工匠们在技艺传承中要( )把握好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实现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使质变的发生实现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A. B. C. D.答案:C解析:6.(10 分) 北宋文学家苏轼被贬黄州州时发现,“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但“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于是,他亲自动手烹任,摸索索出了“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23、”的猪肉烹任方法,这便是江南传统名菜“东坡肉”的做法之精要。下列对此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11 -猪肉质优价廉,是“东坡肉”做法法问世的决定性条件“东坡肉”的做法,遵循了人与客观规律的辩证关系苏轼亲自动手,为“东坡肉”做法的产生提供了基础“东坡肉”的做法,来自于苏轼文学家的气质和才智A. B. C. D.答案:A解析:7.(10 分) 20 世纪 80年代初,法国科学家首次用实验证实了“量子纠缠”现象的存在。科学家们设想,如果把“量子纠缠”原理用于通信,将极大提高通信的安全保密程度。为此,我国积极开展相关应用研究,并于 2016年 8月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量子通信卫星。这表明( )A.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省 邵武 2018 _2019 年高 政治上 学期 期中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