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理(含解析).doc
《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理(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理(含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会宁一中 20182019 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科政治试题一、单选题(每题 3 分,共 60 分)1. 下列活动属于文化现象的是A. 中国核应急救援队组建成立B. 首届中法文化论坛在京举行C. 扶贫工作实施精准扶贫方略D. 巴西总统被弹劾停职 180 天【答案】B【解析】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中国核应急救援队组建成立不是文化现象,故排除选项 A;扶贫工作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属于经济现象,故排除选项 C。巴西总统被弹劾停职 180 天属于政治现象,故排除选项 D。故本题答案选 B。【考点定位】文化的内涵【名师点睛】正确理解文化的内涵。(1)正确把握文化概念,应注
2、意以下几点:文化是一种精神活动。而不是指人们从事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文化包括人类所创造的全部精神产品。文化有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之分。意识形态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而非意识形态文化则没有阶级性。(2)广义的“文化”指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3)狭义的“文化”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4) “文化生活”中的“文化”是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 ,其实质是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在于有利于吸收各国文化 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 有利于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趋同A. B. C. D. 2
3、【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在于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正确且适合题意;中外文化交流有利于吸收各国优秀文化,说法错误;说法错误,错在“趋同” ;故本题答案选 C。考点:本题考查文化交流的重要性。3.文化素养是评价一个人是否优秀的重要尺度。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A. 知识文化修养B. 思想道德修养C.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D. 是否坚持马列主义【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 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并不是只是文化修养,故排除。B 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思想道德修养并不是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故排除。C 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世界观、
4、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故入选。D 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一个共性问题,是否坚持马列主义是个性问题,故排除。考点: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4.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原生性信息资源大量涌现,出现大量的“虚拟文化资源” ,如网络动漫、网络游戏、虚拟艺术创作等,以网络化为形式的当代信息革命,为人类丰富的社会实践成果带来了全面创新的形态网络文化。这说明()A. 人民群众是文化创作的主体B.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检验标准C.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D. 文化创作的灵感来自于社会实践【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以网络化为形式的当代信息革命,社会实践带来了全面创新的
5、形态网络文化” ,说明网络文化的发展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体现了社会实践是文化3创新的动力,C 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社会实践队网络文化发展的作用,并未强调文化创新的主体是谁,A 不符合题意;材料并没有对文化的优劣进行检验,B 不符合题意;材料并没有体现文化创作的来源是什么,D 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 C。考点:文化创新5.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A. 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B. 社会实践C. 文化工作者的灵感 D. 对文化创造的执著追求【答案】B【解析】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是文化创新的途径,但不是源泉和动力,A 项不选;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社会实践,B 项正确;文化工作者的灵感不是文化创新的源
6、泉和动力,C 项不选;对文化创造的执著追求也不属于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D 项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 B。考点:文化创新【知识拓展】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可结合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来记忆。二者的关系体现在二个方面,一是社会实践决定文化创新,表现为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是文化创新的动力,是判断文化创新是否正确的标准,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目的。另一方面表现为文化创新反作用于社会实践,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这一关系与生活与哲学中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极为相似,可结合起来记忆。6.席琳.迪翁与宋祖英,中西合璧共同演绎重新改编的茉莉花惊艳全场,让人耳目一新;从群众所喜爱的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的草根明星们
7、纷纷亮相春晚,拉近了春晚与观众的距离,接了地气;“房姐” 、 “浪费”等社会热点问题频繁出现,直击社会现实,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共鸣。尽管对春晚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本届春晚确有其成功之处。从文化生活的角度,你认为此次春晚的成功在于丰富内容、改变形式,大力推进文化创新,赋予了春晚以创造力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全盘传承中华文化,赋予了春晚以生命力立足生活实践,迎合大众流行口味,赋予了春晚以感染力满足群众需求,反应社会现实问题,赋予了春晚以亲和力A. B. C. D. 【答案】D【解析】4【详解】选项“全盘传承”的表述错误。选项“迎合大众流行口味”的表述错误。题目中,席琳.迪翁与宋祖英,中西合璧共同演绎重新改
8、编的茉莉花惊艳全场,让人耳目一新,可以看出,该晚会通过改变形式,大力推进文化创新,赋予了春晚以创造力,入选。从群众所喜爱的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的草根明星们纷纷亮相春晚,拉近了春晚与观众的距离,接了地气,而且一些节目直击社会热点,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共鸣,可以看出其满足群众需求,反应社会现实问题,赋予了春晚以亲和力是其成功的因素之一。选项入选。选 D。7. 2010 年 5 月 1 日开幕的上海世博会将成为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 “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表明A. 各国文化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充分吸收别国的优秀文化成果B. 不同文化之间不存在差异与矛盾,有共性和普遍规律C. 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
9、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D. 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交流的意义。上海世博会将成为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体现了文化交流的意义,故选 A。8.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就是要求在文化交流中做到尊重差异 理解个性 和平相处 不分你我A. B. C. D.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多样性。尊重文化多样性坚持的原则是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就是要求在文化交流中做到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因此符合题意;说法错误,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不是要求
10、不分你我故本题选 A【点睛】本题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属于知识的再认,难度不大要求学生在复习备考过程中一定要夯实基础知识,强化记忆和理解9. 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有5自然环境 社会制度 科学技术 思想运动A. B. C. D.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知识点。符合题意,本题选 B 项。自然环境不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故排除。10.因私人化、平民化、自主化的传播特点,微博、微信等被称为“自媒体” “公民媒体” 。基于这一平台,一些通俗的“乡村诗歌” “打工小说”等来自泥土、流水线上的草根作品,有机会走向更多大众。这说明 旧传媒在文化传播中不再发生作用 新传媒手段
11、具有更强大的共享功能 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重要途径 新传媒助推多种风格大众文化传播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选项表述本身错误,旧传媒在文化传播中仍然发挥着作用。选项错误,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手段。题目中,基于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一些通俗的“乡村诗歌”“打工小说”等来自泥土、流水线上的草根作品,有机会走向更多大众。这说明新传媒手段具有更强大的共享功能,新传媒助推多种风格大众文化传播,选项入选。选 D。11.随着甄嬛传在中国的热播,美版甄嬛传也在 2015 年 3 月 26 日登陆美国。可是,与在亚洲地区的大受追捧相反,美版甄嬛传因英文翻译不忍直视,剪辑逻辑混乱,导致美国观
12、众在没有基础的情况下大呼看不懂。美版甄嬛传的遇冷反映了A. 文化环境决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B. 不同的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C. 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只能产生一种思维方式D. 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比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优越【答案】B【解析】材料强调中美观众因文化差异而产生不同反应,体现了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6式,答案选 B。文化环境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A 选项错误,排除。一定文化环境可以产生多种思维方式,C 选项错误,排除。没有哪种文化更优秀,D 选项错误,排除。12.漫画手机信访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精神产品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 手机信访为公民行使监督权提供了有力保障 政治是文化的集中体
13、现和反映 文化与政治日益交融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选项不是从文化生活的角度阐述的。选项表述错误,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从文化生活的角度来看,漫画手机信访体现了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也说明了文化与政治日益交融,选项入选。选 B。13.在一个“读首诗再睡觉”的微信公众号上,常有几万人一起读诗。优美的图片、悦耳的声音,再配以雅俗共赏的解析文字,让人们重温诗的美好,让参与者的心灵得到滋润。 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文化环境可以影响人的文化素养大众文化能够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大众传媒具有文化沟通和共享功能A. B. C.
14、D. 【答案】C【解析】【详解】选项在题目中没有体现。选项错误,大众文化有优秀与糟粕之分。题目中,优美的图片、悦耳的声音,再配以雅俗共赏的解析文字,让人们重温诗的美好,让参与者的心灵得到滋润,这表明了文化环境可以影响人的文化素养,入选。在一个“读首诗再睡觉”7的微信公众号上,常有几万人一起读诗,说明了大众传媒具有文化沟通和共享功能,入选。选 C。14.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形成了全球“汉语热”现象,而遍布世界五大洲的孔子学院,更是让中国的语言文化在全世界焕发出生机。这说明文化交流能够增强文化影响力 文化对经济有积极的反作用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A. B. C. D.
15、【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我国通过举办孔子学院这一途径,传播了中华文化,让中国的语言文化在全世界焕发生机,这说明文化交流能够增强文化影响力,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故正确;材料不能说明文化对经济有积极的反作用,故排除。故选 D。考点:此题考查文化交流与传播、文化多样性的相关知识。15.精湛绝伦、底蕴丰厚的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琴瑟齐鸣、管弦和谐的南音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世人的青睐。不过有人认为,一些面临失传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顺其自然地让它们被历史淘汰。对此,正确的态度是A. 反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保持世界文化的一致性B. 赞同,世界
16、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特定的阶级和阶层服务C. 反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增强民族的文化认同感D. 赞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 选项观点错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而不是保持世界文化的一致性,故排除。B 选项观点错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为特定的阶级和阶层服务,故排除。C 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增强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并不能顺其自然让它们被历史淘汰,故入选。D 选项观点错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但不能因此而淘汰,故排除。8考点:文化遗产16.“天人合一,顺时而食。 ”一家老字号食品企业
17、在这一古老智慧的启发下,随着二十四节气的更替,推出了清明的青团、谷雨的椿芽酥、立夏的青梅饼、芒种的乌梅酥、大暑的荷叶饼等广受消费者欢迎的时令点心,这表明民族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民族文化的传承要以市场经济为前提传统文化对人们的生活有着持久影响文化与经济之间具有相互交融的关系A. B. C. D. 【答案】D【解析】把中华传统文化节气与特色食品结合起来,形成独特的饮食文化,广受消费者欢迎。表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中华传统文化对人们的生活有着持久影响力。项符合题意;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项说法错误;民族文化的传承应着眼于符合时代潮流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能以市场经济为前提,项说法错误
18、;正确选项为 D。17.“女汉子”原为外文用语,经过网络、报纸等媒体的传播,现在已成为中国社会的流行语,被广泛使用。这一现象表明大众传媒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根本动力 网络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市场的自发性需要加强管理和引导 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本身说法错误,首先排除;通过网络、报纸等媒体的传播,正能量被广泛使用,这是文化生活中的积极现象,与题意不符;正能量通过网络等媒体被广泛使用,体现了网络等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网络的出现是科学技术的进步,科技的进步推动文化的发展,正确。该
19、题选 B。考点:本题考查现代文化的传播手段、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8.文化交流像“茶与咖啡的对话”:咖啡不可能代替茶,茶也不可能征服咖啡。对茶的喜9好并不妨碍我们也尝试一下咖啡,对咖啡依恋也不妨品品茶的韵味。这启示我们文化往来应A. 相互尊重 推陈出新B. 积极促进不同文化的融合C. 平等交流 相互借鉴D. 尊重发展好本民族文化【答案】C【解析】文化交流应该像茶与咖啡的关系,对茶的喜好并不妨碍我们也尝试一下咖啡,对咖啡依恋也不妨碍品品茶的韵味。这启示我们,文化往来应平等交流、相互借鉴,故 C 入选。其他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点睛: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交流的关系(1)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交流的前提。各
20、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使得世界文化呈现多姿多彩的景象,同时也为各民族在文化上的交流、借鉴、学习提供了可能。(2)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承认世界文化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文化,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在文化上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3)文化的交流,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之间相互借鉴, “取长补短”的过程,因此,开展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19.电影战狼 2以好莱坞大片级别的工业水准、国际化的
21、商业片叙事模式、弘扬主旋律的精神,激发了空前的观影浪潮。目前累计票房突破 50 亿元,创造了多项票房纪录。对这一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电影产业可以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顺应时代要求和人民真正需要的文化才有生命力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实现电影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A. B. C. D. 【答案】B【解析】10本题考查发展大众文化、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暑期档电影战狼 2弘扬主旋律的精神,激发了空前的观影浪潮,票房突破 50 亿元,表明顺应时代要求和人民真正需要的文化才有生命力,电影产业可以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正确且符合题意;不合题意,排除;立足于社会
22、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 B。20.一些外国影片多次在我国创造高票房收入,但我国影片却还没有真正走出去。一位电影工作者指出:“我们可以很自信地讲中国故事,但要在别人的市场上、别人的影院里被真正接受,仅有自信是不够的。 ”这说明中国电影要把中国故事讲出国门,需要把握外国观众心理,以他们的思维方式传递他们的价值观加强中外交流与沟通,增进彼此之间的文化理解和尊重既保持本民族文化的个性,又充分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借鉴外国先进的电影技术,把电影技术的创新作为突破口A. B. C. D. 【答案】B【解析】中国电影要把中国故事讲出国门,需要把握外国观众心理,以他们的思维方式传递中国的
23、价值观,不是传递他们的价值观,不选;中国电影要把中国故事讲出国门,需要加强中外交流与沟通,增进彼此之间的文化理解和认同,正确;中国电影要把中国故事讲出国门,需要既保持本民族文化的个性,又充分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正确;“借鉴外国先进电影技术,把电影技术的创新作为突破口”并不是中国电影把中国故事讲出国门的途径,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 B。21.中华民族的“家”文化使人们对“家”有着强烈的热爱眷恋, “孝”文化使人们把赡养老人为之尽孝看作人生之大事。在我国,90%的老年人认为居家养老是自己最中意的养老方式。由此可见 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
24、特定的文化环境 传统文化具有顺应时代性A. B. C. D. 【答案】A【解析】11【详解】表述错误,文化不起决定作用。符合题意,人们对孝文化的理解影响人们的养老方式的选择。符合题意,中华民族的家文化对人们对家的概念产生深刻的影响,为人们营造了特定的文化环境。故选 A。不合题意,这里没有提到传统文化具有时代性的内容。【点睛】文化对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文化对人影响的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2、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3、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4、文化塑造人生的作用:丰富精神世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甘肃省 会宁县 第一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政治上 学期 期中 试题 解析 DOC
